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勝生物科技首席科學家分享「抗體片段偶聯藥物(FDC)技術」

2020-12-17 金融界

近日,Antikor Biopharma的首席科學家、執行長兼運營官Mahendra Deonaria博士與億勝生物科技(01061.HK)首席科學家薛琦博士,於華人抗體協會旗下期刊、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Antibody Therapeutics》(《抗體藥物》)雜誌,發表了題為「Tackling solid tumour therapy with small-format drug conjugates」(片段偶聯藥物治療實體癌症)的研究論文。文章分享了一種新的ADC藥物技術,即抗體片段偶聯藥物技術(FDC)。

ADC(antibody-drug conjugates),即抗體藥物偶聯物,是近年相當熱門的一種治療腫瘤的新技術,是將具有靶向性質的抗體和強細胞毒性的藥物偶聯而成的一種新型抗腫瘤藥物,俗稱「生物飛彈」。近2兩年已批准了5種ADC新藥,也令市場對於ADC領域的研究給予了更多關注。ADC藥物市場前景廣闊,但技術上也還存在一些問題,伴隨而來的一些創新技術,如抗體片段偶聯藥物(FDC)技術就值得關注。

資料顯示,Mahendra Deonaria博士是Antikor Biopharma的首席科學家、執行長兼運營官,這家英國公司建立了抗體片段偶聯藥物(FDC)技術。它可以克服ADC的局限性,用來治療難治型實體瘤。

億勝生物科技是一家專注於研發,生產和銷售基因工程藥物rb-bFGF(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又稱FGF-2)的生物製藥企業,自1998年來已有五種創新生物藥品在中國上市銷售。

2018年4月,億勝宣布任命薛琦博士為公司首席科學家和億勝生物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負責科學技術開發)。此外,薛琦博士還領導著億勝於美國的國際研發中心(2020年3月已落地),該中心主要開發腫瘤科、眼科及皮膚科的藥物。

相關焦點

  • 醫藥生物之抗體偶聯藥物ADC專題報告
    抗體偶聯藥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是通過連接子(linker)將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藥物偶聯至單克隆抗體(單抗)上而產生的。目前絕大部分ADC 是由靶向腫瘤抗原的抗體通過連接子與高效細胞毒性的小分子化學藥物偶聯而成,利用抗體與靶抗原特異性結合的特點,將小分子藥物靶向遞送至腫瘤細胞進而發揮殺傷腫瘤的作用。
  • 抗體偶聯藥物(ADC)的藥代動力學和生物分析
    受限於當時的抗體製備技術,鼠來源的抗體偶聯藥物並沒有在臨床上取得成功,1975年雜交瘤技術的誕生才催生出第一個為人所熟知的ADC分子。之後,靶標抗原的選擇、抗體人源化技術、超高細胞毒性小分子藥物、抗體藥物荷載等問題隨著彼時的技術進步被一個個解決。
  • 抗體偶聯藥物國內研發現狀及企業布局分析
    抗體偶聯藥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已經成為國內外抗體藥物研發的新熱門方向,國內企業紛紛跟隨布局,已有二十餘款產品進入IND及臨床階段,抗體、連接子、毒素分子等方面的專利技術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 下一代抗體偶聯藥物(ADCs)的策略與挑戰
    抗體偶聯藥物(ADCs)是在腫瘤治療中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抗體偶聯藥物包括三部分:重組單克隆抗體(mAbs)、共價連接的細胞毒素(作為彈頭/Warhead),二者通常被連接體(linker)連接起來。單克隆抗體對腫瘤細胞有很好的靶向性,但對消滅腫瘤細胞作用有限;反過來,細胞毒素對消滅腫瘤細胞有很強的威力,但是靶向性不高,同樣對正常細胞也會殺滅(屬於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類型)。於是科學家利用二者的優點,將它們組合到一起,就得到靶向性好,且又威力巨大的抗體偶聯藥物。
  • 聚焦抗體研發新思路新發現——2018新型抗體藥物論壇
    生物谷將在9月18號主辦2018新型抗體藥物論壇,本次會議將瞄準市場最新動態,著眼於新型抗體藥物的發現與設計,開發策略的選擇,以及新技術和成果的轉化,將邀請國內外新型抗體藥物研發和生產領域的頂級專家分享市場新趨勢,技術新突破,旨在推動國內抗體藥物研發從跟隨發展走向獨立研發。
  • 第十屆抗體藥物及新藥研發高峰會總日程——EBC2020
    第十屆抗體藥物及新藥研發高峰會作為EBC四大主論壇之一,今年將特別圍繞「抗體產業化發展之路」、「抗體藥物研發進展」、「創新藥物前期研究及開發關鍵」、「抗體偶聯藥物開發全流程」」抗體藥物產業閉門會議」等抗體藥物產業最為關注的方向展開深入探討!
  • ...明生物(02269)與Tubulis達成戰略合作,加速新一代抗體偶聯藥物...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12月2日,藥明康德(02359)子公司合全藥業、藥明生物(02269)與總部位於德國慕尼黑的蛋白質-藥物偶聯開發商Tubulis公司宣布,三方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共同加速Tubulis新一代抗體偶聯藥物
  • 抗體偶聯藥物ADC投資研究:行業風起雲湧,差異化競爭是關鍵
    核心觀點:ADC已成抗體藥研發新熱門,靶向遞送毒性小分子實現臨床優效抗體偶聯藥物(ADCs)已經成為國內外抗體藥物研發的新熱門方向,截至2020.09共有9款ADC藥物獲批上市,2019年Adcetris銷售額6.28億美元(同比+32%),
  • 單克隆抗體藥物研發及市場現狀
    基因工程抗體技術主要包括人源化技術、抗體庫技術和轉基因小鼠技術等,在這些技術的推動下,單克隆抗體人源化程度不斷提高,並不斷往小型化、功能化等方向拓展。根據結構,可將單克隆抗體分為:單克隆抗體(鼠源單抗、嵌合單抗、人源化單抗、全人源單抗)和抗體偶聯藥物、多特異性抗體、抗體融合蛋白、小分子抗體(Fab、ScFv、VHHS)等新型單克隆抗體。
  • CD123靶向抗體偶聯藥物(ADC)!美國FDA授予IMGN632突破性藥物資格...
    2020年10月09日訊 /生物谷BIOON/ --ImmunoGen是一家致力於開發下一代抗體偶聯藥物(ADC)改善癌症患者預後的生物技術公司。近日,該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授予新型CD123靶向ADC療法IMGN632突破性藥物資格(BTD),用於治療復發或難治性母細胞性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瘤(BPDCN)患者。
  • 生物創新藥細分市場戰略投資展望——單克隆抗體藥物篇
    生物醫藥產業由生物技術產業與醫藥產業共同組成。生物創新藥物是醫藥行業的新興產業,國家「十二五規劃」確定了生物醫藥發展的重點,包括單抗克隆藥物、蛋白藥物、基因與核酸藥物等,優良的政策將積極促進我國生物醫藥的高速發展,生物醫藥產業令人期待。其中單克隆抗體藥物作為一種具有獨特優勢的生物靶向藥物,具有特異性高、靶向性強和毒副作用低的特點,在治療方面效果顯著。
  • 聚焦單克隆抗體藥物技術瓶頸
    為此,科學家們分別採取抗體人源化、改善溶解特性、蛋白修飾(比如蛋白聚乙二醇化修飾)和改善效應分子功能(可通過構建隨意突變CDR或整個可變區結構域的高通量文庫,然後從中篩選高親和力變異體,或者模擬體內親和力成熟的顯著突變或熱點突變基因構建小容量文庫)等措施來改善單抗藥物的免疫原性。
  • 首個TROP-2靶向抗體-藥物偶聯療法...
    2020年05月05日訊 /生物谷BIOON/ --Immunomedics是下一代抗體藥物偶聯物(ADC)技術的先驅,致力於幫助癌症患者改變生活。行業分析人士此前表示,根據II期臨床數據,與標準護理相比,Trodelvy代表著一個顯著的進步,該藥上市後的銷售峰值預計將達到10億美元以上。
  • 2020年全球抗體偶聯藥物(ADC)行業研發現狀及趨勢分析 美國領先...
    原標題:2020年全球抗體偶聯藥物(ADC)行業研發現狀及趨勢分析 美國領先全球、中國緊隨其後   隨著ADC藥物研發技術的不斷突破,越來越多的ADC藥物接連上市
  • 藥明生物、合全藥業與Tubulis達成合作 加速新一代ADC藥物臨床研發
    ,共同加速Tubulis新一代抗體偶聯藥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DC)的開發,直至新藥臨床實驗申請(IND)。Tubulis開發了一種雙平臺方法來生成具有獨特匹配性和疾病特異性的抗體偶聯藥物,能夠將選擇性抗體與有效載荷(payload)相結合,該方法已在臨床前研究中顯示出高度穩定性和有效性。此次與藥明生物及合全藥業達成合作,將支持Tubulis生產工藝擴大至全球臨床標準。
  • 榮昌生物-B(09995):抗體偶聯藥物RC108獲國家藥監局臨床試驗批件
    智通財經APP訊,榮昌生物-B(09995)發布公告,公司自主研發的抗體偶聯藥物(ADC) (RC108)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頒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件,將在中國開展針對c-Met陽性晚期實體瘤的I期臨床試驗。RC108是公司第三款完全自主研發並進入臨床開發階段的ADC藥物。近來全球ADC藥物市場碩果纍纍,對多種實體瘤適應症顯示出強大療效。
  • BCMA靶點開發:CAR-T、雙抗、抗體偶聯藥物誰將先勝?
    ASH 2020| BCMA靶點開發:CAR-T、雙抗、抗體偶聯藥物誰將率先勝出?當前針對BCMA靶點開發的免疫療法主要分為3大類: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CAR-T,新基/藍鳥生物、強生-傳奇為代表)、雙特異性抗體(BsAb,安進為代表)、抗體藥物偶聯物(ADC,GSK為代表)。
  • Proteintech收購納米抗體巨頭ChromoTek,開啟抗體新紀元!—新聞...
    Proteintech收購納米抗體巨頭ChromoTek,開啟抗體新紀元! Proteintech執行長Jason Li博士說:「這種新的合作關係將為市場帶來可觀的價值。隨著遍及三大洲的全球製造體系發展,我們不僅將為研究市場提供更好的服務,還將對轉化科學和治療應用產生深遠影響。」
  • 單克隆抗體技術與藥物的專利淺析
    如表1 所示,2017年銷售額達79億美元的Rituxan(利妥昔單抗)專利已期滿失效,另外兩款重磅藥Herceptin(曲妥珠單抗)和Avastin(貝伐珠單抗)專利即將到期,生物仿製藥競爭加劇。針對新興靶點(如PD-1/PD-L1)的單抗在2014年獲批上市,專利保護期限還有十年之久。表1 抗腫瘤領域代表性單抗藥的專利情況表2.
  • 洞察| 全球抗腫瘤抗體藥物發展現狀及趨勢
    抗腫瘤作為目前抗體藥物臨床應用最廣泛的治療領域之一,從1997年首個抗腫瘤抗體藥物利妥昔單抗(羅氏)上市,截止2018年11月,已有35個抗腫瘤抗體藥物獲批(不包括已退市藥物),佔所有抗體藥物的4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