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穎電子:升級製程需要投入工程人力及時間 不是什麼重大的挑戰

2020-12-05 同花順財經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6月23日訊,有投資者向中穎電子提問, 公司年報說過去MCU晶片是8寸,0.11微米製程,未來2-3年會推進到12寸,55-40納米製程,這種跨度對公司是挑戰嗎?如果是,可否描述下這樣的挑戰的難度?同樣:鋰電晶片從8位過度到32位,這對公司構成挑戰嗎?如果有挑戰,請描述一下難度在哪裡?有多大?謝謝!

公司回答表示,1.需要投入工程人力及時間,不是什麼重大的挑戰,因為製程主要是晶圓廠提供的。由於55-40納米製程的光罩費用比0.11微米製程貴很多,因此研發的投入會有所提高。2. 鋰電池管理晶片內置的CPU類型,是由市場需求決定,非產品研發的核心技術問題。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

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小而美」明星中穎電子股價腰斬 但這隻晶片股前景看好
    A股市場向來不缺乏明星公司,尤其是在以往市場熱衷於給「小票」高估值的環境下,投資者或許可以舉出許多例子,有一家公司一定會出現在他們的「榜單」裡——中穎電子(300327.SZ)。
  • 【替代】三星電子成功將氟化氫替代品投入製程;
    三星電子成功將替代品投入製程;2.新思:半導體行業最重要的資產是信任,信任需要贏得;3.英特爾3D堆疊處理器性能曝光,5核心設計配備Gen 11核顯;4.研調:光寶科、東芝合併案綜效有望1加1大於2;5.旺季需求強勁!
  • 中穎電子:行業景氣度持續上升,量價齊升推動業績上漲
    即國內MCU老牌大廠中穎電子(300327),公司或將持續受益行業景氣度提升及國產替代進程加速。國產MCU支柱企業成立於1994年的中穎電子,是一家專注於MCU(單片機微型計算機)的Fabless設計公司,其代工廠包括和艦科技、華虹宏力等。
  • ...攻堅2nm投入8000工程師人力,摩爾定律下,到底工藝極限是幾納米??
    此外,臺積電還正式宣布建設新的研發中心,預計將投入8000多名工程師的人力到一條先進工藝生產線上,著力攻克2nm工藝。3nm是5nm的自然迭代,4nm理論上說是5nm的終極改良,2nm則是3nm之後的一次重要迭代。
  • 【現場報導】 亞智科技成功實現「二流體技術」轉移,「超細線路蝕刻製程」再度升級實現行業突破
    • 未來產品線除了優化原有溼製程設備,更將配備CIM計算機製造整合系統,可以進一步實現製程標準化以及生產效益的最大化。2015年3月17日,Manz亞智科技升級「超細線路蝕刻製程」亮相行業內最具影響力的電路板產業國際展覽之一 —— 「第二十四屆中國國際電子電路展覽會(2015 CPCA Show)」。
  • 王殿甫復出操刀電子製程
    帶領創維從黃宏生入獄危機順利過渡走上正軌的王殿甫,在離開創維一段時間後,近日,已72歲的他再次復出,此次,他選擇了對整個電子信息行業有深刻影響的電子製程領域。  日前,在中國首屆電子製程行業論壇上,記者獲悉,王殿甫於日前加盟中國製程行業著名企業新亞電子,出任該公司董事長一職。王殿甫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透露,隨著全球產業轉移到位,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成本優勢將逐漸喪失。
  • 深圳市新亞電子製程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度報告摘要
    3、加強人力資源建設  公司以技術和產品為本,重視製程人才的擴充和培養,結合公司發展戰略,公司制定了人力資源總體規劃,通過對外招聘和內部培養兩種模式不斷儲備對口人才,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梯隊建設,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 什麼是半導體工藝製程,16nm、10nm都代表了什麼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半導體工藝也急速提升,從28nm、16nm、10nm到7nm這些半導體代工廠們每天爭相發布最新的工藝製程,讓很多吃瓜群眾一臉懵逼不知道有啥用。 綜合以上,可以發現處理器的製程對於手機十分重要,更高的性能帶來更流暢的遊戲體驗,而一個保持正常溫度的機身更是能保證大家擁有一個良好的使用體驗。一次製程的升級,帶來了散熱效果與計算性能的雙重提升。
  • 深圳市新亞電子製程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系列)
    在此環境下,公司管理層繼續堅持了「電子製程服務+製程產品+產業配套服務」的發展思路,圍繞核心大客戶,不斷優化公司的業務結構和產品結構、加大產業配套服務的投入規模和自主產品的市場推廣力度、並不斷加強公司的運營管理效率和費用管控能力,助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發展。
  • 攻克OLED製程挑戰,玻璃功不可沒,OLED顯示器質量提升
    至於針對VR進行優化的裝置需要具備最高解析度及最短的反應時間。 當前的LTPS-OLED(低溫多晶矽–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面板能滿足這些需求,尤其是用於手持式裝置和小型應用裝置的面板。  LTPS-OLED以異軍突起之姿滿足市場上這些趨勢的需求。
  • 前沿研究丨21世紀工程領域的重大挑戰
    文章回顧了20世紀工程領域中取得的20項標誌性重大成就,闡述了21世紀工程領域重大挑戰的願景與目標,尤其強調工程願景的規劃要關注工程的使命就是解決客戶——人和社會的需求,並且認為實現工程願景與目標還要重視人才培養,實施重大挑戰學者計劃。
  • 先進電子顯微鏡成像技術揭露垂直共振腔面射雷射的製程細節
    面對這一難題,泛銓科技跳脫傳統電子顯微鏡的分析框架,開發出一系列針對於Ⅲ-Ⅳ族的分析工法--先進電子顯微鏡成像技術,清楚呈現原本不易分辨的多層結構,協助製程工程師解決數據判讀上的困擾。f6yEETC-電子工程專輯泛銓科技藉由分析一個直接在市面上所購得的商用垂直共振腔面射雷射來介紹此先進電子顯微鏡成像技術。
  • 氣候變化對我國重大工程的影響和挑戰
    氣候變化導致氣溫升高、降水強度增強、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增加等,在我國,這些變化相應增大了重大工程未來安全運行的風險。近幾十年來,我國重大工程建設的數量和規模不斷增加,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重大工程的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以及運行效率和經濟效益都受到一定影響。此外,氣候變化還對重大工程的技術標準和工程措施產生影響。
  • GAA技術給摩爾定律續命,臺積電先進5、4、3、2、1nm晶片工藝製程布局
    ycgEETC-電子工程專輯一、臺積電:第一家官宣2nm工藝,研發進度超前ycgEETC-電子工程專輯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臺積電2nm工藝取得重大突破,研發進度超前,業界看好其2023年下半年風險試產良率就可以達到90%。
  • 關於半導體製程/工藝/生產的性能分析和介紹
    但作為一個辣雞小編,其實我是看不太懂的,都是10nm製程,怎麼還能提升性能呢?這些 LPP、LPE 都是指的什麼,還有之前看到的 FinFET 這些詞又都指的什麼?相信和小編有同樣疑問的讀者不在少數,索性今天我們就來刨根問底一番,看看現在火熱的半導體究竟有哪些秘密。 製程的秘密:多少nm很重要嗎? 摩爾定律大家肯定都知道:每過18個月,單位面積上的電晶體數量增加一倍嘛!
  • 邁向5nm、3nm或甚至2nm半導體製程技術之路
    高通設計技術團隊資深工程總監Paul Penzes指出,由於金屬導線中存在電阻性,使得10nm時速度提升的16%到了7nm時耗盡。此外,從10nm進展到7nm,功耗節省的幅度將從30%縮減到10-25%,面積微縮的幅度也會從37%減少到20-30%。
  • XX nm製造工藝是什麼概念?實現7nm製程工藝為什麼這麼困難?
    在討論7nm製程難度的時候,我們需要普及一個量子力學上的概念,這樣子可以有助於我們理解為什麼低製程的成本急劇提升,那就是量子隧穿效應。 在量子力學裡,量子隧穿效應指的是,像電子等微觀粒子能夠穿入或穿越位勢壘的量子行為,儘管位勢壘的高度大於粒子的總能量。在經典力學裡,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但使用量子力學理論卻可以給出合理解釋。
  • 誰是製程之王?-億歐
    近日,三星電子放了狠話,將在未來10年內(至2030年)投資133兆韓元(約合1150億美元,7730億人民幣),以在邏輯晶片製造領域發揮主導作用。剛剛登上代工廠第二名的三星,顯得相當的雄心勃勃:1、在邏輯晶片市場稱王;2、挑戰臺積電代工廠龍頭的位置。
  • 突破製程工藝:為什麼說7nm是物理極限,美國的1nm是什麼概念?
    不過,在採用現有晶片材料的基礎上,電晶體柵長一旦低於7nm,電晶體中的電子就很容易產生隧穿效應,為晶片的製造帶來巨大的挑戰。針對這一問題,尋找新的材料來替代矽製作7nm以下的電晶體則是一個有效的解決之法。
  • 華秋電路製程能力重磅升級,推出二階HDI高多層板!
    千呼萬喚始出來,2019年9月,華秋電路(原「華強PCB」)製程能力強勢升級、推出二階HDI高多層板!新計價頁煥新上線!通常銅箔厚度分為:1OZ(35um)、1.5OZ(50um)、2OZ(70um)※升級目的:增加內層2oz銅厚,以匹配高多層板對電流傳輸的高穩定性要求05 、焊盤噴鍍(1):新增:OSP※什麼是OSP:OSP(有機保焊膜)是電路板銅箔表面處理的一項工藝(符合RoHS標準):在裸銅表面上以化學方式形成一層有機皮膜,該膜可防氧化,耐熱衝擊,耐溼性,以保護銅表面在常態環境中不繼續生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