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傳說中的風水寶地--龍,穴,砂,水,向

2021-01-15 舜玉閣傳統文化

經過古人們長時間的摸索和實踐,把風水中最重要的五大要素合稱為「地理五訣」,即龍,穴,砂,水,向。古人們認為當風水中的五大要素完美結合在一起時,便會形成一塊「風水寶地」。


龍:


即蜿蜒的山脈。因山脈的走向與龍的軀體一樣千迴百轉,所以古人形象地稱其為龍。當平原沒有山體時,龍便轉入地下,即起伏不定的巖土層。



風水學中所講的「氣」,需要依附於山脈才能發揮作用。所以山脈的形態便決定了龍的吉兇之分。勢高力勝,雄偉磅礴的山脈稱為真龍;勢弱力寡,歪斜臃腫的山脈稱為老龍;巖石崩碎,草木不生的山脈稱為死龍。


 


2.穴:


穴有陰陽之分,陰宅指墓地,陽宅指住址。古人認為大地是具有生氣的,它能夠長養萬物,也可給人們帶來福澤。當人在生氣聚集的地方時,會更好地接收到生氣帶來的福澤作用。


然而,生氣是流動的,遇見風會飄散,遇見水會停止(「氣,乘風則散,界水而止」——葬經)。所以相地選址時,要尋找風吹不到又有水流動的地方,它是氣隨龍來並最終聚集的點。


 


3.砂:


穴的前後左右的山稱為砂。風水學中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獸來命名砂山。一塊風水寶地除了背後有靠山外,左右兩側還應該有起護衛作用的砂山,使整塊穴場形成兜抱狀,抵擋風對氣的破壞,達到聚氣的作用。


地有四勢,氣從八方,夫葬以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前為朱雀,後為玄武。玄武垂頭,朱雀翔舞,青龍蜿蜒,白虎馴俯——葬經。


 


4.水:


即河流或道路。在風水學中氣隨著山脈而動,如何讓氣留下並發揮好的作用,則需要靠水去界定,以達到「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的理想狀態。


古人認為「山主人丁水主財」,不同的水聚到的氣也是不同的。所以才會有「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葬經)的說法。


 


5.向:


即房屋的坐向(背對的方位為坐,面對的方位為向)。朝向是一個矢量的參照物,朝向的確立,就是希望達到「龍穴砂水」為我所用的理想狀態。


關注公眾號有更多精彩文章等你來看




相關焦點

  • 地理五訣:龍、穴、砂、水、向.
    堪輿家選擇吉地一般要察看地理五要素:「龍、砂、水、穴、向」,即「地理五訣」。
  • 風水中,龍砂穴水向,五要素中的「砂」,又是什麼意思?(一)
    研究堪輿風水學的先輩們就將「龍穴」周圍的山巒,特指定義為「砂」。砂所指極為廣泛,穴周圍護衛之山水,都包含在內。堪輿風水學的古時著名的風水大家,都在論著中有專門論砂的章節。宋代張子微著的《玉髓真經》、明代徐善繼、徐善述著的《人子須知》、徐試可著的《天機會元》(顧陵岡原著)等書內有很多圖形可以參考。
  • 尋龍點穴要領如何看風水寶地,王君植風水大師航拍四川名地下山龜
    2020年5月王君植風水大師帶領弟子,遠赴四川達州實戰楊公風水課程,到陌生地方讓弟子帶隊尋找風水寶地,上圖就是廣西南寧弟子廖冠雄此行尋龍案例,這幅圖是王君植大師用無人機高空航拍的
  • 二十四山葬法、排龍立穴訣
    穴宜高遷,深開金井,謂之黃金登水墓登砂是也。八、騎 龍:龍神盡處有突兀之結,案迫前砂,而穴露其氣不聚,後龍壘來,草蛇灰線,過脈分明,穴須退後高扦,取騎龍下,深井放棺,填補明堂,以全造化也。九、拿 扯:來龍峻急,入穴須有情,而堂氣迫狹,外山外水,左右交結,橫觀外堂寬展,氣脈側受,穴用提起扦之,開井不淺不深,酌中裁剪,客土培就貼身,雌雄扯後拿前,葬過一紀,世出富豪特過之士也。
  • 三僚曾氏鵝形祠,喝形仙鵝戲水,三房改向後丁貴大旺
    故此,在三僚曾氏家族中有了「三個半祠堂」的說法,三個祠堂指蘭溪堂(虎形祠)、若文堂(掛壁天井祠)和嘉樂堂(仙鵝戲水祠),承志堂(蛇形祠)則是半個。如達太祖名下一直人丁稀疏,苦於本房人丁稀少,一直想尋找一塊風水寶地建立祠堂。
  • 尋龍分金看纏山,風水祖師楊筠松的《撼龍經》究竟有何用?
    然而這句口訣,是出自於風水祖師楊筠松所著的《撼龍經》。《撼龍經》原句是,尋龍千萬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山若有千重鎖,定有王侯居此間。這裡也引出了纏山、關鎖的兩個概念。纏山指的是纏繞在其周圍,護衛環抱的其它山脈,其作用就是為了藏風。
  • 《入地眼全書》 水法卷七
    然又必辨水神之出入,向何方而朝會,或出於大江,或出於大湖,辯明方位,則知龍穴之美惡也。古云:「揚揚悠悠,顧我欲流。」大地必有逆龍之水,好地必有逆砂之流。龍逆為上,砂逆次之。龍得水,水得龍,是夫婦配合,水逆龍,龍逆水,是夫婦交感。百川同歸者親而又親,來而不去者,戀而又戀。水若屈曲有情,必合星卦為吉也。九穴結於前,易近易發。水深處民多富,水淺處民多貧,水聚處民多稠水散處民多離,此看陽基之法也。
  • 陰宅風水砂水看法
    首先要明白的:1、穴位前面的山叫朱雀;2、穴後的山叫玄武;3、穴左的山叫青龍,穴右的山叫白虎;4、還有穴前近山叫案山,遠山叫朝山,穴後一般叫樂山,或鬼星;5、穴左右,除龍虎砂之外還有曜星,探頭星,鬼耀之稱;6、在水口內外的山叫禽星。
  • 民間奇人不過五,與嫦娥奔月的傳說
    不過五傳說湖南有一位地理先生,精通天文地理,尤擅長陰陽風水,因其孤高自傲,言不過五,人送外號:不過五。雖然平生點風水寶地無數,但都不曾點過真龍真穴,認為是平生一憾事,於是就交代好家人後外出遠遊,尋找真正的龍穴。
  • 大型機制砂場中如果含水太多了怎麼辦?
    龍信重工前言:近年來,一些大型沙場暴露出成品砂脫水效果不理想,含水率過高且存在波動範圍較寬等問題(針片狀、粒型問題後節描述),極大程度影響到混凝土出機口坍落度控制(商砼)。制砂如果含水太多怎麼辦?正常環節是超細碎車間出料先經第三篩分車間篩分,篩下料(0~3 mm)送入螺旋洗砂機洗選後進入直線振動篩脫水,注意(這裡超細碎在一破、二破圓錐等工作中已經出一部分了)、第三目前大型制砂場都採用的是棒磨機,至於有點是什麼,請自行參考。本文不做太多介紹。
  • 走江大蛟,入海為龍!揭秘古代傳說中的「走蛟」
    在古代民間傳說中,大江大河發洪水時,百姓們往往會認為是有蛟龍作祟,歷史上不乏有諸多離奇的異聞,比如原本平緩的水流,忽然間就水流湍急,掀起驚濤駭浪,再比如好好的河堤大壩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從底部摧毀,洪水肆虐,千頃良田被淹沒。這些離奇的事件,古代百姓們,統統稱之為「走蛟」。
  • 生態閱覽 | 《永定河傳說》:向水而生的文明印跡
    在《尚書 禹貢》《山海經》等古文獻中,記載了大禹治水的繩水以及繩水所出的碣石之山,有專家認為,碣石之山即在今天的石景山地區,因而這裡有不少治水掌故傳說。一方水土養一方神獸,關於鎮水神獸這裡面的故事可就是天馬行空了。比如神鳥灑水形成了永定河,無定河神龜鬥怪龍,張果老倒騎駱駝,河神體恤百姓派神羊下凡等等。地方風物傳說是一個地方的文化名片,又往往與名人軼事交織在一起,更增添了一份津津樂道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