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6月29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媛 通訊員 陳雙) 小曉(化名)是一名辦公室文員,經常對著電腦連續工作好幾個小時。最近,她發現右手使用滑鼠時,手指出現疼痛、麻木,上班時間久了回家端物、提物時還出現突然失手的情況。小曉來到醫院檢查發現,自己患上了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也就是俗稱的「手機手」。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傷科副主任醫師鄺濤介紹,以前這種病稱為「媽媽手」,因為媽媽長期保持一個抱孩子餵奶的姿勢,手腕經常疼痛,甚至有時候手都伸不直,又麻又疼,休息按摩也沒有效果。現在很多人長時間用滑鼠、頻繁玩手機、打遊戲,而手腕和拇指是活動最頻繁的部位,這使拇短伸肌腱、拇長展肌腱在腱鞘內長期反覆摩擦產生炎症反應,腱鞘內出現滲出、水腫和纖維化。發病初期,患者可只表現為腕部橈側的不適,常因腕部活動過多而加重,逐漸出現腕部及拇指背部持續性鈍痛,慢慢向手、肘及肩部放散,導致提物乏力,伸拇指活動受限等。
如何自我判斷是不是患上「手機手」?鄺濤介紹,伸出常用手,將大拇指放在掌心裡,用其他四隻手指用力握住大拇指,握成拳,豎起拳頭,食指在上,小指在下。然後向下最大程度彎曲手腕,堅持5秒。如果覺得很痛,就基本就可以判斷為「手機手」了。
鄺濤提醒,感到手部疲勞酸累時,應適當放鬆和拉伸。日常中注意降低使用電子產品的頻率和時間,讓手腕拇指等部位得到休息。同時可配合做手指伸展、伸腕屈腕、手指放鬆、增加握力等舒張運動。如果疼痛不見好轉,建議及時去醫院請專業骨科醫生進行治療,醫生將視情況進行手腕固定、局部封閉、小針刀治療、手術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