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君~
走進經濟生活裡的一切
21君
小夥伴們,最強大腦來襲!重磅專題《八大首席經濟學家 · 預見2018 思維導圖》來啦!
2018年的經濟趨勢如何?賺錢方法在哪裡?A股、房地產市場將會怎麼走?
一起來看看8位首席經濟學家是怎麼說的!
任澤平
今年炒股,明後年買房
恆大首席經濟學家兼恆大經濟研究院院長任澤平認為,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中國GDP增速可能突破L型一橫向上,那時候,新一輪產能周期疊加再度補庫存周期,向上的動能很強。所以,市場上所有的經濟空頭必須在2018年上半年翻多,如果在2018年下半年還有沒翻多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對於投資,任澤平的建議是:2017、2018年炒股票,買有基本面的股票,2019、2020年買房,買人口流入地方的房子。
其思考邏輯如下圖:
(點擊查看高清大圖)
高善文
金融去槓桿不會結束,地產有下行壓力
「中國經濟在需求層面有非常明顯的周期性恢復,不過由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影響,經濟在需求方面的恢復趨勢在數據上被掩蓋了。」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指出。
他認為,經過三年多的調整,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目前可能已經完成了存貨去化過程,短期內房地產投資和房地產銷售增速面臨下行壓力,長期來看,或許會出現反彈和恢復。
此外,金融去槓桿是造成2017年以來流動性緊縮的主要原因,高善文表示,「這一過程在2018年仍然不會結束,但可能出現邊際上的改善,值得留意。」
其思考邏輯詳見下圖:
(點擊查看高清大圖)
李迅雷
中國的經濟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從資產配置看,中泰證券研究所所長、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應該重配新興產業、新動能,減持傳統產業、舊動能。傳統產業一定要配置在行業龍頭上,因為隨著傳統產業增速的下降,投資機會往往是結構性的。但新興產業的投資邏輯就是把握趨勢性機會,因為大部分新興產業都在擴展期。
在調控政策的持續之下,李迅雷認為,2018年樓市將整體疲弱,銷量將出現負增長。但並非沒有投資機會,重點要尋找三四線的強者,看好粵港澳灣區和杭州灣灣區。
其思考邏輯詳見下圖:
(點擊查看高清大圖)
劉煜輝
A股風格不會轉換,小股票會跌得稀裡譁啦
展望2018,天風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認為,首要任務是去槓桿。金融周期在未來一年發生變化的可能性相當小,無論是債券還是股票將「重複著2017年的故事」。利率大部分時間圍繞4%的頻段運行,在2019年中期之前,十年期國債見到4%是很合理的,可能這是一個新常態。
A股的成交量將在去年的萎縮水平基礎上進一步縮量,不可能有所謂的風格轉化。中小市值的股票指數很可能有效跌穿已經維持了兩年半的平臺。A股港股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會有仙股出現。
其思考邏輯如下圖:
(點擊查看高清大圖)
姜超
中國經濟將發生五大逆轉,投資首選港股
在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看來,未來的政策主線是去槓桿、補短板,2018年,中國經濟將會發生五大重要的變化:CPI或將強於PPI;購房需求回流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則銷量下滑;需求外強內弱,出口增速或平穩回落;融資增速趨降、貨幣增速趨穩;供給和需求關係逆轉。2018年要從關注供給重回關注需求,要重視需求下滑對投資的影響。
對於投資機會,姜超表示,港股應該排在首位;第二是國內債市,國債利率處於歷史高位,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第三是與避險有關的黃金。在內需當中,對和PPI有關的商品、房地產等相關資產相對謹慎,而和CPI有關的消費和服務仍有支撐。
其思考邏輯如下圖:
(點擊查看高清大圖)
彭文生
中國金融周期拐點正發生,房價調整隻是時間問題
2018年靠什麼進行資產配置?
光大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指出,投資者依賴美林時鐘進行經濟周期資產配置不太奏效了。因為美林時鐘是按照經濟周期的過熱、滯脹、衰退、復甦這四個不同階段來看資產配置的,但這四個階段特徵越來越不明顯,在大部分時間經濟總是不溫不火,同時金融風險在不斷累積;出現這一現象與金融周期有關。
彭文生判斷:
中國的金融周期拐點正在發生。2018年中國的宏觀政策大概率將呈現「緊信用、穩貨幣、寬財政」的組合。如果加強金融監管對限制槓桿的作用,房價調整隻是一個時間問題。中國不會發生美國式的金融危機。從槓桿和信貸的近期發展看,其對未來的資本利差有抑制作用,可能對股市不利、對債市有利。
其思考邏輯如下圖:
(點擊查看高清大圖)
陸挺
繼續看好特大城市,需警惕三四線風險
華泰證券研究所所長、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認為,2018年將迎來經濟下行周期,主要表現為GDP緩慢下行,因為2016年-2017年很多的刺激政策所帶來的影響不可能長期持續。
關於城市化發展,他認為,2018年可能會放緩。從目前政策來看,正拉動特大城市的持續快速發展,防止過多的資源到小型城市。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產業會得到進一步的集聚。新一輪併購潮將產生。
2018年,新興產業將爆發。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或迎來機會。此外,他還看好環保、國資、先進位造業等主題。
關於房地產,他認為,國家進入了一個新的加庫存的階段,看好大城市和都市圈。他提醒,要謹慎投資經濟增速低迷、非都市圈的三四線城市。
其思考邏輯如下圖:
通脹漸起!金融監管總體更加趨嚴
展望2018,中信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諸建芳認為,全球經濟將溫和復甦,通脹壓力逐步顯現,更多的央行貨幣政策趨於收緊。中國經濟築底回暖,2018年流動性環境整體與2017年相當,消費增速回升,通脹漸起,投資回暖,實體經濟融資需求進一步好轉。十九大後,改革將乘勢而上,金融監管總體看會在現有基礎上更加趨嚴。
目前,房地產價格、銷售和投資都處於回落通道中,未來3-5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剛需仍保持穩定增長,限購對剛需的影響有限,房地產銷售和投資仍有望保持一定增長。
其思考邏輯如下圖:
內容統籌:丁青雲 譚婷
設計統籌:曾婷芳
編 輯:李劍華 梁宇芳 張楠 謝珍
曾靜嬌 葉映橙 畢鳳至
陳思穎 黎雨桐 劉巷
設 計:張佳俊 鄭嘉琪 王冰
開 發:李逸君
【注】本文的圖文內容均來源於文中8大經濟學家的公開演講和研究報告。詳情如下:
任澤平:
《新時代 新周期》
高善文:
《走進新時代》
李迅雷:
《量,可以說明一切》
《2018年股市幾點思考:別再糾結於風格切換》
《2018年宏觀經濟展望與大類資產配置》
《一個中國兩個面:關於趨勢與格局的思考》
《2018年樓市的趨勢與機會》
劉煜輝:
《中國將展現出前所未有之定力——元亨利貞》
《2018年宏觀經濟、政策及大類資產配置》
姜超:
《企穩2017,變局2018!》
《打破舊泡沫,關注新機會》
《管窺2018年經濟,即將發生的五大逆轉》
彭文生:
《彭文生:金融周期拐點期資產配置》
《彭文生:十九大後經濟新格局》
陸挺:
《陸挺:2018年資本市場改革和發展值得期待》
《華泰證券陸挺:未來併購市場料更活躍》
《華泰證券陸挺:中國經濟處於復甦頂點,看好六大產業》
諸建芳:
《2018年宏觀經濟展望——走向「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