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理論化學研究所高加力教授
當選國際量子分子科學院院士...

2020-11-28 長春晚報

  長春晚報記者 肖虹 通訊員 於珊珊

  

  14日記者從吉林大學獲悉,該校理論化學研究所高加力教授在第53次國際量子分子科學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Quantum Molecular Science,IAQMS)院士大會上當選為院士,成為獲得此項殊榮的第二位吉林大學教授。

  此前吉大已故國際著名量子化學家唐敖慶先生曾於1981年當選為該科學院院士。據悉,目前IAQMS共有四位中國院士,其他兩位分別是清華大學帥志剛教授和北京大學劉文劍教授。高加力教授一直致力於多尺度分子結構和性質關係的理論化學研究。他在量子力學和分子力學組合(QM/MM)多尺度方法的研究工作是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本人被諾貝爾委員會列為當年除三位獲獎者外在多尺度領域中做出重要貢獻的研究者的第一位。

相關焦點

  • 吉大六名校友當選2015年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12月7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官網公布2015年院士增選結果,吉大校友、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安立佳研究員當選中國科學院化學部院士,校友、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吳福元研究員當選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院士,校友、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高銳研究員當選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院士;校友、北京飛機強度研究所研究員閆楚良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院士
  • 蘇州大學時玉舫教授當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 遲力峰教授當選為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8月26日,蘇州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時玉舫教授收到歐洲科學院院長Sierd Cloetingh教授發來的賀信,祝賀他當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8月29日,蘇州大學功能納米與軟物質研究院教授遲力峰教授也收到了當選為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的好消息。
  • 吉大原校長唐敖慶辭世 被稱為中國量子化學之父
    1950年1月回國後,先後擔任北京大學、吉林大學教授,1956年起任吉林大學副校長,1978~1986年任吉林大學校長。1986~1990年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還曾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獎勵委員會主任等職。1958年6月在吉林大學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1年當選為國際量子分子科學研究院院士。
  • 我校8位教師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1位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正式對外公布,我校陸夕雲、葉向東、楊金龍、俞書宏4位教授,以及常進、陳學思、相裡斌、吳宜燦4位雙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名譽教授安東·塞林格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近日,蘇州大學2位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近日,歐洲科學院(Acadamia Europaea)正在陸續公布2020年新增院士名單。8月26日,蘇州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時玉舫收到歐洲科學院院長發來的賀信,祝賀他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8月29日,隨著名單公布,又一喜訊傳來,蘇州大學功能納米與軟物質研究院教授遲力峰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 原子與分子物理研究所丁大軍教授當選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聯合會...
    日前在英國倫敦舉行的國際純與應用物理聯合會(IUPAP)全體代表大會上,吉大原子與分子物理研究所所長丁大軍教授當選為第27屆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聯合會(IUPAP)專業委員會委員。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聯合會(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Physics, IUPAP)是國際科學聯合會理事會下屬的科學聯合會之一,於1922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成立,其全體代表大會每三年召開一次。IUPAP是國際物理學界最高的學術交流與合作組織和最具權威性的國際物理學工作者團體。
  • 同濟大學張弛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8月27日,歐洲科學院(又稱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正式發布2020年度化學學部院士增選結果,同濟大學化學學院張弛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張弛院士現任同濟大學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中國-澳大利亞功能分子材料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主任、科技部光響應功能材料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材料學部委員、中國僑聯特聘專家委員會委員、RSC、IMMM、IET和RACI等學會的Fellow。
  • 同濟大學化學學院張弛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8月27日,歐洲科學院(又稱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發布2020年度化學學部院士增選結果,同濟大學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張弛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 14位中國學者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了解一下?
    ,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15年7月當選為十二屆全國青聯副主席;2017年10月當選中國科學院留學人員聯誼會第一屆理事會副會長;2017年11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濤,1963年出生於陝西省安康市,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 。
  •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11月16日,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第二十二次院士大會在京召開。高福等24位中國學者增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這是中國科學家當選人數最多的一次。截至目前,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裡,中國科學家有206人。其中,1996~2009年產生123人;2010~2019年(第十四屆到第二十一屆)8次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院士大會,選舉並產生來自中國的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83人。國際歐亞科學院成立於1994年,擁有來自46個國家的600餘名院士、通訊院士和榮譽委員。
  • 莊小威等華人當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王辰當選外籍院士
    來源:未來論壇綜合自Bio生物世界、高分子科學前沿、新智元等2020年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NAM)增選100位新院士,其中90名常規成員和10名國際成員。新增後,NAM院士總數超過2200人,其中國際院士為175人。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
  • 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曉風等華人學者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當地時間4月27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新晉院士名單。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曹曉風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6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院士,2019年當選歐亞科學院院士。長期從事植物表觀遺傳學研究。Howard Chang分子生物學家,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個人動態調控組中心主任、霍華德·修斯醫學(HHMI)研究員。
  • 200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當選院士簡介
    主要從事配位化學與分子磁性研究,將分子設計合成、實驗表徵與理論研究相結合,系統研究了分子固體中磁性離子的相互作用、磁弛豫、磁有序等與結構的關係。在發現新的磁現象,發展新類型分子磁體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進展。系統發展出設計分子磁體的一些新思路和新途徑;在一些弱作用體系發現外磁場依賴的磁弛豫行為,得到第一例同自旋單鏈磁體等,有助於揭示分子磁性的量子本質。
  • 江西又多一位院士!江風益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19年新增院士名單。南昌大學江風益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院士,這是南昌大學本土產生的首位中國科學院院士,標誌著南昌大學領軍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重大突破。北京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及復旦大學先進材料實驗室教授。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7.遊效曾無機化學家 1934年1月24日生於江西吉安。1955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1957年獲南京大學碩士學位,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 兩位南通籍科學家當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
    當地時間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在其官網上宣布了新入選的90名常規成員和10名國際成員。現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神經學教授、細胞工程研究所幹細胞項目負責人。為了應對緊急的全球健康問題,他的團隊及時發現了寨卡病毒感染的發病機理,機制和治療方法。
  • 美國科學院公布新一批院士名單,中科院曹曉風及五名華裔教授當選
    大數據文摘出品4月27日,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公布了最新當選的120名院士及26名外籍院士名單,以表彰他們在原創研究中的傑出成就。我國中科院院士曹曉風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現年55歲的曹曉風,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也是植物表觀遺傳學家。
  • 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又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北京這位教授厲害了!
    7月27日,歐洲科學院 (Academia Europaea, the Academy of Europe) 正式公布,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成秋明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歐洲科學院年會暨新當選院士入會儀式將推遲至2021年10月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市舉行。
  • 四名華人當選2016年美國科學院院士 含一蘇州人
    2016年院士增選結果,共有84位知名學者當選美國科學院新科院士,來自14個國家(地區)的21位學者當選2016年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科學院在其新聞中認為這些當選人的卓越的原創性研究得到廣泛認可。至此,美國科學院院士總人數達到2291人,外籍院士人數達到465人。  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國際著名納米技術專家戴宏傑、維吉尼亞理工學院分子病毒學教授孟祥金、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系教授楊培東等三名華人教授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安芷生當選2016年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四名溫州人當選中國科學院新院士
    吳朝暉是目前最為年輕的溫籍兩院院士。謝作偉,男,1964年出生於溫州蒼南,1978畢業於蒼南縣靈溪中學,香港中文大學化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2008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吳朝暉,男,1966年12月出生,溫州人,浙江大學計算機應用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 5位華人當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王辰當選外籍院士!
    2020年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Medicine,NAM)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的院士名單,梁錦榮、李飛飛、劉汝謙、送紅軍、莊小威當選,王辰院士當選外籍院士。祝賀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