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產後身體變化非常大,下面這些問題你中招了嗎?
大腿中間縫隙寬,腰肥臀圓假胯寬!
孕前身材苗條,曲線優美,動如脫兔,行動矯健;產後腰胯同寬,孕前褲子穿不上,行動也遲緩。
為啥產前產後會出現這麼大的變化呢?還有得救嗎?
當然有的救了!
想要解決問題,就要先了解問題。
首先要清楚,為啥產前產後身材會有這麼大的變化?
因為女性在懷孕期間,身體會釋放鬆弛素,它能夠讓你的韌帶鬆弛,使骨盆周圍的肌肉韌帶鬆弛,骨盆的盆腔逐漸變寬,這樣既給腹腔裡的胎兒提供一個舒適的發育生出空間,又能保證你的寶寶順利地通過產道分娩而出。
但是鬆弛素也會帶來其它身體的問題,它會導致關節打開的太多而且變得不穩定,會導致骶髂關節鬆弛。
隨著骨盆繼續變寬,骶骨開始後翻,即骶骨上端向前,骶骨下端向後,出現「骶骨點頭」。髂骨會相對於骶骨後翻向後旋。
骶骨後翻會使骨盆出口打開,恥骨下角變寬,恥骨聯合開始鬆弛,就像兩扇門被打開一樣逐漸分離。
隨著恥骨聯合分離,進一步加重骨盆閉合不全,這樣的話,雙腿內側尤其大腿根部無法向中間併攏,並引起骨盆失穩。
這種情況下,寶媽腹部負重,腹直肌逐漸被延長,形成腹直肌分離。這樣又會進一步加重骨盆前傾,並給腰椎施加壓力。
同時,雙髖關節也會逐漸失穩,於是很多寶媽走路會左右擺動身體,形成鴨子步態。
正常情況下,寶媽生完寶寶後幾個月的時間,恥骨會逐漸回復正常,骶髂關節中間的韌帶也會逐漸緊緻,使骨盆逐漸回收。
但是在什麼情況下,骨盆沒有回覆正位呢?
1、骶骨後翻沒有回位,骨盆下口無法回收,導致雙大腿根部無法向中間併攏。
2、由於產城較長、胎兒過大、分娩時過於用力,使恥骨聯合受損嚴重。
3、腹直肌分離,盆底肌受損,導致骨盆穩定性差。
上圖:這位寶媽幾年前生下一對雙胞胎,到現在雖然瘦了很多,但是體型的問題卻很多。首先雙腿大腿根部多年都無法併攏。
上圖:骶骨後翻,腰椎前曲加大。
為了維持身體重心,在雙腿無法併攏的狀態下,雙膝會用力向內扣,出現髖內旋O型腿或者X型腿。而且還會導致雙髖關節外側肌肉被迫延長,出現假胯寬。而這一切都和產後身體沒有得到專業修復有關係。
其根本原因是骨盆外擴以及骶骨後翻的問題沒有得到過指導和訓練。
所以很多人發覺自己腿型不正,或雙腿較粗,只是一味減肥,其實效果並不明顯,也沒有針對性。
根據上述案例,要做到的練習是:
1、找專業老師用專業手法,改善骶骨後翻、骨盆外擴等問題。
2、針對性訓練,啟動核心肌群力量,穩定和修正骨盆,並改善腿型。
3、使用骨盆帶回收骨盆。
為方便大家自己練習,推薦幾個適合產後修復骨盆的自我練習方法:
1、四腳爬行收核心
首先選擇四腳爬行姿勢準備好,雙膝分開一肩寬距離,雙腳腳趾回勾地面,膝關節離開地面,穩定好骨盆後,隨呼氣,骶椎和腰椎向後推,並把恥骨向內收。控制好氣息保持三秒鐘左右,再隨吸氣放鬆腹部,但依然保持骶椎和腰椎向後推的姿勢。結合呼吸做十組練習後,放鬆,重複兩個回合。
2、單腿支撐做臀橋
仰臥後,雙腿彎曲,一隻腳踩實地面腳趾上翹,啟動足弓力量。另一條腿屈膝抬高,膝關節90度保持。呼氣,腹部內收,盆底肌上提,臀肌啟動,控制氣息稍保持。吸氣,腹部略放鬆。十組呼吸後,放鬆,換另一條腿繼續練習。
3、蚌殼式啟動臀中肌
側臥,骨盆穩定,小腹略向內收,屈髖屈膝保持好。雙膝之間固定上彈力帶。呼氣,上側髖外旋到極限,雙腳併攏稍保持;吸氣,上側腿收回,略放鬆。結合呼吸做10-20組,做完另一側,這是一個回合,做兩個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