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的脊梁——中國量子化學之父唐敖慶

2020-11-25 新華網客戶端

        他被譽為「中國量子化學之父」。

        新中國成立伊始,他謝絕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導師的再三挽留,毅然回國。

        他就是我國著名科學家、教育家——唐敖慶。

        「我的事業在自己的祖國,我的祖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唐敖慶

唐老師在指導學生

        唐敖慶是我國著名科學家、教育家,被譽為「中國量子化學之父」。 從1952年到吉林大學任教,1956年任吉林大學副校長,1978年至1986年任吉林大學校長,唐敖慶在吉林大學工作長達34年。

        「在吉大化學系,『老師上課不能看講稿』是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我們知道,為了上好課,他要付出多麼大的努力;為了備好課,我已記不清他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談起唐敖慶嚴謹的教學風格,他生前的秘書、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科學基金雜誌部副主任路寧動情地說。

吉林大學原創話劇《唐敖慶》劇照

        唐老師不僅對教學認真嚴謹,而且為人誠懇正直,在外人眼裡他平和友善,沒有「架子」。

        唐老師與老伴幾十年同甘共苦,相濡以沫。80歲高齡時,兩人每天上午仍堅持「做功課」——老伴讀英語,他看論文。

吉林大學原創話劇《唐敖慶》劇照:步入老年的唐敖慶和妻子共進晚餐

        為了弘揚科學大師的人文精神,由中國科協發起的「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將科學家的風採搬上舞臺。

        高校師生以話劇的形式演繹了唐敖慶、錢學森、楊石先、茅以升、羅陽、李四光、鄧稼先、竺可楨、陳景潤這些科學家生命中的感人事跡。其中,吉林大學原創話劇《唐敖慶》就是這些精彩劇目之一。

吉林大學原創話劇《唐敖慶》宣傳片

 

 

相關焦點

  • 【中國青年報】中國量子化學之父唐敖慶仙逝
    今天,中國量子化學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唐敖慶先生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舉行。告別儀式簡單得不能再簡單。沒有主持人,願意來的人就三鞠躬送別先生。93歲的唐敖慶院士穿著他最喜歡的中山裝,靜靜地躺在白色的菊花叢中,仿佛剛剛睡著一般。
  • 吉大原校長唐敖慶辭世 被稱為中國量子化學之父
    化學大師唐敖慶走了……  「吉林大學名譽校長、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我國傑出的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唐敖慶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08年7月15日11時1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 「心有大我 至誠報國」系列報導——「中國量子化學之父」唐敖慶...
    【吉網】他是我國現代理論化學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人,被譽為「中國量子化學之父」。新中國成立伊始,他謝絕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導師的再三挽留,毅然回國。  作為學識淵博的一代宗師和資深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潛心科研,勇攀科學高峰,在化學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
  • 共和國的脊梁——中國地質力學之父李四光
    他為中國摘掉「貧油」帽子、堅持地震可以預測。他就是中國現代地質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李四光。        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不少地質學家對中國石油資源的遠景抱有悲觀看法。經過實地地質調查,美國的石油公司工程師和一些大學的專家學者都認為,中國是貧油國家,在中國東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西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是遙遠,西北部不會成為重要的油田,東北地區不會有大量石油。從此以後,中國「貧油論」就流傳開來。
  • 弟子追憶大師之「嚴」 悼中國量子化學開拓者唐敖慶
    唐敖慶先生1949年從美國學成歸國,開拓了中國的理論化學研究,創辦了吉林大學理論化學研究所;曾任吉林大學校長、中國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首屆主任等職務,培養了以十餘位中科院院士為代表的眾多知名學者。 回憶起唐先生,他的幾位弟子不約而同地用了一個字:「嚴」。
  • 唐敖慶先生獲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
    唐敖慶先生1915年11月18日出生於江蘇宜興,是我國現代理論化學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人,被譽為「中國量子化學之父」。1950年,已獲博士學位的唐敖慶從美國回到祖國。1952年,唐敖慶來到吉林大學工作,與蔡鎦生、關實之、陶慰蓀等老一輩化學家一起創建了吉林大學化學系。
  • 共和國的脊梁——「科學怪人」陳景潤的人生故事
    為了弘揚科學大師的人文精神,由中國科協發起的「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將科學家的風採搬上舞臺。高校師生以話劇的形式演繹了唐敖慶、錢學森、楊石先、茅以升、羅陽、李四光、鄧稼先、竺可楨、陳景潤這些科學家生命中的感人事跡。其中,廈門大學原創話劇《哥德巴赫猜想》為我們講述了陳景潤的一生。
  • 一個人和一種力量——大型原創話劇《唐敖慶》觀感
    話劇聚焦於中國現代理論化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中國量子化學之父」、著名化學家、教育家、吉林大學老校長唐敖慶院士與吉林大學的深厚情緣,力求以飽滿細膩的舞臺表演重現唐老在吉林大學工作、生活期間的故事片段,展示唐老在學校建設發展、教學科研和學生培養等方面留給吉林大學的寶貴財富,彰顯以唐老為代表的老一輩吉大人忠心愛國、刻苦鑽研、無私奉獻的寶貴品格和崇高情懷。
  • 一代大師 風範永存——追記著名化學家、教育家唐敖慶
    他就是被譽為「中國量子化學之父」的著名化學家、教育家唐敖慶,他身後的那座大樓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唐敖慶樓」。 1936年,因仰慕北京大學化學系的曾昭掄教授,唐敖慶在同時錄取他的三所高校中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北京大學化學系,正是這次重要的選擇,決定了他以後一生的走向,也成就了一代宗師的偉業。
  • 唐敖慶:放棄留在美國機會和北大良好條件(圖)
    (左起)徐光憲、盧嘉錫、唐敖慶院士,1994年在天津參加會議時,三位院士在一起探討學術問題,由於唐敖慶眼睛近視2000多度,必須把材料放在離眼睛很近的地方才能看得見  原秘書追憶唐敖慶先生生前點滴  先放棄留在美國的機會,又放棄北大的良好條件,艱苦工作30多年,造就國內一流的吉大化學系
  • 科學網—量子化學與科學出版社的《量子化學》
    同時,它的研究成本遠遠低於實驗成本而且對環境非常友好,不會產生化學汙染物質。它是化學研究前進車輛上的一個重要「輪子」,是化學實驗研究的好幫手和好的指導者。 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量子化學書籍,對我國量子化學研究隊伍的發展壯大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早在1982年,科學出版社就出版了唐敖慶先生的《量子化學》。
  • 劉成卜:從全國量子化學進修班到《量子化學》的出版
    1978-1980年,我參加了全國量子化學進修班,這個進修班是在唐敖慶老師的倡議下,由吉林大學理論化學研究所舉辦的,來自全國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師和理論化學專業的研究生共
  • 中國計算化學奠基人劉若莊院士逝世,曾開創應用量子化學研究...
    2020年10月8日,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計算化學的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劉若莊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己欲達而達人」,而他一生都在安守平淡,嚴謹治學,為中國應用量子化學研究奉獻,為國家培養骨幹人才。
  • 父親節特別版之化學之父!
    由於他對氣體研究的卓著成就,所以他被稱為「氣體化學之父」。因此被稱為「有機化學之父」。唐敖慶(1915 11.18 - 2008 07.15),男,江蘇宜興人,理論化學家、教育家和科技組織領導者。中國科學院院士。1940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化學系。1949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
  • 中國計算化學奠基人劉若莊院士逝世,曾開創應用量子化學研究方向
    2020年10月8日,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計算化學的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劉若莊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寄語「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而他一生都在安守平淡,嚴謹治學,為中國應用量子化學研究奉獻,為國家培養骨幹人才。
  • 中國計算化學奠基人劉若莊院士逝世,曾開創應用量子化學研究方向
    劉若莊閱讀期刊他曾對科學時報(現中國科學報)寄語「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而他一生都在安守平淡,嚴謹治學,為中國應用量子化學研究奉獻1950年尚未碩士畢業的劉若莊留校工作,成為了物理化學家唐敖慶教授的助教,從此開始了教學和科研之路。教學相長,理實結合1927年,量子化學的誕生開啟了探索微觀化學世界之門。
  • 致敬唐敖慶!放棄國外優厚條件,他選擇回歸祖國,培養出十多位中科院院士!
    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化學學部)學部委員(院士),198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主席團成員,同年當選國際量子分子科學研究院院士。初入大學:學霸是怎樣煉成的唐敖慶生於1915年11月18日,在少年讀書期間,他就顯示出優秀的潛質。
  • 【中國教育報】校長張希:用「唐敖慶星」紀念唐敖慶
    唐敖慶老師是傑出的科學家,在理論與計算化學研究領域成果卓著,曾兩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他是卓越的科技領導者,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首任主任,提出的「依靠專家,發揚民主,擇優支持,公正合理」十六字原則至今仍為基金委的評審工作所遵循;他是著名的教育家,曾長期擔任吉林大學副校長、校長,在他的帶領下,吉林大學很早就努力踐行教育和研究雙中心的建設方向;他是優秀教師的傑出代表,熱愛三尺講臺
  • 國之脊梁,航天之父
    今天是中國「航天之父」,兩彈一星的「功勳」,「國之脊梁」在這個南宋國都的地方,孕育著吳越王錢鏐第33世孫,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錢學森。顯赫身世的便鑄就了他輝煌的未來。
  • 劉若莊:開創了全新應用量子化學研究方向
    劉若莊開創了中國電子結構計算,並持續推動中國計算量子化學的發展。他還是國際上最早進行電子結構計算的學者之一,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望。  他長期從事分子間相互作用、化學鍵和化學反應理論的研究,先後在氫鍵、配位場理論方法、有機導體和半導體理論計算、激發態勢能面和光化學反應機理探索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