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入摩洛哥200多米海上清真寺,探秘哈桑二世國王之謎

2020-12-05 朱文鑫攝影

春節後選擇到了摩洛哥,去哈桑二世清真寺,這座集資5億元修建的世界第三清真寺探秘,是每一個旅行者的到了北非的打卡地,來一起與我去探秘和聆聽穆斯林世界的海上傳說 ——

哈桑二世清真寺,幾乎是所有人來到卡薩布蘭卡的目標之一,並且為之虔誠,為之魂牽夢繞。這座建在摩洛哥海邊的世界第三大清真寺,高200米的宣禮塔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宗教建築。

一早,我們一行14人按照預約的時間早早來到了清真寺廣場。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不在祈禱時間可以允許非穆斯林遊客入內參觀的清真寺,男女都行,不分國籍,只是入內必須脫鞋,門口提供口袋讓遊客裝自己的鞋子拎在手裡。進入清真寺,寺內的豪華,精美,宏大更是讓人驚豔。

清真寺的外部是精細的淺浮雕和馬賽克拼圖,還有一個可以容納八萬人的大廣場。這應該是卡薩布蘭卡最具影響的地標性建築,哈桑二世清真寺是世界上第三大清真寺,有著第一高的宣禮塔,有一部分是建在海上的,所以也叫「海上清真寺」。

這是世界上最豪華的清真寺,建造耗資5億多美元。哈桑二世清真寺不僅向全世界的穆斯林敞開大門,而且向各國的遊人免費開放。

進入大殿裡面在鈦合金門前拍剪影是每一位遊客們的一個打卡項目。天花和牆壁上的淺浮雕和鑲嵌圖案,精美絕倫,堪稱穆斯林建築的典範。

仰望穹頂,精雕細琢的大殿屋頂原來是可以開啟的,天熱的時候可以打開以利通風。大廳豪華的大理石鋪面下面都裝有地暖設施,在天冷時可以加溫。清真寺內外的精美的小細節幾乎處處透著滿滿的伊斯蘭元素。

哈桑二世國王在世時這樣說:「我要在穆斯林世界的最西方建造一座巨大的清真寺,讓北非擁有一座標誌性建築,就如同北美有自由女神像一樣。」哈桑二世清真寺的人們都把這座宏偉建築叫做「海上清真寺」,因為整個清真寺的三分之一部分伸進大西洋。

這座清真寺為什麼會這樣呢?據說是緣於哈桑二世國王的一個夢。有一天,哈桑二世國王在向他的臣民解釋他的這個夢時說,他在夢裡見到了真主安拉,並聽到了真主安拉的真言,「真主的寶座應建在水上。」國王的這個夢摩洛哥人民還真就都認可。其實,如果追溯摩洛哥的歷史,從中也能知曉一二。

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全部來自中東地區,在阿拉伯帝國鼎盛時期,帝國的版圖幾乎覆蓋了撒哈拉沙漠以北的絕大部分地區,大量的阿拉伯人遷徙到這個地方,而且大部分移民乘船穿越地中海來到摩洛哥,哈桑二世清真寺之所以建在海上,我覺得,應該與紀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來自海上有關。

哈桑二世國王在位38年,在摩洛哥老百姓心中具有極高的威望。儘管摩洛哥還不算一個純粹的君主立憲制國家,但老國王品行端正,勤政愛民。在老國王執政期間,阿拉伯世界裡的很多國家動蕩難平,但摩洛哥卻非常的平靜,經濟增速不快,但國泰民安。

為實現國王的夢想,摩洛哥舉國捐贈,籌措建築資金5億多美元,除政府拿出一部分資金外,其中五分之三來自國內外的捐款。清真寺由一位非穆斯林的法國設計師設計,並於1987年8月正式動工。3萬多名工人和技術人員移沙填海,大興土木,日夜奮戰。

而且,所有材料均來自世界各地,祈禱大廳內的義大利吊燈,法國生產的鈦合金大門,伊朗編織的毛絨地毯等等等等。經過5年的施工建設,清真寺正式建成啟用,國王的夢終於化為現實,哈桑二世清真寺也成為卡薩布蘭卡的新標誌。

哈桑二世清真寺內的地下是禱告前的淨身場所,據說,伊斯蘭教徒必須在這裡洗淨手臉腳之後,才可以赤腳入內做禮拜。地下二層是一個巨大的水池,池內水溫常年保持在30度左右,據說那是為女神洗浴準備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前的庭院地面也全部由大理石鋪成,牆面的馬賽克鑲嵌到柱體的石膏裝飾精雕細琢,傳統和時尚的藝術元素,在整個清真寺建築中體現的盡善盡美。

走出哈桑二世清真寺,細細回味這座清真寺,白色大理石,綠色的琉璃瓦和形狀各異的銅飾製品鑲嵌其中。清真寺內通體寬闊,裝飾精美,自然光與照明光交織出的色彩,給人一種安靜祥和的內心感覺。尤其是室內輝煌的空間,以及錯綜複雜的裝飾壁畫、色彩斑斕的馬賽克拼圖、凸凹有致的雕刻線條,還有精美的阿拉伯地毯,無一不在體現著伊斯蘭教建築的優雅和奢華。

相關焦點

  • 魂牽夢繞——摩洛哥
    蜻蜓點水  應摩洛哥駐華大使館之邀,2017年11月15日我們一行6人由北京乘機輾轉20多個小時來到了久負盛名的摩洛哥卡薩布蘭卡。因時間安排緊湊,在卡薩布蘭卡只是行車觀景、蜻蜓點水的來到世界第三大著名清真寺——哈桑二世清真寺與其親密合影留念。
  • 跟著領隊去旅行 好「色」摩洛哥
    ,素有「摩洛哥之肺」之稱。 哈桑二世清真寺位於卡薩布蘭卡市區西北部清真寺的建造與已故國王哈桑二世有著直接關係。1987年8月動工修建,耗資5億多美元,佔地面積9公頃。其中三分之一面積建在海上,以紀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自海上來。整個清真寺可同時容納10萬人祈禱,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排在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和麥地那清真寺之後。這裡也成為了到這個城市必來的打卡之地。
  • 世遺古城出了個王妃,她讓摩洛哥廢除了一夫多妻制
    雖幾經盛衰,菲斯古城仍留下眾多的歷史文化古蹟,地導介紹說:老城有許多美麗的宮殿和700多個大小清真寺,卡拉維因大學被喻為世界上第一所大學,卡拉維因清真寺在哈桑二世清真寺建成前,為北非最大的清真寺,整座建築由270根廊柱支撐,用大理石、石灰、石膏、雞蛋清等為原料建造而成,精緻而華麗。由於當時摩洛哥不產大理石,因而是用1噸糖換1噸大理石,由義大利進口運抵菲斯的。
  • 摩洛哥最美王妃「失蹤」兩年?國王為她不再「一夫多妻」…
    除了關注穿衣,範主還注意到,他們抵達摩洛哥首都拉巴特時,由16歲的摩洛哥王儲穆萊哈桑在門口歡迎,隨後梅根哈裡進入皇宮與摩洛哥國王見面。其實不久之前,西班牙國王和王后也訪問了摩洛哥,萊蒂齊亞換了N個造型,還裹了頭巾,感覺誠意滿滿。
  • 摩洛哥最大的城市,因其同名電影而聞名世界,你知道是哪嗎?
    摩洛哥,她身在非洲,卻不像非洲;不是歐洲,卻近似歐洲;這個異域色彩與人文風情交織的神秘國度,是《孤獨星球》上十佳旅遊目的地之一。卡薩布蘭卡最著名的建築,莫過於是摩洛哥最大,世界第三大的清真寺——哈桑二世清真寺,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三分之一面積坐落在大西洋的清真寺。它是卡薩布蘭卡一座世界性的地標。這座耗資巨大的哈桑清真寺,毫無疑問是摩洛哥當代藝術的傑出典範。
  • 西法殖民之下,穆罕默德五世守護摩洛哥猶太人平安
    ,3歲那年,一紙《菲斯協定》使摩洛哥淪為法國的「保護國」,旋即他的父親優素福被法國殖民當局扶植,替代其兄長成為摩洛哥的傀儡國王(蘇丹),稱號為「西迪·穆罕默德三世」(Sidi Mohamed III),縱觀他父親的一生,幾乎都在努力「滅」掉摩洛哥各地反對法國和西班牙殖民的起義之火。
  • 上遊•互動丨新女報丨摩洛哥:童話中走出來的曼妙國度 - 彭麗
    她與希臘的聖託裡尼,印度的焦特普爾,並稱為世界最美三座藍色之城。生活在內陸西南城市的我尤其鍾情於藍色,這種情有獨鍾可以追溯到學生時代的沉滲式的閱讀中,那寶藍的天空,湛藍的海洋,幽秘的藍色小鎮總在我的遐想中。2018年2月的西班牙葡萄牙摩洛哥之行的藍色記憶,定格在了舍夫沙萬,那抹醉美的藍讓思緒飛揚,泛起抹不去的愛意。
  • 摩洛哥,清新的「非洲後花園」,《孤獨星球》十佳旅遊目的地
    maduo66卡薩布蘭卡—— 清新脫俗的浪漫白城 ——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蘭城市,美麗壯觀的清真寺是它不可忽視的迷人風景。 YOUSEYUAN作為摩洛哥唯一對外國遊客開放的寺廟,哈桑二世清真寺從一開始就展現了它的包容與大度。 阿猴HOSEA一部《卡薩布蘭卡》,讓多少來摩洛哥的人,都執著於這間充滿情懷的裡克咖啡館。
  • 九天,帶你走進電影裡的天方夜譚|摩洛哥定製小團招募隊友
    建於1195年穆瓦希德王朝,以建立世界最大清真寺為目標,因蘇丹逝世停工,宣禮塔實際建成44米,清真寺未完成,剩下圍牆立柱仍蔚為壯觀。景點:穆罕默德五世陵墓。與哈桑塔相對,阿拉維王朝現代建築的典範。白牆綠瓦,精心雕琢。摩洛哥開國之父穆罕默德五世和他2個兒子的靈柩放置於陵墓的底層。景點:穆罕默德五世大道。
  • 神秘國度摩洛哥之行(二)紅色皇城——馬拉喀什
    巴西亞皇宮植被好,生態也好,頭上不時有「送子鳥」之稱的白鸛掠過,白鸛除了被德國尊為國鳥,在歐洲和非洲地區也被普遍認為是吉祥鳥,它們一般在冬季從北方飛臨撒哈拉以南的地區過冬。黃昏將近,馬拉喀什的標誌性建築庫圖比亞清真寺如一柄利劍刺破夜空,在晚霞中熠熠生輝。該清真寺始建於公元11世紀,由著名建築師雅庫布·埃勒·曼蘇爾主持修造,與拉巴特的哈桑塔和西班牙塞維亞的Girada塔同為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大宣禮塔,而這座宣禮塔是其中最古老、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個。
  • 摩洛哥梅克內斯10大景點玩樂
    它可能不像附近的非斯著名,但梅克內斯仍然是摩洛哥桶清單中值得一去的地方。梅克內斯(Meknes)位於摩洛哥北部阿特拉斯山脈中部附近,素有「帝國之城」的美譽,擁有令人著迷的百年歷史,這座充滿生機的城市到處都是熙熙so的露天市場,清真寺和宗教場所,以及擁有千年歷史的羅馬遺蹟。
  • 北緯30度高爾夫之旅,在仙人掌邊打一桿高爾夫,駱駝是看客,中篇
    也許你會覺得尼克勞斯有點兒偏心(他是卡波聖盧卡斯高爾夫俱樂部沙漠球場的設計師、締造者),不過,憑藉18場冠軍、200座球場設計師的頭銜,尼克勞斯還是有足夠的立場說這句話的。卡波聖盧卡斯的海洋球場於1994年開業,當初尼克勞斯想打造一個「圓石灘」,他設計的球洞以崎嶇大山為背景,布在以淺河床分界的緩坡上。他還將這裡的人工雕琢痕跡降到最低,巨大的仙人掌和露地的花崗巖在果嶺外,使這裡像圓石灘一樣優美自然。
  • 海盜頻出的馬六甲海峽,竟然有如此美麗的海上清真寺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在馬六甲海峽邊上,還有一個非常美麗的海上清真寺。馬六甲是馬來西亞的一個州,鄭和下西洋曾經在此停留6次,馬六甲海峽是世界上最長暨和最繁忙的海峽,可以說是這條海上航運路線的咽喉位置,該海峽先後被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國人佔領,在1963年的時候歸入馬來西亞。
  • 墜落摩洛哥隕石中現黑色玻璃 或可解開火星秘密
    墜落摩洛哥隕石中現黑色玻璃 或可解開火星秘密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0月13日報導】題:隕石中的黑玻璃可能揭開火星奧秘一項新研究表明,去年夏天墜落在摩洛哥境內的一塊火星隕石中的黑色玻璃可能不僅蘊含火星表面的信息,還蘊含著這個紅色星球內部和大氣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