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韋給我打電話,說最近他總是腳麻。
小韋是一家廣告公司職員,長期坐在電腦前幹活;最近他發現,一到下午快下班的時候,腳就會麻木,起來活動一會才會好。
小韋問我會不會是腦梗了?
我說:當然不是了,就是坐的時間太長,沒事多活動活動,定個鬧鐘,坐1個小時左右,就起來去喝喝水、上上廁所,權當活動活動胳膊腿,就不會麻木了。
現在年輕,如果不重視,長期久坐真的會導致肥胖、三高等等問題;也會導致頸椎、腰椎問題,甚至久而久之會導致腦血管意外,到時候,真的是腦梗引起的麻木了。
那麼手腳麻木除了小韋這種久坐的人,活動少引起的外,最常見的引起手腳麻木的疾病有哪些?
一、頸椎腰椎
頸椎病的臨床症狀較為複雜,其中有一項就是手指發麻,以單側為主,除了手指發麻,還可能表現頸背疼痛、上肢無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及吞咽困難等。
簡單說頸椎管著上肢,腰椎管著下肢,當腰椎出現問題,就可能出現下肢麻木,同時還會出現放射性疼痛、下肢無力、腰痛等等表現。
不管是頸椎還是腰椎疾病,需要前往骨科,通過頸椎腰椎的CT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如確診頸椎腰椎疾病,需要先去除誘因,比如長期姿勢不合理,久坐伏案工作等等;同時根據病情程度,決定是通過按摩、理療或其他治療,甚至手術治療來緩解手腳麻木的症狀。
二、糖尿病
糖尿病最常見的症狀,我們都知道叫三多一少,也就是喝水多、吃的多、尿的多,體重減輕,但這都是屬於典型的糖尿病。我們不能單純依靠這幾點,因為並不是每個糖尿病人都有這麼典型的表現,而且目前我國糖尿病高發,更不能靠感覺去判斷有沒有糖尿病,而應該靠化驗抽血血糖來判斷有沒有糖尿病。
除了三多一少,糖尿病還可能出現疲乏無力、四肢麻木等表現。稱之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常呈對稱性疼痛和感覺異常,下肢症狀較上肢多見。感覺異常有麻木、蟻走、蟲爬、發熱、觸電樣感覺,往往從遠端腳趾上行可達膝上,患者有穿襪子與戴手套樣感覺。周圍神經病變可雙側,可單側,可對稱,可不對稱,但以雙側對稱性者多見。
對於糖尿病的患者,如果出現手腳發麻,需要去內分泌科進一步診治。
三、腕管症候群肘管症候群
腕管症候群常見症狀包括正中神經支配區(拇指,示指,中指和環指橈側半)感覺異常和/或麻木。夜間手指麻木很多時候是腕管症候群的首發症狀,許多患者均有夜間手指麻醒的經歷。很多患者手指麻木的不適可通過改變上肢的姿勢或甩手而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肘管症候群症狀早期患者常感到小指指腹麻木、不適;有時寫字、用筷子動作不靈活。症狀加重時,尺側腕屈肌及環指、小指指深屈肌力弱,手內在肌萎縮,出現輕度爪形指畸形。
四、腦梗
中風最常見的症狀包括口眼歪斜、肢體單側無力、說話不清楚;還可能出現:肢體麻木、走路偏斜、走路不穩、視物不清、面癱、偏盲、喝水嗆咳、失語、吞咽困難、失明、噁心、呃逆。但對於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人,如果出現四肢發麻,並且伴有上述表現,一定及時前往神經內科就診。
五、激動生氣
個別人在生氣、情緒激動、過度緊張後,可能會出現手腳及口唇麻木,是由於呼吸急促,大量二氧化碳排出體外,出現呼吸性鹼中毒,尤其女性或小心眼的人更容易發生。
六、格林巴利症候群
格林-巴利症候群是常見的脊神經和周圍神經的脫髓鞘疾病。一般較運動障礙輕,但常見肢體感覺異常,如麻木刺痛感、燒灼感等可先於癱瘓或同時出現,約30%的患者有肌肉痛,感覺異常,可呈手套襪子型分布,振動覺和關節運動覺通常保存。
總之,手腳麻木,並不一定是腦梗,手腳麻木有很多原因,有可能是頸椎、腰椎、糖尿病、腦梗、腕管症候群肘管症候群、激動生氣、格林巴利症候群 等等疾病。甚至有時候就是我們坐久了,蹲久了都可能出現手腳麻木。
如果手腳麻木反覆出現,持續出現,那麼最好前往醫院明確手腳麻木的原因,這樣才知道如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