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公司將發布新一代等離子刻蝕設備

2021-01-18 美通社

上海2012年10月22日電 /美通社/ -- 今年IC China(一年一度在上海舉辦的業內知名半導體展會和論壇)展會期間,先進的設備製造商 -- 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微公司」),將於本周三在上海世博展覽館,就其設計創新、技術領先的新一代刻蝕設備產品舉辦新聞發布會。屆時,中微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尹志堯博士將介紹公司產品開發的最新進展;中微公司資深技術專家將在會上介紹公司研發部門開發成功的兩款新一代刻蝕設備。

新設備中的第一款是Primo SSC AD-RIE(「單反應器甚高頻去耦合反應離子介質刻蝕機」),可應用於先進的存儲晶片和邏輯晶片的加工生產,包括2x納米及1x納米代高深寬比接觸孔刻蝕、溝槽及接觸孔刻蝕、串行刻蝕(在單反應器中實現多步操作)。Primo SSC AD-RIE擁有獨特的創新設計,能夠在工藝控制方面實現前所未有的靈活性,並能幫助晶片生產商在確保晶片加工質量的同時達到更高的產出效率。

另一款,12英寸矽通孔刻蝕設備Primo TSV300E®,拓展了原有的8英寸矽刻蝕產品Primo TSV200E®的能力,可用於多種矽深孔及深槽刻蝕。公司的8英寸矽通孔刻蝕設備Primo TSV200E®獲得業界認可,已被亞洲眾多客戶用於先進系統封裝、2.5維封裝和微機電系統晶片的生產。中微第一臺Primo TSV300E®設備已在國內領先的晶圓封裝廠運轉。

這兩種設備強化了中微公司產品布局,為全球晶片生產商應對半導體工藝的挑戰提供了更多、更新、更好的解決方案。

中微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尹志堯認為,IC China是一個極有價值的平臺,非常適合新技術產品發布。他表示:「作為中國起步較早的半導體展會,IC China對國內外的技術專家和企業領導人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同時為半導體製造前沿技術的深入討論提供了平臺。我們很高興能在這次展會上發布中微新一代刻蝕設備。這些設備都具有領先的獨特創新,能夠解決隨著技術進步和材料深度整合出現的新的技術障礙。這些設備也能為晶片生產商帶來顯著的成本競爭優勢,創造更多價值。」

Primo SSC AD-RIE具有卓越的工藝控制靈活性,帶來更高產能及更佳晶片加工結果

Primo SSC AD-RIE是中微公司最新的介質刻蝕設備。它在中微和國際領先的半導體晶片製造商的合作中開發而成,能夠實現超高產能、較好的晶片加工質量和晶片刻蝕技術可延展性等嚴苛的技術目標。該設備的晶圓傳遞平臺可配置多達6個單晶片加工反應器,每個反應器可以獨立地優化加工條件,以實現不同工藝控制的靈活性。每個反應器的分子泵有極高的抽速,對包括壓力、流量、射頻功率以及溫度在內的重要參數有很好的調節作用,而並行工藝精確控制能實現反應器之間的良好匹配度。更佳的反應器之間匹配能夠提高刻蝕的重複性,從而提高生產效率。

採用Primo SSC AD-RIE,客戶可以得到更先進的工藝、卓越的晶片加工性能、技術可延展性和成本競爭優勢。

Primo SSC AD-RIE特點和優勢

超高速渦輪分子泵和大抽氣通道,可以產生高流量、低壓力,有利於高深寬比(HAR)刻蝕; 極高功率的低頻射頻偏壓電源。7kW 2MHz偏壓功率可以提供更高的離子能量,結合可以選配的脈衝射頻功率電源一起,可以提高在高深寬比(HAR)刻蝕中各向異性刻蝕的性能; 配備較大的射頻接地面積、產生更高的直流偏壓,可以產生更高的離子能量和更佳的刻蝕方向性; 雙區控溫的靜電吸盤配有雙區溫控設備,可以提高溫度和均勻性控制,並且更有效地散熱; 除三區的氣體分布系統(中心、邊緣和極端邊緣)和配備兩路可以獨立控制中心、邊緣和極端邊緣區域精細調整的氣體,再結合雙區控溫的靜電吸盤一起,產品反應器可以實現關鍵尺寸均勻性的精密控制; 選配的矽片邊緣工藝套件,可以提高矽片極端邊緣的刻蝕均勻性,實現更好的關鍵尺寸均勻性和更優化的刻蝕剖面,提高整體矽片良率。

Primo TSV300E®:用於矽深孔刻蝕的先進刻蝕設備

Primo TSV300E®不僅擁有前一代設備TSV200E®的技術創新點,還拓展了工藝範圍。具有雙反應臺的反應器既可以單獨加工單個晶圓片,又可以同時加工兩個晶圓片。該刻蝕設備可安裝多達6個加工反應臺(即3個雙反應器),這使得晶片產出能力幾乎翻了一倍,並降低了加工成本,對於注重節省成本的客戶來說無疑是不二之選。

區別於Primo TSV200E®,Primo TSV300E® 配備了高效能冷卻系統的5kW高功率電源,可以提高工藝的調整能力,同時它還具有獨特的氣體快速切換裝置,可以使通孔刻蝕的側壁更加光滑。產品應用了電感耦合等離子體源,反應器可以用於深矽刻蝕和非博世工藝。

Primo TSV300E®還有一項重要的技術創新點,它可以和中微的Primo D-RIE®刻蝕設備靈活結合,混合配置出具備在同一平臺進行等離子體刻蝕和TSV矽通孔刻蝕能力的設備。這種靈活的安排帶來了技術最優化和成本的競爭優勢。

Primo TSV300E®特點和優勢

配備高效能冷卻系統的5kW功率射頻電感耦合等離子體源功率電源,可以提高工藝的調整能力; 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氣體分布系統,可以在寬廣的工藝範圍內顯著提高刻蝕均勻性; 獨特的氣體快速切換裝置,可以使通孔刻蝕的側壁更加光滑; 400KHz脈衝式和連續的偏壓射頻電源,可以消除刻蝕工藝過程中產生的通孔形狀的畸變,同時擴展工藝的可調性,提高設備性能的可預見性; 反逆流屏蔽環可以均衡等離子體屏蔽,防止氣體反應後反向擴散; 尺寸可變的氣體集聚環可以優化刻蝕均勻性,同時拓寬工藝窗口和範圍。

IC China半導體展會和論壇將於2012年10月23日至25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1號館舉辦,中微公司除將召開技術創新和領導人會議外,IC China展會期間還在B04展位設有展臺,歡迎蒞臨參觀。

關於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

中微公司致力於為全球晶片生產廠商和相關高科技領域的世界領先公司提供一系列高端的晶片生產設備。公司擁有業內經驗最豐富的管理和技術專家,已形成強有力的市場驅動力,持續拓展產品線以滿足各種新興的技術需求。客戶正是運用了中微先進的刻蝕設備和技術,製造了電子產品中最為關鍵的晶片器件。中微的高端設備在65、45、40、28、26納米及以下的晶片生產領域實現了技術創新和生產力提高的最優化。中微公司以亞洲為基地,總部位於中國,其研發、製造、銷售和客戶服務機構遍布日本、南韓、新加坡、中國臺灣等地。

更多信息請訪問公司網站:www.amec-inc.com

Primo D-RIE、Primo AD-RIE、Primo TSV200E和 Primo TSV300E為中微公司註冊商標。

相關焦點

  • 中微公司:公司正在開發新一代的刻蝕機
    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2020.04.17 11:11【中微公司:公司正在開發新一代的刻蝕機】中微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尹志堯表示,和國際領先的設備公司的產品相比,中微公司產品的技術水平和綜合性能,在大多數工藝過程的應用上處於同樣的水平。
  • 中微公司百億定增獲受理 在研設備正「攻克」3nm及以下工藝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中微公司10月9日披露的定增申報稿中,未對預案中的募集資金及募投項目進行調整,並且發行對象仍未確定。其中,臨港產業化基地將主要承擔公司產品的產能擴充及新產品的開發和生產工作;南昌產業化基地主要承擔較為成熟產品的大規模量產及部分產品的研發升級工作。 而中微臨港總部和研發中心項目預計總投資額為37.56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投入37.5億元,建設周期為5年,公司預計於今年11月完成土地招拍掛工作。
  • 幹法刻蝕與溼法刻蝕有什麼不同?北方華創與中微公司技術一樣嗎?
    五月中旬美國再次斷供華為,而且力度遠超預期,但中微公司和北方華創這兩家刻蝕設備廠商股價一度創歷史新高。長期來看半導體國產替代的邏輯依然持續,但短期可能面臨較大調整壓力,未來的股價走勢可能還是雞飛狗跳式的。本文就重點聊聊刻蝕設備及涉及的主要技術。
  • 國產5nm半導體設備已獲得臺積電訂單 5nm以下技術研發中
    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光刻機,半導體設備生產中還需要各種設備,國內的中微半導體設備公司已經能夠生產高端刻蝕設備,其5nm刻蝕機已經批量生產,用於臺積電的5nm生產線中。中微半導體上周末發布了2019年財報,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9.47億元,同比增長18.77%;實現歸母淨利潤1.89億元,同比增長107.51%。
  • 高端半導體設備領軍者中微公司深度解析
    1 國產半導體設備領軍企業,創新促進業績高速增長1.1 刻蝕設備比肩國際巨頭,MOCVD 實現國產替代 公司深耕刻蝕設備,技術比肩國際巨頭。中微公司成立於 2004 年,前身為中微有限。1995 年公司在上一代 ICP 設備的基礎上,開發了首款 雙頻 ICP 介質刻蝕設備,並成功應用於 350 納米製程晶片,成為當時最先進的刻蝕設備。 2014 年進入原子層刻蝕領域,不斷開拓刻蝕設備前沿,引領先進工藝製程。
  • 中微公司產品篇:突破5NM先進產能,MOCVD設備全球第一
    就企業目前運營狀況而言,中微公司等離子體刻蝕設備已經可以應用到5納米生產線,並正在驗證5納米以下加工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微公司另一大業務MOCVD設備在2018年下半年,已經佔據了全球新增氮化鎵基LED MOCVD設備市場的60%以上,細分領域市場佔率全球第一。
  • 中微發布第一代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刻蝕設備Primo nanova®
    (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微」)在本周舉辦的SEMICON China期間正式發布了第一代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刻蝕設備Primo nanova®,用於大批量生產存儲晶片和邏輯晶片的前道工序。憑藉這些特性和其他獨特功能,該設備將為7納米、5納米及更先進的半導體器件刻蝕應用提供比其他同類設備更好的工藝加工能力,和更低的生產成本。中微 Primo nanova®刻蝕機已獲得多家客戶訂單,設備產品已陸續付運。中微首臺Primo nanova®設備已在客戶生產線上正常運行,良率穩定。目前公司正在和更多客戶合作,進行刻蝕評估。
  • 中微推出用於3D晶片及封裝的矽通孔刻蝕設備Primo TSV200E(TM)
    繼中微第一代和第二代甚高頻去耦合等離子刻蝕設備Primo D-RIE™ 和Primo AD-RIE™之後,中微的這一TSV刻蝕設備將被用於生產晶片的3D封裝、CMOS圖像感測器、發光二極體、微機電系統等。中微的8英寸矽通孔刻蝕設備Primo TSV200E™已經進入崑山西鈦微電子和江陰長電的生產線,以支持其先進的封裝生產製造。預計中微不久還將收到來自臺灣和新加坡的訂單。
  • 中微發布第一代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刻蝕設備Primo nanova(R)
    -用於製造最先進的存儲和邏輯晶片上海, 2018年3月13日電 /美通社/ -- 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微」)在本周舉辦的SEMICON China期間正式發布了第一代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刻蝕設備Primo nanova�,用於大批量生產存儲晶片和邏輯晶片的前道工序。
  • 中微公司: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
    目前中微公司正在有序的開展環評編制工作,預計將於2020年12月份完成相關工作,不能取得環評批覆的可能性較低。關於『中微臨港總部和研發基地』項目,中微公司前期也已經就該項目環評手續辦理與我委生態處進行了溝通,並將在取得項目建設用地使用權後填報《環境影響評價登記表》並完成備案。
  • IPO估值超百億,這家科創企業刻蝕設備打破國際壟斷,還是全球MOCVD...
    半導體產業亦如此:沒有能加工出人頭髮絲幾千分之一到上萬分之一尺度的微觀加工設備,就無法造出晶片。作為科創板首批上市公司之一,中微公司生產的是晶片製造中最關鍵設備之一——刻蝕機。從獨立研發的刻蝕設備打破國際企業在國內市場壟斷,到成為全球MOCVD龍頭,再到刻蝕設備應用於全球最先進的5納米生產線,十五年來中微公司砥礪前行,用不斷的技術創新詮釋中國製造。
  • 中微半導體:專注並提升電介質刻蝕設備技術
    全球半導體產業正在經歷一個非常嚴重的衰退期,但中微公司把這波衰退期視為一個機遇,穩步地將我們的產品推向市場,並夯實客戶基礎。
  • 國產刻蝕設備憑什麼後發趕超?(附廠商盤點)
    2007年以後,公司在刻蝕領域的地位無可撼動,這才重新將業務拓展至清洗和CVD等領域。2019年泛林全年營收約95億美元。S59esmc(2)應用材料同樣位於美國矽谷的應用材料也具有極強的研發能力。官方資料顯示,應用材料每年在研發上投入20億美元,團隊成員中30%為專業研發人員,平均每天(包括周末)要申請4個以上的新專利。
  • 中微公司、北方華創股價大漲的背後,半導體、顯示面板設備採購高峰...
    集微網消息,2020年伊始,以中微公司、北方華創、精測電子為代表的半導體設備廠商股價一路高歌猛進。中微公司12個交易日漲幅超100%,1月17日,中微公司總市值已突破1000億元,排在科創板首位,也是繼匯頂科技、韋爾股份、聞泰科技之後,A股迎來的又一家破千億市值的半導體公司。
  • 刻蝕設備國產化率達到18%,比率處於逐年上升態勢(附報告目錄)
    刻蝕(Etch)是IC製造中相當重要的工藝,成本僅次於光刻(刻蝕20%,光刻30%),與光刻相聯繫的圖形化處理。刻蝕,狹義上就是光刻腐蝕,先通過光刻將光刻膠進行光刻曝光處理,然後通過其它方式實現腐蝕處理掉所需除去的部分。刻蝕是用化學或物理方法有選擇地從矽片表面去除不需要的材料的過程,其基本目標是在塗膠的矽片上正確地複製掩模圖形。
  • 中微等離子體刻蝕設備 Primo AD-RIE(TM) 運抵中芯國際
    這是繼去年 SEMICON West 展會期間 Primo AD-RIE™ 正式發布以來,中微 Primo AD-RIE™ 設備首次進入中國大陸客戶生產線。目前,中微第一代等離子體刻蝕設備 Primo D-RIE™ 已在中國建立了穩固的市場地位。Primo AD-RIE™ 設備也已進入臺灣客戶的生產線。
  • 中微公司2019年業績報喜,正在研發用於Mini LED的MOCVD設備
    4月16日晚間,MOCVD設備製造商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微公司」)公布了亮眼的2019年成績單。報告期內,該公司已開發出用於深紫外LED生長的高溫MOCVD設備,並且正在開發用於Mini/Micro LED的新型MOCVD設備。
  • iPhone XS裡的A12晶片,是用這家中國企業的刻蝕設備造出來的
    在《華為「備胎」,一夜轉正》一文中,小魚有提到,目前我國晶片產業鏈中,晶片製造和設備製造,是最大的短板。尤其是設備製造。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大陸地區的設備銷售額將達到 170 億美元,但國產 IC 設備自給率不到 5%。
  • 中微公司: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佔比超30%
    問詢關注點:中微公司的股權結構、董監高基本情況、發行人核心技術、發行人業務、政府補助以及開發支出資本化等問題。中微公司成立於2004年,主要為集成電路、LED晶片、MEMS等半導體產品的製造企業提供刻蝕設備、MOCVD設備及其他設備。中微公司的等離子體刻蝕設備已應用於國際先進的14納米、7納米和5納米生產線。
  • 德龍雷射完成1.5億元融資 中微公司參與 碳化矽切割設備成後續看點
    《科創板日報》 (上海,記者 吳凡),雷射精細微加工設備企業蘇州德龍雷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龍雷射」)今日宣布完成新一輪1.5億元融資,據了解,該輪融資由沃衍資本聯和中微公司、中電基金、舜宇V基金等機構和企業共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