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是退休幹部,奶奶是退休教師,晚年生活安逸平和。電影以奶奶的一紙離婚協議書為主線,從頭貫穿到尾,講述父母之愛。其中穿插著女兒與女婿吵架叫囂要離婚點綴其中,這必然是小打小鬧,用女兒的話說「小吵一三五,大吵二四六」,他們是用吵架促進夫妻間的感情。可是爺爺奶奶的此次離婚,確實嚴肅且認真。
大哥是為這個家庭奔波的中年男人,影片開始沒多久,大哥便收拾行李陪領導去三亞打高爾夫,生活中充滿工作。偶爾一著急一激動,瞪著圓鼓鼓的大眼睛,句子中便夾雜著英語單詞,不失可愛。整部影片中大哥的臺詞並不是很多,可是人物形象依然鮮活。大哥是大家庭的一家之主,但是他的形象並不是十分嚴肅,甚至偶爾的一些行為舉動還透露出笑點。比如說周末好不容易不用去公司開會,要陪兒子度過親子時光,可是當妻子告訴他這個周末要開家庭會議商議爺爺奶奶離婚的事時,他堅信孩子一定很期待這段看足球賽的親子時光,並對此次與孩子的爽約深感遺憾時,兩個孩子早已拿著100塊錢零花錢心花怒放飛奔而去。大哥是日常生活中一個普通丈夫的角色擔當,也適應日常中我們看到的丈夫形象,是生活起居的甩手掌柜,也是家庭開支的「印鈔機」。
大嫂是一位教師,生活中所有的重點都放在培養孩子身上。這應該是中國絕大部分母親的一個縮影,所有的事情都以孩子的學習為前提。聽說爺爺奶奶要離婚,大嫂的第一反應是孩子升學面試時如果被問到爺爺奶奶剛離婚,勢必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乃至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所以這首先是大嫂不同意爺爺奶奶離婚的原因。
大嫂的形象也是大多數中國家庭婦女的一個縮影,在工作之餘,還要照顧好一家老小,並適當兼顧到丈夫兄弟姐妹的生活。比如,大家商討到爺爺奶奶離婚之後,其中一位老人的住處時,奶奶說她可以搬到寫作班的幾個朋友在順義租的一個小農家院去生活,大嫂的第一反應是奶奶搬出去後,她星期三有課,所以中午沒有人給孩子做飯了;大家商議爺爺奶奶的事情,大嫂準備好一家人的飯菜,做好後勤保障,一家人共住的別墅所有家務也都由大嫂完成,影片中大嫂的圍裙一直掛在身上;弟弟領結婚證後搬出別墅,大嫂先拿出紅包,以免因為爺爺奶奶的事情影響到弟弟的婚事。總之,大嫂在這個家庭中,不僅要工作,還要安頓好老人,教育好孩子,事無巨細,同時還得做好丈夫的後盾,這幾乎是每個家庭中媽媽的角色擔當。
大哥和大嫂的形象,好像是爺爺奶奶中年時的縮影,為了生活,為了孩子,為了父母,忙碌奔波。可是,此時的爺爺奶奶已經撫育了三個子女長大成人,完成了他們此生最艱巨的任務,老年生活可以安逸度日,感受生活,享受天倫之樂。一紙離婚協議打破了這個平靜的局面。
爺爺喜歡喝酒,就連孫子要養的小狗都被取名為牛二。退休後的爺爺打打羽毛球,出去遛遛狗,喝酒更是日常生活中的重點。奶奶參加了寫作班,每天去上寫作課,回家還會寫小說。爺爺鬍子拉碴,喝到微醺才回家。奶奶衣著精緻,種花看書寫作。兩位退休老人各有各的事,天下太平,可是奶奶突然在生日那天拿出離婚協議書讓爺爺籤字。
影片中,爺爺又是醉醺醺回到家,站在床邊的地毯上脫掉外面的褲子,坐在床頭的長凳上等奶奶端來洗腳水,這是日復一日的生活,爺爺早就習以為常。爺爺洗腳時看到對面花瓶裡插著一束鮮花,便問花的由來,奶奶說朋友送的,爺爺追問這不年不節的送什麼花,奶奶回答今天是我的生日。爺爺這才記起,便說明天挑個生日禮物送給你,你自己去選,買個實用的。接著奶奶說已經選好了,九塊錢,然後從抽屜裡拿出了離婚協議書。
爺爺愕然,並不知箇中原因。直到家庭會議,孩子們要求奶奶說出離婚原因,奶奶說:「我現在,越來越討厭你們的爸爸了。比如說,一早起就在洗手間裡面大聲地呼嚕呼嚕漱口,一邊洗臉,一邊擤鼻涕,然後噗一聲放個屁;你一回到家,就把褲子脫在地上,襪子到處亂扔;還有,在外邊喝酒,一喝就喝到半夜,回來了,就直衝著我打嗝,睡著了,那酒味就更大;用完洗手間也不蓋蓋,濺得到處都是;給俊俊買條狗吧,你非得給人起名叫個牛二,你什麼都離不開酒;還有,臥室的那盆蘭花,是有一年我們倆逛早市的時候你買給我的,還說,我像那盆蘭花,當時我還挺感動的,後來,你每天在臥室抽菸的時候,就往那蘭花上撣菸灰,你這就等於往我身上撣菸灰……」孩子們紛紛勸說,這只是生活細節,一些壞習慣,都是可以改的。奶奶接著說:「以前我很喜歡你們的爸爸,可是,現在,跟他生活在一起,我真是,受不了他了。」
奶奶態度堅決,孩子們都感受到了。可能大多數人在聽到奶奶說那些原因的時候,都會覺得奶奶這是小題大做了,可是如果這些問題歸根結底來看,還是爺爺奶奶之間的理解與尊重。影片中爺爺多次與友人提到:到了這個年齡,哪還有什麼愛呀!爺爺覺得年紀大了,與妻子攜手走過幾十年,兩人的愛情已經消逝,奶奶一切的照顧都習以為然,所以奶奶才會說:這麼多年,他沒有對我說過一句謝謝。
爺爺奶奶的一生走過漫長的歲月,經歷了風霜雨露,在安享晚年的同時,還應該更多地看看一直陪在身邊的這個人,看看身邊的這個人還需要什麼。就像電影結尾處,爺爺反省感悟到了奶奶內心的真正需要。爺爺很認真地對奶奶說:我明白了,兩口子之間,就是要念恩,恩愛恩愛,沒有恩它哪來的愛呀,所以我要好好地跟你說一聲謝謝,謝謝你,謝謝你照顧了我一輩子。
很多時候,人內心深處真正想要的並不多,更多地是需要理解、寬容、體諒,還有感恩。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情感負責,理解感情中沒有那麼多的理所當然,知恩,念恩,心中才能充滿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