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法治在弘揚核心價值觀中的獨特作用

2020-12-06 人民網

內容提要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項重要舉措。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尊重法治建設規律、準確把握實踐要求,在更深層次推動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全過程、各領域、各方面,更好發揮法治對於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獨特作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確立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採取一系列重大舉措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既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內在需要,有利於充分發揮法治在弘揚核心價值觀中的獨特作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意義重大深遠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確立了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12個詞將涉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匯為一體,把社會主義本質要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世界文明有益成果凝練為一體,成為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習近平同志強調,「在推進依法治國過程中,必須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為依法治國創造良好人文環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出臺一系列重要舉措,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是其中一項重要決策部署,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維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安全的必然要求。意識形態安全已經成為國家安全的「橋頭堡」。當前,社會思想更加多樣、社會價值更加多元、社會思潮紛紜激蕩,主流意識與多樣化社會意識並存,傳統思想觀念與現代思想觀念相互交織,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相互碰撞,意識形態領域的較量尖銳複雜。這就迫切要求我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以法治承載核心價值觀,推進核心價值觀制度化、規範化,發揮社會主義法治在凝魂聚氣、強基固本中的獨特作用。

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內在需要。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核心要義之一。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規範社會行為、調節社會關係、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把法治和德治相結合、他律和自律相統一,是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重要經驗。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以法律約束保障道德踐行,以法律實施支持道德建設,可以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創造良好法治環境;用道德涵養法律,用德治潤澤法治,可以為全面依法治國創造良好人文環境,讓法治更加深入人心。

實現良法善治的重要舉措。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有助於以道德理念錘鍊良法,以美德義行催生善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支撐,將核心價值觀入法入規,法律才能契合人民的道德意願,才能真正為人們所信仰、所尊重、所遵守、所掌握。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律的立改廢釋過程中,體現到法律實施各環節,可以進一步深化社會主義法治的道德底蘊,使道德價值理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通過法理轉化為法律淵源,對法律方法和法律思維的運用起到指引作用。

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手段。在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關係日趨多元的社會轉型期,僅僅依靠道德建設自身難以解決棘手的治理難題。只有依靠法律制度的支撐和保障,以法的制度優勢引導揚善懲惡,以法的原則共識強化道德認同,才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通過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普法等機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剛性的法律約束和柔性的法理指引,形成有利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法治環境,可以更好地構築中國精神、彰顯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基本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印發的《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指出:「法律法規是推廣社會主流價值的重要保證。」2016年12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進一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指導意見》。2018年5月,中共中央印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立法修法規劃》,明確提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律法規的立改廢釋全過程。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應堅持以下原則和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等問題,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習近平同志強調,「要用法律來推動核心價值觀建設。各種社會管理要承擔起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責任,注重在日常管理中體現價值導向,使符合核心價值觀的行為得到鼓勵、違背核心價值觀的行為受到制約」「要把實踐中廣泛認同、較為成熟、操作性強的道德要求及時上升為法律規範,引導全社會崇德向善」「要推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使社會主義法治成為良法善治」。這些重要論述,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全方位貫穿與深層次融入上下功夫。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融入法治建設,把國家價值目標、社會價值取向、公民價值準則全面系統地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全過程,融入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環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體現到公共政策之中,形成有利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政策導向和利益引導機制,實現公共政策和道德建設良性互動。提高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現、評估、解決法治建設中突出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法治建設的指引、評價和校正作用。

深刻認識法治的價值和「法治」價值觀。一方面,要認識到法治的價值屬性和價值功能。法治不僅是工具,不僅是我們實現社會理想目標的必要手段,更具有不可替代的內在價值,厲行法治應當成為我們崇高的價值追求。另一方面,要認識到法治作為核心價值觀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獨特地位。法治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一,又貫穿、滲透於其他核心價值觀之中;既是國家的價值目標、社會的價值取向,也是全體人民尊法守法用法護法的價值準則。

在更高水平上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憲入法,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也應看到,與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目標要求相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工作還有不小提升空間。一些法律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仍存在引導性、激勵性、約束力、強制力不夠等問題。當前,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在更高水平上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

堅持求真務實的科學立法精神。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要努力實現實質性融入,實現核心價值觀與法律法規水乳交融。這就要求在遵循法治建設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科學建構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法律規範體系。習近平同志強調堅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並指出「科學立法的核心在於尊重和體現客觀規律」。在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方面,也要秉持科學精神,尊重立法規律,堅持科學立法。立法工作應注重堅持問題導向,提高立法的針對性、及時性、系統性、可操作性,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善於用法理話語表達核心價值觀。法理是法的內在精神,是對法律實踐的科學認知,也是法律實踐的理論依據。從法理的維度考察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就要考慮如何正確平衡不同價值衝突,善於把體現核心價值觀的道德話語、宣傳話語、文件話語轉換為權利、義務、行為、責任等法律概念和法理話語,轉換為行為標準和法律規範,進而形成內涵精確的法律規則和法律制度。通過轉換,把抽象的價值觀法理化、具體化、規範化,既有利於體現法律定分止爭的實踐價值,又有利於培育公民美德,營造崇德向善的社會風尚。

把握文明標準合理設置規範。核心價值觀融入法律,既要引導人、激勵人、約束人,又不能超出高限、強人所難。如果簡單地將道德要求視為法律規範,會使社會生活泛道德化,甚至混淆法律與道德的界限。將核心價值觀融入法律的時候,要對社會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進行科學研判,做到與當下的社會文明程度相匹配,與大多數人的道德水平相適應。

多管齊下統籌推進核心價值觀入法入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但也不能因此產生「立法依賴」,把涉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踐行的事情都由立法包攬下來。應促進法律法規、公共政策、宣傳教育多管齊下、互相協同、通力合作。特別是發揮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習慣、習俗、慣例、村規民約、市民公約等社會規範的評價功能,支持公序良俗、促進移風易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有序推進、持之以恆、久久為功。要繼續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準確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展及其立法需求,提高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科學性、時代性和前瞻性。

(作者為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學術委員會主任)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23日 17 版)

相關焦點

  •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法律政策體系研究
    但是從法律政策體系的整體要求上來看,還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為:一是有些法律法規和政策價值導向不夠明確,可操作性不強,保障力度不夠;二是一些領域還存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法空白或滯後;三是在執法司法活動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不相符的情況時有發生;四是黨員幹部發揮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表率作用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 專家研討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原標題:專家研討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由光明日報社、安徽省社科院主辦的「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術研討會,2日在安徽省亳州舉行。
  • 在傳承和創新孝文化中弘揚核心價值觀——全國孝文化學術研討會...
    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中華孝道文化的傳承非常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會上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中華孝道文化是中華文化精髓。  我國是一個具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悠久歷史的文明之邦,古語有云「百善孝為先」。
  • 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落地生根
    做好家庭工作,有利於抓住青少年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關鍵時期,通過家庭的情感認同、家長的言傳身教、家風的浸潤薰陶,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少年兒童心中生根發芽;引導家庭成員在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進家庭和睦、家庭幸福、家庭文明,促進社會安定、社會祥和、社會文明;促進黨員幹部樹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家風建設作為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切實把對黨忠誠融入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發揮表率作用,弘揚廉潔家風和清正黨風政風
  • 堅守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核心價值觀的重要...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有效引領整合紛繁複雜的社會思潮,有效避免利益格局調整可能帶來的思想混亂,形成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治理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關鍵是要立規矩、講規矩、守規矩。法律是一個國家的規矩,而核心價值觀也是一個國家的「規矩」。
  • 習近平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十個基本思路
    今天我們提倡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價值觀中汲取豐富營養,否則就不會有生命力和影響力。因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
    習近平同志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於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具有重要意義,要「確立反映全國各族人民共同認同的價值觀『最大公約數』,使全體人民同心同德、團結奮進,關乎國家前途命運,關乎人民幸福安康」。重視學校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引導作用。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須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在大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中,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司法應用與制度保障
    偏離法律體系的價值判斷和後果權衡容易觸發「風險裁判」,即將職權、能力和資源有限的司法系統推向社會衝突的風口浪尖,將立法過程中利益分配失衡而引發的眾多矛盾引向法院,並導致裁判正當性的喪失和司法者中立形象的破壞。依通行看法,在當今中國的司法語境中,社會效果始終只應當起到拾漏補遺的輔助作用,只應當在特殊類型案件中、在法律體系框架之內發揮作用。
  • 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討會舉行
    11月2日,中國·亳州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術研討會在亳州舉行,與會人員共同探討了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淵源、影響和相互聯繫。光明日報社總編輯何東平,省委宣傳部、省社科院、亳州市委有關負責人出席會議。  中國·亳州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術研討會由光明日報社、省社會科學院主辦,亳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承辦。
  • 核心價值觀強基固本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繫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如果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會魂無定所,行無依歸。我們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些價值觀就是當代中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人民精神家園的價值追求和價值定位。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公民道德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上海舉行
    十八屆四中全會進一步強調「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發揮法治在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中的作用,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讓人們認識到尊崇規則的重要性。  陸曉禾會長梳理了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在公民道德建設方面的衍變,並提出自己對於核心價值觀與公民道德建設新規範關係的看法。
  •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新時代文化建設
    國家需要先進的價值觀導航定向,社會需要凝聚的共識引領發展,大眾需要明確的準則規範行為。黨的十八大從國家、社會、大眾三個層面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指導,弘揚傳統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創新時代內涵,鑄就了堅定文化自信的根基,成為新時代文化建設的靈魂,集中體現了文化建設在國家層面的遠大目標、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和大眾層面的行為準則。
  • 楊偉東:核心價值觀要求全社會將法治轉化為規則和信仰
    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分別從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了最新概括。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任務,並給出了指導思想和原則、具體方法和實現路徑,在全社會引發強烈反響。法治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中有什麼意義?法治的具體要求是什麼?改革與法治的關係是什麼?就此,光明網記者採訪了國家行政學院法學教研部楊偉東教授。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寧海人共同價值觀的邏輯關係
    就內容而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國家層面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層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個人層面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三維一體的統一。寧海人共同價值觀,是指寧海人基於寧海地域文化和寧海地方實際實踐對社會主義價值的性質、構成、標準和評價的根本看法和態度,是寧海人從主體的需要和客體能否滿足主體的需要以及如何滿足主體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評價各種物質的、精神的現象的意義。
  • 央視一套創新再發力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014》首期現場圖  搜狐娛樂訊 2014螢屏熱鬧非凡,在音樂選秀、娛樂綜藝令人眼花繚亂的當下,央視一套率先打破泛娛樂化的節目氛圍,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繼承中華優秀傳統道德文化有益結合,第二季度連推4檔創新節目,分別是國內首檔全媒體公益尋人節目《等著我》,融合草根情懷與時尚文化的國民級創意脫口秀《嗨!
  • 寧波市深入開展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打造婚俗婚育文化品牌
    近年來,寧波市在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活動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婚俗婚育文化建設,積極挖掘和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在打造富有寧波特色婚俗婚育文化品牌的工作實踐中取得了新成效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婚慶行業在行動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婚慶行業正在積極地行動,通過婚禮文化向社會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
  • 讓校訓成為涵養核心價值觀的載體
    校訓中傳遞的價值信念,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時代精神,有著高度的契合。今年4月,光明日報開闢《校訓的故事》專欄,尋訪一批知名大學和部分歷史悠久的中小學「校訓」背後的故事,從歷史和現實兩個維度展示校訓的文化傳統和正能量,引起熱烈反響。
  • 核心價值觀是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
    ——學習習近平同志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論述  最近一段時間,習近平同志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對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問題進行了集中闡述。這些講話圍繞為什麼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怎樣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  為什麼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習近平同志的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重大意義。梳理這些重要論述,以下幾個方面特別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刻領會。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闡釋——敬業
    黨的十八大正式提出,要 " 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分別從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高度概括和凝練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本報自今日起開設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闡釋 " 欄目,對 24 個字的精神內核進行進一步的闡釋和解讀。
  • 名家視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蔚成風尚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2006年10月,《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任務。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