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價值觀如何深入人心

2021-01-15 中國教育新聞網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觀選擇,幫助他們解決內心價值觀矛盾的衝突,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質,增強對社會的認同感,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的重點工作。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特別需要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的提高,其中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是關鍵。唯其如此,才能實現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中華文化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中華民族凝聚力進一步增強的奮鬥目標。要真正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服人心、暖人心、正人心、齊人心並不容易,一方面需要有深層次的整體推進,另一方面需要我們每個人深層次接納與踐行。

在認知上,要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經在宣傳普及上做了大量工作,並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理論闡釋和理性認知不足的問題。科學正確的價值觀念,只有在理論上具有說服力,才能被人民群眾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並轉化為社會群體的共識,由此為人們所信服和奉行。馬克思說過:「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必須加強對其基本學理的研究,並且要把深刻的學理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讓大眾看得懂、聽得明、想得通。只有通過深刻的學理闡釋,才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論從整體結構上還是單個範疇上,都讓人覺得「言之有理」並且從內心認同,實現以理服人、以理通心。一般來說,大眾接受某一價值體系的過程,先是被動地從表面上轉變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再慢慢地過渡到自願接受價值體系中的觀點和態度,並據此不斷修正自己的信念與行為,最後達到真正從內心深處相信並接受這一體系,從而把這些新的思想和觀點納入個體的價值觀,成為自身態度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要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首先要做的,就是讓人們在理性層面對其產生認可和認同。只有在被理論說服的前提下,人們才有可能啟動理性思考,才能認同其要義,並且針對自我思想意識進行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的對照與省醒。有了深刻、全面、正確的理性認知,人們才能形成對事物科學的判斷和堅定的政治觀點,這種認知只有建立在理論的徹底性上才具有吸引力、支配力和滲透力。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的理性認同機制,必須以理論的徹底性說服,引導人們達成理性共識,內化為他們的價值認同。這不但需要理論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精準易懂、有邏輯說服力的闡述,同時也要努力提高全社會、全民族的理論思維水平。恩格斯曾說過,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深入人心,始終離不開全社會理論思維水平的提高,因為只有在理性層面理解了才能認同,只有認同了,才能入心。

在情感上,要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心理體驗。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了充分的理論學習和思想認識,產生了充分認同的基礎上,從情感上產生肯定、信任、熱情、追求等積極情感因素,就能將理性認同進一步轉化為情感認同,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的關鍵。價值觀認同是一個由外到內、由認知經由情感再到意志、由觀念到行為的連續推進過程。從心理發展過程來看,價值觀認同不僅要對認同什麼價值觀、為什麼要認同、究竟如何認同等問題有基本的理性認知,更需要價值主體在價值活動中擁有豐富的個體和群體情感體驗。因為從微觀層面來看,情感是人性的重要組成部分,情感的存在與個體的生活密切相關,一個人的情感結構決定了一個人的存在樣式,一個人的情感體驗能力與水平,也決定了一個人的基本心態和生活質量。而從宏觀層面來看,情感與人類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情感是推動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更是人類社會結構和社會文化生成的承擔者。要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必須強化群體的積極情感體驗,如在抗疫中體驗敬業與友善,在精準扶貧中體驗公平,在司法實踐中體驗正義,等等。但是群體認同有一個社會比較過程。一般而言,在積極社會認同的驅動下,群體比較傾向於在利我的維度上展開。因此我們要特別注重化解消極情感體驗,從而預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中的群體「替罪羊」現象。因為群體基於對自身群體的熱愛,當群體內部的積極社會認同被忽視、被削弱的時候,如若沒有有效的手段重新樹立起群體積極認同,那問題也就經常被歸因於他者。尤其是,一旦某些群體認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某個方面,如平等,而在現實生活中,體驗到的卻是特權與歧視,則他們可能會將矛頭指向那些直接帶給他們這種消極情感體驗的群體。這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很難真正深入人心。

在傳播上,要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層次滲透。信息傳播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層級傳播,指由佔據信息、知識和媒介等優勢的精英層級,向大眾所進行的定向傳播;另一種是平級傳播,指大眾在接受、消化、散播、反饋精英層級傳播的信息時,根據自身經濟社會地位及價值觀進行的詮釋或者誤讀。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深入人心,還需進一步加大層級傳播力度,增強向社會大眾心理的影響力和滲透力,直指人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傳播的實踐表明,層級傳播主要是靠引導。多年來,我國在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堅持黨委統一領導、黨政群齊抓共管、文明委組織協調的領導機制,引導媒體不僅從思想上認清大力弘揚主旋律、積極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神聖使命,而且在行動上取得了大量成果。如在引導的同時不斷淨化文化市場,有關部門的「限娛令」通過限制電視娛樂節目的數量和播出時間,淘汰掉了不利於傳播健康價值觀的低俗節目,同時也催生了勵志、和諧、文明、友善的新節目,等等。這些行動自然會有激勵或震撼作用,但與此同時,還需要有「潤物細無聲」式的傳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要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與人民日常生活緊密聯繫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要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我們的生活,更多通過看不見、摸不著的無形方式浸潤人們的心田,才能更好入腦入心,這就需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方式上不斷創新。伴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廣泛應用,微博、微信等各式「微」媒介發展如火如荼,已呈現為泛在化狀態。微博、微信等媒介雖然以微小形態存在,但其承載的信息經過數位化處理,具有「短、平、快」的特點,能夠進行實時、高效傳播。藉助微媒,就可以使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處不至、無至不深。

在教育上,要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整體融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觀選擇,幫助他們解決內心價值觀矛盾的衝突,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質,增強對社會的認同感,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的重點工作。因為青年學生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學生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餘的扣子都會扣錯。」這就需要作為國民教育主體的學校,圍繞這個重點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引導學生,積極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時代精神教育,維護社會的主流價值,從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更多有豐富知識、崇高理想和高尚品德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確保黨和國家的事業長盛不衰,興旺發達。我們注意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的過程性問題,但在整體性及一體化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努力。我們要善於以社會重大事件為契機,利用「事件」傳播的普遍性及波及力,整體上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中,我們開展偉大抗疫精神教育,不但使學生看到了國家的強大、認識到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還深刻理解了自由、平等、敬業、友善等核心價值觀要素的真正含義。還要善於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校園文化建設中,善於用踐行核心價值觀的先進典型教育人,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在身邊,紮根在心裡。

(作者系中國倫理學會常務副會長,浙江師範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1年01月07日第5版

作者:李建華

相關焦點

  • 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落地生根
    做好家庭工作是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落地生根的迫切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繫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寧海人共同價值觀的邏輯關係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徹底、更能說服人、更好掌握群眾,其中,開展寧海人共同價值觀大討論、凝練寧海人共同價值觀就是我們寧海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生動化、實踐化和地域化的重大舉措。如何使寧海人共同價值觀大討論開展得有聲、有色、有味,如何使寧海人共同價值觀凝練得更準確、更科學、更能引領群眾,就需要釐清概念、釐定界限、理清關係。
  • 發揮法治在弘揚核心價值觀中的獨特作用
    內容提要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項重要舉措。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尊重法治建設規律、準確把握實踐要求,在更深層次推動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全過程、各領域、各方面,更好發揮法治對於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獨特作用。
  • 堅守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核心價值觀的重要...
    原標題:堅守我們的核心價值觀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時代的制高點上,深刻論述、反覆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大推進了我們黨對於核心價值觀的認識,為在新形勢下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
  • 核心價值觀是這樣落地生根的
    陳毛應 攝   飽含中國精神、中國氣質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凝聚著全黨全社會的價值共識,反映了人民群眾價值訴求的「最大公約數」,必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不竭動力。  如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抽象深奧的理論性語言變成通俗易懂具體的指導方法?
  • 聊城舉行第二屆微電影春晚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微電影評審頒獎典禮
    聊城新聞網訊 (記者 王魯斌) 1月10日下午,聊城市第二屆微電影春晚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微電影評審頒獎典禮在孔繁森紀念館多功能廳舉行。此次微電影徵集評選共有100部作品獲獎,14個單位獲優秀組織獎。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普及,展示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從2020年6月份起,中共聊城市委宣傳部、聊城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聊城報業傳媒集團、聊城廣播電視臺聯合組織開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微電影(微視頻)徵集活動,按照從嚴把關、優中選優的原則,經過嚴格規範的評審程序,最終評出各類優秀作品共100部,其中一等獎15
  • 核心價值觀強基固本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繫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如果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會魂無定所,行無依歸。我們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些價值觀就是當代中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人民精神家園的價值追求和價值定位。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司法應用與制度保障
    這些觀點運用了現代理論並結合了中國問題,對司法如何踐行社會道德或倫理價值觀這一問題進行了有益探索和推進。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的司法政策,也為道德規範和實體價值觀參與司法裁判提供了制度性通道。在依法治國語境中,「法律效果」是裁判正當性的最重要保證,追求「法律效果」的規則型裁判,也是司法官最大的「避風港」。
  • 孫熙國:科學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說,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4字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經成為理論界普遍共識,深植於各界民眾心中。
  • 讓校訓成為涵養核心價值觀的載體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清華大學的校訓,著名哲學家、國學大師張岱年曾經將其歸納為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  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也是我們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來源。大學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滋養青年學生的心靈。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漫畫圖解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漫畫圖解 2021-01-11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核心價值觀不是用來讓小學生背誦的
    原標題:核心價值觀不是用來讓小學生背誦的  11月3日,安徽省淮北市教育局官網發出通報,稱省文明委對該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組織了模擬測評,黎苑小學隨機被抽查的六名學生中,三名學生可以背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三名學生背不出,黎苑小學出現上述問題,說明該校對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重視不夠,要求不嚴,標準不高,工作不到位,平時對師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不足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闡釋——敬業
    黨的十八大正式提出,要 " 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分別從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高度概括和凝練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本報自今日起開設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闡釋 " 欄目,對 24 個字的精神內核進行進一步的闡釋和解讀。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公民道德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上海舉行
    陸曉禾會長表示,自2001年《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頒發以來已有13年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為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公民道德建設提供了新動力,有必要從倫理學的角度深入探討。  趙修義教授認為,在討論如何使人們遵守規則之前,首先要問「規則是否合理」。
  • 核心價值觀是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
    這些講話圍繞為什麼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怎樣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  為什麼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習近平同志的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重大意義。梳理這些重要論述,以下幾個方面特別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刻領會。
  • 儒家經典思想提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當今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今天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道德規範依然以儒家為本,照亮每一個人思想行為前行的方向和路徑。
  • 市教育局多措並舉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從娃娃抓起 從學校抓起市教育局多措並舉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近年來,市教育局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堅持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以「起點閱讀」活動為載體,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幼兒手語操。
  •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法律政策體系研究
    ,完善核心價值觀法律政策體系的主幹制度;用好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提高完善核心價值觀法律政策體系的民主性科學性;把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與精神作為法律政策的評估指向;並從堅持黨的領導、嚴格依法行政、捍衛司法公正、普及法治文化四方面為完善弘揚核心價值觀法律政策體系提供保障機制。
  • 圖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12個主題詞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從價值目標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居於最高層次,對其他層次的價值理念具有統領作用。
  • 陳來:中華傳統文化與核心價值觀
    原標題:中華傳統文化與核心價值觀 如果說以人為本是跟以神為本在比較中形成的,那麼價值觀、價值理念一般都通過理想、通過對不同事物的取捨和比較建立起來,一個人的價值偏好、如何選擇,就是一個人的價值觀。   以德為本的對立面就是以刑治國,強調政令、刑罰的作用,忽視道德的作用,這是孔子反對的。孔子的思想是「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