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的打開不僅僅是瑜伽體式進階的必要條件,同時也是為了促進下肢血液循環,增加骨盆周圍的氣血循環,疏通經過髖關節骨盆區域的經絡。
提到開髖,最先想到的就是青蛙趴,青蛙趴的確是開髖的經典體式,但是總是練青蛙,難免單調,而且青蛙趴打開的髖關節的運動方向有限。今天給大家介紹十個瑜伽體式中同樣經典常用的開髖體式,堅持練習,效果勝過青蛙趴,而且這些體式可以全方位打開髖關節。
那還有很多初學者搞不清髖關節的運動方向,在每一個動作講解之前,我都會把髖關節的運動方向標出來,大家可以有選擇性的對照練習,
還有針對不同的身體基礎,我會分兩部分介紹開髖動作,一部分針對柔韌性還可以但是力量差的人,另一部分針對身體僵硬緊張的人,也希望大家有選擇性的對照練習,讓身體素質更平衡。
1、戰士一式
前側髖關節:前屈,
後側髖關節:伸展
山式站立站在墊子的中間,雙腳分開與骨盆同寬。
撤左腳向後一大步,腳掌踩地。
吸氣,雙手向上舉過頭頂掌心相對
呼氣 彎曲右膝蓋,右小腿垂直地墊,沉髖向下。
在戰士一式保持5~8組呼吸後反側練習。
2、戰士二式
前側髖關節:前屈
後側髖關節:外展
站在墊子的中間,雙腳大大的分開,右腳外旋90度,左腳掌微內扣。右腳腳後跟對準左腳足弓。調整骨盆端正脊柱立直
吸氣,雙手體側伸展,掌心向下
呼氣,彎曲右膝蓋右小腿腿垂直地面,眼睛看右手的方向,
在戰士二式保持5到8組呼吸。
3、雙角式
髖關節:前屈+內旋
站在墊子的中間,雙腳平行向兩側大大的分開。
吸氣,脊柱延展,雙手上舉。
呼氣,骨盆前傾,手臂帶動身體向前向下摺疊到自己的幅度。雙手體前撐地,頭頸自然延展。
在雙角式保持5~8組呼吸。
4、女神式
髖關節:外展
站在墊子上,雙腳平行向兩側大大的分開,雙腳掌外旋到自己的幅度。卷尾骨,收腹部,肩膀後展下沉。
呼氣時,彎曲雙膝蓋,至大腿平行地面,小腿垂直地面
在女神式保持5~8組呼吸。
注意一定不要翹臀跪膝
5、鳥王式
髖關節:內旋+內收
山式站在墊子上,重心移到到左腳上,抬右腳向上,雙大腿交叉,右腳背勾住左腳小腿。
保持5~8組呼吸,再練習反側。
這5個都是站姿開髖體式,開髖的同時也加強髖關節周圍肌肉力量和肌肉耐性,對於身體柔韌性比較好但是力量不足的人群,更建議用這一類開髖方式,可以彌補肌肉力量的不足。找到柔韌性和力量的平衡,讓練習更安全身體各素質的提高更均衡。
6、龍式
前側髖關節:外展+外旋+前屈
後側髖關節:伸展+內旋
弓步準備
右腳掌向外移動一個腳掌的距離 雙手在右腳內側撐地,膝蓋和腳掌一個方向。左腿伸直膝蓋腳背落地
骨盆端正。脊柱延展。
在龍式保持2到3分鐘,反側練習。
7、瑜伽蹲
髖關節:外旋+外展+前屈
山式站立,雙腳分開,膝蓋和腳趾同向。
吸氣,脊柱延展雙手胸前合十,小手臂端平
呼氣,屈膝下蹲,雙手肘抵雙膝蓋外側。
保持5~8組呼吸,
8、束角式前屈
髖關節:外旋+外展
坐在墊子上,撥動臀肌,坐骨壓實地墊,彎曲雙膝蓋,雙腳雙腳掌在體前合十,雙手抓住雙腳掌
吸氣,延展脊柱,胸腔打開
呼氣,身體前屈到自己的幅度,頭頸自然伸展
在束角式前屈保持2~3分鐘。
9、睡天鵝式
前側髖關節:外旋+外展+前屈
後側髖關節:伸展+內旋+內收。
下犬式準備,
吸氣右腳上抬,
呼氣,右腳向前邁,彎曲右膝蓋右小腿橫放在身體前側。
左腿膝蓋腳背落地,調整骨盆,讓臀部在一個水平面。
再次吸氣時,脊柱延展
呼氣,身體前屈到自己的幅度,雙手向頭頂的方向延展,
在睡天鵝式保持2~3分鐘,反側練習。
10、單蓮花背部伸展式
伸直腿髖關節:前屈+內旋
彎曲腿髖關節:外旋+外展+前屈
坐在墊子上,雙腿伸直,坐骨壓實地墊,脊柱立直。
彎曲左膝蓋,左腳掌放右大腿前側,腳趾回勾。
吸氣時,脊柱延展
呼氣,身體前屈到自己的幅度。
在單蓮花背部伸展式保持5~8組呼吸後,解開左腿反側練習。
11、臥英雄式
臥英雄髖關節:內旋+內收
跪在墊子上,雙膝併攏,雙腳向兩側打開,腳掌延展,腳背帖地,臀部坐在腳後跟上。
吸氣,延展身體
呼氣,卷尾骨,身體向後仰臥在墊子上。雙手在頭頂手肘互抱。
在臥英雄式保持2~3分鐘。
很明顯,這幾個更偏向於通過溫和的拉伸來打開髖關節,對於身體比較僵硬緊張,柔韌性差的人群,建議更多的用這樣的方式來打開髖關節,在開髖的同時可以放鬆身心,舒緩情緒,緩解身體僵硬。
最後再次強調開髖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要激進,不要攀比,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
關注凡一,共享健康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