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塗鴉慶祝冬至/夏至的到來

2020-12-05 cnBeta

據外媒CNET報導,北半球的冬至已於12月22日正式到來。為了突出我們中許多人在未來三個月左右可能會遇到的嚴酷天氣,谷歌製作了一個塗鴉(與今年早些時候慶祝秋分到來的塗鴉具有相同的風格),這一次谷歌塗鴉展現的是一個令人驚訝的表情和出現在北極上的雪人。

就在北半球迎接一年中最短的日子之際,谷歌還通過夏至塗鴉來幫助南半球迎接夏季的溫暖日子。該塗鴉的特徵是讓人們更加滿意地注視著棕櫚樹和陽光沐浴下的躺椅。

冬至/夏至在全球不同文化之間都有不同的解釋,但通常以假日、節日和儀式為標誌。

相關焦點

  • 玻利維亞提議設節日慶祝夏至和冬至 獲聯合國批准
    中新網6月24日電 據南美僑報網報導,聯合國大會6月20日通過了一項決議,將6月21日定為「國際慶祝至點日」(指冬至或夏至)。據報導,玻利維亞駐聯合國大使羅蘭蒂(Sacha Llorenti)6月20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了玻利維亞提出的將每年6月21日定為「國際慶祝至點日」的提案,並鼓勵各成員國積極開展該節日的慶祝宣傳活動。
  • 冬至羊夏至狗!冬至酒,留到明年九月九!客家人這樣過冬至!
    客家人有「冬至酒,留到明年九月九」的說法。客家人認為,冬至時的水味最醇,用它釀的酒可久藏不壞,柔和爽口。所以,客家人冬至釀酒已成為習俗。 「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饗祀先祖」,客家人祭祖分春冬兩次,祭冬至祖雖不如清明祭祖那樣隆重,但一年兩次是必須進行的,因有說「關冬至門」,所以祭祖又必須在冬至前進行。
  • 冬至到,深圳市民笑言氣溫如夏至
    原標題:冬至到,市民笑言氣溫如夏至   近來深圳天氣溫暖,白天最高氣溫在24℃~26℃,今日冬至到來,預計氣溫20℃~27℃,深圳依舊沒有嗅到冬天的氣息,不少市民不禁感嘆「冬至如夏至」。據深圳市氣象臺專家介紹,今年冬至與往年相比偏暖,深圳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上有四成年份無冬。
  • 今日夏至,農諺「冬至餃子夏至面」,夏至為什麼要吃麵?
    夏至到,農諺「冬至餃子夏至面」,夏至吃麵有啥說法?文/農夫也瘋狂今天是6月21日,農曆五月十九日,也是24節氣中的夏至。當夏至節氣到了,酷暑也就到了。從夏至這天就開始數九了,每九天為一九,經歷過九個九天以後夏季也就結束了。而在夏至節氣的時候,氣溫不斷升高了,人也因為酷暑難耐而沒有食慾了。那在夏至節氣的時候吃什麼好呢?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在夏至節氣這天,在國內很多地方都流行吃「夏至面」,也就是苗條,那夏至為何要吃麵?夏至吃麵有啥說法嗎?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啥意思?今年冬至後會冷麼?
    今天是冬至節氣,每當冬至到來,筆者的家鄉都會非常熱鬧,因為在冬至的時候貓冬的人們就會三五一小聚,十人一大聚的聚在一起包餃子、祭祖先,共同祈禱明年的莊稼能夠風調雨順,豐收滿滿,所以冬至對於別人說是節氣,但對於農民來說也是一種希望的寄託。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時間過得飛快,後天就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從冬至節氣後便開始數九,所以冬至的到來,也意味著寒冷冬季的到來。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為何說冬至大過年?冬至與夏至是制定曆法的關鍵
    古代重視冬至,因為冬至與夏至是制定曆法的關鍵,曆法準確,測可證明皇帝掌握天命,具有順天應人的資格,所以特別受到重視。《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古人在冬至這一天最重要的民俗活動是拜冬,自魏晉以下,一直存在著按慶元旦的禮俗來過冬至節的慣制。陸遊在《老學庵筆記》中說:「是夕冬至除夜,乃知唐人冬至前一日亦謂之除夜。」
  • 冬至蘿蔔夏至姜 適時進食無病痛
    由此可見,在漢代冬至前後,朝廷上下會安身靜體,商旅停業,邊塞閉關,擇吉日舉行「賀冬」儀式。   到了宋代,過冬至成了普羅大眾的節日,民間私塾也會酌情放行,流傳有「冬至大似年,先生不放不給錢」的民諺。據《東京夢華錄》描述:「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   古時冬至如何過節?
  • 夏至和冬至是最值得注意的節氣
    在一年四季中,除了每個季節養生要注意的問題外,有兩個節氣非常值得我們注意,一個就是冬至,另一個就是夏至。一年有24個節氣,冬至和夏至這兩個節氣在一年裡邊有什麼樣的特點呢?冬至大家知道,它第一個特點就是太陽直射點到了最南邊了,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第二個特點就是陽氣開始出生了,所以大家說「冬至一陽生」;夏至時太陽到了北回歸線,到了我們大家覺得最熱的時候,這時太陽開始重新向南走,既是最熱的時候,也是陰氣開始生的時候。所以一年裡邊,冬至和夏至這兩個節氣是很特殊的,也是最值得注意的,我們老百姓有句古話說,冬至和夏至都是「收人」的時候。為什麼?
  • 被列入人類遺產名錄的(二十四節氣)、夏至與冬至十年時間點
    夏至與冬至一年陰陽之氣交接很多事情都需要考慮這兩個時間點如貴人用事、排盤時等夏至(英文名 Summer Solstice):人們常說的三伏天就是在夏至到來之後會有的。冬至(英文名 Winter Solstice):唐代詩人杜甫曾作詩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見三秦。
  • 什麼是夏至?天文學家解釋
    博科園-科學科普夏至標誌著夏季的正式開始世界各地的人們用篝火、節日和音樂慶典來慶祝季節的變化。天文學家可以計算出冬至的確切時間,當地球到達其軌道上的點時,北極與太陽的角度最近。那一刻將是早上6點07分。東部時間今年6月21日。從地球上看,太陽相對於恆星會出現在最北邊。住在北回歸線上的人,在赤道以北23.5度的地方,中午會看到太陽直直地穿過頭頂。
  • 冬至餃子夏至面 你知道夏至怎麼養生嗎
    冬至餃子夏至面 你知道夏至怎麼養生嗎時間:2020-06-21 09: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餃子夏至面 你知道夏至怎麼養生嗎 夏至,是古代24節氣中,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沒有之一。 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 農村老人常說:冬至魚生夏至狗!對這天的荔枝狗肉節咋看?
    比如題主這句俗語「冬至魚生夏至狗」,至今仍流傳著三種說法。而且廣西等地還有夏至舉辦荔枝狗肉節的習俗,外人乍看有點難以接受,是否該保留這種習俗也是飽受爭議!「冬至魚生夏至狗」其實是一種曲解的說法,冬至並不是代表冬季的開始,而冬至的「至」是到頭之意,指這天北半球的太陽要開始北移了,而且這天的白晝時間最短,在民間也有「冬至吃麵,一天長一線」就是指冬至後白晝會逐漸變長。而在寒冷的冬至吃魚生我們這邊沒有這個習俗,因為魚生本身生冷,並不適合在冬至食用,屬於冷上加冷傷害脾胃之嫌!
  • 夏至比冬至長6個多小時
    本報訊(記者 李爽 趙春剛) 昨日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夏至,夏至日這一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到北回歸線,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長。平時我們都知道,一年當中夏至日白天最長,冬至日白天最短,但你知道,夏至日這天長春的白天有多長時間,究竟夏至日比冬至日長多少嗎?
  • 農村俗語「冬至始打霜,夏至幹長江」,什麼意思,明年莊稼歉收?
    眼下,冬至節氣馬上就到了,冬至在農村有祭祀的習俗,不過在我們這裡冬至這天少不了蘿蔔餡的大餃子,隨著寒潮的結束,這幾日氣溫有了4~5度的升溫,很多村民為了節約,白天也停了火爐子,走到村口和鄰居聊天。在農村冬至即將到來,村裡老人說,冬至這一天能預測來年的收成和天氣的變化,大家看看靠譜嗎?一、冬至月半腰,過年不戴帽村裡老人說,冬至這一天如果在陰曆的月半,那麼今冬不會太冷,將比往年暖和一些,過年出門拜年也不用穿很厚的衣服!
  • 北方夏至吃什麼傳統食物 中國南北夏至冬至各地吃什麼
    ­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我國的每一個節氣都有不同的傳統習俗,在吃的方面也是很有講究,那麼北方夏至吃什麼傳統食物呢?  不管是傳統節日還是傳統節氣,我國各地都有各種各樣的習俗,尤其在食物方面,南北方有很大的差異。夏至節氣的時候,南方嶺南地區會吃狗肉或荔枝,有的地區會吃湯圓。而北方地區的傳統食物中自然是離不開麵食的,所以,夏至北方人吃各式各樣的面。
  • 夏至冬至,你還記得這些知識嗎?
    夏至(summer solstice)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為夏至日。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越長,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這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而南半球則相反,南半球緯度越高的地方,黑夜越長,白晝越短,南極圈內出現極夜現象。
  • 今天冬至,我們多數吃餃子、湯圓,外國人這一天怎麼慶祝呢?
    冬至這一天,雖有不同,但各地都有自己的方式來慶祝。那麼外國人在冬至這一天怎麼過得呢?在中國,各地慶祝冬至,習俗各不相同,北方較為一致,多吃餃子慶祝,南方吃湯圓、餛飩、赤豆糯米飯、年糕等來慶祝。在中國,各地慶祝冬至,習俗各不相同,北方較為一致,多吃餃子慶祝,南方吃湯圓、餛飩、赤豆糯米飯、年糕等來慶祝。
  • 為什麼唐詩中寫夏至的很少,寫冬至的卻很多?
    今天就是夏至了,有什麼夏至的古詩呢,我特意搜索了全唐詩,用題目進行檢測包含夏至的詩只有4首,如果用內容進行檢索,則又多了一首白居易的《思歸》。也就是說在將近五萬首唐詩中只有5首詩是和夏至有關的。接著,我有搜索了表現冬至的詩,用題目進行檢測包含冬至的詩有27篇,而用內容進行檢索,則又多出11首,也就是說唐詩中和冬至相關的詩有38首。相比和夏至相關的5首要多出很多。那麼為什麼會產生如此大的差距呢?我們就要從夏至和冬至在唐代受到重視的程度來說了。
  • 2019夏至是幾月幾日 今年夏至是哪一天
    天文專家稱,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陽光直射點開始從北回歸線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減短。夏至日過後,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角也開始逐日降低。同時,夏至到來後,夜空星象也逐漸變成夏季星空。夏至的由來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