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價值觀強基固本

2020-12-03 光明網

  作者:北京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 韓震

  所謂核心價值觀,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處於價值多樣化進程中的價值共識或社會主流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當代中國的價值理想和價值共識,是統攝社會多元價值觀的主流價值理念和規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繫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如果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會魂無定所,行無依歸。我們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些價值觀就是當代中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人民精神家園的價值追求和價值定位。這些價值觀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本質體現,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對中國人民未來社會和生活的承諾、對人類未來前途命運的把握、對歷史發展方向的基本定位,還是人民群眾在生活中調節人際關係和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準則和倫理規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規範社會日常道德的「大德」,是規範中國人民精神生活的基本價值框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社會發展變化歷史邏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邏輯的思想反映

  一個民族要實現復興,既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我們必須最大可能地凝聚人民共識,在世界範圍內確立經濟發展、政治昌明、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生態優美的國家形象。這就需要我們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革命文化,汲取人類文明發展的優秀成果,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其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處於文化發展的核心地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集中體現了當代中國精神,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在這個意義上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精神邏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核心價值觀必須同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相契合,同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人民正在進行的奮鬥相結合,同這個民族、這個國家需要解決的時代問題相適應。」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當代中國的精神邏輯,它既是中國社會和文化發展歷史邏輯的產物,也是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邏輯的反映。

  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靈魂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一樣,也是源自於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呼應著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展開和世界性發展。

  顯然,作為當代中國精神集中體現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5000多年中華文明的深厚根基。博大精深、燦爛輝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豐厚的沃土。儘管在古代中國沒有「價值觀」的概念,但是並不是說中國人就沒有價值觀。即使在沒有「價值」和「價值觀」詞語的情況下,人們也有自己深厚且實際發揮功能的價值觀。所謂價值觀,無非是關於評價是非曲直的標準或規範。中國古代前賢們孜孜以求的「成己」「成人」「成物」的理想追求,實際上就有價值取向和價值理念的預設,沒有這種價值取向和價值理念的預設,萬物的存在和人的生活和實踐活動便失去意義。古代中國的所謂「禮」就是一套調節人們社會生活的意義規定或價值體系。「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按照禮的要求言行,就是踐行當時社會的核心價值觀了。所謂「禮」,就是告訴人們如何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及其與社會的關係,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生活,用什麼樣的規範看待義利,用什麼樣的尺度評價家國和天下之事。這就是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做的功課,「修身踐言,謂之善行。行修言道,禮之質也。」(《禮記·曲禮上》)

  近代以來,在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社會發展的鬥爭中形成的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機勃勃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凝結升華,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偉大創造精神的生動體現,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這種強大精神力量的凝結和升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共同構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基本內容,也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理念和追求。

  當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成與發展,也是一個立足本來、借鑑外來、面向未來的過程。近代資產階級思想曾經一度促進了中國人的價值覺醒,但是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讓中國人民找到了既能救亡又能啟蒙的旗幟和指導思想。在近代以後中國社會的劇烈運動中,在中國人民反抗封建統治和外來帝國主義侵略的激烈鬥爭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過程中,1921年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從此,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鬥爭就有了主心骨,中國的價值觀有了時代性躍升,中國人民從精神上由被動轉為主動。中國共產黨人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28年艱苦卓絕的鬥爭,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誌著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也標誌著作為當代中國精神邏輯的價值觀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從此站上了擺脫等級制價值體系,建立公平正義、人民當家作主社會制度的新起點。

  在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旨趣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

  歷史地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應該大大超越資本主義價值觀狹隘性藩籬的。社會主義是基於一種嶄新的歷史觀和價值理想而產生的,即追求建立讓每個人都能夠得到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社會,而這種社會只能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之上,因為在私有制條件下不可能實現真正的公平正義。因此,社會主義不是抽象地談民主,而是力求讓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各方面都享有應有的權利,讓被嚴重窄化了的僅有周期性投票權的民主變成具有廣泛權利的人民民主;社會主義也不是抽象地談自由,而是讓自由建立在公平正義的社會框架下,而離開了社會公正的自由,只能是強者壓迫弱者的自由;社會主義絕不排斥人權,而是讓人民的權利建立在可實現的基礎之上,且具有更廣泛的實質內容。社會主義還從社會的角度去看待人們的權利,如果人人相互尊重權利,這就是社會和諧的價值觀。

  當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成與確認不是一蹴而就的。價值觀是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精神邏輯是基於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而展開的。

  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在艱辛的探索時期,我們黨也從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使命。當然,社會主義是新生事物,在中國的艱辛探索中肯定會有曲折和彎路。但是,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觀都是以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為歸依的。只是由於環境的原因、經驗的不足和認識上的問題,「極左」思潮的確給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帶來了許多問題,「

  」既是這種思潮的產物,也進一步促進了這種思潮的發展。我們應該牢記這個方面的教訓。

  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次偉大覺醒。因此,改革開放也就成為中國精神邏輯展開的重要節點。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也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歷史性地大大拓展了中國人民的精神視野。

  實際上,改革開放既是對過去「極左」思潮的邏輯反撥,通過「真理標準大討論」我們黨重新回到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改革開放讓人們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當然思想解放也不是瞬間就完成的事情,而是有一個不斷拓展視野和自我革命的歷史過程。改革開放初期,人們從「極左」思潮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首先要解決思想僵化的問題,然後才能不斷開拓新的精神視野。我本人是「77級大學生」,作為「知青」下過鄉、做過工人。記得當時男女青年談戀愛就已經不再過分注重家庭出身了,很長時間內對身高的要求卻上升到首位。那是因為在改革開放初期,人們的職業相近,收入幾乎沒有什麼差別,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作為身體條件的身高了。

  隨著國門的打開,中國人民的視野不斷得到拓展,中國人民精神生活和價值思維越來越融入當代世界發展的潮流之中。海外關係和海外聯繫不再像上世紀70年代之前那樣是忌諱,人們反而對此趨之若鶩。人們急切想了解西方發達國家的實際情況,出國潮不斷湧動,到處都是發達國家令人羨慕的故事。國外的思潮就像潮水般湧入,青年人如饑似渴地了解各自不同的思想和價值。思想的僵化變成思想的分化,價值觀的單一逐漸變成價值觀的分化……雖然這個過程也有些負面的效應,但總體上對中國人民眼界的擴大起了歷史性的作用。儘管打開門窗既能夠通風透氣給我們提供新鮮空氣,但是也會由此而飛入某些煩人的蒼蠅或蚊子。我們沒有因噎廢食,而是不斷有序且穩步地擴大開放,這既反映了中國人民海納百川的廣闊胸襟,同時也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的自主性。即使在如饑似渴地學習西方發達國家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的時候,我們也沒有失去自主與基本的自信,而是摸著中國河流裡作為中國問題的「石頭」過改革開放的「河」。我們國家的價值目標越來越清晰,那就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構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塑造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國民。實際上,這些價值目標從一開始就蘊涵在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之中,但某些價值卻可能根據不同的歷史條件而逐漸展開並且凸顯出來。精神邏輯的進展必須跟隨歷史過程的進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發展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推動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推動我國國際地位實現前所未有的提升,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使中華民族以嶄新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孕育和發展的土壤。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民族的文明進步,一個國家的發展壯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來推動,核心價值觀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歷史的發展越來越證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植根於5000多年中華文明的深厚土壤,在革命文化的淬鍊中不斷升華,並且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實現了現代轉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集中體現,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魂魄所在。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應該而且一定能夠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將在新時代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輝。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問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隨著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我們遇到的阻力會越來越大,面對的暗礁、潛流、漩渦會越來越多。往前開拓總是面對著新的不確定性,但是正是這些不確定性帶給我們新的發展機遇和可能性。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更要堅定理想信念,堅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即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了實現這個宏偉目標,我們必須繼續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邏輯就是必須立足于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著力推進理論創新,不斷賦予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價值體系鮮明的實踐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邏輯就是必須立足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始終面向民族文化的活力,著力激發中華民族思想和文化的創造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邏輯就是必須立足於先進性,始終面向人類歷史未來發展的前進方向,著力引領人類文明時代發展的方向;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國際政治鬥爭的邏輯,就是必須立足於價值觀競爭的話語權,面向國際交流,著力搶佔價值觀競爭的道德制高點。

  總之,我們所弘揚和踐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著眼於人類歷史發展的前進方向,必須反映社會發展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站在全球範圍價值觀競爭的制高點上,掌握歷史發展的潮流和文化競爭的主動權。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就只能是一頭睡獅。在當代中國,唯有全體人民都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才能匯聚起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

[ 責編:萬霽萱 ]

相關焦點

  • 堅守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核心價值觀的重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時代的制高點上,深刻論述、反覆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大推進了我們黨對於核心價值觀的認識,為在新形勢下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   一、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任務,是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對於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 核心價值觀是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
    這些講話圍繞為什麼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怎樣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  為什麼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習近平同志的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重大意義。梳理這些重要論述,以下幾個方面特別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刻領會。
  •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新時代文化建設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著重強調以國家富裕強盛為奮鬥目標,以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為發展基礎,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時代內涵,以穩定和諧為前提條件,構成了有機的統一體系,成為新時代興國之魂。中國共產黨在近百年矢志不移的艱辛奮鬥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領導中國人民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取得了世人矚目的偉大成就。
  • 【強基固本】卡爾曼濾波器
    「強基固本,行穩致遠」,科學研究離不開理論基礎,人工智慧學科更是需要數學、物理、神經科學等基礎學科提供有力支撐,為了緊扣時代脈搏,我們推出「強基固本
  • 發揮法治在弘揚核心價值觀中的獨特作用
    內容提要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項重要舉措。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尊重法治建設規律、準確把握實踐要求,在更深層次推動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全過程、各領域、各方面,更好發揮法治對於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獨特作用。
  • 理想信念是育核心價值觀之本
    理想信念是育核心價值觀之本 發表時間:2015-10-16   來源:張家港文明網會議強調,要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理想信念成為黨員幹部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高度自覺。多年來,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注重和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開出「補鈣、鑄魂、聚力、固本」的「四劑良方」,使黨員幹部樹立起堅定的理想信念,同時把強化理想信念與擔當使命責任相結合,與發展建設實際相結合,推動開發區成為地方經濟的重要增長,更促進了精神文明建設的飛躍發展。
  • 【教育整頓】大慶市公安局社區警務戰線結合教育整頓固本強基推動...
    【教育整頓】大慶市公安局社區警務戰線結合教育整頓固本強基推動新時代「楓橋經驗」落地生根 2020-12-03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核心價值觀是這樣落地生根的
    陳毛應 攝   飽含中國精神、中國氣質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凝聚著全黨全社會的價值共識,反映了人民群眾價值訴求的「最大公約數」,必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不竭動力。  如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抽象深奧的理論性語言變成通俗易懂具體的指導方法?
  • 習近平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十個基本思路
    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正確把握他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思路,對進一步推進新時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習近平關於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內涵豐富,博大精深。在這裡我們將其概括歸納為十個方面的基本思路。
  • 桂林理工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強基固本抓黨建 練好「功夫」促...
    桂林理工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聚焦「強基固本抓黨建 ,練好『功夫』促發展」,充分發揮黨建工作的引領作用,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黨風促教風,以教風促學風,紮實推進學院各項工作,形成了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機制。
  • 核心價值觀如何深入人心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觀選擇,幫助他們解決內心價值觀矛盾的衝突,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質,增強對社會的認同感,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的重點工作。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寧海人共同價值觀的邏輯關係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徹底、更能說服人、更好掌握群眾,其中,開展寧海人共同價值觀大討論、凝練寧海人共同價值觀就是我們寧海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生動化、實踐化和地域化的重大舉措。如何使寧海人共同價值觀大討論開展得有聲、有色、有味,如何使寧海人共同價值觀凝練得更準確、更科學、更能引領群眾,就需要釐清概念、釐定界限、理清關係。
  • 孫熙國:科學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說,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4字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經成為理論界普遍共識,深植於各界民眾心中。
  • 在傳承和創新孝文化中弘揚核心價值觀——全國孝文化學術研討會...
    孝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弘揚包括孝文化合理價值在內的優秀傳統文化,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中華孝道文化的傳承非常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會上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中華孝道文化是中華文化精髓。  我國是一個具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悠久歷史的文明之邦,古語有云「百善孝為先」。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司法應用與制度保障
    核心價值觀從理念和制度兩個方面為法治建設提供了價值主線和思想引領,但在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法律運行過程中,要警惕「法律萬能」,避免把核心價值觀的全部內容都法律化,因為這樣可能會違背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或初心。
  • 小學教育: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小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翻開歷史的畫卷,昔日的祖國,傲立東方,我們為此自豪;昨天的華夏,忍辱百年,我們為之感嘆;今日之中國,國泰民安,我們為之歡躍!同學們,我們是幸運的,不曾經歷過戰爭年代的苦難,不曾看見過祖國母親昨日的滄桑。
  • 讓校訓成為涵養核心價值觀的載體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清華大學的校訓,著名哲學家、國學大師張岱年曾經將其歸納為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  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也是我們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來源。大學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滋養青年學生的心靈。
  • 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落地生根
    做好家庭工作是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落地生根的迫切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繫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漫畫圖解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漫畫圖解 2021-01-11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法律政策體系研究
    ,完善核心價值觀法律政策體系的主幹制度;用好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提高完善核心價值觀法律政策體系的民主性科學性;把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與精神作為法律政策的評估指向;並從堅持黨的領導、嚴格依法行政、捍衛司法公正、普及法治文化四方面為完善弘揚核心價值觀法律政策體系提供保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