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度44
導演:黃磊
主演:李立群/張偉欣/黃磊/孫莉/海清/王迅/
魏大勳/任容萱等
類型:劇情/喜劇/家庭
出品:風火石/安樂等
片長:103分鐘
上映:2017年5月11日
黃磊第一次導演電影,野心很大,翻拍了日本國民導演山田洋次2016年的作品《家族之苦》。不過,這次翻拍只能以「災難」來形容。影片內地上映後6天票房只有2800萬左右,豆瓣網友評分4.9分,貓眼專業評委評分4.6分,影向標評分只有3.3分(以上皆為10分制評分),可以說是目前為止今年評價最差的國產片之一。
總體的意見是《麻煩家族》的「翻拍」幾乎完全照搬山田洋次原作,從故事情節,場次分配、景別、鏡頭順序、色調基本都和《家族之苦》全無二致,但是忽略了中日兩國具體國情和語境,反倒成了不倫不類。原作中的居酒屋變成爆肚店,看似接地氣,其實完全沒有了氛圍。更不合理的是,每個角色的身份、背景、工作看似高大上,其實完全脫離現實中國,很難讓人產生真實代入感。
新京報「爛片解剖室」欄目從各個角度分析《麻煩家族》「爛」點,最大的感受是——「翻拍」是個技術活兒,如果既沒才華,又不用心,那結果只能是侮辱經典。
評價規則
●依照電影的各項元素,分析「爛」度。
●每項最爛為5坨便便,爛度不足則依次遞減。
●十項元素合計後,超級最爛片為滿分「50坨便便」。
主角
李立群老師真的用心演了,奈何改編後的劇本只起到了「原版中文字幕」的作用,深情的日語臺詞直譯成漢語顯得極其彆扭虛偽。而飾演老太太的張偉欣明顯沒有理解原版角色的精神內核,一味地高冷,講起臺詞來冰冷而僵硬,表演上甚至可以說是全片最糟的部分。由這兩個不成功的角色引領,整個家庭明顯沒有「家」的氣氛和感情關聯,甚至黃磊和孫莉這兩個生活中的兩口子之間都一點火花欠奉。
故事
故事和原作是一模一樣的……問題在於,山田洋次劇作的優點從來不在於激烈曲折的劇情,而在於豐富感人的細節和溫暖醇厚的情懷。情節全面照搬又怎樣呢?只剩下了淡而無味的平鋪直敘,又「本土化」了一些畫蛇添足或削足適履的細節,比如蘭花裡彈菸灰、添加的墓葬推銷者角色等,自以為是「生活」,可放到大銀幕上,都變成了脫離生活、強行扭曲的結果。
配角
與原版對照,魏大勳VS妻夫木聰,任容萱VS蒼井優,這真是讓人同情得快要哭出聲來。且不論演技的高低,他倆飾演的小兒子及女友,是影片矛盾的潤滑劑,是全片「正面觀點」的核心,而模仿原作的鋼琴調音師職業,與為了配合演員的臺灣媳婦身份,更顯與老百姓無關的尷尬,讓人無法想像這樣的人能勸服老北京頑固的父母。何炅、嶽雲鵬、孟非等的客串毫無亮點,尤其小嶽嶽,硬加一句「五環」的臺詞是什麼鬼。
臺詞
這麼說吧,日文中俏皮的撒嬌翻成中文就是無聊和猥瑣,這一切在最開始孫莉接到李立群電話那一幕就暴露無遺,黃磊的翻拍版還自作聰明地加上喘息聲,增加媳婦聽不出公公聲音的可信度,立刻讓本應戲謔的開場變得「低級趣味」起來。黃磊特意為自己的角色加了中英文混雜的對白,這個梗太老太無聊了,基本是上世紀電視小品裡建立人物的搞笑方式。
人設
孫莉的角色太走過場,原作中有更多和老公的磕磕絆絆;黃磊的角色太膚淺,中國家庭裡的大哥不會這麼輕佻地主動露醜;王迅的綜藝感和海清的電視劇腔,特別讓人出戲。那句「爹媽離婚我們就成孤兒了」真是太電視劇了;至於英達的私家偵探要表達的層面太多,就是沒有現實感;閆妮的角色更是原版的生搬硬套,爆肚店北京很多,估計很難找出一位老闆娘是這樣服務的。
類型
所有的笑話都不好笑,作為喜劇太致命了。原版中老爺子和居酒屋老闆娘的互動有點朋友之上的曖昧,但本片裡全變成了猥瑣的性暗示;原版中救護人員進門脫鞋、清開出口、擺正鞋子等一連串細節,中國人生活中不會有,國產電影也自然做不到。但正是這些細節體現了日本電影的性格,而翻拍版則是毫無性格可言的電影,這直接撼動了電影存在的意義。
造型
基本按照原版的風格設計,北京和東京的緯度也差不太多。有些發揮都在於創作者的巧思(或者說臆想),黃磊就稱,片中女婿王迅花裡胡哨的服裝都是大女兒海清為他買的,為了表達海清強勢的性格,希望弱勢的丈夫和她更匹配。如此解釋合情合理,但不解釋之前是沒人在乎這件事的,只覺得造型醜而已。黃磊在微博上曾為自己的電影寫了一篇長達5700字的長影評,來回應批評,這篇影評寫得比電影好看多了。
特效
嗯,並沒有什麼特效,只是把調色弄得和原版差不多而已。
音樂
原版中富有趣味性的音效都被刪掉了,當然這些音效要是照搬也不會加分,因為本片演員的表演根本配合不上。值得一提的是插曲《莉莉瑪蓮》,黃磊說這首歌在二戰期間是德軍英軍法軍都在戰後唱的同一首歌。借其表達家庭硝煙後仍要共同生活的意味……不曉得這是哪個年代的文青情結,北京老百姓家裡毫無前兆地冒出一首德國歌,無論它多有意義,合理性在哪裡?
價值觀
日本女性做專職家庭主婦很普遍,因此才會對多年來掙錢養家的男性種種容忍,老年後要求獨立而尋找幸福才有了更廣泛而合理的意義,這是原作真正表現社會價值的核心所在。而中國同齡的女性基本都是雙職工出身,多數有自己的人際和事業圈子,她們具備日本女性沒有的生活追求,比如廣場舞,而不是學寫作——不解決這個落地問題,黃磊的翻拍從骨子裡就無法成立。
撰文/文娛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