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一位女性懷一次孕,在孕期或者產後出現腰痛症狀的機率在45%至76%之間。產後腰椎問題發生率之高,讓許多新媽媽在享受孕育新生命的同時,也在接受腰痛的折磨。
在醫院的婦科門診裡,也經常會有新手媽媽在複診時問:「醫生,我產後月子沒有修養好,現在腰很痛,我該怎麼辦?」「醫生,我腰上打無痛的地方經常痛,是不是醫生給打壞了呀?」事實上,這個鍋麻醉醫生可不背!在無痛針問世之前,依然有很多人會出現產後腰痛,難道是穿刺針穿越了嗎?
針對這些產後種種腰痛的原因,其實都有一個同樣的原因:骶髂關節緻密性骨炎,一種與女性十月懷胎息息相關的骶髂關節源性腰痛疾病。
那麼,什麼是產後骶髂關節緻密性骨炎?這個病症的主要表現為腰骶部或下腰部疼痛,偶爾在臀下部及大腿後側出現向臀部的放射痛。因為疼痛部位相對難定位,早期影像學檢查無特異性改變,導致它的診斷也相對困難。同時,該區域有很多感覺神經支配,常表現為下肢的放射痛,極易誤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症、坐骨神經痛等。
如何治療產後骶髂關節緻密性骨炎
骶髂關節緻密性骨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助於大大縮短疾病病程,減輕媽媽們的痛苦,幾乎99%的媽媽們都可通過保守治療實現治癒。症狀較輕的,適當臥床,當然不是以靠在沙發、或者床靠背上的半臥位姿勢。對於部分疼痛較為嚴重、通過嚴格的休息後,症狀仍然沒有得到緩解的,可配合服用非甾體抗炎鎮痛藥和局部外用膏藥,促進局部無菌性炎症消退、疼痛緩解。
而通過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的情況下,可以尋求醫生通過骶髂關節局部的藥物注射治療來實現精準的用藥。只有極少數嚴重頑固性疼痛患者,有報導採用手術治療。當出現了急性疼痛時,其間應該佩戴腰圍增加骶髂關節穩定性,減少因產後韌帶鬆弛導致的骶髂關節微動增加。
如何預防產後腰痛
孕期注意合理飲食,控制孕期體重增加,特別是避免過於肥胖從而增加腰部負擔,造成腰肌和韌帶的損傷。在確保胎兒安全的情況下,可在腰部適當增加一個薄枕頭,也可以買一個護腰來防護腰部,讓腰部有舒適之感,同時不要彎腰做一些較重的家務。
產後儘可能減少半臥位、長時間坐位等,增加腰骶部壓力的姿勢體位;給寶寶養成一個良好的睡眠習慣,避免靠床姿勢下長時間懷抱嬰兒睡眠。產後配合適當的低強度運動,比如倒走、平臥抬臀等鍛鍊,增強腰部肌肉,代償因腰骶部韌帶鬆弛導致的腰椎不穩。分娩後儘量不要過早穿有跟的鞋,另外可以給腰部做些按摩或理療等,舒緩腰部。注意防護腰部,減少頻繁彎腰活動,特別是產後早期彎腰搬動重物,如寶寶洗澡後搬動澡盆、長時間的下蹲位洗衣等動作。
產後及時康復訓練,建議至專業盆底中心進行產後康複評估,明確腰背痛原因,並針對性康復治療。如為腹直肌分離,則進行腹直肌康復。如為骨盆問題需進行骨盆調整,如為姿勢問題導致的肌肉緊張性疼痛等,需要針對性的運動康復訓練。
產後儘可能確保自己得到足夠的睡眠,這樣的話有利於產婦的體力恢復以及腰部肌肉彈性的復原。
產後可以多吃些維生素較豐富的食物,有利於避免骨質疏鬆的產生。倘若產婦是由於缺少鈣元素而導致的產後腰痛,那麼便可以適當地補鈣,可以多吃些富含鈣元素的食物或食用些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