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思潮

2020-11-29 人民網

當代西方社會思潮作為20世紀的黃昏悄然展翅的「密涅瓦」(貓頭鷹),不僅回眸了人類自身與世界文明的百年曆程,而且也回應了新世紀遇到的種種新矛盾與新問題。人民日報出版社推出的《當代西方社會思潮評析》(以下簡稱《思潮》)一書聚焦當今思想領域裡的三大問題論爭,選取了最具時代特徵和問題意識的人文主義、科學主義、經濟全球化、普世倫理、女性主義、綠色和平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後現代主義八個社會思潮加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當今社會存在的三大思想論爭是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一元性與多樣性、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的論爭。

20世紀後半葉以來,科學與人文的矛盾、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論爭成了當今思想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哲學難題。科學主義所秉承的質疑精神、批判精神、實證精神無疑是科學進步的助推器,但是現代科學及其科學主義思想觀念也日益暴露出許多問題,如世界觀念中人與自然的對立,發展觀念中「GDP崇拜」和科學發展的衝突,意義世界中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的矛盾,生活世界中物質享樂與精神追求的錯位就是其主要表現。作者力圖通過評介西方科學主義、人文主義的學術宗旨,以在二者的對話、交流和借鑑中,回答人的生活世界和意義世界遇到的新問題。

馬克思主義認為,世界是統一的,也是多樣的。正是建立在世界統一性基礎之上的多樣性為人類展開了一個無限豐富的世界。但是,在日益強勁的全球化進程中,經濟強國的文化產品在自由貿易的旗幟下席捲了各民族國家,西方價值觀對民族國家的本土價值觀形成了巨大衝擊,文化多樣性面臨著嚴重的威脅。與文化上的西方中心主義一樣,國家觀上的霸權主義、兩性關係中的男權主義也不同程度地削弱了世界的多元色彩,人類必須找到一條維護多樣性的經濟、政治、社會、生態發展道路,達到「一致而百慮,殊途而同歸」的目的。在此,「全球化思潮」、「普世倫理思潮」、「女性主義思潮」這一隻只哲學土撥鼠,為人們解構西方中心主義偏見、鬆動排他主義的土壤、打破男權社會的壁壘,撬動文化沙文主義的銅牆,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源。

作為一種文明狀態,現代性將20世紀的社會推向了極限:在經濟領域,自由主義導致了不受限制的物質主義和破壞生態的消費主義;在社會領域,法西斯專政導致了種族歧視、大屠殺和暴力。作為一種思想方法,確定性、穩定性、一致性和封閉性等,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人性的貪婪和無度,造成了思想的固執和僵化。於是,對現代性進行哲學反思既是邏輯的必然,也是當代思想家的使命。綠色和平主義思潮、西方馬克思主義思潮、後現代主義思潮就是這種反思的哲學產物。

作為一種哲學思考,西方社會思潮的研究範式、主要命題、研究結論無疑為解決我國發展中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可能的借鑑和有益的啟發。然而,吸收和借鑑外域文化必須有我們自己的「坐標」。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在全黨全社會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核心價值觀,這是我們黨立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實踐作出的重大理論創新,體現了我們黨高度的理論自覺和文化自覺,對於辨別西方社會思潮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一是要吸收西方社會思潮中的積極因素。我國現階段,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西方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最突出的有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經濟發展方式,以資本擴張為訴求的城市發展模式,以工具理性為表徵的價值觀念,以炫耀、畸形、符號為代表的消費習慣等等。解決這些問題,西方人文主義思潮、生態社會主義、後現代主義等西方思潮中的合理因素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二是要批判西方社會思潮中的有害因素。西方社會思潮根源於西方社會的經濟生活,是西方社會經濟發展引發的社會矛盾的反映。在思潮向中國傳播的過程中,有些思想家、理論家、政治家刻意輸出資產階級的政治價值觀和文化價值觀,以實現意識形態的「一統天下」。對此,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判斷標準和行為準則,批判其理論基礎,揭露其思想危害,提高人們明辨是非的理性思維能力,自覺抵制各種不良社會思潮的影響和侵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廣大社會成員所感知、所認同、所接受、所掌握,真正成為社會精神生活的「主旋律」和社會發展進步的「生命線」。

(《當代西方社會思潮述評》,高春花著,人民日報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

 

相關焦點

  •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新時代文化建設
    這一明確要求和基本方略,對於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引領新時代社會文化建設、發展大眾文化建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國家需要先進的價值觀導航定向,社會需要凝聚的共識引領發展,大眾需要明確的準則規範行為。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哲學基礎只能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哲學基礎只能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 2015年05月28日 08:2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何萍 字號 內容摘要: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才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哲學基礎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寧海人共同價值觀的邏輯關係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徹底、更能說服人、更好掌握群眾,其中,開展寧海人共同價值觀大討論、凝練寧海人共同價值觀就是我們寧海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生動化、實踐化和地域化的重大舉措。如何使寧海人共同價值觀大討論開展得有聲、有色、有味,如何使寧海人共同價值觀凝練得更準確、更科學、更能引領群眾,就需要釐清概念、釐定界限、理清關係。
  • 科學引領多樣化社會思潮
    標題注釋:本文為2012年度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資助項目「多樣化社會思潮背景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NCET-12-0533)的研究成果。社會意識形態與社會思潮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特別是在社會大變革時期,作為社會意識形態的集中反映,社會思潮往往成為社會生活的晴雨表,社會變遷的風向標。
  • 第三章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客觀依據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是人們在建設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也是在各種不同價值觀的衝突與選擇過程中確立的,它是適應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制度,適應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繁榮要求,在社會主義價值體系中居統治地位、起主導作用的價值理念,這一理念從最深層次科學回答社會主義本質屬性這一根本問題
  •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法律政策體系研究
    三、完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法律政策體系主要措施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立法程序的三個層次: 一是用核心價值觀統攝中央和地方各項立法以及提高立法質量全過程,完善法律體系;二是將核心價值觀的精神融入法律原則和具體法律規範條文中;三是加強核心價值觀對行政執法、司法、守法、法律監督等法治環節的引領指導。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漫畫圖解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漫畫圖解 2021-01-11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核心價值觀強基固本
    作者:北京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 韓震  所謂核心價值觀,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處於價值多樣化進程中的價值共識或社會主流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當代中國的價值理想和價值共識,是統攝社會多元價值觀的主流價值理念和規範。
  • 習近平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十個基本思路
    以「三個倡導」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馬克思主義道德價值理論中國化的重要成果,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的重要內容,是加強黨的意識形態工作、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尤其是在當前社會群體思想多樣和價值多元的條件下,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促進國家主流價值觀的形成和凝聚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具有重要作用
  • 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落地生根
    做好家庭工作是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落地生根的迫切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繫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司法應用與制度保障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提出,為探討司法領域的道德判斷和價值取向問題提供了新的遵循。核心價值觀從理念和制度兩個方面為法治建設提供了價值主線和思想引領,但在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法律運行過程中,要警惕「法律萬能」,避免把核心價值觀的全部內容都法律化,因為這樣可能會違背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或初心。
  • 堅守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核心價值觀的重要...
    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轉型、矛盾凸顯的關鍵期,思想領域複雜多變,各種思潮此起彼伏,各種觀念交相雜陳,不同價值取向同時並存,凝魂聚氣、強基固本變得尤為迫切和重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有效引領整合紛繁複雜的社會思潮,有效避免利益格局調整可能帶來的思想混亂,形成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公民道德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上海舉行
    十八大對公民道德建設的要求做了新的概括,提供給我們兩個重要啟示:一是把道德建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聯繫起來,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重視和加強道德建設;二是對道德建設作進一步的概括提練,用簡潔明晰的語言,把道德建設作為四個道德領域(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四個基本道德規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和四個良好風尚(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 促和諧)構成的規範體系來把握和推進。
  • 孫熙國:科學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愛國、敬業的價值取向集中體現了我們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誠信、友善是中國傳統價值觀念的基本要求,是儒家倫理的基本精神和價值追求   《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闡釋——敬業
    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一個社會的發展,有賴於文明的推動;一個人的進步,需要文化的哺育。黨的十八大正式提出,要 " 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分別從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高度概括和凝練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本報自今日起開設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闡釋 " 欄目,對 24 個字的精神內核進行進一步的闡釋和解讀。
  • 連雲港洪門街道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區管理服務
    中國江蘇網7月5日連雲港訊(通訊員 管嫻月 谷舒)連雲港市海州區洪門街道優化和完善社區服務工作,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動融入社區管理服務當中,全面提升社區文明程度,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奠定堅實的基礎。
  • 圖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12個主題詞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從價值目標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居於最高層次,對其他層次的價值理念具有統領作用。
  • 儒家經典思想提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當今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今天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道德規範依然以儒家為本,照亮每一個人思想行為前行的方向和路徑。
  •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 深耕厚植文明城市創建根基
    石嘴山市在9年的創城創建鞏固提升徵程中,始終堅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創建文明城市的靈魂和核心,在貫穿結合融入、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把核心價值觀要求體現到創建工作的各個環節、滲透到市民生產生活各個方面,塑造城市之魂,培育城市之德,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人們的堅定信念、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這也是石嘴山市6年摘取桂冠,在新一屆國考複查喜獲全國第24名、西北地區第1名優異成績的法寶。
  • 專家研討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原標題:專家研討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由光明日報社、安徽省社科院主辦的「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術研討會,2日在安徽省亳州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