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平:我,一個70後澳門人,在國歌和人教版教材的陪伴中長大

2021-01-20 觀察者網

澳門特別行政區即將迎來回歸20周年紀念日。在澳門同胞對於祖國內地的情感是什麼樣的?20年的時光,澳門發生了哪些巨大的變化?在澳門繁榮發展、澳門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背後,是澳門特區政府的「澳人治澳」的責任感和中央政府的智慧,是澳門同胞背靠祖國的底氣和自信。

觀察者網專訪了澳門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葉桂平教授,在葉校長的「澳門故事」中,我們讀到了澳門人濃濃的愛國情懷和澳門20年發展的點點滴滴,更看到了「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經驗對於香港的借鑑意義。

【採訪/觀察者網 戴蘇越】

觀察者網:葉老師您好,首先我們想聽一聽您的「澳門故事」,在您小時候的印象裡,祖國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葉桂平:我是5歲從福建到澳門,在澳門生活了幾十年,我剛到澳門的時候是80年。

那個時候我記得每次回家鄉,就深深感覺到內地和澳門的差距,那時候很多家鄉人跑到澳門確實有原因的,物質真的是太匱乏了。我們當年回家鄉行李都很多,都要從澳門買好多衣服、奶粉什麼的回去送給家鄉的親人。那個時候內地給大家的印象還是非常落後的。

特別是我們澳門人也經常看香港的無線電視或者亞洲電視,在香港人的那裡,他們經常把內地人描繪成衣著很不講究、邋遢、隨地吐痰的形象,然後經常說內地經濟很糟糕,農村都很窮,什麼都吃不起這些亂七八糟的。

觀察者網:在這種情況下,80年代末中國和葡萄牙籤署聲明,澳門人知道馬上在99年就要回歸祖國了,那個時候大家是一個什麼樣的心態?會不會像香港當年那樣有種恐慌的情緒或者不願意和「窮親戚」合併?

葉桂平:當時澳門相對比香港好很多,一方面是我們澳門人明確地看到了內地的發展,感覺到了這種形勢,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們澳門經濟很不好的情況下,反而感覺內地發展得越來越好。

更重要的是那個時候我們澳門人經歷過好幾次內地對我們很無私的幫助,感受到內地同胞對我們港澳同胞的支持。

八十年代的澳門街頭(圖片來源:網絡)

比如說,記得小時候還是澳葡政府時期,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們去珠海,拱北市場是沒有電的,賣菜的,賣肉的,都是點著蠟燭在賣東西,為什麼?因為缺電。反倒我們澳門從來沒受過影響。而我們的電是哪來的?都是內地供的。

還有90年代,那個時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們澳門因為毗鄰海邊,有時候海水會倒灌,一旦海水倒灌我們的自來水就會變鹹。那個時候中央一了解到這個情況,馬上就從貴州的水庫裡面調水來壓鹹,使得我們自來水鹹味很快就得到了緩解。

這是我們澳門人非常感恩的,總感覺中央對我們澳門是這樣的一個狀態:當我們澳門遇到什麼困難的時候,寧願犧牲自己,都把好東西都給我們。所以當年還沒有回歸的時候,我們澳門人心裏面就覺得還是咱們內地好,中央政府比澳葡政府好。

觀察者網:您現在能不能回憶起20年前澳門回歸的時候,您在做什麼?當時有沒有什麼事情讓您印象比較深刻?

葉桂平:20年前剛好是99年那會兒,我正在北大念研究生,因為在北大念書的澳門學生也不多,我們就自發聚在一塊慶祝。再加上學校港澳臺辦的老師和我們一起看電視直播,我們那個時候特別感動,感覺回歸是一項無比光榮的事情。

相關焦點

  • 人教社:借鑑澳門經驗,啟動香港中小學教材研發
    同時,為弘揚祖國優秀文化,進一步推廣和普及普通話,澳門教青局正在委託人教社組織編寫澳門中小學《普通話》教材。 教育部教材局副局長宋凌雲在研討會上表示,港澳地區教材建設是全國教材建設的重要組成,也是我國教材建設工作的難點所在。他認為,人教社與澳門特區政府合作編寫的教材具有開拓性、示範性、引領性。
  • 頭條|澳門妹子告訴你,他們的歷史教材是這樣的→
    來自澳門的學生「律子」近日製作了一期節目,展示自己在澳門讀書時使用過的人教版歷史和地理教材,獲得了不少網友關注,還「喜提」@人民日報、@中國警方在線等官方大V的轉發支持。律子在接受採訪時,詳細介紹了澳門中小學就中國歷史、外交常識等課程的學習內容。提及香港示威者就視頻內容對其進行網絡暴力一事,律子直接回懟其「暴徒」。
  • 「北京人」到底有多老?人教版初中教材「歷史」與「生物」說法不同
    1月11日,北京的一位家長施女士向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反映,人教版歷史書上寫著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年——20萬年,同為該社出版的生物書上則寫著「他們是生活在大約距今50萬——20萬年前的直立人。」「北京人」到底有多老?
  • 出精品教材 育時代新人——今天,人民教育出版社70周歲啦!
    從1986年至1993年,這套教材經歷了從策劃、研究、編寫到實驗的完整孕育周期。這也是迄今為止,中小學教材研發史上的一個經典範例,它真正將教材開發提升到科學、實證的學術高度並忠實地實踐著。新世紀以來,在國家大力推進教材多樣化建設過程中,人教社繼續加大課程教材研究力度,不斷提高教材編寫質量,先後推出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課程標準實驗教材,這是人教版第十套教材。
  • 同為人教版教材 北京猿人生活時代鬧烏龍?
    「還有這等奇事,同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生物教材和歷史教科書上關於北京猿人距今多少萬年的時間不一致,被我兒子在閱讀時發現了,兩者相差20萬年呢,到底以哪個版本為準呢?」1月11日,北京的一位家長施女士向北京青年報記者反映,人教版歷史書上寫著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同為該社出版的生物書上則寫著:「他們是生活在大約距今50萬至20萬年前的直立人。」
  • 滬科版物理教材與人教版物理教材關於「浮力」的內容對比1
    人教版中的「浮力」安排在八年級下冊第十章,滬科版中的「浮力」安排在八年級全冊第九章。兩個版本關於「浮力」的內容都是安排「壓強」等力學知識的相關內容之後。因為,浮力是初中階段學生學習的力學內容中比較重要的一種力,力的基礎內容及壓強,特別是液體的壓強和壓力的相關知識是「浮力」這部分內容的基礎。所以「浮力」的內容,在兩種版本的教材中都安排「力和運動」及「壓力和壓強」相關知識之後。
  • 人教社70周年|專訪社長黃強:教育出版就是鑄魂育人
    四年來,人民教育出版社經歷了若干個將載入史冊的歷史節點——三科統編教材在全國中小學推廣使用,澳門地區版《歷史》教材編寫並投入使用等;同樣,也經歷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在線教育作為一個產業崛起騰飛,電子書包、數字教材也在期待中投產試用……在教育行業經歷大變革、大洗牌的時代,作為掌舵人,黃強帶領人教社這艘巨艦一路乘風破浪,砥礪前行。
  • 同為人教版教材,「歷史」「生物」說法竟不同
    1月11日,北京的一位家長施女士向北京青年報記者反映,人教版歷史書上寫著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年——20萬年,同為該社出版的生物書上則寫著「他們是生活在大約距今50萬——20萬年前的直立人。」根據施女士提供的教材課本截圖顯示,教育部2016年審定、2020年7月第五次印刷的人教版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書》上,在第一單元《史前時期: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第1課》(第4頁紙)裡,寫著「北京人遺址又相繼發掘出土4個頭蓋骨化石,共出土40多個個體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萬件石器和大量的動物化石。這些古人類化石和石器的發現,為復原北京人的特徵和生活狀況提供了重要依據。
  • 同為人教版教材 歷史、生物書中表述相差20萬年 北京猿人生活時代...
    1月11日,北京的一位家長施女士向北京青年報記者反映,人教版歷史書上寫著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同為該社出版的生物書上則寫著:「他們是生活在大約距今50萬至20萬年前的直立人。」根據施女士提供的教材課本截圖顯示,教育部2016年審定、2020年7月第五次印刷的人教版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書上,在第一單元《史前時期: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第1課》(第4頁)裡,寫著:「北京人遺址又相繼發掘出土4個頭蓋骨化石,共出土40多個個體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萬件石器和大量的動物化石。這些古人類化石和石器的發現,為復原北京人的特徵和生活狀況提供了重要依據。
  • 【必修地理】原創2021版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海水的運動
    >新課標必修一【必修地理】原創2020版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1.1地球的宇宙環境【必修地理】原創2020版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1.2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必修地理】原創2020版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1.3地球的歷史【必修地理】原創2020版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層結構【必修地理】原創2020版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2.1大氣的組成與垂直分層【必修地理】原創2020版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2.2大氣受熱過程和大氣運動【必修地理】原創2020版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
  • 觀點速遞|葉桂平:粵港澳大灣區中澳門的發展定位及前景
    11月27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和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共同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運行與政策」國際論壇2020在廣州舉行。論壇主題為邁向「十四五」的新發展格局與大灣區融合發展。澳門城市大學協理校長、葡語國家研究院院長葉桂平圍繞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及國家「十四五」規劃背景下,結合國家現在經濟運行情況,細談了澳門特區的功能定位。他指出,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當中,國家對澳門進行了明確的定位,就是「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希望澳門發揮博彩旅遊業的優勢,成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並成為多元文化共存的合作基地。
  • 人教版語文教材大調整:送走魯迅 迎來史鐵生
    不過,拿到人教版初一語文教材的老師們發現,課本出現了不小的變化:30篇課文中,9篇被更換,單元順序也做了較大調整。  在一線教學者看來,新教材更接地氣,有不少可圈可點的地方。  課文  更換9篇,改動1篇  今年新使用的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七年級語文教材中,30篇課文,有9篇被更換,一篇文章有改動。
  • 華師教授給人教版教材挑錯 致信教育部長籲改正
    華南師範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教授周熾成隨手翻閱人教版中學教材,發現裡面有不少事實錯誤、邏輯錯誤和詞語、標點使用錯誤的情況。有感於這些錯誤對學生的危害,周熾成提筆致信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時隔數月,周熾成收到了來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回信,信中答覆部分錯誤「已經修訂或者將會修改」。
  • 蚌埠市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回訪活動在蚌埠二中舉行
    為進一步提升蚌埠市高中生物學科教育教學水平,幫助高中生物教師更好地熟悉新教材、掌握新教材、使用新教材,11月3日,人教社高中生物新教材回訪組一行來到蚌埠市第二中學,開展新教材回訪活動。回訪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編輯室資深編輯吳成軍、教材事業部主管張楓、安徽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生物學科教研員鍾能政、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相關領導和人員共7人組成。蚌埠市生物學科市縣區教研員及一線教師代表35人參加回訪。本次回訪內容包括聽課、評課及座談研討。回訪組首先聽取了蚌埠市第二中學老師的常態課《細胞膜結構與功能》。
  • 中小學"人教版"等教材被取消 科學課成必修
    要求學生了解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和社會變遷的影響,在科學技術的研究實驗中考慮倫理道德的價值取向。教學內容方面,新增了「技術與工程領域」的相關內容,更加重視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動手操作和實踐能力,倡導探究式學習。
  • 人教版數學教材:愛因斯坦和他的勾股定理?
    原創 Helen 羅博深數學作者 | Helen文 2459字 閱讀時間 5分鐘導語人教版的教材驚現「利用相對論證明了勾股定理」大烏龍,網友:你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吧!
  • 愛因斯坦相對論證明勾股定理,人教版數學教材引圍觀
    不過,用愛因斯坦相對論中的質能方程證明勾股定理,是怎樣的一個過程?最近,這個話題已經登上了知乎熱榜的第一名。6 月 17 日晚間,一位匿名的知乎用戶發布提問「如何看待人教版教材疑似出現低級錯誤,用愛因斯坦相對論證明勾股定理?」,提到在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下冊的自讀課本中,出現了「愛因斯坦對勾股定理的證明」的相關內容。
  • 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啟動香港中小學教材的研發工作
    據外媒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宣布啟動香港中小學教材的研發工作報導如下:(北京綜合訊)澳門特區與中國教育部屬下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已合作完成澳門部分中小學教材的編寫任務。出版社說,這套教材將引導學生增進「愛國愛澳」情感,並宣布啟動香港中小學教材的研發工作。綜合新華社和澎湃新聞報導,已完成編寫的澳門中小學教材包括《品德與公民》《歷史》和《地理》。
  • 人教版高中教材再遭「篡改網頁」其行為或涉犯罪
    人民網北京2月24日電(孫競)繼前幾日網友舉報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教材裡的網址出現淫穢色情網站後,近日,又有網友舉報稱,在使用人教版高二生物3必修課本時,發現教材中提供的一個網址為賭博網站。今天下午,記者嘗試打開該網頁,發現已無法顯示。
  • 知乎熱議:如何看待人教版教材用愛因斯坦相對論證明勾股定理?
    新智元報導來源:知乎編輯:夢佳、雅新【新智元導讀】最近,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下冊自讀課本中的一段內容出現了令人髮指的錯誤上了熱搜。用愛因斯坦相對論證明勾股定理可謂玄學。網友紛紛痛批誤人子弟。教材編錯了!最近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下冊自讀課本中的一段內容引發了重大爭議,簡直誤人子弟。課本中寫到愛因斯坦用相對論中的質能方程論證勾股定理,證明發表,震驚國際數學界,德國著名數學刊物「 Mathematische Annalen」 因此聘請愛因斯坦去做了多年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