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數字的:1234567890,雖然簡單,卻給人類帶來了最基本、最實用的貢獻,成為了國際通用的數碼字符。那麼它是怎樣的由來呢?如果按照顧名思義的解法,那就大錯特錯了!以為,既然是稱為「阿拉伯數字」,那當然就是阿拉伯人發明的了。事情遠非表面想像的那麼簡單,我們要了解它的真實背景才知實情真相。
當時,阿拉伯伊斯蘭開始擴張領土統治歐亞非廣大區域的時候,他們為了鞏固疆域,提高文化,就吸取各地各民族的知識與技能。當他們在印度發現了1234567890這樣簡單的數字使用時(當時數字的演變過程中,只有從1到9,沒有0這個數字,後來有了這個數碼也是用點代替,再後來才演變成了現在以圈代替了點的最終定位),覺得這種計算法比使用阿拉伯字母更方便快捷,於是採納。
後來,這種使用方式傳到了歐洲,歐洲人也覺得計算時比用拉丁字母使用更通順,十進位制記數法具有許多優點,於是也開始採納並最終普及到了全世界。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是阿拉伯人傳給歐洲人的,於是就被稱為「阿拉伯數字」,即便後來的學者糾正最初是印度人發明的,也已經成為了習慣和術語,無法更改矯正了;但是,這數字是由阿拉伯人在吸收的過程當中經過改進和傳播才開始普及的,所以,稱為「阿拉伯數字」也不算錯,只要了解背景就好了。
阿拉伯數字傳到歐洲時,正是中世紀教會掌控天下的時期,當時教會的保守領受曾一度禁止排斥使用這種字符,認為是「異教產物」。但最終還是在聖靈的帶領中客觀地意識到這不過是一種中性的知識媒介而已,是非常實用的,吸收接納還是可行的,因此,借著各個基督教國家的推廣而普及到了全世界。這樣看來,這種為人類的貢獻,不只是印度人、阿拉伯人,更有歐洲基督教的一份了;相反,這種為人類的貢獻,不只是歐洲基督教,還有阿拉伯人,更有印度人的貢獻了!
這樣說來,阿拉伯數字的由來,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三個深刻的寓意:
一、共享的事物並非單方面貢獻
雖然,數字是印度人發明,但是沒有阿拉伯人推廣、歐洲基督教的普及,人們也不會得到這簡單實用的技能。這樣我們除了對神感恩,還要感激誰呢?只是印度人嗎?不是,還有阿拉伯人;只是印度和阿拉伯人嗎?不只是,還有歐洲的基督教!
二、要了解真實背景的真相
如上所說,我們如果從眼前實際來看,我們應該感激歐洲基督教,但是深層的,我們還必須感激阿拉伯人;不過,不能到此就結束,因為雖然這數字看上去是「阿拉伯數字」,表明是阿拉伯人發明的,雖然不否認阿拉伯人在期間起到了推廣的作用,追根溯源的歷史真相我們還是必須要明白,還要感激印度人的。這就讓我們知道,那些為人類貢獻的人們,不只是已知的,還有未知的。我們也不可以從表面看問題,表面現象不一定都準確,一定要了解實際背景。
另外,借著這個話題稍微岔開一下,想說明一件事。有某些部分人認為和合本聖經版本有錯誤和不足之處,於是藉機就想發揮自己的特長和教派的特點再出版另一種聖經譯本。這樣做並沒有什麼不好,錯就錯在他否認了和合譯本,而只毛遂自薦他自己的版本。實際上,所有華語譯本(除了天主教的思高譯本)都是建基於和合譯本翻譯的(從人名、地名的統一就能看出,而第一本完整的漢語聖經譯本就是「國語和合譯本」),這樣他有什麼資格論斷和合本不好呢?!他再怎樣說的天花亂墜,和合本的權威是不可撼動的。可以這樣說,除了基督教的和合譯本與天主教的思高譯本,別的所有譯本都不能當作聖經去讀,只可作為參考資料學習,因為各種譯本無非藉機於和合譯本,然後來表達自己教派的觀點而已。
因此,這就類似「阿拉伯數字」不是阿拉伯人發明的,而是印度人發明的,但是有必要還將這個已經約定俗成的術語再改成「印度數字」嗎?完全沒必要,多此一舉!和合譯本不也是嗎?如果期間什麼地方你覺得翻譯的不達意,你完全不用否決,而是借著這個地方,再翻譯或者解釋一下就可以了,不然的話,我們的漢語聖經一改再改,到最後就被那些自以為是的人們改的面目全非了!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認定和合本是當之無愧的權威聖經,以此術語再加以全面解釋就可以了,不需要再推翻這個譯本,去以那些狹隘的派別譯本來取代了,能取代嗎?事實和時間會告訴大家的!
三、接納外邦人的知識
最初阿拉伯數字在中世紀傳到歐洲時,當時統治天下保守的教會牴觸態度是可以理解但不支持的。因為,這種數字的計算知識本不是罪,而是中性產物,是可以利用而給我們帶來益處的。這在教會後來最終接納證明出來。
所以,從這點上可以引申,我們基督徒在任何時代都有對外邦人排斥的心態,從信仰上、道德上是無可厚非的,但從知識上來說,就顯得太狹隘了。不過,雖然有過幼稚的表現,教會經過了很多歷史時期後也逐漸的成熟成長起來了,這是可賀可嘉的。
另外,神不單單借著聖經對我們說話,也借著大自然(伯12:7~10羅1:20)和外邦人(代下35:20~24)對我們說話,這應該也是我們學習謙卑的開放功課。求神給我們智慧聰明,讓我們明白神的旨意並遵行,成為祂所喜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