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新國企】東方電氣鄒磊:製造業必須把創新驅動和人才作為發展...

2020-11-29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國資小新、國資委網站聯合新華網等媒體推出的「對話新國企·智造高質量」系列網絡訪談。3月2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鄒磊做客「對話新國企·智造高質量」兩會訪談節目,以下為訪談內容: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由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國資小新、國資委網站聯合新華網等媒體推出的「對話新國企·智造高質量」系列網絡訪談。今天是網絡訪談的第一期。今天光臨演播室的嘉賓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鄒磊。歡迎您,鄒書記。

鄒磊:各位網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來到直播間參加首期節目,對我來講是非常榮幸的。

主持人:全國政協委員履職一年,又正值今年的全國兩會召開前,您現在的感受,跟大家聊一聊。

鄒磊:當政協委員已經有一年的時間,對我來講是非常充實的一年。這一年,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為一名全國政協委員非常光榮,使命非常神聖。一年來的工作,首先是立足自己的本職崗位,積極履好職,做好本職工作。作為經濟界別組的委員,我在外事委員會做外事組的政協委員。一年來,通過調研、參加各種會議,積極履職,發揮了一些作用。政協委員的職務讓我感到沉甸甸的。

主持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2020年國企的改革要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的成果,距離這一要求還有一年多的時間。東方電氣在這段時間改革的核心是什麼?達到了這樣一個決定性的成果之後,企業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鄒磊:東方電氣作為中央管理的大型骨幹企業之一,長期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各位網友的關心和支持。我們是1958年創立的企業,到現在經過60年的發展,在各方面的關心支持下,具有世界一流技術,我們的裝備已經走向全世界。當前來看,如何讓企業進一步實現新發展,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深化改革這個題目是我們的必須課,是必須要做的一項任務。這些年來,東方電氣在改革上不斷探索,先後在內部管理層級壓縮、扁平化、企業治理結構上都下了工夫,在「三供一業」等社會職能移交上,按照國務院國資委的部署,已經完成。當前改革進入深水區,如何通過體制機制的轉換進一步增強企業的活力,煥發企業的內生動力,是當前深化改革必須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

主持人:我們看東方電氣網頁的時候會感覺到一股清新之氣撲面而來。1958年成立的企業,走過了60年的時間,能夠看到它非常重視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而且是國家首批創新型企業。對於這樣老牌的央企,創新對它意味著什麼?

鄒磊:創新應該是企業發展的動力,特別是作為裝備製造企業,裝備製造企業是技術密集型企業。一直以來,通過技術的不斷進步,支撐了企業60年的發展。對於企業來講,創新驅動已經成為東方電氣的戰略。這首先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需要。總書記在視察東北、視察央企的時候都作出過重要指示,提出了創新驅動、關鍵核心技術一定要做到自主可控的要求。我們是積極貫徹、認真落實,先後制定了集團發展的頂層規劃方案,我們聘請了國家級的院士、行業專家組成科技發展戰略諮詢委員會,研究企業發展的重大方向、技術創新方向和路徑。同時,先後制定補短板、創新驅動的重大任務,我們列出了十項,像燃機技術的攻關,這是當前製造業的短板。燃機技術是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我們跟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差距。東方電氣集中我們的人才資源和各種投入。列出十大技術以後,我們又出臺了激勵政策,拿出1000萬元現金,按步驟組織攻關,現在來看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像新能源氫燃料的利用,經過八年多的研發,已經研製出了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氫燃料動力電池,已經安裝到公交車上使用,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已經有一條公交線投入使用,現在來看運行安全、可靠。氫燃料技術是我們自主研發的,目前已經累計運行了35萬公裡,並且通過研發不斷地迭代技術。東方電氣最核心的能力就是在創新驅動上,這些年取得了很多豐碩成果,先後取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四川省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四川省科技進步特等獎是我們在海外巴西的水電市場上,通過7.5萬千瓦的水電的貫流機組獲得了成功,在世界上幾大水力發電製造企業當中同臺競技,獲得了高質量、可靠運行的好成績。這是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取得的成績。

主持人:像我們這樣的企業,創新驅動就是抓住技術的制高點?

鄒磊:對。我認為創新驅動首先要針對我們這個行業的主業能源裝備,水、火、核、氣、風和光,我們圍繞著主導產品,不斷地實現技術的更新換代。這是一個方面。另外一方面,講創新驅動必須談到人才的問題,人才是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驅動又是企業的核心能力。我們一方面抓創新驅動。另一方面,抓人才的培養、使用,引才和育才。

主持人:我們看到企業介紹的下面就有一段介紹,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研發中心、創新創業基地、院士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形成了一整套技術支撐和人才支撐。

鄒磊:是這樣的。東方電氣早在十年前就在集團層面成立了自己的中央研究院,打造集團層面的頂層研發體系。對於先進技術,前期進行研究,技術產生以後做投入到製造環節當中。我們是兩級研發體系,集團層面以中央研究院為核心,各個企業是依託各自的工藝、設計研究機構。兩層體系確保我們從新技術的研發應用到製造技術的使用,形成了較為完備的體系。

主持人:在東方電氣所在的領域,我們有哪些技術在世界上是領先的,或者說我們的技術當中,或者說在這個領域的技術佔比中有多少是世界領先的?我們又在哪個方面有突破?比如,我們聽到東方電氣在做智能電廠的建設。

鄒磊:經過60年的發展,東方電氣是全球唯一一家擁有六種發電設備製造能力的企業。這六種發電設備就是水電、火電、核電、氣電、風力發電設備,還包括光伏光熱的設備。我們企業開始是生產水、火電設備,有些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一流水準,有些技術是領先的,像我們正在生產的水電設備,三峽公司在白鶴灘上建設了世界上最大百萬千瓦級的水電站,使用的是中國人自己的技術,生產出了全球第一臺水電設備。在火電上,我們正在製造630度高效超超臨界機組,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當然,看到我們擁有世界先進技術的同時也要看到在技術的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短板,像燃機的核心技術還沒有掌握;還有一些關鍵部件、關鍵原材料的問題沒有完全解決。所以,我們在肯定自己成績的同時還要補短板,要落實總書記的要求,關鍵核心技術一定要做到自主可控。智慧電廠是傳統技術和「大智物雲」結合以後提出的能源供應解決方案,它是把大數據技術、智能化、信息化應用到電廠,可以更好地提高電廠的效率,減少人員,可靠性會更高。這是我們裝備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一個方向,我們也在致力於不斷研發這方面的技術,給用戶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讓他們能夠更好地服務社會,也能創造更多的價值。

主持人:我們特別想讓您談一談的話題是央企高質量發展。在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總書記提出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東方電氣這樣的企業連續15年發電設備產量位居世界前列,從規模、產量來看東方電氣已經夠大了,但是如何做優做強?您是怎麼思考的?

鄒磊:在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總書記提出要求製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這是給製造業下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東方電氣在今年的工作會議上出臺了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從我們自身來講,高質量發展就是要落實總書記的要求,更有效率、更有質量。我們從集團的全面工作上突出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核心就是解決「優」和「強」的問題。所謂「優」和「強」首先就是技術上領先,沒有先進技術,你的產品就沒有競爭力,也不能代表我們中國裝備製造的水平。另外,要更有效率,資源的利用效率更高,還要更加綠色環保,更加有利於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裝備製造業的本質就應該是為此提供解決方案。我們正在穩步地向前推進。經過幾年的發展,中國的製造業會由原來的量實現向質的轉變,中國企業也會由大實現到強。作為中央企業,我們應該把公司辦成偉大的公司,辦成長久發展的企業。

主持人:我剛才為什麼會說我會看企業的網站,因為我知道這樣一個老牌的企業,我特別想知道在60年之後它最關心的是什麼樣的事情、它的整體風格會是什麼樣。在這個時候,我看到了兩句話是企業最關注的,一個是「綠色動力」,一個是「致力於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重大技術裝備及服務供應商」。我們知道「打造中國GE」應該是所有東方電氣人的願望和目標,現在我們距離這一目標還有多遠的路?我們的短板又在哪兒?

鄒磊:企業發展是永恆的主題。作為裝備製造業,東方電氣結合自身的特點,提出了一系列不斷改進、完善、發展的思路,包括我們正在進行的深化改革工作。從東方電氣當前的工作來看,作為提供能源裝備製造的企業,東方電氣這些年來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要求,我們累計在世界上70多個國家提供了8000多萬千瓦的發電設備,應該說我們已經由中國企業走向了國際化。但是,從企業的情況來看,離真正的國際化企業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我們也積極落實克強總理到東方電氣視察時提出的要求,打造中國的GE,因此,我們把這一要求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目標。各位網友肯定很關心我們跟GE的差距,雖然我們在一些方面能做到了,但仍然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有很大差距。現在「有沒有」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各種發電設備都能生產,但「好不好」的有些指標還是有差距的,特別是我們的品牌。我們很多時候是能解決性能的要求,有些時候是通過比較低的價格去獲取市場。一方面,我們要不斷迭代新技術,特別是通過智能化製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技術水平,解決高質量發展的問題。另一方面,從東方電氣的內部治理結構上來看,企業人才的培養、人員隊伍素養提升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將通過不斷地提升能力、提升水平,通過不斷努力,讓東方電氣成為偉大的公司、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主持人:看您的履歷,我有一個感覺,您親歷了中國電氣製造領域的發展。您剛剛提到偉大的公司、長久發展的企業,您認為中國的電氣企業的發展給您的整體感覺是怎麼樣的?未來發展應該注意什麼?應該抓住什麼?應該規避什麼?中國的電氣製造業在中國經濟中應該承擔怎樣的擔當和責任呢?

鄒磊:我是比較幸運的,有機會在兩個中央企業工作過,最早是在哈電集團。哈電集團作為我們國家「一五」時期前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項目的6項嚴格發展而來,是我們共和國工業的基礎。後來按照大三線建設,哈電集團又援建了東方電氣,我很榮幸於2016年到東方電氣來工作。裝備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生產動力能源母機的企業,它的強弱對製造業具有重要意義。在電氣製造業工作30多年以來,我感受到製造業必須把創新驅動和人才作為發展之基。裝備製造業是技術密集型的,接下來的發展之路,特別是國家發展進入新時代,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我們正在謀劃企業下一步的發展,先後制定了企業發展的五年規劃、十年規劃,接下來我們要走一條創新驅動的發展之路,走一條通過深化改革提升企業發展動力、煥發企業活力的道路。在深化改革上,以突出三項制度改革為重點,實現企業活力、動力的釋放。東方電氣生產的設備跟居民消費的距離比較遠,接下來,我們要由原來的單一設備進行轉型,向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企業轉變。我們制定了未來發展願景,要打造具有全球領先能力的能源裝備動力系統方案解決商,為實現綠色發展、為人類帶來光明和動力的角度實現東方電氣的長久發展。

作為一個企業,一定是想打造百年老店,實現基業常青,打造偉大的企業。偉大的企業首先應該成為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在發電設備的生產中,我們突出綠色,而且也做到了綠色環保,無論是火電設備,還是核電設備,都是全球領先的環保達標的設備。東方電氣經歷一甲子60年的發展,現在進入到了好時代,我們會緊緊抓住國家經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實現東方電氣從做優做強到做優做強做大的轉變,特別是作為中央企業,應該有這種責任和擔當,為我們國家實現民族復興作出貢獻。企業強則國家強,企業興則百姓富。我們要把這個工作做好。

主持人:非常感謝鄒書記接受我們的採訪。最後再跟網友說幾句。

鄒磊:借今天這個機會,感謝廣大網友長期以來對東方電氣的關心和支持。我們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得到了大家的關注,我們一定把企業建設好、發展好,特別是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央企業作出的指示,我們要做好表率,實現與中央企業相稱的發展。

主持人:非常感謝您,也感謝各位網友的關注,我們下次節目再見!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

 

相關焦點

  • 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鄒磊應邀訪問中國移動通信...
    座談中,鄒磊表示,東方電氣集團與中國移動集團自2019年9月3日在京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來,雙方圍繞服務國家戰略,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融合發展,加速5G在先進位造業的應用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對中國移動四川公司一年以來紮實推動戰略合作協議落地所做的努力與取得的成效表示感謝。
  • 東方電氣集團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啟動
    本網訊  9月8日上午,東方電氣集團召開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啟動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國務院國資委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工作要求,動員部署集團公司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各項工作。集團公司領導鄒磊、俞培根、黃偉、張希、徐鵬、張繼烈出席會議。
  • 東方電氣:做裝備製造業領跑者
    2012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增長幅度下滑,增速同比收窄6.2%,同年,東方電氣集團營業總收入426億元,為近年「低谷」。「發電設備市場的黃金十年,已經結束。」東方電氣集團董事長王計直言,未來市場競爭將更激烈。  直面競爭,有能力才有底氣。
  • 中國移動與東方電氣集團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9月3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移動)與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東方電氣集團)在北京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副總經理董昕,東方電氣集團董事長鄒磊、紀檢監察組組長張希出席籤約儀式,中國移動副總經理趙大春、東方電氣集團總會計師白勇代表雙方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東方電氣集團召開2020年警示教育大會
    9月18日下午,東方電氣集團召開2020年警示教育大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一體推進「三不腐」體制機制建設,切實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增強各級領導人員的廉潔意識,防範廉潔風險,做到警鐘長鳴,推動集團公司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 東方電氣集團「同·創」文化重磅發布
    本網訊 8月20日上午,東方電氣集團「同·創」文化發布會在成都舉行。「同·創」文化體系的發布,是東方電氣企業文化整體提升工作的重要裡程碑,是東方電氣發展歷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落實國資委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專項行動的具體抓手,更是提升東方電氣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
  • 東方電氣集團啟動2020年第一輪巡視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3月31日,東方電氣集團黨組召開2020年第一輪巡視工作動員部署會,傳達學習中央巡視工作有關要求,總結2019年集團公司黨組巡視工作,對做好2020年第一輪巡視工作進行部署並提出要求,為全面從嚴治黨、推進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電氣自動化引領製造業人才需求大戶
    在自動化產業發展需求日益廣泛的今天,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同樣也在日益加大。企業中原始的、簡單的數控設備已在逐步淘汰,取為代之的的是設備先進、技術精良的新型的現代化加工企業,而適應現代化工業發展的需要,就需要培養和造就一大批既有適應時代特點的具有專業理論知識,又具有專業操作技能的複合型、實用型、現代型的電氣自動化人才。
  •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主題教育動員大會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按照黨中央關於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統一部署,中國東方電氣集團作為中管企業第一批開展主題教育。6月4日,集團公司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動員大會,認真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的重要講話精神,動員部署主題教育工作。
  • 浙江智能電氣製造業創新中心落戶溫州
    日前,省經信廳和省財政廳發布2018年浙江省製造業創新中心創建名單,由浙江正泰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牽頭組建的「浙江智能電氣製造業創新中心」成功入選,是我市首家獲準創建的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將重點在智能電氣產品、成套智能電氣製造裝備等方面突破關鍵共性技術
  • 東方電氣視頻連線慰問海外員工:青山一道,風雨共擔
    ……」4月30日下午,在東方電氣集團總部的會議室裡,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鄒磊深情地向視頻另一端駐守海外的東方電氣員工們送上關心和祝福。集團公司領導鄒磊、俞培根、黃偉通過視頻連線分布在海外28個國家43個駐守點的東方電氣工作人員,關心了解集團公司境外員工的身體健康情況,檢查指導各駐守點疫情防控措施的實施保障,安排部署境外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工作,向堅守崗位、奮戰在海外一線的員工以及家屬致以衷心的感謝、誠摯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 國企公開課 │ 航天科工集團劉石泉:如何成為黨和人民需要的技術專家
    回顧了黨領導全國人民奮鬥的歷史成就,綜合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分析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途徑,結合新時代發展需求闡釋了創新和人才資源的重要性,最後以自身成長為例詳細深入分享了怎樣成為一名黨和人民需要的技術專家的深度經驗。
  • 國企助民企 政策添動力——探訪四川德陽民營經濟發展見聞
    【解說】有「西部魯爾」之稱的四川省德陽市是我國重大技術裝備製造業基地,布局著東方電氣、二重、東汽等大型國有企業,依託其巨大磁力,加之當地政策支持,從事新能源、新設備、新技術的民營企業發展如火如荼。目前,德陽民營企業總數超過八成,民營經濟總值去年過千億元,GDP佔比超過一半。
  • 科技創新開啟國家發展新徵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對於我國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順利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打下堅實基礎,具有重要意義。
  • 工業網際網路創新驅動千行百業數位化轉型
    昨天舉行的2021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促經濟數位化轉型大會,打響了2021年上海經濟數位化轉型的「發令槍」。未來,上海將打造更多典型應用場景,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製造業深度融合、「5G+AI+工業網際網路」協同創新、工業網際網路和消費網際網路「兩網貫穿」,形成一批引領性工業場景。
  • 徐冠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是根本
    在23日舉行的論壇開幕式上,浦江創新論壇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冠華就中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優勢,如何踐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浦江創新論壇十年來在助力創新驅動發展中發揮的作用等話題接受新華網專訪。    中國創新驅動發展目標一定能實現    經過幾十年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位。
  • 走進新國企:航天科工發布軍民融合發展成果
    中新網7月7日電 7月6日,由國務院國資委組織的「砥礪奮進新國企」系列採訪活動走進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活動上,航天科工從新產業、新平臺、新系統等多角度展示軍民融合產業的發展成果。  近五年來,航天科工以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謀求轉型升級,不但為我國國防現代化作出突出貢獻,還積極投身於國民經濟主戰場,主動承擔起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生力軍和我國先進裝備製造業發展的突擊隊重任,並在不斷前行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 創新引領時代發展,致敬卓越「創建者」 2019創新峰會圓滿落幕
    作為創新主體的創建者一直走在引領時代發展的前端,他們的創新故事和創新宏圖記錄了怎樣的時代發展?轉型與創新的下一個路口在哪?11月14日,由經濟觀察報主辦的「向新而行:轉換?覓機——致敬創建者 2019創新峰會」將創新智慧凝聚一堂。來自前沿科技領域的專家學者與企業家們在會上分享了眾多創新主題演講,為尋蹤行業沿革與未來機會,探討商業發展成就美好生活與未來趨勢提供相應的創新思路與見解。
  • 創新引領發展和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作用分析
    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在科技創新服務體系軟基礎設施上精準發力,在創業孵化鏈條、技術轉移鏈條、科技金融鏈條、人才服務鏈條等方面建立和完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面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和挑戰,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更加凸顯,因此要深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的國家戰略。
  • 中國製造業升級知多少——電氣設備股「見龍在田」
    基於這一邏輯,中金看好港股市場上的兩隻個股:金風科技(02208)和上海電氣(02727)。過去20年,中國電氣設備產業通過不斷的學習國外技術,逐漸在電氣設備領域完成彎道超車。但目前國內電氣產業仍然受到需求瓶頸的限制,我們認為未來的發展在於國際市場的拓展,以及產品進一步研發和跨行業產品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