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團隊合作發現氧氣含量控制寒武紀大爆發過程—新聞—科學網

2021-01-07 科學網

 

發生在5.4億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發,是生物演化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現生動物的絕大多數門類在很短的時間裡「突然」出現,奠定了顯生宙生物演化的基礎。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次大爆發?大爆發的過程又是什麼樣的?

 

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南京古生物所)朱茂炎研究員和英國倫敦大學學院Graham Shields教授領導的中英俄國際合作團隊,通過對西伯利亞寒武紀早期碳酸鹽巖地層的碳、硫同位素研究,揭示了大氣和海洋的氧氣含量控制著寒武紀大爆發的過程。相關成果於5月6日在線發表在英國《自然》雜誌子刊《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

 

早在2006年,朱茂炎團隊就提出了階段性輻射和滅絕的寒武紀大爆發過程模型,並發現動物早期演化的階段性輻射和滅絕過程,與海水碳同位素的異常變化存在耦合關係。但是,這種相關性之間的具體原因和機制一直不明。

 

朱茂炎指出,俄羅斯西伯利亞是解決這一科學問題的關鍵地區,因為該地區的寒武紀早期地層剖面不僅化石豐富,更重要的是由一套連續的碳酸鹽巖沉積序列構成,記錄了該時期全球海水碳同位素的完整演化過程,從而為揭示該時期包括碳、硫同位素等海水化學變化與生物演化過程之間的相關性提供了可靠研究材料。

 

朱茂炎團隊通過與俄羅斯同行合作,於2008年在西伯利亞開展了野外工作,採集了一套珍貴的寒武紀早期碳酸鹽巖地層樣品。隨後,由來自南京古生物所、南京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利茲大學、蘭卡斯特大學、牛津大學和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的科學家組成的中英俄合作團隊,在詳細的地層學和生物化石多樣性演化研究的基礎上,對這套樣品開展了系統的碳、硫同位素實驗分析和數學模型計算,獲得了令人興奮的研究結果。

 

生物地球化學循環模型計算表明,該地區海水碳、硫同位素在寒武紀早期距今5.24億年至5.14億年期間發生了五次同步變化,其變化幅度反映了大氣和淺海中氧氣含量的變化幅度。而距今5.14 億年之後碳、硫同位素的不同步變化則反映了海水的普遍缺氧。

 

綜合生物地層資料研究表明,在寒武紀早期距今5.24億年至5.14億年之間的一千萬年時間內,也就是寒武紀大爆發的高峰時期,海水碳和硫同位素值發生的同步波動的次數和幅度,與動物化石多樣性變化的次數和幅度在時間上高度吻合。而在距今5.14 億年之後的大約兩百萬年間,碳和硫同位素之間的變化則是不同步的,碳同位素保持明顯的負異常,硫同位素頻繁波動。巧合的是,這一時間內發生了全球性寒武紀動物群的大滅絕。

 

朱茂炎告訴《中國科學報》:「這一研究首次採用定量模型論證了動物的寒武紀大爆發的幕式過程受控於大氣和海洋的氧氣含量變化,而發生在距今5.14 億年左右的寒武紀動物群大滅絕事件是海水缺氧造成的。」此外,該研究也從實驗方法學上證實,碳酸鹽巖中微量硫酸鹽硫同位素也可以很好地用於示蹤古代海水硫的循環。(沈春蕾 陳孝正)

 

 

 

西伯利亞勒拿河邊陡峭的寒武紀早期碳酸鹽巖地層剖面

 

 

 

 

相關焦點

  • 南京古生物研究所:5.4億年前,氧氣含量控制了寒武紀大爆發
    交匯點訊 發生在5.4億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發,是生物演化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現生動物的絕大多數門類在很短的時間裡「突然」出現,奠定了顯生宙生物演化的基礎。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次大爆發?大爆發的過程什麼樣?來自中英俄團隊的最新研究表明,氧氣含量是控制著寒武紀大爆發進程的最關鍵因素。
  • 氧氣含量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關鍵開關」
    發生在5.4億年前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堪稱地球生物演化史上的裡程碑,現生動物的絕大多數門類在很短的時間裡「突然」出現。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次大爆發?來自中英俄團隊的最新研究表明,氧氣含量是控制著寒武紀大爆發進程的最關鍵因素。該成果於5月6日在線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上。
  • 癌症竟然和寒武紀大爆發有關?或是生物超能力的失控
    最近,瑞典隆德大學的跨學科團隊在最新一期《自然?生態學與演化》上提出了一個關於寒武紀大爆發的新假說。他們通過腫瘤研究提出,寒武紀大爆發緣於多細胞生物的一種特殊能力,而非含氧量增加等外部條件的變化。  癌症或是寒武紀生物超能力的失控  哈馬倫德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她開始關注腫瘤與寒武紀大爆發的關係,有3個契機:「第一,我有家人和同事得了癌症,所以我開始聽癌症科學的新聞,讀到了萊恩威弗和戴維斯的腫瘤體現演化的觀點;第二,我參加了一個地質學家和生物學家的會議,感到我們被困在舊模式中,而沒有增進(對寒武紀大爆發的)理解;第三,有位微生物學家教會我
  • 人類癌症竟然和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發有關?
    關於寒武紀大爆發有各種解釋,它也成為了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上的一大懸案。 最近,瑞典隆德大學的跨學科團隊在最新一期《自然?生態學與演化》上提出了一個關於寒武紀大爆發的新假說。他們通過腫瘤研究提出,寒武紀大爆發緣於多細胞生物的一種特殊能力,而非含氧量增加等外部條件的變化。
  • 中國科學家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添新解
    距今約5.4億年前的寒武紀早期,地球上最複雜的生命動物「爆發式」出現,這一現象被越來越多的化石發現所證實。但為什麼會出現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爆發的過程又是怎樣的?這一直是當今演化生物學和地球科學共同關注的重大基礎前沿科學問題。
  • 癌症竟然和寒武紀大爆發有關?這些傳統假說,你更相信哪個?
    大約5.4億年前到5.3億年前的寒武紀地層中一下子出現了各種無脊椎動物化石,這被稱為寒武紀大爆發。關於寒武紀大爆發有各種解釋,它也成為了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上的一大懸案。最近,瑞典隆德大學的跨學科團隊在最新一期《自然·生態學與演化》上提出了一個關於寒武紀大爆發的新假說。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它!
    研究團隊通過對西伯利亞寒武紀早期碳酸鹽巖地層的碳、硫同位素研究,認為當時地球大氣和海洋中的氧氣含量,是控制寒武紀大爆發「關鍵開關」。這一最新研究成果於5月6日在線發表在英國《自然-地球科學》上,英國利茲大學何天辰博士為第一和通訊作者,朱茂炎和Graham Shields為共同通訊作者。
  • 5.4億年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謎底揭開
    大爆發的過程又是什麼樣的?由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朱茂炎領導的中英俄團隊最新研究發現,氧氣含量是控制寒武紀大爆發進程的最關鍵因素。相關成果於2019年5月6日在線發表在英國《自然》雜誌子刊《自然—地球科學》。
  • 中科院南古所發布最新研究成果:氧氣催生遠古生命大爆發
    科學界將此現象比喻為「寒武紀大爆發」。是什麼「神秘力量」促成了這次大爆發?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發布,來自中英俄團隊的最新研究表明,對西伯利亞寒武紀早期碳酸鹽巖地層的碳、硫同位素研究,揭示了氧氣含量是控制著寒武紀大爆發進程的最關鍵因素。
  • 寒武紀大爆發時是什麼導致了生命的增加?
    從這個時代開始,人們便可以從此時代的巖層地層中發現大量生物的化石。而寒武紀之後的生物種類也迅速增加,生物也有了外殼、外骨骼以及內骨骼。也因為這些身體上的轉變,生物能形成化石,人們也能更輕易地發現它們的遺蹟。先別考慮這些變化的成因。
  • 西北大學科研團隊發現寒武紀大爆發極盛時期的清江生物群
    阿琳娜 攝中新網西安3月22日電 (記者 阿琳娜 梅鐿瀧)北京時間22日,《科學》(Science)發表西北大學早期生命與環境創新研究團隊張興亮、傅東靜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華南早寒武世布爾吉斯頁巖型化石庫——清江生物群》,在國際上首次公布了該團隊在中國宜昌長陽地區發現了距今5.18億年的寒武紀特異埋藏軟軀體化石庫,命名為「清江生物群」。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秘密 | 進化的歷史011
    距今約5.3億年前的寒武紀地質時期,在2000萬年時間內地球上突然湧現出各種各樣的動物,它們不約而同的迅速起源、立即出現。節肢、腕足、蠕形、海綿、脊索動物等等一系列與現代動物形態基本相同的動物幾乎同時出現在地球這個生命的舞臺之上。形成了多種門類動物同時爆發的繁榮景象。這一時期被稱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這一現象被認為是對達爾文進化論的一個挑戰。
  • 科學家揭秘海洋環境因素對寒武紀大爆發的影響
    【科技前沿】  光明日報北京7月4日電(記者袁於飛)埃迪卡拉紀晚期—寒武紀早期是後生動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的關鍵時期,幾乎所有現代的動物門類在一個較短的時期內快速出現,海洋生態系統也接近現代水平,這一現象被稱為「寒武紀大爆發
  • 「寒武紀大爆發」的謎底,離我們越來越近
    生態驅動假說正在刷新認知進入21世紀,科學家們將研究方向轉變為寒武紀大爆發的具體過程和幕後原因。為什麼大約38億年前生命在地球出現之後,一直要到5.3億年前的寒武紀早期才發生複雜動物的快速爆發呢?學者們認為,伴隨著動物起源和寒武紀大爆發,地球巖石圈、大氣圈和水圈也發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
  • 讓人活命的氧氣,曾導致99.5%的生命消失
    隨著氧氣含量的增加,微型浮遊動物和出現的身體結構複雜的動物形成了複雜的食物網,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有機質,並以動物大顆粒排洩物和屍體的形式進入沉積物,大大提高了有機物埋藏的效率,最終導致了海洋和大氣中氧氣含量的增加。
  • 雲南大學古生物研究院科研團隊揭示寒武紀大爆發生態驅動新維度
    李昱靜博士研究發現其體內聚集有共生的硬殼管狀生物,代表了目前已知的後生動物體內共生關係的最早化石記錄;這一發現揭示了寒武紀早期海洋生態系統已經演化出了內共生等生態維度,表明寒武紀早期海洋生態系統的複雜程度遠遠超過以前的認知。
  • 在5億年前的寒武紀,為什麼會突然經歷生命大爆發?
    地球生物群的第一次重大轉折,發生距今大約5.4億年前的寒武紀,在前寒武紀的2000萬年間,地球上「突然」出現了許多無脊椎動物,包括環節動物類、腕足類、軟體動物類、海綿類等等,它們都是現存很多動物的祖先,這次事件史稱「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 澄江動物群——寒武紀大爆發之實證
    在地球生命漫長而複雜的演化過程中,一些古老的生物遺體或生命活動痕跡被保存在巖層中,形成了化石,成為恢復地球生命歷史最直接和最重要的證據。在地球歷史中,寒武紀是一個引人注目的重要時期,早在19世紀初期,人們便注意到一個現象,即從寒武紀開始,地層中保存了大量的化石,而在寒武紀以前的地層中卻很少有化石。
  • 寒武紀大爆發是否真實存在?我們離謎底越來越近
    「從20世紀後期至今,對這些化石群的深入研究,正在為『寒武紀大爆發是一次真實的生物快速演化事件』提供越來越多的證據。」早期即參與澄江生物群研究的陳均遠研究員說。   生態驅動假說正在刷新認知   進入21世紀,科學家們將研究方向轉變為寒武紀大爆發的具體過程和幕後原因。
  • 距今約5.12億年 中外合作研究發現地球已知最古老寄生關係
    張志飛 供圖自然科研旗下國際綜合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古生物學研究論文稱,中外學者在雲南東部寒武紀關山動物化石種群中,發現約5.12億年前的舌形貝型腕足動物被一種生物寄生,後者或能將腕足動物的食物轉為自身食物,這是迄今已知在化石記錄中發現的最古老寄生關係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