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量子之父」被西方情報公司咬上了!

2020-11-22 環球時報

當地時間12月27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稱美國一家名為Strider的安全情報公司,發布了一則關於中國量子物理技術的報告。

不過,這家擁有FBI背景的安全情報公司所發布的報告,講述的並不是中國量子物理技術的學術發展歷程,而是一篇以「麥卡錫主義」為「指導精神」,通過斷章取義和歪曲事實等卑鄙的手法,對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等中國量子物理科學家赤裸裸的栽贓和污衊。

這篇名為「量子之龍:中國如何利用西方政府的經費和學術機構,在(軍民)兩用量子科技上實現超越」的報告總共有22頁。其中,在第三頁的介紹部分,這家FBI的「白手套」公司就宣稱,中國在蓄意安排量子物理學者去西方頂尖院校學習,然後通過「不成文的協議」要求他們回國,以支持中國的科研,並稱西方的大學和研究所已經被滲透了,以此暗示中國在量子物理技術上的領先,是「偷」來的。

《華盛頓郵報》報導原文截圖

這也是西方政府、情報部門以及充當它們喉舌的西方媒體對於中國科技崛起慣用的「妖魔化」描述。

不僅如此,該報告還在第三頁的介紹部分重點突出了中國量子物理學屆的知名學者潘建偉,稱潘建偉一邊在和西方的學術機構合作,一邊又在和中國有國軍工背景的國企合作,以此暗示潘建偉是在把西方的技術和學術項目用來發展中國的軍事工業。

在接下來的內容中,這篇報告則開始展現「證據」。可這些證據卻非常可笑,幾乎都是對中國媒體公開的報導斷章取義或歪曲事實而來。

比如,在針對中國「蓄意」安排量子物理學者去西方頂尖學府學習,再通過「不成文的協議」要求他們回國效力的指控中,報告給出的證據來自於《中國科學報》發布的一篇公開報導。

在這篇題為「潘建偉:中國人也可以做很好的科學」的報導中,潘建偉提到當年他為了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組建量子物理實驗室,並培育相關技術人才,曾在國內國外兩頭跑,一邊組建實驗室,一邊則把一批有志於從事量子物理研究的年輕學生送出國門,並與有一條不成文的約定:學成後必須回國。

所以,從更加完整的報導的語境來看,這不過是潘建偉為了組建他在中科大的量子物理實驗團隊,而由他與學生進行的一種約定。可這卻被美國情報口的那家公司斷章取義、歪曲誇大成了某種中國國家層面的「陰謀」。

潘建偉資料圖 圖自《華盛頓郵報》

報告對於潘建偉和中國軍工背景企業有合作的指控,也是機遇同樣的套路。

在2017年時,國企中船重工的高層曾與潘建偉在一次會見中,表示希望與潘建偉合作,推動量子通訊的發展。從中船重工官網上刊登的會見報導來看,當時雙方曾禮節性地互相稱讚了對方在各自領域取得的成就,其中潘建偉就稱讚了中船重工在「蛟龍」號以及航母和核潛艇等民用和軍用領域打造的「國之重器」。

之後,在2018年中國證券報的一篇報導上,中船重工的相關人員在對媒體講述企業未來的發展和與潘建偉的合作時,自行展望了一下量子物理技術在民用和軍用領域的前景。

可恰恰是這些再平常不過的談話內容,卻被FBI的這家「白手套」安全公司斷章取義,並被用作了指控潘建偉和中船重工的合作是涉及軍事領域的「關鍵證據」。

這「荒謬」的栽贓,也迫使潘建偉不得不對美國《華盛頓郵報》澄清說,他與中船重工的合作根本不涉及軍事領域,只是一些很平常的人才培訓和技術諮詢方面的合作。他還說中船重工相關人員懟媒體的一些說法是超出合作協議的,他已要求對方更正那些說辭。

潘建偉還在回應《華盛頓郵報》關於他接受中船重工邀請擔任該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的職務時表示,這個職務不過是給中船重工的人員進行一些科普,告訴他們什麼是量子物理。潘建偉還反問說,如果這就算服務於軍事項目,那麼他今年3月還曾接受美國能源部邀請來美國一個會議上分享過中國量子物理的發展資訊呢,「這算不算服務於美國軍隊呢?」

不過,潘建偉所遭受的這番污衊栽贓,還不是那篇報告最惡毒之處。因為這篇報告居然還將中科大24名物理學者的名字,他們曾經留學國的外國學府,以及與他們有合作的西方學者,都統統羅列了出來,拉了一個清單。

這不得不讓人擔心,此舉是不是為了方便美國及其盟友的情報部門,還有一些它們的「喉舌」媒體,對這些科學家進行騷擾與迫害?

實際上,美國《華盛頓郵報》在報導這篇報告時的操作,就已經有點「騷擾」的性質了。在該報刊登的一篇名為「中國頂尖的量子物理科學家與軍工企業有關聯」的報導中,該報除了向潘建偉討要回應,就根據報告上羅列出來的西方學術機構名單,找到了這些學術機構的學者,要求他們就報告中根本對潘建偉等學者和學術機構根本「不實」的指控進行回應。

這些學者只得表示他們不清楚這些事情,並強調他們與中方的合作只是學術層面和基礎科研。

有中國學術界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美國通過這類套路對中國學者和與中國學者有合作的外國學術機構進行打壓和騷擾,早已是常態了。這也是為何很多時候中方只得「多做少說」,甚至減少對科學家報導的原因,因為一句很普通的話,都可能被美國的情報部門以及配合這些情報部門的媒體或是「白手套」機構歪曲,成為栽贓污衊你的「證據」。

相關焦點

  • 遭美機構污衊後,潘建偉團隊突然放出消息:「量子霸權」該易主了
    然而誰也沒想到,美國「量子霸權」的位子還沒坐熱,僅一年可能就要易主了,而宣布這個消息的就是在不久前被美國情報部門一直在「潑髒水」有意抹黑的「中國量子之父」潘建偉團隊。去年12月份,美國的安全情報公司發布了關於中國量子物理學術報導的消息,然而這則報導卻並沒有把關注點放在中國的量子科技上,反而是有意來污衊潘建偉等中國科學家。
  • 西方警惕中國量子技術:海洋隱形剋星,將顛覆未來戰爭模式
    這可能只是一句說著玩的話,但是細品起來,隱約有幾分美國曾經宣揚的「量子至上」的味道。而今,美國的「量子至上」理論,同樣適用於中國新開發的量子計算機,其運算能力比起谷歌的53-量子比特原型機,快了百萬億倍之多,被比作「以光的速度」演算。
  • 核武器之父慘遭暗殺 強勢的外國情報機構 為什麼對中國無從下手?
    核武器之父慘遭暗殺 強勢的外國情報機構 為什麼對中國無從下手?
  • 中國「量子之父」分享了一個「小目標」,燃了!
    中國「量子之父」分享了一個「小目標」,燃了!「墨子號」首席科學家被稱為中國「量子之父」1970年出生的他41歲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42歲獲得量子信息科學領域最高獎項「國際量子通信獎」參與的研究成果同愛因斯坦建立相對論等一起被
  • 「中國量子之父」潘建偉獲2017 年度十大人物
    其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量子通信科學衛星「墨子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上榜。圖:「中國量子之父」潘建偉獲《Nature》2017年度人物據悉,「2017年度十大人物」是指在2017一年裡對科學產生重大影響的十人。
  • 共和國的脊梁——中國量子化學之父唐敖慶
    他被譽為「中國量子化學之父」。>唐老師在指導學生        唐敖慶是我國著名科學家、教育家,被譽為「中國量子化學之父>吉林大學原創話劇《唐敖慶》劇照:步入老年的唐敖慶和妻子共進晚餐        為了弘揚科學大師的人文精神,由中國科協發起的
  • 中國的量子之父,他把中國變成了一個量子超級大國
    現年48歲的潘是中國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簡稱USTC)教授,有時被稱為「中國的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他的工作贏得了國家主席的讚揚,他經常被當地媒體稱為「量子之父」。量子通信和計算仍處於萌芽階段,但它們屬於中國希望在2030年前實現突破的技術「巨型項目」之一。
  • 中國又有好消息傳來,離「量子霸權」再進一步,西方國家陷入沉默
    中國科學院又傳來了好消息,咱們國家離「量子霸權」再進了一步,這讓許多的西方國家陷入了沉默,很多西方媒體感慨:和中國沒法兒比。我們國人都知道,華為公司經歷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重重打壓,華為榮耀系列也已經獨立出去了,但是華為是得到國家的扶持的,因為它代表了中國高科技企業,華為的5G技術處在世界領先的位置。
  • 答卷2020|潘建偉:身家超27億的中國「量子之父」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周琦2020年年底,一則科技大新聞登上全球熱搜。中國量子計算機「九章」後來居上,計算能力遠遠超過了美國谷歌的「懸鈴木」。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也將全球量子計算研究推向下一個裡程碑。
  • BBC稱俄羅斯與西方情報對抗陷入白熱化
    參考消息網10月20日報導 英媒稱,俄羅斯情報界在蘇聯解體後一度陷入混亂,無所作為,但很快恢復了對外情報活動,類似情報戰的新動向被一些專家說成「第二次冷戰」。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0月17日報導,蘇聯是20世紀美國的主要地緣政治敵手,削弱和摧毀蘇聯一直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活動目標。
  • 中國「量子之父」潘建偉:「量子掛墜」等騙局大行其道 科普任重道遠
    12日晚,中國「量子之父」、量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在由智識學研社主辦的「2020新年科學演講」上闢謠稱,這些產品或說法在市場上大行其道,招搖撞騙,充分表明公眾對於量子科學仍然知之甚少,需要高質量的、深入人心的科學普及。「我們尊重科學,但科學也因為神秘,被濫用了」。
  • 國盾量子漲近1000% 「量子之父」潘建偉23年造就24億身價
    據招股書顯示,潘建偉雖然自國盾量子成立至今一直為公司股東,但其當下並未在公司任職,也未參與公司生產經營管理和技術研發工作。在科創板允許「同股不同權」的章程下,潘建偉所持股份表決權也已委託科大控股行使。據公開資料顯示,國盾量子成立於2009年5月27日,註冊資本6000萬元,經營範圍包括信息系統、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及通用量子技術開發、應用、諮詢、系統集成服務及相關設備、軟體生產、銷售、服務。其背後是近年來發展迅猛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量子通信團隊。目前,中科大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持股18%,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 「中國量子之父」旗下公司上市,首日股價翻10倍,一籤賺18萬
    貼著量子標籤的國盾量子剛一上市就乘風破浪,直接頂破了科創板漲幅的天花板。 只是,我們透過該公司的財務數據,似乎看不到太多亮點。 比如公司的營收和淨利潤,已經連續兩年下降,季節波動性又強,整年的淨利率雖然在20%左右,但是2020年一季度淨利率為-574.03%。此外,公司的資產周轉率也在0.2倍徘徊。 這樣的業績,居然上市首日就能拿到10來倍回報。
  • 刷新A股新紀錄 國盾量子上市首日最高暴漲1000% 「量子之父」身價...
    7月9日,國盾量子在科創板上市,首日大漲923.91%,盤中一度暴漲1002.82%,刷新了A股首日漲幅新紀錄。上個紀錄由天智航創下,同樣是科創板,首日大漲614.29%。國盾量子的發行價為36.18元/股,今日收盤價370.45元/股,要是能幸運中一籤,最高能賺超18萬,即使按收盤價計算,單籤盈利也高達16.7萬。
  • 潘建偉入選《自然》2017十大科學人物 獲稱「量子之父」
    國際知名學術刊物《自然》今天凌晨對外發布2017年度十大科學人物,中國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榜上有名。與他一同入選的還有今年在引力波研究領域名噪一時的處女座引力波探測器(Virgo)合作組織天文學家Marica Branchesi等。
  • 化學閹割 「人工智慧之父」圖靈!英國情報機構終於道歉
    英國三大情報機構之一政府通信總部主管羅伯特·漢尼根近日罕見表態,為該情報機構在上世紀50年代錯誤地對待「人工智慧之父」阿蘭·圖靈表示道歉。英國《衛報》16日報導,漢尼根在一次會議上說,政府通信總部對待圖靈等天才的方法有錯,「我們應該為此道歉」。
  • 國盾量子上市首日上漲1000% 「量子之父」潘建偉為股東
    國盾量子成立於2009年5月,是一家將量子技術商業化的公司,其產品用於「墨子號」量子衛星地面站或城域網等項目,主要功能在於為金融、電力、政務、國防等領域提供安全服務,如保密通信。此次募集資金也將用於投建量子通信網絡設備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等。
  • 肢解鄰國戰役中,此特工頭子立下大功,後被該國譽稱「情報之父」
    戰爭期間,巴基斯坦軍事情報部門因無法協調三軍情報,導致參戰部隊各自為戰,結果被印軍各個擊破,印軍牢牢控制了作戰的節奏和主動性權。第一次印巴戰爭結束後,巴基斯坦政府吸取慘痛教訓,決定組建三軍情報局,開始與外國和國內其他情報機構協作,全面展開絕密情報活動,偵查實力快速增長。
  • 沉寂千年,中國誓回發明創新之巔? 中國「量子之父」入選《自然...
    面聆過潘院士學術風採的東姐,也與有榮焉——潘院士不僅是中國科研創新突破的傑出代表,還是我大長三角融合發展的生動寫照——他是浙江東陽人;在合肥上大學、當教授,還是中國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其量子科技研究的基地中,相當一部分則在上海浦東新區。
  • 潘建偉:出自浙江的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被稱中國「量子之父」
    他是著名物理學家,也是中國量子之父,被譽為最接近諾貝爾獎的中國科學家。他的名字叫做潘建偉,在量子學領域有著傑出貢獻的科學家,而且他還曾在央視「朗讀者」節目中說道,「後來我發現上了初中,沒想到還有這麼簡單的學科,那就是物理!」可能只有這樣天賦極強的天才來說,物理才算是簡單的學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