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風預計今日將抵達地球

2021-01-18 中國青年網

  

在科學家拍攝的X線太陽活動圖片上,上端黑色部分即為太陽風強烈活動區域

  據英國媒體2日報導,各國天文臺近日觀測到太陽表面發生劇烈的太陽風暴,科學家預測,攜帶大量帶電粒子的太陽風預計於4日抵達地球,在兩極產生強烈的極光現象。

  會產生強烈極光

  上周末各國天文工作者目睹了一場劇烈的太陽耀斑爆發,耀斑下的太陽黑子足有地球大小,這次爆發隨後引發了太陽表面更大範圍內的太陽風暴,向上億公裡外的地球噴發出大量帶電粒子,形成一股強烈的太陽風。

  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預測,太陽風暴產生的帶電粒子流將在8月4日「擊中」地球,衝擊地球磁場,同時在地球兩極產生強烈的極光,那將是非常壯觀絢麗的景象。然而,專家警告,如果太陽風暴過分劇烈,將會破壞地球衛星,導致全球大範圍的電力和通信系統中斷。

  2013給地球帶來災難?

  今年6月,科學家曾預測太陽風暴將於2013年襲擊地球,屆時太陽表面史無前例的劇烈耀斑爆發將給地球帶來無法預計的磁暴災難。

相關焦點

  • 「太陽風暴」今日抵達地球 會產生強烈極光(圖)
    據英國媒體2日報導,各國天文臺近日觀測到太陽表面發生劇烈的太陽風暴,科學家預測,攜帶大量帶電粒子的太陽風預計於4日抵達地球(編者註:就「太陽風」到達時間各家說法不一) ,在兩極產生強烈的極光現象。
  • 中科院專家確認近幾年最強太陽風暴將抵達地球
    中新社南京6月8日電(記者朱曉穎)針對有關「數年來最強太陽風暴衝擊地球」的消息,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季海生8日向記者確認:「7日下午兩點多,我們監測到太陽爆發的M2.5級耀斑,這是近四五年最強的一次太陽黑子活動」,「(太陽風暴)抵達地球後,現在已產生了較強的地球物理效應,對空間產生了一定影響」。
  • @南寧人,冷空氣「援軍」今日抵達,氣溫將再次下降
    原標題:@南寧人,冷空氣「援軍」今日抵達,氣溫將再次下降寒意難消,今日冷空氣補充,全區氣溫再次下降。預計12日後白天氣溫有所回升。1月9日,全區籠罩在陰陰沉沉中,下午4時,氣溫與8日同一時刻相比有了小幅度的攀升,但大部地區的氣溫在7~9℃之間,天氣依舊寒冷。
  • 太陽風
    太陽風太陽風指的是從太陽大氣最外層的日冕,向空間持續拋射出來的物質粒子流太陽風有兩種。一種持續不斷地輻射出來,速度較小,在飛到地球附近時,平均速度約為每秒450千米;粒子含量也比較少,每立方釐米含質子數為1~10個。這種太陽風稱為「持續太陽風」或被科學家們稱作「寧靜太陽風」。另一種是在太陽活動時輻射出來,速度比較大。在飛到地球附近時,速度可達每秒1000---2000千米,粒子含量也比較多。每立方釐米含質子數為幾十個。
  • 太陽噴出等離子體雲今日抵達地球!可能影響地球磁場
    12月7日,太陽表面發生大型噴發,它發射出的等離子云被拋射入太空,10日抵達地球,或對地球磁場產生影響。資料圖 圖文無關 京報集團記者 劉平 攝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太陽x射線天文學實驗室表示,大約在莫斯科時間10日凌晨四點,密集的太陽氣體與地球發生了接觸
  • 太陽風「吹」掉了火星「外衣」
    當太陽風擊中火星時,火星大氣損失的速率會提高10%-20%全球性的偶極磁場保護了地球的大氣  NASA本月6日又公布在火星探索方面的一個重大發現:馬文探測器發現了火星大氣在太陽風轟擊下散失的證據。  科學家們曾經以為,火星大氣的稀薄的部分原因,是因為其中的二氧化碳退縮在了火星土壤中。
  • 太陽活動之太陽風
    太陽風是一種連續存在,來自太陽並以200-800km/s的速度運動的等離子體流這種物質雖然與地球上的空氣不同,不是由氣體的分子組成,而是由更簡單的比原子還小一個層次的基本粒子——質子和電子等組成,但它們流動時所產生的效應與空氣流動十分相似,所以稱它為太陽風。當然,太陽風的密度與地球上的風的密度相比,是非常非常稀薄而微不足道的,一般情況下,在地球附近的行星際空間中,每立方釐米有幾個到幾十個粒子。而地球上風的密度則為每立方釐米有2687億億個分子。
  • 在地球上「重現」太陽:太陽風和等離子體「打嗝」
    太陽風幾乎影響著太陽系的一切,強大的太陽風和劇烈的等離子體都是異常危險的,太陽風可以破壞地球人造衛星的功能,還能產生極光極光等等。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物理學家的一項新研究在實驗室裡模擬了太陽風,證實了太陽風是如何發展的,並為未來太陽物理學研究提供了一個地球範圍內的模型。
  • 什麼是太陽風,猛烈的太陽風會把地球吹跑嗎?
    太陽風雖然叫「風」,可不是我們地球上常見的風。地球上任何風暴在太陽風面前都是蝸牛。地球風暴分為十幾個等級,最高等級的為超強颱風,16級以上,風速大於或等於51m/s。太陽風速為200km~800km/s。
  • 擁有兩個「頭」的彗星釋放幽暗輝光:肉眼不可見,又是太陽風作祟
    67P彗星上的極光肉眼不可見,處於遠紫外線波段上,需要通過探測器的科學儀器才能檢測到,其形成機制涉及到太陽風,而不是之前認為的太陽光子。,這裡粒子會沿著地球磁層前進,在抵達地球時被磁場引導到兩極位置,然後撞擊地球高層大氣中的分子和原子,於是就形成我們肉眼可見的極光。
  •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預計將於27日前後抵達「龍宮」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6月7日宣布,探測器「隼鳥2號」預計將於27日前後抵達目的地小行星「龍宮」。­  據日本共同社6月8日報導,JAXA介紹,截至7日,「隼鳥2號」已抵達距「龍宮」2100公裡處。據稱,抵達前最終階段的離子引擎連續運轉已於3日結束,探測器狀態良好。
  • 美宇航局宣布:帕克號太陽探測器聽到了太陽風的「聲音」!
    太陽風是一股從太陽上層大氣釋放出來的帶電粒子流,也被稱為日冕。這種等離子體由電子、質子和其他帶電粒子組成,它們從太陽的大氣層以大約160萬公裡/小時的速度流入太陽系而美國宇航局的帕克太陽探測器於2018年8月發射,自2018年11月抵達太陽以來,它一直在近距離研究太陽。
  • 新研究:地球在太陽風形成的 「氣泡」中
    這是太陽源源不斷吹出太陽風的產物,產生的「氣泡」直徑約2300萬英裡(約合3700萬公裡)。這些新數據無疑挑戰了「太陽尾巴」假說。該假說認為,「太陽圈」(heliosphere)由圓圓的「頭部」和延長的「尾巴」構成。而此次研究讓科學家對太陽的磁場系統產生了新的見解。「太陽圈沒有長長的、彗星般的尾巴,而是形如氣泡。
  • 捕捉太陽風和地球磁層的「攻防」全景
    捕捉太陽風和地球磁層的「攻防」全景  本報記者 唐 婷  天聞頻道  太陽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太陽系天體。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們一直使用望遠鏡對木星兩極的極光進行觀測。近日,他們發表論文稱,太陽風對木星兩極加熱的程度超過預期,太陽風對木星的影響是「空間天氣的極端例子」。
  • 太陽風在極地上空大氣層中電離
    圖a的示意圖中,從左上方日冕處刮向地球的太陽風,改變了地球磁場的形狀,看起來似乎是將地球附近的磁力線「刮」向了後方,而新形成的地球外圍磁層就像一把遮陽大傘,頂住了太陽風,為地球撐起了一把保護傘。
  • 美研發革命性「太陽風推進」技術:10年可飛抵太陽系邊緣
    這一系統將利用太陽釋放出的大量粒子產生的推力,實現史無前例的加速。研究人員們指出,採用這種推進方式的新型飛船將能夠在短短10年內飛抵日球層頂,而採用1970年代技術發射的旅行者號飛船完成這一路程則整整耗費了35年的時間。日球層頂(heliopause)是太陽風作用逐漸終止,空間環境逐漸向恆星際空間過渡的邊界層。
  • 太陽風竟然對地球有這樣的傷害!
    當然這個太陽風要是在古代形成是毫不影響人類的        大家會說看起來也沒什麼嘛!只不過是太陽的本身在釋放電離子,形成了粒子流,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涉及到地球的,其實電離子也就是太陽光所造成的這種粒子流他的傳播速度是非常快的。
  • 支付寶集五福來了 最終福氣將有可能抵達地球南極
    支付寶集五福來了 最終福氣將有可能抵達地球南極時間:2020-01-15 11:3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支付寶集五福來了 最終福氣將有可能抵達地球南極 支付寶介紹,今年的五福玩法跟此前幾年差不多。
  • 新研究認為地球或被包裹在太陽風形成的「氣泡」中
    這是太陽源源不斷吹出太陽風的產物,產生的「氣泡」直徑約2300萬英裡(約合3700萬公裡)。這些粒子的運動速度無法與光速相比,要耗費數年時間才能從太陽抵達太陽圈邊緣、然後折返。此外,粒子數量會隨著活動周期不斷變化,而這點也要數年時間才能通過返回太陽系的中性原子數量反映出來。對這些中性原子的測量結果為科學家判斷太陽圈形狀提供了新線索。「卡西尼號探測器可繪製被困在土星磁氣圈中的離子分布圖。」NASA旅行者號和卡西尼號任務的儀器主管湯姆?
  • 美研發 「太陽風推進」革命性技術:10 年飛出太陽系
    相反,「靜電風帆」將藉助太陽風抵達日球層頂,那裡可以被視作是太陽系的邊界。一艘緩慢自轉的飛船可以釋放10~20根帶電鋁製導線,形成一個巨大的「靜電風帆」。每條這樣的導線厚度僅有一毫米,但長度達到12.5英裡(約合20公裡),幾乎和219個足球場相當。這款「靜電風帆」能夠排斥通過的帶電荷的質子流,從而產生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