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原校長唐敖慶辭世 被稱為中國量子化學之父

2020-11-25 搜狐網

  化學大師唐敖慶走了……

  「吉林大學名譽校長、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我國傑出的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唐敖慶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08年7月15日11時1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昨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網站以及吉林大學網站,先後發布了這則消息。

  唐敖慶,這個名字在中國化學界無人不曉,在世界化學領域也聲名遠播。他在中國建立了理論化學學科,並被稱為中國量子化學之父。

  先生走了,但留下桃李遍天下;先生走了,但留下與吉林大學的半生情緣……

  唐敖慶簡介

  唐敖慶,1915年11月生於江蘇宜興,1940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並留校任教。1946年6月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1949年12月獲得博士學位。1950年1月回國後,先後擔任北京大學、吉林大學教授,1956年起任吉林大學副校長,1978~1986年任吉林大學校長。1986~1990年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還曾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獎勵委員會主任等職。1958年6月在吉林大學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1年當選為國際量子分子科學研究院院士。

  在中國建立了理論化學學科,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享譽國際的中國理論化學學派。連續四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並獲得1993年度陳嘉庚化學獎和1995年度何梁何利科技成就獎。

  專長物理化學和高分子物理化學,特別是量子化學。有關分子內旋轉、高分子化學反應統計理論、配位場理論、分子軌道圖形理論及分子軌道對稱守恆原理等研究成果,均受到國家獎勵。其中,與其研究集體關於「配位場理論」的研究,獲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共發表學術論文260多篇;與其研究集體合作出版《配位場理論(方法、英文版)》等8部學術專著。

  ■科學佳話

  帶領「八大弟子」 完成科學壯舉

  唐敖慶雖然長期擔任吉林大學的行政工作,但他並沒有放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他看來,培養青年人才是關係到我們國家未來的大事。這其中還有一段佳話。

  1963年初夏,一個華燈初上的夜晚,系裡的教師孫家鍾和江元生應唐教授之邀,來到唐教授所住的灰色小樓,已有6個人先到了。

  孫家鍾和江元生想像不到,就在這天晚上,一個後來國內聞名的由高層次科研人員組成的科學研究集體,就要在這裡誕生了,當時這8個人中有5人是副教授,3人是講師。而他們8名教師也由此而成為這個全國聞名的研究集體的「八大員」——又稱「八大弟子」。

  唐敖慶和弟子們說,組成這個集體的目的有兩個,第一是為國家培養高層次的教學、科研人才;第二就是要在短時間內拿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之後,唐敖慶每開闢一個新的科研領域,搞一項新的課題,便向他的學生,向他的研究集體講授這個領域國際上最新的動態和成就。

  僅僅3年時間,唐敖慶和他的研究集體便在科學的前沿陣地取得突破。他們發展、完善了配位場理論及其研究方法,進一步統一了這一理論中的各種方案,提出了一種新的方案。

  令唐教授和「八大弟子」興奮的是,這項成果在1982年獲得了我國科技界最崇高的獎項——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令唐敖慶教授更為興奮的是,通過這次討論班,他為國家培養了又一批從事量子化學方面科研的棟梁之材。「八大弟子」中有好幾位當選中科院院士,並成為知名化學家。

  「八大弟子」中的張乾二院士在談起老師時說:「唐敖慶老師的抽象能力很強,對一個問題他馬上可以抽象到數學問題上面來,同時他的數學功底很好。其次他概括能力很強。你做一個化學報告,他可以用簡單的幾句話把你的問題講清楚,同時能夠曉得這個問題的核心在什麼地方。」張乾二認為他和「師兄弟」們與唐老師一起搞研究的日子,為他們之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人民日報》

  吉大書記和校長 已先期趕往北京治喪

  昨日,記者從吉林大學宣傳部了解到,吉林大學黨委書記陳德文、校長周其鳳等校領導已先期趕往北京治喪。

  邴正

  巨人逝去 非常震驚

  我的畢業證就是先生籤發的

  「知道唐先生去世的消息後,我非常震驚,一個巨人就這樣逝去了……」省社科院院長邴正教授1978年考入吉林大學,唐敖慶正是當時的校長,「在當時的開學典禮上,唐先生所做的歡迎詞是那樣的熱情洋溢,我現在記憶猶新,實際上唐先生是那樣的受人仰慕……我的本科畢業證書上,還有唐先生籤發時寫下的名字。」

  1990年6月,在吉林大學舉行的唐敖慶教授執教50年慶祝大會上,時任校長伍卓群向唐敖慶教授敬獻「拼卻老紅一萬點,換將新綠百千重」的賀幛。

  「當時播放的唐先生的專題片正是我寫的。」邴正回憶,「唐先生真可謂是桃李芬芳,我記得寫專題片時,他就已經教出了10餘個院士。」

  「唐先生是開風氣之先的人,現在的吉大學風就深深地受到了他早期在化學系執教時學風的影響,非常嚴謹,十分重視學術。」

  「唐先生的逝世,對於吉林大學來說是個重大損失,我想吉大的數十萬師生和校友都是這樣的心情,但吉林大學還要繼續發展,唐先生的精神將會鼓舞一代又一代吉大師生前行!」

  功勳

  創建享譽全球的

  吉大理論化學研究所

  唐敖慶從1952年起到吉林大學任教,1956年起任吉林大學副校長,1978~1986年任吉林大學校長,在吉林大學工作長達34年。

  「先生影響了我們那代人,他所創建的化學系當時被人們認為是最權威的殿堂,這也是我們報考吉林大學的最重要原因。」吉大1993屆校友李蘭英,對吉大化學的盛名津津樂道。

  1952年夏,唐敖慶全家遷到長春。他與物理化學家蔡鎦生、無機化學家關實之、有機化學家陶慰孫通力合作,率領7名中年教師和11名應屆畢業生,開創東北人民大學(後改名為吉林大學)化學系。

  當時的化學系只佔有一幢日偽時期建起來的小二樓的一層。全系只有幾間很小的辦公室,30多名教職工擠在一起辦公。實驗設備、儀器、藥品都無從談起。

  而經過30多年的艱苦工作,已使吉林大學化學系躋身於國內先進行列,並於1978年在化學系物質結構研究室的基礎上,創建了吉林大學理論化學研究所,如今,這一研究所已成為在全球都享有盛譽的理論化學研究中心。

  1986年10月,在吉林大學建校40周年慶典上,時任校長伍卓群向唐敖慶教授頒發了一塊題有「功昭校史」的精緻牌匾,以表彰其傑出之表現、輝煌之業績、卓越之貢獻。

  ■治學故事

  先生與104封信

  「唐先生是個治學嚴謹的人!」昨日,吉林大學校報編輯部提供的一份材料中,就講述了一個關於104封信的故事。

  1986年,唐敖慶教授被調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首任主任,這期間,他領銜承擔了《高分子固化理論與標度研究》,而這104封信,就是唐敖慶教授在攻克《高分子固化理論與標度研究》這一課題5年間,從首都北京寄給他的科研合作者和博士生的親筆信。唐敖慶教授在處理內環化Aa交鏈問題時給孫家鍾教授等人的信中寫道:「關於內環化Aa交鏈問題,我發現以往推導有錯誤。這個問題我在西德訪問時已有所覺察,接讀您們的來信,問題更明確了,我重新推導公式,附在後面,請澤生同志作些具體計算,加以驗證,看是否正確。」從這些信的字裡行間,展現了唐敖慶教授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和嚴謹求實的治學精神。

  ■校友悼念

  痛失一代宗師

  昨日13時28分,一則名為《原吉林大學校長唐敖慶同志逝世》的帖子出現在吉林大學貼吧當中,而且被版主懸掛在置頂的位置,截至記者發稿時,點擊率已超過270次,回帖近30條。

  「老校長,一路走好,吉大學生永遠記得您!」「中國化學界痛失一代宗師,痛哉!」……隨處可見「默哀」和「深切哀悼」的字樣。

  著文獻給老校長

  在中國教育在線網上,署名張建的作者發表了一篇文章,名為《少年吉大說》,在題記中他寫道:謹以此文獻給駕鶴仙逝的吉林大學名譽校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名譽主任、我國傑出的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唐敖慶教授,獻給這位為吉林大學改革開放作出特殊貢獻的大師、老師、老教授、老校長。

  在文章的結尾處,作者表示,作為新世紀吉林大學的學生,雖沒有聽過唐教授的課,但是,在研讀校史後知道了這位校長的地位,新一代吉大學生有必要了解這些吉大學人的精神和吉林大學的發展歷程,並且傳承下去。

  ■徵集

  如果您是唐敖慶先生的學生、舊友,曾與唐先生有過交往,或者您知道有關唐先生的故事,請撥打本報熱線:0431-96618。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 本報記者 竇仲

(責任編輯:黃成勳)

相關焦點

  • 共和國的脊梁——中國量子化學之父唐敖慶
    他被譽為「中國量子化學之父」。唐老師在指導學生        唐敖慶是我國著名科學家、教育家,被譽為「中國量子化學之父從1952年到吉林大學任教,1956年任吉林大學副校長,1978年至1986年任吉林大學校長,唐敖慶在吉林大學工作長達34年。        「在吉大化學系,『老師上課不能看講稿』是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我們知道,為了上好課,他要付出多麼大的努力;為了備好課,我已記不清他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
  • 「心有大我 至誠報國」系列報導——「中國量子化學之父」唐敖慶...
    【吉網】他是我國現代理論化學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人,被譽為「中國量子化學之父」。新中國成立伊始,他謝絕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導師的再三挽留,毅然回國。  作為學識淵博的一代宗師和資深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潛心科研,勇攀科學高峰,在化學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
  • 【中國青年報】中國量子化學之父唐敖慶仙逝
    今天,中國量子化學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唐敖慶先生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舉行。告別儀式簡單得不能再簡單。沒有主持人,願意來的人就三鞠躬送別先生。93歲的唐敖慶院士穿著他最喜歡的中山裝,靜靜地躺在白色的菊花叢中,仿佛剛剛睡著一般。
  • 唐敖慶:放棄留在美國機會和北大良好條件(圖)
    (左起)徐光憲、盧嘉錫、唐敖慶院士,1994年在天津參加會議時,三位院士在一起探討學術問題,由於唐敖慶眼睛近視2000多度,必須把材料放在離眼睛很近的地方才能看得見  原秘書追憶唐敖慶先生生前點滴  先放棄留在美國的機會,又放棄北大的良好條件,艱苦工作30多年,造就國內一流的吉大化學系
  • 【中國教育報】校長張希:用「唐敖慶星」紀念唐敖慶
    在唐敖慶老師105年誕辰之際,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將編號218914號的小行星命名為「唐敖慶星」,這是對唐敖慶老師的永恆紀念,對中國科學界,特別是對全體吉大師生來說也都有特別的意義。唐敖慶老師是傑出的科學家,在理論與計算化學研究領域成果卓著,曾兩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他是卓越的科技領導者,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首任主任,提出的「依靠專家,發揚民主,擇優支持,公正合理」十六字原則至今仍為基金委的評審工作所遵循;他是著名的教育家,曾長期擔任吉林大學副校長、校長,在他的帶領下,吉林大學很早就努力踐行教育和研究雙中心的建設方向;他是優秀教師的傑出代表,熱愛三尺講臺
  • 唐敖慶先生獲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
    唐敖慶先生1915年11月18日出生於江蘇宜興,是我國現代理論化學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人,被譽為「中國量子化學之父」。1950年,已獲博士學位的唐敖慶從美國回到祖國。1952年,唐敖慶來到吉林大學工作,與蔡鎦生、關實之、陶慰蓀等老一輩化學家一起創建了吉林大學化學系。
  • 一代大師 風範永存——追記著名化學家、教育家唐敖慶
    原標題:一代大師 風範永存 在吉林大學前衛校區寬闊的校園裡,有這樣一棟大樓,樓前廣場的正中央擺放著一尊塑像,一位老者身著中山裝正襟端坐,雙手輕放在膝上,面容慈祥、神態祥和,目光深遠而堅定地注視著前方。他就是被譽為「中國量子化學之父」的著名化學家、教育家唐敖慶,他身後的那座大樓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唐敖慶樓」。
  • 一個人和一種力量——大型原創話劇《唐敖慶》觀感
    早想落筆,為澎湃的心尋一安處,向我們的老校長致以敬意。亦早該落筆,在首次知道唐老的故事要被搬上舞臺而激動不已的時候,在首度觀看帶妝彩排而涕淚難抑的時候,在首演大獲成功舉校歡慶的時候……直到12月6日,話劇《唐敖慶》復演,雖文辭淺顯,卻再不能靜默以待。
  • 弟子追憶大師之「嚴」 悼中國量子化學開拓者唐敖慶
    [科學時報 李愛華 報導]自7月16日起,吉林大學黨委書記陳德文、校長周其鳳、中科院院士孫家鍾等上百名師生陸續來到北京,為唐敖慶先生治喪。科學界、教育界人士也從四面八方趕到北京。 唐敖慶先生1949年從美國學成歸國,開拓了中國的理論化學研究,創辦了吉林大學理論化學研究所;曾任吉林大學校長、中國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首屆主任等職務,培養了以十餘位中科院院士為代表的眾多知名學者。 回憶起唐先生,他的幾位弟子不約而同地用了一個字:「嚴」。
  • 吉大理論化學研究所高加力教授
    當選國際量子分子科學院院士...
    長春晚報記者 肖虹 通訊員 於珊珊    14日記者從吉林大學獲悉,該校理論化學研究所高加力教授在第53次國際量子分子科學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Quantum Molecular Science,IAQMS)院士大會上當選為院士,成為獲得此項殊榮的第二位吉林大學教授
  • 吉林大學新校長張希院士:難忘母校恩情,或帶領吉大崛起!
    中共中央組織部在吉林大學宣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的任命決定,張希任吉林大學校長。由此一來,我國一流大學又多了一名化學「出身」校長。吉林大學現任黨委書記、校長也均帶有「清華背景」。而吉林大學前任校長李元元教授此前已轉任華中科技大學校長。
  • 致敬唐敖慶!放棄國外優厚條件,他選擇回歸祖國,培養出十多位中科院院士!
    作為學識淵博的一代宗師和資深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潛心科研,勇攀科學高峰,是我國現代理論化學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作為知名大學的校長,他治校有方、尊師愛生,為吉林大學的發展與建設鞠躬盡瘁;作為著名的教育家,他愛國敬業,飽含赤子情懷
  • 吉林大學校長張希在「唐敖慶星」命名儀式上的致辭
    11月18日,唐敖慶先生誕辰105周年當天,「唐敖慶星」命名儀式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舉行,國際小行星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18914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唐敖慶星」。何梁何利基金信託委員會主席朱麗蘭,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書記、主任李靜海,中國科學院院士、吉林大學校長張希, 唐敖慶先生家屬代表唐敏共同為「唐敖慶星」銅匾揭幕。
  • 吉林大學校長張希在「唐敖慶星」命名儀式上致辭(全文)!
    何梁何利基金信託委員會主席朱麗蘭,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書記、主任李靜海,中國科學院院士、吉林大學校長張希, 唐敖慶先生家屬代表唐敏共同為「唐敖慶星」銅匾揭幕。何梁何利基金信託委員會秘書長段瑞春宣讀「唐敖慶星」國際命名公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團組首席科學家趙海濱介紹「唐敖慶星」發現和軌道運行情況。
  • 張希校長在「唐敖慶星」命名儀式上致辭
    何梁何利基金信託委員會主席朱麗蘭,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書記、主任李靜海,中國科學院院士、吉林大學校長張希, 唐敖慶先生家屬代表唐敏共同為「唐敖慶星」銅匾揭幕。何梁何利基金信託委員會秘書長段瑞春宣讀「唐敖慶星」國際命名公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團組首席科學家趙海濱介紹「唐敖慶星」發現和軌道運行情況。
  • 吉林大學唐敖慶教育基金會理事會舉行換屆會議
    【文/曲家偉 攝/徐立華】11月26日,吉林大學唐敖慶教育基金會理事會舉行換屆會議。中國科學院院士、吉林大學校長張希及第三屆理事會理事候選人和監事在主會場參加了會議;中國科學院院士沈家驄、黎樂民、鄒廣田、顏德嶽、馮守華、段雪、方維海等通過視頻在線參會。會議由副校長邊鐵主持。
  • 如何看待吉林大學引以為傲的理論化學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被摘牌?
    不過曾幾何時,吉林大學才是中國高校化學學科的王者,化學系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更是獨此一家。此外理論化學鼻祖唐敖慶老先生,在中國化學領域擁有極高的學術地位。不過進入新世紀以來,伴隨著唐先生等老一輩化學家的仙逝,吉林大學的化學學科發展不盡如人意。
  • 兩彈一星功臣袁承業辭世 為中國萃取劑化學之父
    文匯APP圖原標題:94歲「兩彈一星」功臣袁承業辭世:國家的需要,就是我責任又一位為「兩彈一星」作出重要貢獻的科學大家離我們而去。今天(1月11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獲悉,「兩彈一星」功臣、著名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袁承業,因病醫治無效,於1月9日晚在上海與世長辭,享年94歲。
  • 父親節特別版之化學之父!
    由於他對氣體研究的卓著成就,所以他被稱為「氣體化學之父」。因此被稱為「有機化學之父」。唐敖慶(1915 11.18 - 2008 07.15),男,江蘇宜興人,理論化學家、教育家和科技組織領導者。中國科學院院士。1940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化學系。1949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