產後盆底肌鬆弛,應該怎麼辦?3個方法或可緩解

2020-11-27 騰訊網

對於不少的產後媽媽來說,可能會出現有產後盆底肌肉鬆弛的表現。比如產後一些女性可能會排尿後有漏尿的尷尬問題出現,再嚴重點就是控制不住的尿失禁。

這其實就是因為女性在生產完後,盆底肌發生了因分娩時過度拉伸而鬆弛的表現。尤其是對於生了好多個孩子的女性而言,盆底肌鬆弛的症狀會更加嚴重。

那麼,產後盆底肌鬆弛應該怎麼辦?

1、提肛運動鍛鍊

對於盆底肌肉鬆弛的症狀,可以通過運動鍛鍊的方式來緩解。比如比較常見的盆底肌提肛運動法,就可緩解盆底肌鬆弛的狀況。

提肛運動的具體做法是先讓我們的腰不貼在地面上,然後慢慢吸氣並提肛。這樣持續時間3秒左右,然後進行向外呼出氣體,同時身體慢慢放鬆。這樣每組大概5-10次,每天做10組左右。

2、憋尿法

這裡說的憋尿法,並不是指的是腰一直憋尿。而是指我們在排尿的時候可以不用一次性尿完,可以分幾次循序排尿完成。同時可以做一次收緊肛門的動作,然後過幾秒後逐漸放鬆。

通過這樣的憋尿法,如此反覆做20-30次左右,也能起到一定的恢復產後盆底肌鬆弛的效果。建議產後的有發生盆底鬆弛的女性可以嘗試一下。

3、物理或其他治療手段

如果以上說的這2種鍛鍊方法對你無效或者說起不到比較明顯的效果。那麼建議就是可以去醫院做一些物理治療比如生物電刺激療法,或者是遵醫囑用藥,必要時則可以手術解決。

恢復盆底肌的作用是什麼?

盆底肌就像一張網一樣,因為它的存在,女性的膀胱、陰道、子宮、直腸等位於下腹部位的臟器才能被緊緊地包裹住,使得他們都能位於自己的正常位置上。

如果說盆底肌鬆弛了,那麼就會讓這些臟器可能會失去支持。比如不少女性在多次妊娠分娩後,就會出現陰道或子宮的脫出。由於分娩時胎兒對膀胱的擠壓,可能會讓膀胱儲存功能降低,再加上盆底肌鬆弛,就容易有尿失禁。

其實,對女性來說,不管是自然順產還是剖宮產,都會讓盆底肌肉變得沒有原先彈性緊緻,都會多少出現一點鬆弛的情況。

如果產後盆底肌鬆弛的情況得不到改善,那麼隨著女性年齡的增大,就可能讓症狀越發明顯。如果盆底肌鬆弛的情況得不到及時緩解,還可能會影響到夫妻生活,甚至造成壓力性尿失禁。再嚴重一點,就是子宮脫垂的最嚴重一級,也就是子宮本體完全脫出陰道外。

相關焦點

  • 產後盆底康復是不是個「坑」
    門診中,有不少當上媽媽的女性被生育後尿失禁的問題所困擾,打噴嚏、原地跳躍、跑步都會出現漏尿的尷尬,其原因是由於妊娠分娩後盆底支持結構受到損傷引起膀胱頸位置下移,增加腹壓時膀胱內壓大於尿道內壓而造成漏尿,嚴重的甚至需要通過手術予以解決。  肥胖、外傷、缺乏鍛鍊和衰老及遺傳因素等都可導致盆底肌鬆弛無力,而懷孕和分娩更是造成盆底肌損傷的重要影響因素。
  • 上海都市醫院婦科醫生告訴您盆底肌修復怎麼做
    那是因為盆底肌鬆弛了。很多女性產後對自身最關注的是身材,而對盆底肌鬆弛這件事卻不清楚或是一知半解。要知道如果盆底肌受損不及時治療,等進入更年期時,隨著生理功能的下降,尿失禁現象會更嚴重!另一方面,分娩時肛提肌長時間處於一種超負荷的收縮狀態,從而導致肛提肌肌肉組織缺血、萎縮,肛提肌損傷可造成盆腔生殖結構的缺失,使壓力性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脫垂的發生率大大增加,會陰和肛門括約肌纖維也將受到嚴重牽拉甚至斷裂。  二、為什麼盆底肌鬆弛需要修復  盆底肌是封閉骨盆底的肌肉群。
  • 產後腰痛怎麼預防如何緩解?
    據統計,一位女性懷一次孕,在孕期或者產後出現腰痛症狀的機率在45%至76%之間。產後腰椎問題發生率之高,讓許多新媽媽在享受孕育新生命的同時,也在接受腰痛的折磨。  在醫院的婦科門診裡,也經常會有新手媽媽在複診時問:「醫生,我產後月子沒有修養好,現在腰很痛,我該怎麼辦?」「醫生,我腰上打無痛的地方經常痛,是不是醫生給打壞了呀?」事實上,這個鍋麻醉醫生可不背!
  • 私處鬆弛了怎麼辦?6個縮陰方法幫你變緊
    私處鬆弛了怎麼辦?   私處鬆弛問題雖然現在頗被關注,但是對於很多女人而言依舊是一個比較私密的問題,所以關於私處鬆弛了怎麼辦? 摘要:   私處鬆弛問題雖然現在頗被關注,但是對於很多女人而言依舊是一個比較私密的問題,所以關於私處鬆弛了怎麼辦?小編今天要給你分享的這幾個縮陰方法在家就能做,一起來看看吧!  特別提醒:縮陰並非一日之功,不管是選擇怎樣的縮陰方法都需要保持耐心,每天堅持,才能夠更好的發揮效果。
  • 盆底肌修復的方法 南寧協和婦產科醫院介紹
    核心提示:盆底肌修復時間是產後42天至半年之內,如果不及時做修復治療,則容易使陰道處於危險的半開放狀態,增加生殖道的感染機率,引發多種婦科疾病。所以,重視盆底功能檢查和及早進行盆底肌修復是每位媽媽明智的選擇。下面南寧協和醫院就為大家介紹盆底肌修復的方法。
  • 盆底不松,女人不老!這個問題你必須要重視
    而產後修復也一直是後臺問題打卡榜的焦點,那麼小編就和仙女們拉上簾聊一聊產後修復那些事。產後盆底肌鬆弛盆底肌是封閉骨盆底部的肌肉群。它肌如其名,整個肌肉組織+結締組織成弧形的盆狀結構。3、 鬆弛嚴重:與體力活動或姿勢無關的漏尿,如在床上躺著都會漏尿;這種情況建議去醫院做系統的盆底功能檢查、聽取醫生意見。
  • 女性分娩後,「下面」鬆弛怎麼補救?有方法幫你重回緊緻!
    專家:用對這個方法做回緊緻女人前些日子和同事小張聊天,因為她預產期馬上就要到了,但是孩子怎麼生的問題一直在困擾著她,這使得小張非常的焦慮。起因則是因為一個順產的寶媽分享了她順產之後的「經驗」,使得她望而卻步。那位寶媽分享說道「自從生了寶寶之後,發現下面非常鬆弛,打噴嚏還會發生漏尿的情況,老公也漸漸失去了興致」。順產和剖腹產的區別有哪些呢?
  • 產後4個月做骨盆閉合後疼到跪地:這樣做骨盆修復都是在坑媽
    黃女士(化名)已經產後4個月了,但由於生完孩子後骨盆變得鬆弛 ,她來到月子中心體驗了一個產後修復的項目 ——骨盆閉合 。 據當時月子中心的人介紹,做完一次骨盆閉合可以讓骨盆縮小3釐米,改善一些產後的後遺症。
  • 產後「下面」會變松?怎麼才能緊緻如初?產科醫生坦白說了
    這些難言之隱,是不少產後媽媽都有過的體驗。據統計,我國已婚已育的女性,45%都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礙,90%性生活質量都不高,而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發生率高達30%。產後陰道鬆弛、性冷淡都是盆底功能出現了障礙。那麼,女性生完孩子後,為什麼陰道會鬆弛呢?
  • 尿失禁自我鍛鍊療法—盆底肌訓練和膀胱訓練
    可參照如下方法實施:患者取仰臥位進行訓練,持續收縮盆底肌(即縮肛運動---收縮尿道、肛門和會陰部肌肉)不少於3秒(根據個人情況可適當延長),鬆弛休息2-6秒,剛開始做每次5-10分鐘,每天3遍,可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段練習,如8:00,14:00,20:00。或每天做150-200次縮肛運動亦可。
  • 產後漏尿,一招搞定!堅持4~6周就改善
    漏尿,是很多產後媽媽以及老年女性的困擾,這種時不時出現的尷尬場景源自於"鬆弛的盆底肌"。 盆底肌是指一組封閉骨盆底的肌肉群,這一組肌肉群猶如一張吊網,將尿道、膀胱、陰道、子宮、直腸等臟器緊緊吊住,從而維持正常位置和臟器功能。
  • 5個動作教你鍛鍊盆底肌
    長期吃素、幹體力活易尿頻尿急 3個方法在家鍛鍊排尿功能 長期素食者、體力勞動者或刮宮次數較多的女性都是膀胱過度活動症高發人群。 一些女性認為,剖腹產可以避免盆底肌肉損傷,從而避免產後尿失禁。但事實上,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對於杜絕尿失禁並沒有多大的差別。
  • HOLD姐也HOLD不住了,產後笑尿不是名詞是動詞
    小S在2005年就生下了大女兒許俏妞,7年之間小S先後產下3個女兒。小S每一次產後付出都十分快速,剛出月子不久後就復出主持節目了。 問 什麼原因導致產後漏尿? 答 盆底肌鬆弛導致盆底功能障礙。 據醫學調查,在我國有20%的女性存在產後尿失禁的情況。
  • 百因必有果,產後惡果就是我
    由於妊娠、分娩、年齡、激素水平等因素,導致女性盆底支持組織包括封閉骨盆出口的多層肌肉、筋膜、韌帶及神經發生退行性病變,致使盆底支持(支撐)的組織鬆弛,進而出現盆腔臟器移位並出現相應病症。我,就這樣誕生了!
  • 女性產後大腿根部縫隙寬?其實是骨盆不穩,三個動作收骨盆
    首先要清楚,為啥產前產後身材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因為女性在懷孕期間,身體會釋放鬆弛素,它能夠讓你的韌帶鬆弛,使骨盆周圍的肌肉韌帶鬆弛,骨盆的盆腔逐漸變寬,這樣既給腹腔裡的胎兒提供一個舒適的發育生出空間,又能保證你的寶寶順利地通過產道分娩而出。
  • 如何產後恢復子宮 如何產後恢復子宮收縮
    如何產後恢復子宮產後腰疼應該是坐月子時由於受寒進風引起的疾病,產後一年怎樣緩解疼痛就變成了重要的話題,當腰部疼痛難忍時我們可以拿熱寶熱水袋放在腰部減少疼痛,平時多運動多活動一下腰部。注意睡姿等等,換季時不要穿的很少露臍裝不要讓腰部再次進風,有條件可以一周做兩次腰部按摩。
  • 帶你了解下盆底肌鍛鍊「神器」
    事實上,陰道啞鈴是長這樣的: 陰道啞鈴,是一種可以幫助女性的鬆弛私處恢復彈性緊緻的工具,還可促進潤滑,不過,使用陰道啞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長久堅持下來才可看到效果,一般至少需要一個月,局部才會慢慢變得緊緻。 女性私密處之所以鬆弛跟多方面都有關係,最為常見的是自然分娩以及年齡衰老。
  • 教你自檢鬆弛度的方法
    雖說很多女人想縮陰,但是剛開始對於陰道鬆弛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狀態卻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多是因為在同房過程發現夫妻性生活質量降低,老公感覺女人下面鬆弛,那么女人自己怎麼才能知道自己鬆緊?今天小編要教大家自檢鬆弛度的方法,感興趣的可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