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出沒,請注意!西雙版納拍到瀕危印度野牛

2020-12-04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昆明5月24日電(記者張東強)記者從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森林公安局納板河保護區派出所獲悉,近日在納板河流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附近,一名護林員用手機拍攝到瀕臨滅絕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印度野牛,這群印度野牛數量在10頭左右。

據介紹,2013年至2014年,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曾對西雙版納州境內印度野牛的分布範圍及種群數量展開過調查。結果顯示,印度野牛的分布區域和數量逐漸減少,已由20世紀80年代的605頭至712頭減少到152頭至167頭。

納板河保護區派出所李警官介紹,近年來,為了加強對印度野牛的保護,森林公安民警、巡護員不間斷地對轄區森林進行巡護監測,每月至少巡護20次,同時普及生態保護常識,提高民眾保護印度野牛的意識。

據了解,印度野牛棲息於熱帶、亞熱帶原始闊葉林中,以各種草、樹葉、嫩枝、樹皮、竹葉、竹筍等為食,是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

相關焦點

  • 西雙版納:首次用手機拍攝到印度野牛群
    據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森林公安局納板河保護區派出所消息,5月17號下午5點左右,在納板河流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勐宋鄉大安村委會曼興龍拉村區域附近,納板河保護區護林員劉小昌用手機拍攝到印度野牛群,該牛群在10頭左右。
  • 雲南普洱:紅外相機拍到印度野牛珍貴視頻
    央廣網普洱9月6日消息(記者李騰飛 通訊員何有剛 畢曉東 唐雯)近日,雲南糯扎渡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的工作人員在整理安放在野外的紅外相機時,發現紅外相機拍攝到多段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印度野牛珍貴視頻。
  • 雲南:紅外相機拍到印度野牛珍貴視頻 體型巨大達1.5噸
    近日,雲南糯扎渡省級自然保護區安置的紅外相機拍攝到多段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印度野牛珍貴視頻。  視頻顯示,在一片灌木叢裡,兩頭野牛悠閒地活動。它們體型壯碩、牛蹄呈白色、牛角根部呈白色偏黃。  據了解,印度野牛,別名白肢野牛、野黃牛、白襪子、亞洲野牛等,它們體型較大,體重能達到1.5噸左右,幾乎是家牛的兩倍。
  • 雲南西雙版納出現印度野牛群
    圖為西雙版納的印度野牛。西雙版納森林公安供圖中新網昆明5月19日電(繆超 常國軒)記者19日從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森林公安局獲悉,近日有護林員在西雙版納州納板河流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附近拍攝到有印度野牛群出現,牛群數量在10頭左右。
  • 被遺忘的巨獸——雲南白肢野牛
    要問現存最大的牛是哪種,估計超過90%的人都會回答是白肢野牛。白肢野牛,又稱印度野牛、亞洲野牛、高爾牛,它的馴化種稱大額牛,國內稱獨龍牛。白肢野牛外貌辨識度極高,渾身肌肉結實,肩峰高聳,毛色烏黑,四肢下部呈白色,像穿了兩雙白襪子,故得俗名「白襪子」。
  • 牛兒的一家--中國數字科技館
    說到「牧童放牛」,思緒不免飄到江南水鄉:一位可愛的六七歲孩童,騎在水牛背上,吹著短笛,穿梭於輕輕楊柳之間。在我國南方,家養水牛十分常見。它的祖先是印度水牛,在6000多年前,被人類馴養。有人認為,我國的家養水牛是從印度引入的;也有人認為我國南方熱帶或亞熱帶地區曾有印度水牛的分布,因此,家養水牛是我國勞動人民自己馴化的結果。
  • 印度野牛為什麼是最厲害的牛,就憑它這一點,老虎都不一定敢單挑
    大家應該都見過牛,並且都知道它是什麼樣子的動物。但是你知道的世界上最厲害的牛是什麼嘛嗎?我想很多人對於我這個問題是回答不上來的,因為很少有人在意過牛的戰鬥力。在印象中,它好像只是用來犁地,產奶,被吃的。
  • 現存世界上最大的牛,印度野牛可達到1200千克
    印度野牛以體軀巨大而著稱,雄獸的體長為3.92尾長70~100釐米,一般肩高1.5-2.0米,通常體重
  • 古DNA證據顯示:熱帶印度野牛、犀牛曾活躍在青藏高原
    說起此番研究背景,昆明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曉明介紹說,其中,大型牛科和犀科動物在這些野生動物遺存中佔有重要的比例。然而,由於這一地區發現的動物遺骸往往非常碎片化,很難從形態學上鑑定準確的物種歸屬及其種群歷史動態和生態適應模式。此前的研究顯示,粟黍農業人群在距今5200年前就已經從黃土高原向西擴散到青藏高原東北部,在新石器晚期大規模定居於海拔2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帶。
  • 雲南邊境發現白肢野牛,重1.5噸,無愧是牛界的牛魔王
    雲南邊境的西雙版納,有個叫班倒村老胖寨的地方,不知道從哪裡衝出來兩頭巨大的野牛,它們與家裡養的水牛十分相似,但是體型壯碩,牛蹄呈白色、牛角根部呈白色偏黃。不知道是因為早已結仇,還是因為同時喜歡上一頭母牛,這兩頭公牛一個早上都在鬥毆。其中一頭野牛在戰鬥中明顯受傷嚴重,一臉的血,也許是頭骨撞裂了,落荒而逃,後因頭部重傷而死亡。
  • 老虎欲「收割」野牛,沒想到牛哥暴怒,老虎瞬間成病貓
    在非洲有獅子與野牛,在亞洲也有老虎與印度野牛。不要小看印度野牛,其體型巨大,體長2.5~3.3(不含尾巴),正常體重800公斤左右,肩高1.9米~2.2米。可是這群野牛完全不把老虎的威嚴放眼裡,竟變本加厲的對老虎追擊。老虎也不是不敢和野牛對抗,只是在明顯的風險面前更加願意去選擇規避,畢竟1對4不是什麼好的策略,只能放下威嚴,像病貓一樣逃跑。最終老虎遠離了野牛群,回望野牛,好像再說:你們牛,真牛,行了吧。
  • 養牛也要看品種,牛的品種你知道哪些?
    奧布拉克牛,這是一個古老的品種。牛肉鮮嫩多汁,在法國享譽盛名。夏洛萊牛,夏洛萊牛肉是是法國的頂級極品。原產於法國中西部到東南部的夏洛來省和涅夫勒地區,是舉世聞名的大型肉牛品種。夏洛莉牛全身純白色,在法國,這種牛肉在餐牌上佔有重要席位。印度瘤牛,在印度,如果看到這種全身白色,背上帶瘤的牛,可千萬不可小覷,它們就是大名鼎鼎的「印度神牛」。
  • 研究發現熱帶印度野牛和蘇門答臘犀牛史前棲息於青藏高原東北部
    中新社昆明10月20日電 (記者 胡遠航)記者20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宿兵研究組古DNA室與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合作,對山那樹扎遺址的10個大型牛科動物和2個犀牛骨骼標本開展古DNA研究發現,熱帶印度野牛和蘇門答臘犀牛史前棲息於青藏高原東北部,促使該地區成為東亞最後的狩獵場之一。
  • 世界上最好的牛,太牛X了!
    在印度,如果看到這種全身白色,背上帶瘤的牛,可千萬不可小覷,它們就是大名鼎鼎的「印度神牛」。不過,印度神牛也是需要幹活的,只有少數特別英俊健壯的牛才會放到廟裡供養起來。印度有法律規定不能殺這種牛,當然更不能吃肉,因此等牛老了以後人們就將它放到街頭,任由它自生自滅。所以在印度街頭常常看到許多牛在街頭遊蕩,而且因為找不到足夠的食物而被餓得瘦骨嶙峋。
  • 牛年說牛
    說起牛,大家見到最多的就是我們熟知的老黃牛了,其實黃牛也是分很多類的,例如蒙古牛、秦川牛、晉南黃牛、南陽牛、延邊牛、魯西黃牛、華南黃牛等品種,都是屬於黃牛。除了黃牛,大家還知道其他的牛的種類嗎?今天我就給大家盤點一下,世界各地的不同的牛吧。一、犛牛主要分布在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
  • 牛品種大全,這些品種你都見過嗎?
    不過,印度神牛也是需要幹活的,只有少數特別英俊健壯的牛才會放到廟裡供養起來。印度有法律規定不能殺這種牛,當然更不能吃肉,因此等牛老了以後人們就將它放到街頭,任由它自生自滅。所以在印度街頭常常看到許多牛在街頭遊蕩,而且因為找不到足夠的食物而被餓得瘦骨嶙峋。
  • 老虎到野牛的領地上喝水,野牛這時不高興了,老虎咋立馬逃跑了?
    印度有一種特別的牛叫印度野牛,這種牛的血統高貴,體長可達到330釐米,高達2米多,平均體重有800多公斤哦,所以說是超級的力量擔當了.那麼在印度啊,我們都知道印度也有蠻多老虎的,當這兩種動物碰撞在一起,會出現什麼樣的火花呢?
  • 研究將印度野牛歷史分布北界擴展至北緯34°—新聞—科學網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雷初朝團隊與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蘭州大學、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等多家單位合作,首次對青藏高原牛科動物古DNA全基因組開展測序分析,將印度野牛歷史分布北界從此前的北緯29°擴展至北緯34°。
  • 「牛魔王」的原型在印度?據說這種牛十分兇悍,連老虎都「怕」它
    牛在人類古代傳統的農業發展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隨著時代的不斷變更,以及各種技術的不斷發展。如今雖然在農業上牛的作用,已經被許多大型農耕設備所取代,但是牛在很多國家的人們眼中,仍然有著非常特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