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卜:從全國量子化學進修班到《量子化學》的出版

2021-01-21 科學出版社

 

1978-1980年,我參加了全國量子化學進修班,這個進修班是在唐敖慶老師的倡議下,由吉林大學理論化學研究所舉辦的,來自全國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師和理論化學專業的研究生共150多人入班學習。那時候我國正處於「撥亂反正」時期,十年「文革」使得我國的理論化學學科面臨後繼無人的嚴峻局面。在唐敖慶老師倡議下舉辦的這期進修班為我國理論化學學科的發展做出了歷史性貢獻。



 

我能夠參加這個進修班完全是機緣巧合。1978年,我國恢復了研究生招生,當時我是山東大學化學系的一名教師,出於對理論化學的興趣和對鄧從豪老師的敬仰,我向系領導提出報考鄧從豪老師研究生的申請,系領導不同意我離開化學系,只允許我報考本系研究生,鄧老師當時在山東大學光學系做系主任,因此不能報考,於是我報考研究生的事被擱置下來。不久,化學系領導推薦我去吉林大學舉辦的這期進修班學習,我欣然前往。


▲ 作者和鄧從豪老師 


進修班共三個學期,歷時一年半之久。唐敖慶老師為進修班講授了量子力學和量子化學兩門課程,鄧從豪老師講授了分子反應動力學,孫家鍾老師、江元生老師、鄢國森老師、戴樹珊老師和趙成大老師則分別講授了代數與群論、數學物理方法、圖論、分子振動、配位場理論和統計熱力學等。為了消化老師們傳授的知識,我們經常學習到深夜,我印象中,夜裡12點以前睡覺的時候很少。進修班結束時,唐敖慶老師用了一個十分形象的比喻來說明這期進修班的收穫。他對我們說,從事理論化學研究就像攀登喜馬拉雅山,這期進修班把你們送到了8000米高度,剩下的800多米就要靠你們自己攀登了。的確,進修班的學習使我有了較好的理論基礎。

 

進修班結束後,我報考了鄧從豪老師的研究生,師從鄧老師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從事量子化學基礎理論研究。那時,鄧老師已經從光學系回到化學系做系主任了。在鄧老師的精心培育下,我的學業有了進一步提升。取得博士學位後我又去吉林大學理論化學研究所做了兩年博士後。

 

▲ 1986年我博士論文答辯時答辯委員合影

左起:江元生院士,鄢國森教授,鄧從豪院士,唐敖慶院士,徐光憲院士,劉若莊院士,孫家鍾院士,張乾二院士

 

參加進修班學習是我學業道路上的一個裡程碑,不僅為我以後的教學和科研打下了一定基礎,而且使我感受到老一輩科學家培養後輩的拳拳之心:為了讓後一代站得更高,走得更遠,必須讓他們打好堅實的理論基礎。從進修班開班到今天已經有40年之久,時過境遷,集理論化學界精英之力,為研究生講授一年半的基礎理論課程,在今天可能被認為是痴人說夢。我撰寫《量子化學》(劉成卜編著.北京:科學出版社,2020.9)一書的目的,是希望為理論化學的研究生和從事相關研究的從業人員學習量子化學基礎理論提供一點幫助。

 

從1990 年至今,我一直為山東大學化學學科理論與計算化學專業研究生講授量子化學課程,持續了30 年。《量子化學》正是我在多年積累的研究生教學講義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


山東大學化學學科曾經開設了兩種量子化學課程,一種是為化學學科所有專業的研究生開設的,稱為量子化學Ⅰ,講授量子力學基礎和分子電子結構理論初步;另一種則是專門為理論與計算化學專業的研究生開設的,稱為量子化學Ⅱ。我講授的是量子化學Ⅱ。根據教學安排,學生應在修完量子化學Ⅰ和群論(分子點群)等課程之後,才修習量子化學Ⅱ。因此,量子化學Ⅱ的內容是基於學生具備了一定的量子化學(主要是量子力學)和群論基礎而設計的,起點較高。基於以上安排,我編寫了教學講義。在編寫講義的過程中,我有兩點考慮:第一,為了保持知識的連貫性,便於學生接受新的內容,應在講義中適當複習量子力學和群論的有關基礎知識;第二,作為一本教材,應力求系統、完整地介紹量子化學基礎理論。量子化學Ⅰ中講授過的有關電子結構理論的內容不能略去不講,而應該在更高的層次上重新表述,建立嚴謹、完整的量子化學知識系統。當然,由於學時限制,講義內容不可能全部講授,但可以作為課外材料供學生閱讀。

 

▲ 2005年指導學生科研

 

在本書撰寫過程中,我特別注重基本概念的闡釋和理論架構的解析。量子化學的特點是:專業術語多、基本概念多、理論方法多。對於所涉及的專業術語和基本概念,我盡力交代清楚其來龍去脈及不同概念之間的聯繫和區別;對於所涉及的理論方法,我致力於解析其框架結構及其發展過程,力圖使學生通過學習本課程了解量子化學的基本精神。此外,量子化學涉及的數學符號多,理論公式多。我儘可能選擇同一符號系統指代同類物理量,不同符號系統指代非同類物理量,以便讀者通過符號辨識各種物理量之間的聯繫和區別,避免造成混淆。對於書中給出的所有公式,我都做了仔細推導,修正了有些教科書中的印刷錯誤,並給出了主要推導步驟及其依據。按照書中給出的推導步驟,學生可以導出所有公式,這對學生加深理解量子化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方法會有所幫助。書中給出的不少公式是其他教科書中沒有的,是我依據相關概念或理論方法導出的。我認為,增加這些公式,有利於闡釋相關概念的內涵,有利於揭示相關理論的架構。此外,書中許多公式的推導方法也與其他教科書不同,採用本書的推導方法,概念更為清晰,步驟更為簡潔。

 

▲ 2008年給學生上課的照片

 

希望本書能為讀者打好堅實的理論基礎有所裨益



 


《量子化學》

劉成卜編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2020.9

ISBN 978-7-03-066008-4

責任編輯:趙曉霞 高 微

 

本書是在作者多年積累的研究生教學講義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較為系統、完整地介紹了量子化學基礎理論. 全書共6 章,前5 章介紹波函數理論,第6 章介紹密度泛函理論. 波函數理論主要圍繞6 個關鍵詞展開討論,即波函數、電子結構、Hartree-Fock 方程、矩陣元計算、勢能面和相關能. 密度泛函理論主要圍繞5 個關鍵詞展開討論,即密度函數、Hohenberg-Kohn 定理、Kohn-Sham 方程、交換-相關能泛函、基態和激發態. 在介紹有關內容時,本書特別注重基本概念的闡釋和理論架構的解析,並盡力反映量子化學的最新成果. 書中的所有公式都給出了主要推導步驟及其依據,力求嚴謹、簡明,並特別注意採用規範的符號系統. 每章均附有習題.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理論與計算化學、結構化學及光譜學專業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供從事相關專業教學和科學研究的教師和科研人員參考.


(本文編輯:劉四旦)


一起閱讀科學!

科學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專業品質  學術價值

原創好讀  科學品味

傳播科學,歡迎您點亮星標,點讚、在看▼

相關焦點

  • 科學網—量子化學與科學出版社的《量子化學》
    由於化學作用是若干原子核、電子組成的體系的運動,而這些原子核、電子的運動應當符合量子力學所揭示的運動規律,這樣,用量子力學來研究化學運動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由於量子力學是微觀化學物質所遵循的根本規律,所以,量子化學是整個化學學科的理論基礎。實際上,量子化學的研究成果如今也已經深入到化學學科的各個分支之中。
  • 中國計算化學奠基人劉若莊院士逝世,曾開創應用量子化學研究方向
    教學相長,理實結合1927年,量子化學的誕生開啟了探索微觀化學世界之門。但直到50年代末,量子化學還處於理論發展階段,並且我國關於它的一切還停留在淺表性研究。這也為中國量子化學的發展開創了一個新的方向,即應用量子化學。
  • 弟子追憶大師之「嚴」 悼中國量子化學開拓者唐敖慶
    唐敖慶的另一位弟子——曾多年作為先生助手的李前樹教授說,先生一貫都是:祖國需要他到哪裡,他就去哪裡。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當時中國的重要工業基地東北地區沒有綜合性大學,國家決定在原來只有文科的東北人民大學設立理科,並從全國各地的綜合性大學選派理科教師到這裡工作。
  • 中國計算化學奠基人劉若莊院士逝世,曾開創應用量子化學研究...
    教學相長,理實結合 1927年,量子化學的誕生開啟了探索微觀化學世界之門。但直到50年代末,量子化學還處於理論發展階段,並且我國關於它的一切還停留在淺表性研究。
  • 中國計算化學奠基人劉若莊院士逝世,曾開創應用量子化學研究方向
    教學相長,理實結合1927年,量子化學的誕生開啟了探索微觀化學世界之門。但直到50年代末,量子化學還處於理論發展階段,並且我國關於它的一切還停留在淺表性研究。這也為中國量子化學的發展開創了一個新的方向,即應用量子化學。
  • 「量子化學入門」課程
    最近接到「研之成理」的邀請,推出了一個短系列的「量子化學入門」線上課程,課程針對沒有接觸過量子化學計算的研究者,目的是希望這類同學能對量子化學計算有所了解並能在自己的研究中用上量子化學計算
  • 量子化學機器學習模擬:提供了誘人的化學前景
    量子化學是應用量子力學的規律和方法來研究化學問題的一門交叉學科。將量子理論應用於原子體系還是分子體系是區分量子物理學與量子化學的標準之一。最早的量子化學計算是1927年布勞(.Burrau)對H+2離子以及同年瓦爾特·海特勒和弗裡茨·倫敦對H2分子的計算,開創量子化學這一交叉學科。經過近八十年發展之後,量子化學已經成為化學家們廣泛應用的一種理論方法。
  • 劉若莊:開創了全新應用量子化學研究方向
    這也為我國量子化學的發展開創了一個新的方向,即應用量子化學。  1951年,劉若莊被聘請到輔仁大學任教。因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他隨輔仁大學化學系一同併入北京師範大學。  1955年,劉若莊重新拾起因繁重教學任務而被擱置的科學研究。受《化學鍵的本質》一書及唐敖慶教授文章的啟發,他開始研究水分子間氫鍵的鍵能課題。
  • 科學家創下量子化學計算記錄
    量子化學(quantum chemistry)是是應用量子力學的規律和方法來研究化學問題的一門學科。將量子理論應用於原子體系還是分子體系是區分量子物理學與量子化學的標準之一。量子化學現已成為化學家們廣泛應用的一種理論方法。
  • 量子計算如何實現化學突破
    現在人們公認,量子計算機將大大提高的第一門學科是量子化學。量子計算機1982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理察·費曼(Richard Feynman)觀察到,對數字計算機進行模擬和分析非常困難,以致於無法進行任何實際使用。
  • 機器學習加快了量子化學計算的速度
    量子化學是對量子性質的化學性質和過程的研究,它為現代化學的研究和發現開闢了許多途徑。化學家無需操縱燒杯或試管,就可以通過研究給定原子或分子的電子結構,電子如何在軌道上排列以及它們如何與電子相互作用,來預測給定原子或分子的性質以及它將如何發生化學反應。其他化合物或原子的那些。
  • 中科院院士、北師大教授劉若莊病逝,為中國計算化學奠基人
    作為教授、博士生導師,他培養出了多位量子化學領域的知名學者,主持創建的「物質結構助教進修班」還走出了現已成為中科院院士的方維海。2019年,劉若莊被授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1925年5月25日,劉若莊出生於北京的一個職員家庭,1943年考入輔仁大學化學系,依靠每年獲得的獎學金完成學業。
  • 量子計算在化學應用領域取得突破
    量子計算有望解決現有經典計算方法無法解決的計算問題。現在人們普遍認為,量子計算機將大大推進的第一個學科是量子化學。量子計算機1982年,獲得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理察·費曼(Richard Feynman)觀察到,模擬和分析分子對於數字計算機來說是非常困難,以至於無法實現任何實際應用,其主要難度並不在於控制這種模擬的方程。事實上,它們相對簡單,幾十年來就已為人所知。
  • 科學家完成首個量子化學計算的多量子位演示
    據美國物理學會旗下的《物理評論X》(Physicial Review X)7月24日刊發的一篇研究論文稱,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囚禁離子系統上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個量子化學計算的多量子位演示。在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物理學家科尼利厄斯·亨佩爾(Cornelius Hempel)博士的領導下,該研究團隊探索了利用量子計算機對化學鍵和化學反應進行數據建模的有效途徑。研究人員介紹道:「即使是目前最龐大的超級計算機也很難精確地模擬除了最基本化學物質之外的任何化學反應。
  • 量子化學計算(Gausssian)工作站硬體配置
    量子化學計算如何選擇工作站硬體配置量子化學計算由於分子的類型、體系和模擬算法,以及各種應用和精度要求,都有不同的計算特點,對計算機硬體(CPU、內存、硬碟、GPU)配置要求有很大的差異 ,那麼如何選擇好伺服器/工作站的硬體配置,提高計算速度,縮短求解時間
  • 量子化學計算Gaussian理論與實戰培訓班
    、應用範圍廣的綜合性量子化學計算程序包,廣泛的被全世界各地的化學家、化學工程師、生物化學家、物理學家和其他學科的科學家們使用。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職業資格認證培訓中心(http://www.cnzgrz.org)特舉辦「量子化學計算Gaussian理論與實戰培訓班」。本次對前沿的理論計算模擬方法及應用進行了全面的講解,同時進行深入的案例分析,幫助學員進行具體工作的開展。
  • 追憶劉若莊院士:他開創了全新應用量子化學研究方向
    他開創了全新應用量子化學研究方向  ——追憶我國計算化學奠基人劉若莊院士  留聲機  10月8日,我國計算化學奠基人、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劉若莊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 量子技術的新一步:科學家通過化學方法合成量子比特
    量子比特,或量子位,通過利用稱為量子疊加的現象來工作。傳統計算機使用經典比特測量值1或0,而量子計算機使用可以同時為1和0的量子比特。現在,由物理學家和化學家組成的一個跨學科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的化學合成方法來創建量身定製的量子位,從而將量子信息編碼為磁性或「自旋」狀態的分子。這種新的自下而上的方法最終將導致具有超凡的靈活性和控制力的量子系統,從而為下一代量子技術鋪平道路。
  • 學無機化學的孫德春運用量子物理學原理研製出量子降脂儀
    學無機化學的孫德春運用量子物理學原理研製出量子降脂儀 編輯:吉林廣播網    來源:中國吉林網   2015-11-30
  • 我國科學家實現用量子計算機模擬化學分子
    經過發展和完善,FQE將有望成為普遍使用的通用量子化學計算平臺。利用有噪量子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將成為現實,並且成為今後持續的研究熱點和應用方向。2020年能夠應用於材料合成與生物製藥的量子化學模擬,是近期最有可能在應用層面實現量子優勢的領域。經典計算中的化學模擬的計算複雜度非常高,隨著電子軌道數目呈指數級增長,經典計算機無法精確計算。量子計算機則可使用多項式量級的計算複雜度實現大分子的模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