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鳴而冬至止,《詩經》裡的小鳥,竟是掌管夏至的官名?

2020-12-05 騰訊網

七十二候是我國最早的結合天文、氣象、物候知識指導農事活動的曆法,以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是我國的文化瑰寶。

季節之神的安排真是奇妙,在中國傳統的幹支曆法中,二十四節氣中的芒種是午月(五月)的起始,也就是夏季的中間月份——仲夏的開端。

芒種次候,也就是仲夏時節的來臨。夏至是中國最早的重要節氣之一,被看作是進入仲夏的標誌。跨進了仲夏。於是天熱起來了,雨多起來了。南中國進入了梅雨季節。螢火蟲開始出現了,《詩經》裡的小鳥——伯勞也開始鳴啾起來。勞燕分飛的勞字,指的便是它。

七月鳴鵙

芒種二候「鵙(jú)始鳴」是七十二候中的第二十六候。《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注曰:「二侯鵙始鳴:鵙,百勞也,」《本草》作博勞,朱子《孟》注曰:「博勞,惡聲之鳥,蓋梟類也。」曹子建《惡鳥論》:「百勞以五月鳴,其聲鵙鵙然,故以之立名。」似俗稱濁溫,故《埤雅禽經》注云:「伯勞不能翱翔,直飛而已。」《毛詩》曰:「七月鳴鵙,蓋周七月夏五月也。

伯勞在古籍中有多個名字。《易·通卦驗》解釋博勞,夏至感應陰氣而開始鳴叫,冬至而止。伯勞也叫鵙(jú音橘)。《禮·月令》上說:仲夏之月,鵙始鳴。《詩·豳風》有歌曰:七月鳴鵙。說的是:伯勞在七月仍在鳴叫。

古人以物候辨識天氣與季節,伯勞的「夏至鳴而冬至止」的特性,成了天然時鐘。據中國歷史記載,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上古五帝時,帝少昊,曾以鳥名設官職,所設掌管冬夏至的官伯趙氏,就是伯勞(《左傳·昭公十七年》)。

伯勞的神話故事

我們讀過《初學記》的知道,裡面有一個故事:「琴操,履霜操者,伯奇之所作也。伯奇,尹吉甫之子也。甫聽其後妻之言,疑其孝子伯奇,遂逐之。伯奇編水荷而衣之,採蘋花而食之。清朝履霜,而自傷無罪見放逐,乃援琴而鼓之。

尹吉甫聽信後妻不實之詞,放逐自己兒子伯奇的故事:「欲知孝子傷心,晨霜踐履;」誤殺前妻留下的愛子伯奇,而伯奇的弟弟伯封哀悼兄長的不幸,就作了一首悲傷的詩,尹吉甫聽了以後十分後悔,哀痛不已。

有一天尹吉甫在郊外看見一隻從未見過的鳥,停在桑樹上對他啾啾而鳴,聲音甚是悲涼哀悽,尹吉甫忽然心動認為這隻鳥是他的兒子伯奇魂魄所化,於是就說︰「伯奇勞乎,如果你是我兒子伯奇就飛來停在我的馬車上」,話剛講完這隻鳥就飛過來停在馬車上,於是尹吉甫就載著這隻鳥回家,到家以後鳥又停在井上對屋哀鳴,而尹吉甫假裝要射鳥,拿起弓箭就將繼室射殺了,以安慰伯奇。

鵙始鳴,鵙是指伯勞鳥,「勞燕分飛」的勞,是一種小型猛禽。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並且感陰而鳴。它的鳴聲侷促尖銳,聲聲是別春之離愁。當然,伯勞初囀月微明,亦是仲夏夜尋夢的美麗詩意。芒種,地面陽熱已滿,氣血旺於心經,心火旺盛。容易心火亢盛,從而心煩、心悸、失眠、多夢。

相關焦點

  • 《詩經》裡的伯勞鳥
    夏至是中國最早被確定的重要節氣,被看作是進入仲夏的標誌。後來,在前面細分出一個芒種,它與夏至如同一個人的前後腳兒一樣,跨進了仲夏。於是天熱起來了,雨多起來了。南中國進入了梅雨季節。螢火蟲開始出現了,《詩經》裡的小鳥——伯勞也開始鳴啾起來。勞燕分飛的勞字,指的便是它。
  • 農村老人常說:冬至魚生夏至狗!對這天的荔枝狗肉節咋看?
    比如題主這句俗語「冬至魚生夏至狗」,至今仍流傳著三種說法。而且廣西等地還有夏至舉辦荔枝狗肉節的習俗,外人乍看有點難以接受,是否該保留這種習俗也是飽受爭議!「冬至魚生夏至狗」其實是一種曲解的說法,冬至並不是代表冬季的開始,而冬至的「至」是到頭之意,指這天北半球的太陽要開始北移了,而且這天的白晝時間最短,在民間也有「冬至吃麵,一天長一線」就是指冬至後白晝會逐漸變長。而在寒冷的冬至吃魚生我們這邊沒有這個習俗,因為魚生本身生冷,並不適合在冬至食用,屬於冷上加冷傷害脾胃之嫌!
  • 夏至和冬至是最值得注意的節氣
    在一年四季中,除了每個季節養生要注意的問題外,有兩個節氣非常值得我們注意,一個就是冬至,另一個就是夏至。一年有24個節氣,冬至和夏至這兩個節氣在一年裡邊有什麼樣的特點呢?冬至大家知道,它第一個特點就是太陽直射點到了最南邊了,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第二個特點就是陽氣開始出生了,所以大家說「冬至一陽生」;夏至時太陽到了北回歸線,到了我們大家覺得最熱的時候,這時太陽開始重新向南走,既是最熱的時候,也是陰氣開始生的時候。所以一年裡邊,冬至和夏至這兩個節氣是很特殊的,也是最值得注意的,我們老百姓有句古話說,冬至和夏至都是「收人」的時候。為什麼?
  • 北方夏至吃什麼傳統食物 中國南北夏至冬至各地吃什麼
    ­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我國的每一個節氣都有不同的傳統習俗,在吃的方面也是很有講究,那麼北方夏至吃什麼傳統食物呢?  不管是傳統節日還是傳統節氣,我國各地都有各種各樣的習俗,尤其在食物方面,南北方有很大的差異。夏至節氣的時候,南方嶺南地區會吃狗肉或荔枝,有的地區會吃湯圓。而北方地區的傳統食物中自然是離不開麵食的,所以,夏至北方人吃各式各樣的面。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啥意思?今年冬至後會冷麼?
    除了尊崇一些習俗外,在農村,冬至日討論俗語也是人們的一個愛好,因為這俗語承載著千百年來的農村文化,各種經驗都被包含其中,是非常值得後人學習的,就像今天這句「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就是一個非常意義的冬至俗語,下面筆者帶大家來了解下。
  • 冬至餃子夏至面 你知道夏至怎麼養生嗎
    冬至餃子夏至面 你知道夏至怎麼養生嗎時間:2020-06-21 09: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餃子夏至面 你知道夏至怎麼養生嗎 夏至,是古代24節氣中,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沒有之一。 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 原來「長到夏至,短到冬至」是這個意思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夏天的第四個節氣,一般都在公曆6月21、或22號這天,夏至表示已經真正進入了炎熱的季節了,至就是到、極的意思。夏至這一天白天的時間最長。從這天開始,白天的時間又慢慢地變短,短到冬至過後,白天的時間又慢慢地變長。
  • 夏至比冬至長6個多小時
    本報訊(記者 李爽 趙春剛) 昨日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夏至,夏至日這一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到北回歸線,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長。平時我們都知道,一年當中夏至日白天最長,冬至日白天最短,但你知道,夏至日這天長春的白天有多長時間,究竟夏至日比冬至日長多少嗎?
  • 夏至冬至,你還記得這些知識嗎?
    夏至(summer solstice)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為夏至日。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越長,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這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而南半球則相反,南半球緯度越高的地方,黑夜越長,白晝越短,南極圈內出現極夜現象。
  • 今日夏至,農諺「冬至餃子夏至面」,夏至為什麼要吃麵?
    夏至到,農諺「冬至餃子夏至面」,夏至吃麵有啥說法?文/農夫也瘋狂今天是6月21日,農曆五月十九日,也是24節氣中的夏至。當夏至節氣到了,酷暑也就到了。從夏至這天就開始數九了,每九天為一九,經歷過九個九天以後夏季也就結束了。而在夏至節氣的時候,氣溫不斷升高了,人也因為酷暑難耐而沒有食慾了。那在夏至節氣的時候吃什麼好呢?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在夏至節氣這天,在國內很多地方都流行吃「夏至面」,也就是苗條,那夏至為何要吃麵?夏至吃麵有啥說法嗎?
  • 為什麼唐詩中寫夏至的很少,寫冬至的卻很多?
    今天就是夏至了,有什麼夏至的古詩呢,我特意搜索了全唐詩,用題目進行檢測包含夏至的詩只有4首,如果用內容進行檢索,則又多了一首白居易的《思歸》。也就是說在將近五萬首唐詩中只有5首詩是和夏至有關的。接著,我有搜索了表現冬至的詩,用題目進行檢測包含冬至的詩有27篇,而用內容進行檢索,則又多出11首,也就是說唐詩中和冬至相關的詩有38首。相比和夏至相關的5首要多出很多。那麼為什麼會產生如此大的差距呢?我們就要從夏至和冬至在唐代受到重視的程度來說了。
  • 冬至羊夏至狗!冬至酒,留到明年九月九!客家人這樣過冬至!
    客家人有「冬至酒,留到明年九月九」的說法。客家人認為,冬至時的水味最醇,用它釀的酒可久藏不壞,柔和爽口。所以,客家人冬至釀酒已成為習俗。 釀酒用的新糯稻,去殼倒入竹篼裡,洗去糯米中的塵物倒進飯甑,放到鍋裡蒸熟,隨後用水衝冷,將碾成末的酒餅與糯米飯均勻地攪拌,最後放進酒罈,讓其發酵。
  • 谷歌塗鴉慶祝冬至/夏至的到來
    據外媒CNET報導,北半球的冬至已於12月22日正式到來。為了突出我們中許多人在未來三個月左右可能會遇到的嚴酷天氣,谷歌製作了一個塗鴉(與今年早些時候慶祝秋分到來的塗鴉具有相同的風格),這一次谷歌塗鴉展現的是一個令人驚訝的表情和出現在北極上的雪人。
  • 冬至到,深圳市民笑言氣溫如夏至
    原標題:冬至到,市民笑言氣溫如夏至   近來深圳天氣溫暖,白天最高氣溫在24℃~26℃,今日冬至到來,預計氣溫20℃~27℃,深圳依舊沒有嗅到冬天的氣息,不少市民不禁感嘆「冬至如夏至」。據深圳市氣象臺專家介紹,今年冬至與往年相比偏暖,深圳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上有四成年份無冬。
  • 夏至和冬至的日照時間相差多少?
    不同緯度夏至和冬至的日照時間相差很大,由赤道到兩極從0到24小時不等。緯度越低,相差越小,緯度越高相差越大。冬至日全球的晝長和正午太陽高度角冬至日全球的晝長和正午太陽高度角不同主要緯度的夏至日和冬至日日照時間差赤道地區,夏至日晝長12小時,冬至日晝長12小時,相差0小時。
  • 老話說:「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你知道哪天開始數九?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後天就是三九了,人們普遍認為從冬至那一天開始,每九天為一個九,等數到九個九天,九九八十一天之後,也就是九盡桃花開了。但是這種數九的方法其實是錯誤的,有句話叫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這才是真正的數九方法,下面就來看看真正的數九到底是怎麼數的。
  • 動物森友會》上線「夏至/冬至」特別商品!
    動物森友會》官方在遊戲中上線了新的特別商品——夏至/冬至特別商品,冬天的特別商品「夏至花冠」和冬天的「冬至毛衣」,這兩款新的特別商品的購買日期截止至7月6日。  夏至/冬至特別商品: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時間過得飛快,後天就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從冬至節氣後便開始數九,所以冬至的到來,也意味著寒冷冬季的到來。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