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新的太空人

2021-02-28 葉劍光創意文化研究中心

一個屬於廣輕人的創意聚集地


 

105小店尋找新的太空人

6月13日七點半你們準備好了嗎

 

在這裡

無數有趣的靈魂和新奇的想法將在此處匯集碰撞

在這裡

我們一起用不一樣的思維方式觀察和思考問題

在這裡

有你的熬夜搭檔,有你的最佳損友

這裡是插畫藝術創作中心CIA (105工作室)

一個溫暖又可愛的大家庭

設計是個未知星球

我們需要新的太空人

加入我們

讓我們一起搞設計

 

給熱愛設計的自己一個鍛鍊的機會

你可以是插畫狂人 /設計偏執狂 / 創意強迫症 / 痴迷技術症/ 有趣病患者... ...

只要你夠自信夠積極夠熱情... ...

我們都等你來砸稿!

 

2、請以PPT的形式投稿(文件名格式為:班級+姓名)

作品內容形式不限(PPT內容包含:個人簡介、姓名、班級、自我介紹和個人照、

聯繫方式、微信、手機號碼以及你的各種作品)

(註:PPT大小不得超過30M)

3、請注意PPT排版

4、工作室地址:廣輕紅樓105工作室

(插畫藝術創作中心CIA  Center for Illustration Art)

5、招新負責人:

鄭師姐(18312106178)、張師姐(15919315404)

6、截止日期:2017年7月10日

7、投稿郵箱:438892501@qq.com

 

記得準時砸稿哦

投稿結果均由老師申核通過

注意:不可同投稿兩個工作室


 

提示:投稿疑難雜症可加入此交流群,此群藥到病除。

 

長按二維碼

加入廣輕人的創意聚集地

各種意想不到的「驚喜」

海報 / 才盛 東二 豔遇  

 文案 / 你不會               

編輯 / Ann                   

相關焦點

  • 逐光啟航評測:太空冒險,尋找新的地球
    逐光啟航是一款未來科技題材的遊戲,相信喜歡科幻的玩家都知道劉慈欣的作品,也對未來科幻世界充滿期待,本作逐光啟航就是發生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之後,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類踏上太空冒險旅途,玩家將作為人類飛行船隻的駕駛員,同其他的太空人一起前往太空深處,遠離地球上萬億公裡,抵達一個又一個新的陌生星球,探索生命與資源,從而挖掘出全新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
  • 美國宇航局表示:需要新的太空望遠鏡,來尋找威脅地球的小行星
    發現有威脅近地天體的速度正在放慢,因此行星防禦界正在期待一種新的太空望遠鏡,以幫助定位所有威脅地球小行星中的90%。在向NASA行星科學諮詢委員會提交的報告中,行星防禦官員林德利·詹森(Lindley Johnson)表示:已經發現了大約35%的預測小行星數量,這些小行星被認為是近地天體(NEO),直徑約450英尺(140米)或更大。
  • 美國宇航局表示:需要新的太空望遠鏡,來尋找威脅地球的小行星!
    來源: 小民看娛樂 舉報   發現有威脅近地天體的速度正在放慢,因此行星防禦界正在期待一種新的太空望遠鏡
  • 新科技幫助人類尋找太空中的有機生命
    NASA /噴氣推進實驗室-加州理工學院總覽人類一直在尋找太空中的有機生命,美國西南研究所設計了一種微機電氣相色譜系統,與MASPEX飛行時間質譜儀配合使用,整個系統變得更小更輕,並且具有出色的性能和質量解析度,可以用於太空探索,這將有助於在月球和其他行星尋找有機化合物,幫助人類了解宇宙的演化和人類的起源。
  •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在巨蟹座又發現新的系外行星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夢想著遙遠的行星,但直到目前,科學家們才能夠識別出數千顆新的系外行星,並越來越多地了解它們的樣子。現在美國宇航局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在巨蟹座發現了一顆新的系外行星恰巧的時間安排和這顆行星奇特的軌道模式,芝加哥大學科學家們能夠比迄今為止任何一顆都小的行星,更精確地計算出它的質量。
  • NASA將允許計算機在太空探測中自主決策,尋找外星生命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NASA將允許計算機在太空探測中自主決策,尋找外星生命俗話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火星最接近地球的時候,相隔距離也有5500萬公裡,信號傳輸需要約30分鐘。在當地時間6月25日舉行的戈爾德施密特大會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太空探測器新一代智能系統的首批成果。它們能從巖石樣本中識別出生命地理化學特徵,並判斷哪些數據值得分析,哪些結果需要反饋給人類。這些智能系統雖然趕不上將在一個月後發射的「毅力號」火星車,但會在歐洲空間局的ExoMars項目中首秀。
  • 21世紀的太空,為何太空會成為新的「兵家必爭之地」?
    歷史的變遷,就註定會存在事物的誕生和消亡,比如說在冷兵器時代稱霸的陸軍,如今已經不復昔日光彩;現在如日中天的海軍和空軍,在未來也很有可能不再是主流兵種;而我們頭頂那遙遠的太空,則即將成為各國新的"兵家必爭之地"。
  • 她一直在尋找新的概念,新的形狀,平面設計的新用途
    她一直在尋找新的概念,新的形狀,平面設計的新用途。還有,她在研究和創新方面獲得了全球設計碩士學位。Laura Normand善於運用色彩與形狀,Laura Normand的作品中色彩的選取和形狀的切分都十分優秀!節奏感和現代感十足!這裡搜集了部分Laura Normand的設計作品。
  • 《登月第一人》演繹太空傳奇
    看著達米恩·查澤雷的「登月第一人」,我對其他電影中相對容易的太空旅行看起來很震驚,這些電影記錄了美航局著名的歷史。這並不是說人們不努力工作或沒有戲劇性的賭注,而是有一種控制感。查澤雷給好萊塢主要電影中罕見的太空計劃帶來了危險感。
  • 問: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尋找太陽系外行星使用的是什麼方法?
    問: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尋找太陽系外行星使用的是什麼方法?最近,就在10月31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克卜勒太空望遠鏡(Kepler Space Telescope)正式退役。歷經9年的探索工作,克卜勒望遠鏡因燃料耗盡而無法繼續開展作業,它會在當前所在軌道停止工作。
  • 到底應不應該主動尋找外星人?
    人類的科技水平越來越發達,去新的太空探索已經不再是遙遠的夢想,我們要知道,自看到浩瀚的宇宙那一刻起,人們就在想:宇宙那麼大,到底有沒有和人類一樣的智慧生命存在。特別是近年來層出不窮的科幻電影,讓人們對外星人有了更多的見解和看法。人類尋找外星人的腳步從來就沒有停止過,這麼多年來,科學家嘗試了各種方法想要找到外星人存在。
  • 人類為何一直在尋找外星生命?地外智慧生命是不是也在尋找我們?
    最近,新墨西哥州的超大型陣列天文臺與加利福尼亞州私人資助的Seti研究所之間的一項新的合作研究,可能意味著,我們對外星人的好奇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於得到滿足。來自VLA的28個巨型射電望遠鏡的數據經過配置,成可以掃描極其廣闊的太空,這些數據將通過一個特殊的超級計算機來搜索和接收遙遠的信號。
  • 人類五大瘋狂太空計劃 不僅是尋找外星人
    原標題:人類五大瘋狂太空計劃 不僅是尋找外星人 【科技訊】10月30日消息,菲萊登陸器成功登陸彗星翻開了人類在太空探索的新篇章,科學家們又開始思考下一步要做什麼。於是外媒整理出了航天局曾經計劃要完成的五大不可思議任務,其中居然包括摘星計劃。
  • 尋找外星生命的目標——棕矮星
    前往就近郵局均可訂閱郵發代號:54-35在2013年6月23日,美國航空航天局稱,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可能用於尋找火星大小、支持生命生存的外行星。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說,這部望遠鏡可能用於尋找環繞奇怪的「夭折恆星」——棕矮星——運行的小型巖態外行星。
  • NASA開啟瘋狂計劃:尋找火星生命,還要建立太空殖民地
    NASA開啟「太空歷險記」說起2021年的NASA太空歷險記,其中不得不提的2項已經提上日程的太空任務,就是2月18日左右即將在火星軟著陸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以及即將在今年10月底發射升空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
  • 喜之郎太空人是什麼梗 我想買喜之郎我想當太空人表情包
    喜之郎太空人是什麼梗,能不能借我十塊錢我想買喜之郎我想當太空人表情包。最近好像特別流行能不能借我十塊錢我想買喜之郎我想當太空人這句話,很多微博貼吧上的網友都在刷這個梗,而且還衍生出了喜之郎太空人的表情包,那麼我想買喜之郎我想當太空人是什麼意思,喜之郎太空人是什麼梗下面八寶網的小編就來說說:喜之郎太空人是什麼梗 我想買喜之郎我想當太空人表情包。
  • 尋找地外生物,我們有了新的方向
    「人與天地相參也每次潮汐漲落的時候,水都可以通過流動而形成新的形狀,但地殼裡滿是巖石,巖石不斷變形重組,形成了摩擦並產生了熱量。由於這一變化的發生,一條新的墨西哥灣流開始帶著溫暖的水體向北流動,讓北歐的水域比之前提高了10攝氏度。毫無疑問,受到潮汐影響的氣候變化會驅使生命進化。
  • 上了太空的人可能老得更快?
    然而,上述這些症狀也可能是由一些不太常見的原因引起的:太空旅行。   太空飛行對生物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太空中的人似乎比地球上的人更容易衰老。現在,科學家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了解太空旅行對生物的影響。
  • 聯盟號太空艙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運送新的機組成員
    截至發稿,太空艙已與國際空間站對接,但太空人仍被封在太空艙內,進行各種檢查。新的機組成員將加入遠徵63號任務,來自NASA的克裡斯·卡西迪和來自Roscosmos的阿納託利·伊萬尼辛和伊萬·華格納,也就是目前在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將於10月21日完成任務,屆時將乘坐4月份載他們到國際空間站的那艘聯盟號飛船返回地球。美國宇航局指出,太空艙與國際空間站之間的艙門將在對接發生後約兩小時打開,乘員們隨後可以互相問候。
  • 新的太空競賽已經來臨,中國錯失大航海時代,宇宙大航海必須趕上
    說起太空競賽,大家都會想到上世紀那場波瀾壯闊的太空較量。蘇聯人屢屢領先,最後在登月上敗下陣來。太空競賽,說到底還是國力的競爭,蘇聯已經用一分錢花出了二分錢的效果,還打出一塊錢的聲勢。其中,還是多次冒險,才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領先。但國力的差距,實在不是一兩次可以彌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