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之父麥可·克萊頓:不想學考古的醫生不是好作家

2021-01-08 澎湃新聞

暌違三年之後,遠古恐龍又將登上銀幕。作為系列電影的第五部,《侏羅紀世界2》在上映之前就已經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目睹此情此景,已然仙逝十載的《侏羅紀公園》小說原作者,麥可·克萊頓在天國想必也會感到欣慰。

最高的作家

麥可·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於1942年10月生於美國芝加哥,是家中4個孩子中的老大。他的青少年時代是在紐約的富人區——長島渡過的,並從小就表現出對寫作的濃厚興趣——14歲時就在《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關於旅行的文章。

麥可·克萊頓

他一直憧憬成為一名作家。1960年,這位學霸如願考入了哈佛大學的文學系。但在這裡,他過得並不如意。可能是由於持才傲物或者是別的什麼原因,克萊頓與本系教授的關係不好。為了證明這位教授對他的成見確屬事實,麥可·克萊頓進行了一次大膽的試驗,他將英國著名作家喬治·歐威爾(《1984》與《動物莊園》的作者)的文章當作自己的作業交了上去。結果這位有眼無珠的教授居然只給出了「B-」的低分……出於對哈佛文學系的失望,麥可·克萊頓轉讀人類學系,並以第一名的成績拿到了考古人類學學士學位,還在1965年在英國劍橋大學擔任人類學客座講師。

接下來,克萊頓又一次改換跑道,進入哈佛醫學院學習。他在1969年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只不過,他從來沒有獲得執業醫生的證書,而是專注於自己的寫作生涯。實際上,在哈佛讀醫時,克萊頓就依靠撰寫驚悚小說支付了高昂學費,在獲得博士學位的同一年,他的第四部《死亡手術室(A Case of Need)》贏得偵探小說界的至上榮譽「愛倫坡最佳小說獎」。這部小說講的是波士頓的一位病理學家約翰·貝利博士調查了產科醫生朋友進行的一次明顯的非法墮胎(導致了一名年輕女性的早逝),與克萊頓所學的醫學倒是專業對口。

與其他初出茅廬的作家類似,起初麥可·克萊頓在創作中採用了筆名。這一時期他的筆名包括「傑弗裡·哈德遜(Jeffrey Hudson)」與「約翰·朗格(John Lange)」。有趣的是,前者來自一位17世紀的英格蘭宮廷侏儒的姓名,而後者(「Lange」)則是德國的一個姓氏,意思是「長」。實際上,麥可·克萊頓的確很「長」, 據他自己的說法,他在1997年身高約6英尺9英寸(2.06米),這的的確確使他成為當代世界著名作家中身材最為高大的一位。

用筆名撰寫的《死亡手術室》

這位身高兩米零六的「高人」,自從1969年以真名發表長篇小說《安德洛墨達品系》(The Adromeda Strain又譯《天外細菌》)至今,已創作了15部暢銷小說,全球總銷量超過1億5千萬冊。他所取得的驚人成就如同他的身高一樣,在當今世界書壇總是顯得卓爾不群。就連政治家們也將麥可·克萊頓的作品奉若圭臬:2005年9月,克萊頓受邀在美國國會為「全球變暖是有史以來對美國人民最大的欺騙」作證。就在前一年,他剛剛推出了一部驚悚小說《恐懼狀態》(State of Fear,又譯《恐懼之邦》)。該書說的是一群「全球變暖論」激進分子發動了若干起環境恐怖襲擊事件,不惜傷亡大量人員,以引發世人認同全球變暖危機論點並進而接受其各種激進主張。本書首印即高達150萬冊,一度成為亞馬遜網絡書店暢銷書冠軍。書中附帶大量氣候學環境學注釋、圖表和數據,以及兩組專業附錄和20多頁的專業書籍參考書目,因其具備的高度科學性而成為「全球變暖論」反對者手中的有力武器。

《恐懼狀態》

不過,實事求是地說,儘管麥可·克萊頓的小說裡往往融入了很強的科幻元素,但相比通常所見的那些科幻小說相比,克萊頓的小說更接近於商業通俗小說。有人就批評他的小說是「單純的信息垃圾堆」,說他是「用把適當的尖端科學技術混合在一起寫出荒唐的小說騙錢的商業作家」。不過,克萊頓本人對此也毫不避諱,他曾說:「一個人可以在一個半小時內讀完我的一本小說,比起看到桃樂絲·黛(Doris Day,好萊塢影星,1922- ),我的小說會讓他更感驚訝。我寫得飛快,讀者讀得飛快,我隨即將(寫了些什麼)拋諸腦後。」

好萊塢的奇才

麥可克萊頓是個天賦極高的工作狂,他撰寫一部小說只需要六到七個星期——但在此期間,每天睡眠時間不超過4個小時。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起,他的每一部小說都能成為話題之作,除了在暢銷小說排行榜盤踞之外,更每每被好萊塢片廠所青睞。1969年出版的小說《安德洛墨達品系》描寫來自外層空間的細菌威脅人類生存,造成人類大量離奇死亡。這正是好萊塢所喜好的災難片題材,遂在兩年後改編成了電影。除此之外,《叛逆性騷擾》(麥可道格拉斯、黛米摩爾主演)《升起的太陽》(肖恩康納利)、《深海圓疑》(達斯汀霍夫曼、莎朗斯通)、《剛果驚魂》(蘿拉琳妮)、《重返中世紀(保羅·沃克,弗朗西絲.奧康納)》無一不是根據其小說改編的熱門大片。著名導演史匹柏評價:「他(麥可克萊頓)是一個文雅的人。他會保留自己耀眼的一面,放到小說裡。他在同行當中的地位是無可代替的。」

電影《剛果驚魂》海報

更令人吃驚的是,麥可克萊頓同時在美國作家協會、美國導演協會、電影藝術和科學學會等多家行業協會中任職。對於編劇、製片、導演,他樣樣精通,著名的災難大片《龍捲風》就是由他特地創作的原創電影劇本拍攝,同時他還擔任了該片的製片人。而在電視領域,作為首席編劇和製作人,克萊頓根據自己早年學醫經歷推出的醫務劇《急診室的故事》從1994年開始播出後大獲好評,十五年間常播不衰,不但捧紅了喬治·克魯尼這樣的大明星,也將醫生生活完整呈現給觀眾,進而在世界範圍內引發出一系列諸如《醫院風雲》、《實習醫生格蕾》、《豪斯醫生》、《仁心仁術》等衍生作品。直到麥可克萊頓於2008年11月去世後,失去編劇的《急診室的故事》才於2009年4月2日以兩小時的大結局宣告收尾。1994年十二月,麥可克萊頓的三個作品分別登上了各自行業的排行榜第一名:《叛逆性騷擾》榮登電影票房排行榜第一;《叛逆性騷擾》原著小說位列暢銷書排行榜冠軍而《急診室的故事》則獲得電視劇收視率的第一名。毫不誇張地說,他是美國唯一一個同時在暢銷書、電影、電視劇三個領域取得非凡成就的奇才。

《急診室的故事》

麥可克萊頓的才華甚至不止於此。他還是個計算機業的行家裡手,擁有自己的FilmTrack軟體公司,於20世紀80年代開始為電影拍攝設計了多種電腦程式。他還設計了一套叫做《亞馬遜》的圖文冒險類的DOS電子遊戲。這個遊戲發售了超過十萬份,即使在今天仍舊是個驚人的成績。麥可克萊頓甚至寫過一本關於BASIC程式語言的書,書名叫做《電子人生》。這本書寫得像詞彙表一樣,有「怕電腦(每個人都是)」,「購買電腦」和「計算機犯罪」等條目,旨在向可能的讀者介紹初次在工作中或家中使用個人電腦的困難。在書中,克萊頓還預言了未來計算機網絡的重要性——要知道,他寫作這本書的時間是1983年,距今35年之前。

《電子人生》

「侏羅紀」之父

雖然對於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如此樂觀,麥可·克萊頓的小說的一個基調卻是以批判的眼光去發現和看待對尖端先進科學技術的濫用:在其成名作《安德洛墨達品系》中,他提出了天外細菌對人類的威脅。在《終端人》中,他告誡人類關於機器和人體相結合的隱憂。在《獵物》中,他考慮到了人工智慧所帶來的潛在隱患。在《喀邁拉的世界》中,他講述了不同物種之間的嵌合帶來的恐懼與混亂……

這一點在使他在中國聲名大噪的小說《侏羅紀公園》裡也有所體現。麥可·克萊頓分別在1990年和1995年出版了《侏羅紀公園》及《失落的世界》,小說中營造的恐怖肅殺的神秘氛圍讓讀者對於史前恐龍形象充滿了想像。人類利用利用殘留在琥珀裡的史前蚊子所吸的恐龍血培育出恐龍,卻不能將這些「高科技產物」牢牢地控制住,反而被恐龍追殺。第一部小說還未完稿時,其電影拍攝版權就被環球公司以 200萬美元的價格購得,足見在當時的科幻電影市場上,市場和觀眾對於這樣一部以恐龍為主角的類型片的需求。由史匹柏執導的《侏羅紀公園》已經成為科幻電影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作品。迄今為止該系列的四部作品(《侏羅紀公園1-3》及《侏羅紀世界》)在電影院線和觀眾口碑上都收穫了巨大的成功,毫無疑問地可以被看作系列科幻電影的標杆。從這個意義上說,麥可·克萊頓才是當之無愧的「侏羅紀」之父——雖然他也犯了一個小小的錯誤,將生存於白堊紀末期最後300萬年的霸王龍搬進了一億年的侏羅紀時代。

《侏羅紀公園》

事實上,《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只有前兩部來自麥可·克萊頓的小說文本,此後的幾部都是從前兩部作品的故事劇情衍生發展而來的。在史匹柏執導的第一部《侏羅紀公園》中,拍攝的目的首先是為了滿足觀眾對於史前恐龍的獵奇心理,藉助恐龍這樣一個恐怖意象刷新恐怖電影史中的經典恐怖形象。恐龍是影片《侏羅紀公園》的絕對主角,史匹柏在古生物學家的輔助之下,建立了片中龐大的恐龍群體。在電影改編的過程中,麥可·克萊頓也參與其中。在影像化的過程中,受制於製作成本和影片時長,麥可·克萊頓對小說原著進行了截取,只保留了幾個主要段落,滿足觀眾對於恐龍世界的獵奇心理、製造恐龍出逃獵殺人類的恐怖片氣氛並表現科技異化造成的諸多危害影響,以及人類在金錢欲望的驅動下讓這種危險的局面變得更加岌岌可危。

電影《侏羅紀公園》劇照

只不過,隨著電影特效製作技術的進步,導演越來越以一種全景畫的方式呈現這個神秘莫測的恐龍世界。經過史匹柏的兩部作品以及後期續作的改編的《侏羅紀公園》 逐漸被人們催生出諸多全新的主題,該系列電影的主題內涵的表達已經遠遠偏離了小說文本的主旨內涵,這當然也是麥可·克萊頓始料未及的事情。

《侏羅紀世界2》海報

雖然如此,麥可·克萊頓的名字已經永遠與「侏羅紀」聯繫在了一起。在他去世的消息公布之後,史匹柏發表聲明向這位「高人」致敬。這位世界級的導演毫不吝惜自己的讚譽之詞:「麥可的才能甚至比他在《侏羅紀公園》中創造的恐龍更高。他最擅長把科學和偉大的戲劇概念糅合起來。他便是以此令恐龍得以重現人間的。」

相關焦點

  • 「西部世界」驚悚重現——「驚悚科幻小說之父」麥可·克萊頓
    沒錯,這些一躺進棺材就被抬上神壇的大師,固然有他們值得名垂青史的成就,但不是每位科幻創作者都要用「不朽巨著」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在百花齊放的美利堅科幻花園裡,有一位特立獨行的作家,一直堅持從通俗小說的角度來創作科幻,依然取得了炫目的巨大成就。近期,隨著高分美劇《西部世界》第二季的開播與「侏羅紀」系列的即將再續,讓這位科幻作家再度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 紀念驚悚科幻小說作家麥可·克萊頓誕辰76周年
    2018年10月23日是美國科幻作家麥可·克萊頓誕辰76周年紀念日。1942年10月23日,麥可·克萊頓出生於美國芝加哥。他的代表作有《侏羅紀公園》《西部世界》《重返中世紀》等。麥可·克萊頓作品的一個首要主題是科學成就的取得有時是不負責任的。
  • ...原著也好看 ——專訪《侏羅紀公園》責編孟匯一 長春晚報2015年...
    記者:您能介紹一下《侏羅紀公園》作者麥可·克萊頓的情況嗎?  孟匯一:麥可·克萊頓是一位非常傳奇的人物,他是美國家喻戶曉的著名暢銷書作者和編劇。他生於1942年,被譽為「科幻驚悚小說之父」,連續10年登上美國年度暢銷榜。他的書被譯成36種語言,幾乎本本被好萊塢搬上銀幕,在全世界擁有億萬忠實讀者和影迷。
  • 除了恐龍,真正讓《侏羅紀公園》成為經典的是這些人類
    《侏羅紀公園》(1993)發掘主題早在80年代早期,作家麥可麥可·克萊頓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人們對於娛樂的渴望,因此恐龍主題樂園這個概念成為劇本的預設基礎,並以此確定了故事的「DNA」,即主題。《侏羅紀公園》(1993)面對這個問題,麥可·克萊頓認為答案肯定會非常的複雜,所以他和編劇大衛·
  • 《侏羅紀世界3》有望回歸,《侏羅紀公園》的一個「神秘」角色
    當談起《侏羅紀世界3》的時候,主演克裡斯·帕拉特曾表示,這部電影對於他來說,就像是漫威宇宙的《復聯4》,因為這部電影中,會回歸許多來自《侏羅紀公園》的演員。除了蘿拉·鄧恩和傑夫·高布倫之外,如今又有一位《侏羅紀公園》的神秘角色,有望加入到《侏羅紀世界3》電影中。
  • 《侏羅紀世界》霸王龍的怒吼竟是多種動物聲音混音而成?
    雖然上映之後有學者指出,霸王龍不是那麼叫的,不過這也無法改變從那之後我們只要看到霸王龍,腦子裡就會出現那種可怕的吼聲。2. 霸王龍擊破玻璃天窗經典畫面屬真實意外為了拍攝《侏羅紀公園》,道具團隊製作了很多的恐龍仿真電子機械偶。而操作這些東西可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容易了。其中拍攝霸王龍接近Lex與Tim遊覽車車頂鏡頭的時候就出現了意外。
  • 【夜讀】22年了,《侏羅紀公園》為啥仍百看不厭?
    ,改編權已售出《侏羅紀公園》脫胎自高科技驚險小說家麥可·克萊頓的同名原著,彼時克萊頓已是舉世聞名的暢銷作家和電影導演,因此當新書裡恐龍復活的創意點子不脛而走之後,頓時引起了多家電影公司的注意。小說尚未出版,克萊頓就底氣十足地提出了改編權的出售條件:150萬美元外加可觀的收入分成。面對如此獅子大開口,包括蒂姆·伯頓、理察·唐納、喬·丹特等名導仍紛紛參與競標,最終,史蒂文·史匹柏與環球公司笑到了最後。史匹柏與克萊頓其實是舊相識,80年代末兩人就曾一起討論過劇集《急診室》的製作。
  • 露營白堊紀、侏羅紀世界3、環球影城和體驗秀:侏羅紀宇宙放大招
    提到「侏羅紀公園」,就不得不提兩個人。第一個是麥可·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全名約翰·麥可·克萊頓(John Michael Crichton),1942年生於美國芝加哥,曾就讀哈佛大學文學系,後轉休考古人類學系。美國著名暢銷書作家和影視導演、製片人。2008年11月4日,克萊頓因癌症不治在洛杉磯去世,終年66歲。
  • 《侏羅紀世界2》上映在即,這七條本系列電影的趣聞要了解一下嗎
    雖然電影上映之後有學者指出,霸王龍不是那麼叫的,不過這也無法改變從那之後我們只要看到霸王龍,腦子裡就會出現那種可怕的吼聲。他發現迅猛龍的體型較小,與他們期望在電影中呈現的震懾感有所落差,好在當時剛好某個考古遺址挖掘出10英尺高的迅猛龍,讓他們試圖打造高大的迅猛龍符合現實。另外,本來在試拍時,是要迅猛龍進門之後像蛇那樣吐舌頭以增加恐怖感,但是學者指出它們無法那樣做,於是將鏡頭改為迅猛龍隔著玻璃吐出霧氣將玻璃變白。
  • 拍《侏羅紀公園》時,史匹柏還真的想造一隻機械恐龍出來
    要說到最著名的恐龍電影,那肯定離不開1993年的《侏羅紀公園》了。這部影片,在1993年推出的時候引爆了全球,一共斬獲了9億多美元的票房,打破了紀錄成為當時影史上的票房NO.1。不過,這麼一部能震撼世界的電影,也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完成的,在拍攝的過程裡,其實發生過很多趣事。
  • 《侏羅紀公園4》新曝劇照 球狀觀光車遭恐龍暴虐(圖)
    鳳凰網娛樂訊「侏羅紀」系列的重啟之作《侏羅紀世界》(又譯《侏羅紀公園4》)的製作進度一直備受關注,近日片方曝光了4張新劇照,之前影迷們熟知的公園越野遊覽車升級換代,變成類似太空探測器的球狀觀光車。但即便是升級後的先進設備依然被未知恐龍暴虐至殘破,令影迷心裡十分好奇。
  • 《侏羅紀公園3》Jurassic Park 3
    時隔4年,斯氏再次根據暢銷小說作家麥可·克萊頓的《失落的世界》拍攝了《侏羅紀公園2》,這一次竟然在上映不到一周就讓投資商賺了個不亦樂乎,不過由於影片對原著改動較大,且缺乏新鮮元素,因此儘管商業上十分成功但總體評價可謂毀譽參半。
  • 恐龍DNA的可能痕跡將打開了討論侏羅紀公園的大門
    #戰疫必勝# #原創# #恐龍# #化石# ##侏羅紀世界#國際科學家團隊可能已經在保存得非常好的恐龍化石中發現了遺傳物質的痕跡,這進一步助長了我們有一天能夠以好萊塢著名的「侏羅紀公園」的風格復活這些古老的爬行動物的幻想。
  • 《侏羅紀公園4》正式定名 2015年6月12日上映
    ,《侏羅紀公園4》正式定名為《侏羅紀世界》,並定檔2015年6月12日在北美公映。史蒂文·史匹柏此前接受採訪表示,好的劇本是任何作品很重要的第一步,這次的故事也很棒。《侏羅紀世界》和之前的作品相似,又有很大的不同。唯一能承諾的就是,會有一個「大大的驚喜」,而且是現在任何人都想不到的驚喜。   有報導稱,新作故事將從《侏羅紀公園》中的小島上展開,而且這次會有一些海底恐龍的加入。
  • 電影《侏羅紀公園》基本信息、劇情介紹及預告片
    電影《侏羅紀公園》海報(圖片來源:豆瓣 版權為原作者所有)電影《侏羅紀公園》基本信息>【電影《侏羅紀公園》預告片】導演: 科林·特雷沃羅編劇: 裡克·傑法 / 阿曼達·斯爾沃 / 科林·特雷沃羅 / 德裡克·康納利 / 麥可·克萊頓主演: 克裡斯·普拉特 / 朱迪·格雷爾 / 布萊絲·達拉斯·霍華德 / 文森特·多諾費奧 / 傑克·詹森 / 勞倫·拉普庫斯
  • 《侏羅紀世界》最新宣傳照 「最強恐龍」閃現
    《侏羅紀世界》最新宣傳照 「最強恐龍」閃現 時間:2015.01.3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 鯊魚殺手看守著埋藏在遙遠「侏羅紀公園」島上的價值10億美元的寶藏
    北青網綜合報導 《侏羅紀公園》和《金銀島》的作者們的靈感來自一個偏遠的小島,島上可能藏有價值10億美元的寶藏,但你永遠也找不到。這些寶藏包括數百枚銀幣、鑽石和真人大小的黃金聖母瑪利亞雕像。1820年,這些寶藏被從秘魯首都利馬轉移到哥斯大黎加的科科斯島。
  • 魔術師榮獲克萊頓-克蕭年度慈善人物獎
    魔術師榮獲克萊頓-克蕭年度慈善人物獎 2017-07-30 06:04  LakersNation
  • 《侏羅紀世界3》終於來了!電影定名為「統治」,恐龍將蔓延地球
    最近環球影業公布了一個超級重磅的消息,那就是影迷們苦等的《侏羅紀世界3》電影,已經正式進入了拍攝計劃,預計明年6月11日就能夠在全球範圍內公映!而作為三部曲系列電影的最後一部,該電影被命名為了《Jurassic World: Dominion》,翻譯後是《侏羅紀世界3: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