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過去十年中又新發現的13種迷人動物

2020-12-06 水木一流

科學家估計,他們還沒有確定地球上86%的物種,以及91%的海洋物種。

然而,在過去的十年中,他們發現了一些新發現,包括洞穴居住的半透明蝸牛、古代人類祖先和猩猩的新種。

這裡有14個迷人的動物出土在過去十年。

訪問Business Insider的主頁了解更多故事。

地球上爬滿了各種各樣的生命體,其中大部分對我們人類來說都是未知的。

2011年的一項研究估計,科學家還沒有確定地球上86%的物種,以及91%的海洋物種。科學家們每年都會把這個數字剔除,前往遙遠的山林和海洋最深處,為新的動物分類。

他們發現了極端環境中的奇異生物和隱藏在視野中的未知哺乳動物。

以下是科學家在過去十年中發現的14種迷人的動物。

地球上約有870萬物種,但絕大多數尚未被發現。在過去的十年裡,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些令人驚訝的生物。

研究人員在2017年宣布,新發現的塔帕努利猩猩是已知的第七大類人猿物種——也是世界上最稀有的物種。

馬克西姆阿利亞加只剩下大約800隻塔帕努利猩猩,它們受到狩獵和棲息地喪失的威脅。

「類人猿是世界上研究得最好的物種之一,」保護科學家埃裡克·梅賈德在一份新聞稿中說如果經過200年認真的生物學研究,我們仍然可以在這個群體中發現新的物種,那麼它告訴我們關於我們忽略的所有其他東西的信息是什麼呢?」

奧林吉託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西半球發現的第一種食肉動物。

2013年,一名研究人員在芝加哥田野博物館發現了這種小型食肉動物數十年前的標本。它們被標記為奧林果,一個類似的物種,但奧林果生活在比奧林果更高的海拔。

於是,一個研究小組跋涉到厄瓜多的雲層森林中去尋找這種動物——浣熊家族已知最小的成員。

相關焦點

  • 過去十年世界最重要的20個科學發現
    看看過去十年獲得的20個最重要科學發現:1、探測首個引力波2014年,古生物學家還發現掠食性棘龍的新化石,證實它是一種半水棲掠食性恐龍,這是迄今發現的第一種半水棲恐龍物種。2015年,中國考古學家發現一具令人震驚的奇翼龍化石,它是一種怪異的長羽毛恐龍物種,其翅膀長著類似蝙蝠的翼膜。在過去十年裡,考古學家對緬甸境內發現的9000多萬年前的琥珀頗感興趣,陸續發現困在琥珀中的恐龍羽毛、剛出生不久的原始鳥、以及各種無脊椎動物。
  • 過去十年發現八種新物種,鼠鹿、硬幣蛙、透明蝸牛,樣子超乎想像
    每年科學家都會前往偏遠森林和最深海洋對新動物進行認識。他們在極端環境中發現了很多怪異生物以及隱藏在視線中的未知乳動物,在過去的十年中,科學家發現了8種最引人入勝的物種,模樣超乎想像,有些之前被認為滅絕。1.
  • 澳大利亞公布十年來新發現物種:雄性庫蘭達樹蛙等
    據環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澳大利亞分會(WWF Australia)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庫蘭達樹蛙是在澳大利亞東部熱帶的昆士蘭州發現的,它是自1999年以來在澳大利亞發現的至少1300種新的動植物中的一種。 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把庫蘭達樹蛙劃歸到瀕臨滅絕的物種中,這種青蛙的棲息地佔地面積僅有1.3平方英裡(3.5平方公裡)。
  • 過去10年發現的7種新物種,老鼠鹿、硬幣蛙、透明蝸牛,你見過嗎
    在過去的十年中,你、我、他和它都在變化。在人類社會,這十年有人生,有人死;在動物世界有很多物種滅絕,也有很多新的物種被發現。
  • 半透明的蝸牛, 像老鼠的鹿, 過去10年發現的新物種真的奇特
    過去十年出現了一批長相奇特的新物種,例如半透明的蝸牛,長得像老鼠的鹿等等。眾所周知,地球有46億年的歷史,其中生物史雖然僅僅只有十幾億年,但是如今世界上生物種類樹木已經超過了八百萬種,甚至有可能接近一千萬種。早在2011年就有國際研究指出,地球上大約存在著870萬種生物,其中有大部分生物尚未被發現,未知的陸地生物佔到了85%左右,而未知的海洋生物則高達90%左右。
  • 過去十年最重要的20個科學發現:探測首個引力波
    2010年,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地理探險家李·伯傑(Lee Berger)發現一種名為南方古猿源泉種(Australopithecus sediba)的人類遠古祖先,5年之後,他宣布南非一處人類搖籃洞穴中發現一支遠古人類新物種——納勒迪人(Homo naledi),這支古人類與現代人類和更遠古時期的人類近親十分相似。一項後續研究表明,納勒迪人非常年輕,生活在23.6萬-33.5萬年前。
  • 迷人的動物森林!
    動物森友會》銷量破記錄的消息後,夜裡公布了上周日本地區遊戲市場銷量的詳細數據。在2020年3月16日~3月22日期間,發售三天的《集合啦!動物森友會》以超過188萬套的銷量成為當週遊戲銷量冠軍,該數字還打破了《精靈寶可夢:劍/盾》日本地區Switch遊戲的首周銷售記錄。格魯資訊帶大家看看這款早先不那麼知名的遊戲,為何如今受到玩家的追捧。
  • 蒙娜麗莎微笑迷人,若將畫倒過來看,還發現背景中藏有4種動物
    並且達文西還根據高山上海中的動物化石提出地殼變動的理論。這個思想領先了地質學家赫頓300多年,並且他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便計算出了地球的半徑為7000公裡。他還在物理學、光學、靜力學等多個方面有著不俗的見解。
  • 深圳新發現5種陸生野生動物
    該項目首次全面系統地開展了深圳市全境陸域(含海島)脊椎動物資源調查,基本摸清了深圳市陸生脊椎動物的區系狀況,共調查記錄了深圳市陸域脊椎動物總計498種(含亞種),其中鳥類最多,還發現了5個新物種、24個深圳新紀錄種。
  • 神奇動物!2019年全世界發現了71種新物種,這是其中的18種
    神奇動物!2019年全世界發現了71種新物種,這是其中的18種我們已經繪製了世界地圖,發現了所有的大陸(儘管亞特蘭蒂斯仍然難以捉摸),有時感覺在我們的地球上,已經沒有什麼新的發現了,但地球仍然充滿了神秘和驚喜!科學家每隔幾天就會發現新的動植物物種,這也證明了在全世界的很多角落,仍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秘密。
  • 1451個海洋動物新種被發現:巨型劇毒水母
    旨在收集所有已知海洋生物的世界海洋物種目錄已有22.8萬種動物,但每天都有動物新種添加進去。科學家估計,隨著對海洋知識的日益積累,世界海洋物種目錄最後可能收集200萬種海洋動物。在這個計劃開始以來的過去8年中,科學家一直密切關注著記錄,仔細檢查歷史雜誌,深入研究海洋深處的神秘動物。
  • 過去十年最重要的 20 個...
    2010年,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地理探險家李·伯傑(Lee Berger)發現一種名為南方古猿源泉種(Australopithecus sediba)的人類遠古祖先,5年之後,他宣布南非一處人類搖籃洞穴中發現一支遠古人類新物種——納勒迪人(Homo naledi),這支古人類與現代人類和更遠古時期的人類近親十分相似。一項後續研究表明,納勒迪人非常年輕,生活在23.6萬-33.5萬年前。
  • 蜂王漿中發現13種新蛋白—新聞—科學網
    本報北京4月27日電記者胡其峰日前從中國農科院蜜蜂研究所獲悉,該所李建科研究團隊通過對蜂王漿蛋白組和糖蛋白質組的研究,不久前在蜂王漿中再次發現了13種新蛋白和
  • 13種致命動物,看到它們請遠離
    《隱藏的危險》一書就帶孩子去探索和發現世界上最致命的動物。13,在西方國家,可是不吉利的數字。有人說是因為在哈弗拉宴會上,出席了12位天神。宴會當中,一位不速之客——煩惱與吵鬧之神洛基忽然闖來了。這第13位來客的闖入,招致天神寵愛的柏爾特送了性命。
  • 通常僅在某一個地方存在的7種迷人的動物
    地方性動物通常是指生活在某一個地區的動物。比如,熊貓是中國所特有的,而袋鼠或鴨嘴獸是澳大利亞特有的,但是虎鯨是一種世界性動物,因為它可以在世界海洋的許多地方發現。在特有物種中,有許多稀有和瀕臨滅絕的物種,全世界都在努力保護這些物種。
  • 青藏高原發現28種新病毒,南極大陸血紅滿地,一場危機全球的環境災難正在來臨!
    但往往「越迷人的越危險」。 人們還來不及感嘆,科學家便證實: 「西瓜雪」是由於全球氣候變暖造成,這不僅不浪漫,還可能很危險。 其中的物質會降低對陽光的反射,大面積出現後,將加劇氣候變暖,威脅到生態系統。
  • 上海動物園內發現新物種,命名為「西郊公園毛角蟻甲」
    西郊公園毛角蟻甲上海動物園內發現了新物種,被技術研究人員命名為「西郊公園毛角蟻甲」。上海師範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李利珍介紹,此次命名的新物種——「西郊公園毛角蟻甲」在分類上屬於昆蟲綱,是上海首次發現,不過不能確定這種小甲蟲是不是上海特有的。2017年3月,這篇記述上海新物種的學術論文已正式刊登在國際動物學權威期刊《Zootaxa》上。
  • 河池新發現陸生野生動物181種
    本報河池訊 (記者/廖慶凌 通訊員/韋振懂)近日,記者從河池市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成果評審會獲悉,繼1998年之後,2020年河池市再次開展的陸生野生動物調查,新發現陸生野生動物181種,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1種。
  • 偏遠熱帶雨林發現60種新奇動物!
    「世界野生動物保護」的探險領隊,螞蟻學家阿隆索(Leeanne Alonso)說:「我在全世界進行了多次探險,但從未見到如此美麗、原始、未遭人破壞的森林。」這種青蛙便屬於此次探險中發現的60種新奇動物之一。
  • 科學家在十年前的菊頭蝠中發現一種冠狀病毒,與新冠病毒高度相似
    與此同時,日本研究小組也在冰凍蝙蝠糞便標本中發現了另一種密切相關的冠狀病毒。新冠病毒究竟是如何從動物傳給人的,現在還沒有明確的答案。就當前研究成果來看,強有力的證據表明病毒起源於菊頭蝠,但它究竟是蝙蝠直接傳給人,還是通過中間宿主傳播仍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