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的背面長啥樣?「月之暗面」並不暗只是遠

2020-11-26 驅動之家

據國外媒體報導,當你抬頭眺望那一輪皎潔的明月,你會發現上面的暗色斑塊分布和昨天,以及昨天的昨天看到的都是一樣的。

是的,每天我們看到的月球,都是它的同一面——在地球上,我們永遠都看不到月球的另一面。我們每天看到的月球,和古時候荒原上我們的祖先們看到的月球,是一樣的。直到1959年,蘇聯發射的「月球3號」探測器飛越月球背面並發回探測圖像,人類才第一次看到了月球背面的模樣。

為什麼月球可以永遠以一面朝向地球?這要拜一種名為「潮汐鎖定」的現象所賜。地球和它的衛星月球相距很近,只有38萬公裡左右,因此相互之間會對對方施加強大的引力作用。這樣的引力作用會阻礙兩個天體各自的自轉,使其自轉逐漸放慢(意思就是地球上的一天會變得越來越長,怪不得下午越來越容易打瞌睡…)。

一般認為,月球誕生於很早之前,大約太陽系形成一億年左右的時候,一次一顆火星大小的行星與地球之間發生的一次天地大衝撞。大量濺射出來的物質逐漸冷卻凝結,形成了月球。就在月球形成之後不久,潮汐鎖定作用就逐漸讓月球的自轉慢了下來,並最終使其與自身的公轉周期變得一樣:大約是28天左右。

因此,很容易理解的是,從地球上看去,我們將永遠只能看到月球的同一面,而如果有月球人的話,有一半月球是永遠看不到地球的,要想看地球,你得跑過半個月球,去另一邊才能看到懸掛中漆黑夜空中的地球。

面向地球的一側月球已經被詳細研究過了,原因顯而易見,我們從地球上可以看到它。阿波羅計劃期間所有的太空人的著陸地點都位於月球正面,因為這樣他們可以隨時與地面控制中心保持無線電聯絡。因此,很顯然的,他們所取回的幾百公斤月球樣本也全都來自月球正面個各處地點。

不過,儘管月球另一面從地球角度是看不到的,但很多人就此將月球背面稱作「月之暗面」則是絕對錯誤的。事實上,月球上的每一個地點都會規律地經歷白天和夜晚,就像地球上一樣,只是周期我們是一天,月球上是一月。換句話說,在一個月的時間裡,月球上的每一處地點都將經歷一輪完整的白天和黑夜輪換。在月球上的一個白天大約14天,幾乎等於地球上的兩周時間。

藉助現代航天技術,天文學家們早已精確繪製了整個月球表面地圖。此時此刻,一顆中國的軟著陸器「嫦娥四號」正降落在月球背面的艾肯盆地內,並釋放出一輛月球車進行漫遊探索。這是人類首次實現月球背面的降落探測。研究人員希望中國的「嫦娥四號」將幫助回答關於月球背面地質和地表形態的很多問題。

除此之外,以色列,也是世界首個由私營機構籌資研製的月球探測器「創世紀號」也在今年2月22日升空,並嘗試著陸月球。遺憾的是,在4月11日即將著陸時,探測器反推發動機出現故障,探測器墜毀在月球表面。

永遠背朝地球,意味著地球上嘈雜的無線電信號不會影響到月球背面的寧靜。這裡是一片無線電的「靜默區域」。在這裡,研究人員可以開展高精度的微弱射電信號測量,而這樣的測量在其他地方會由於噪音信號幹擾而難以進行。

事實上,這樣的研究已經在進行。比如中國的「嫦娥四號」探測器就攜帶了低頻無線電設備,用於測量來自太陽和宇宙深處的信號,而這樣的測量在地球上或者月球正面將無法進行,因為電視,廣播和其他人類活動產生的信號將對觀測造成強烈的幹擾。低頻射電信號觀測意義重大,它將有望幫助揭示宇宙最早期恆星和黑洞形成時的一些信息,從而讓天文學家們更好的了解宇宙大尺度結構在早期是如何逐漸形成的。

加上中國的「玉兔二號」漫遊車之後,人類的漫遊車已經在月球正面和背面都留下了車轍印。未來,人類將在月球設立基地並著手開採這裡的資源,以支持在更加遙遠的未來從月球出發向更加深遠的太空目的地進發,比如說火星。

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水,已經證明月球南極和北極的一些區域存在大量水冰物質,這些冰完全可以用於供應月球基地的用水,還可以分解為氧氣和氫氣,用於呼吸,以及作為火箭和飛船的清潔燃料。

研究人員目前正在推進著陸到月球兩極地區的探測任務,這裡有些隕石坑非常深邃,其底部部分區域處於接近永久性的黑暗陰影之中。所以,月球上的確存在「暗點」,但確實不存在整個的「暗面」。相信,隨著未來十年裡人類的月球探測活動的深入開展,月球基地的夢想也許很快就將能現實了!

相關焦點

  • 這就是月球的背面(神秘照片)
    此外,由於月球背面始終背對地球,因此地月之間無法直接通信。為此,我國發射了世界首顆地月中繼通信衛星「鵲橋號」,承擔起「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和地球通信的任務。詭異的月球背面究竟長啥樣?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永遠是半個月亮,那月球的背面到底有什麼?「嫦娥四號」探測器為什麼要在月球背面著陸?「鵲橋」「嫦娥」相繼上天,它們又能帶來什麼樣的消息?
  • ...啥樣?嫦娥帶你去瞧瞧——嫦娥四號開啟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新華社西昌12月8日電  題:月球背面長啥樣?嫦娥帶你去瞧瞧——嫦娥四號開啟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之旅  新華社記者胡喆、謝佼、荊淮僑  千百年來,月亮一直是人類心中的夢想之境。思鄉的情懷、探索的欲望,都交織在一汪皎潔的白月光中。
  • 月之暗面:我們對月球一無所知
    月球軌道被地球潮汐鎖定,這意味著它在繞地球公轉時恰好自轉一周。因此,地球上的觀測者總是看到月球的同一面,而月球上的觀測者則看到地球在他們上方的固定位置旋轉。雖然月球相對於地球的位置有輕微的偏移,我們在一年的時間裡能看到月球整個表面的一半多一點,但月球背面的大部分區域是永遠看不到的。1959年,蘇聯「月球3號」探測器首次實現繞月飛行,傳回了月球背面的第一批照片。
  • 人類第一次成功軟著陸於月球背面 你的樣子很美
    暗面的風貌與我們熟悉的那輪明月截然不同。月球的近地面有大片大片的「月海」,凹陷的玄武巖平原,從地球看則是一塊塊黑斑。科學家曾一度懷疑那裡有水的存在。月暗面則峰谷林立,是親見的太空人人人推測降落艱難的兇險之處。  阿波羅計劃的太空人最常被問到的話題之一是,何時去月球背面走走?答案則一直是:等等吧,通信太差了。暗面受到遮蔽,接收不了來自地球的無線電波。
  • 美媒:美科學家解密月球背面為何沒有月海
    由美國航天局「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的上萬張照片合成的月球背面圖(美國每日科學網站)參考消息網6月11日報導 美國每日科學網站6月9日發表題為《月球的暗面:揭開55年之謎》的文章稱,流星體撞擊月球面向地球的一面,形成大片平坦的玄武巖巖海,即我們肉眼看到的發暗區域
  • 「月之暗面」矽基生物SBLF 2018秋冬系列發布
    圖片來源:品牌移居太空計劃展開之後,在離開地球的自由和移居深空的鄉愁之間,一部分人類選擇了繼續留守,另一部分則開始在地外空間尋找新生活的可能,而地球最重要的衛星月球則成為了人類太空未來的折衷方案,新的故事也在月球得以展開,「月之子民」成為矽基人類新的一支
  • 靈感源自傳奇—歐米茄「月之暗面」腕錶
    > 超霸系列「月之暗面」腕錶「墨黑」款 超霸系列「月之暗面」腕錶「墨黑」款採用經拋光及磨砂處理的黑色陶瓷表殼腕錶「玄金」款 超霸系列「月之暗面」腕錶「玄金」款融合歐米茄陶瓷科技與獨有的玫瑰金合金,採用整體經磨砂處理的黑色陶瓷表殼搭配18K Sedna金打造的表圈,與18K Sedna金刻度及指針交相呼應。
  • 為什麼我們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而看不到月球的背面?
    就在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完成了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的壯舉。並通過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球背面影像,揭開了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說到這裡,不免有朋友會問,在地球上為什麼我們永遠看不見月球的背面呢?
  • NASA發布罕見月球背面照片:月球正「橫越」太平洋上空
    NASA表示,照片拍攝於7月16日,由深空氣候觀測臺(DSCOVR)在100萬英裡(月160萬公裡)外用「地球多色成像相機」(EPIC)所拍攝,當時月球正於太平洋近北美洲外側,該探測器罕見地拍下月球的「陰暗面」正被太陽光照亮。
  • 月球總是一面朝向地球,月球背面是不是永遠黑暗?答案藏在日食中
    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月球的背面就是月球的暗面。月球背面應該是一個永遠不見陽光的漆黑世界。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這樣了。月球背面當然也是能夠見到太陽的。月球背面不等於月球的暗面。為什麼會是這樣呢?答案就藏在日食中。
  • 月球總是一面朝向地球,月球背面是不是永遠黑暗?看了日食便知曉
    我們把它叫做月球的正面。那麼月球背面是什麼樣子的呢?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月球的背面就是月球的暗面。月球背面應該是一個永遠不見陽光的漆黑世界。 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這樣了。月球背面當然也是能夠見到太陽的。月球背面不等於月球的暗面。為什麼會是這樣呢?我們看看日食就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了。 2020年6月21日天空中上演了美麗的&34;。
  • 中國人讓月球背面第一次有信號了
    這是世界首顆運行於地月拉格朗日L2點(簡稱地月L2點)的通信衛星,將為2018年底擇機實施的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任務提供地月間的中繼通信。在這種效應下,身處地球的人類基本永遠只看到月球的「正面」,只能在特定條件下看到月球「背面」一小部分,總體來看,人類無法看全月球背面的。人類在地球上永遠只能看到的月球正面(左)和看不全的背面(右)(圖片來源於NASA)即便到了載人航天時代,由於月球整體的阻攔,背面成了地面通信的禁區。
  • 嫦娥4號著陸月球背面後,美國人告訴你:中國在月球背面做了啥?
    繼嫦娥四號月球背面探測器從西昌基地飛天,2018年12月12日,嫦娥四號已經在離月球100公裡處首次完成剎車,中國瞬間成為全世界第一個成功登臨月球背面的國家。之後,收到了鋪天蓋地來自許多國家和眾多國外網友敬佩的聲音,近日,就連老對手--美國媒體2月4日也發文,感嘆一番:中國到底在月球背面做了什麼?
  • 「每個人都是月亮,都有不曾展露的暗面」
    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時,太空人留下的腳印。圖/NASA好消息則是,進入2019年,探月徵程有了新進展,而這一步是由中國率先邁出的: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實現人類探月歷史上的首次月背軟著陸;1月15日,嫦娥四號攜帶的棉花種子發芽,為月球這片荒蕪之地帶來第一抹綠。
  • 趣探索;月之暗面、月亮未來將撞擊地球,月亮疑似外星人製造等
    (紅巨星持續膨脹至地月系統邊緣二,月之暗面。大約50年前,美國阿波羅8號的3位太空人在環月飛行時,成為最先親眼看見月球背面的人類。(嫦娥四號著陸器拍攝的著陸點南側月球背面圖像)但月球實際上並非完全以一面對準地球,從地球望月,月球也在輕微的擺動
  • 人類第一張月球背面照片,中國製造!
    50年前,第一個看到月球背面的美國太空人威廉·安德斯說:「背面看起來像我在孩提時玩過一段時間的沙堆,它們全都被翻起來,沒有邊界,只是一些碰撞痕和坑洞。」從12月8日2時23分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啟程,嫦娥四號要經過4個階段才能抵達月球,即發射入軌、進入地月轉移軌道、近月制動進入環月飛行軌道、環月降軌著落月球背面。
  • 為什麼月球能自轉卻仍有背面?
    月亮總是一個面朝向地球,難道月球不轉麼?還是月球背面很神秘不讓看呢?查了各種知識問答,說月球是自轉的,只是因為月球公轉和自轉周期一致,所以我們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亮的一面。如果還是有些不明白的話,那麼請想像一下驢拉磨的場景。
  • 月球背面實地首照:拍攝高度大概2米
    本報長沙訊 月球背面實地首照傳回來後,可以看見,沒有桂樹吳剛兔子,沒有傳說中的基地,也沒有外星人。在這張馮·卡門撞擊坑局部圖裡,只有黃色的沙漠狀地面,兩根「杆」,一個坑,一條略見起伏的「山脈」。不過,問題隨之而來:    1.月背實地首照如何傳回?
  • 月球背面有什麼東西?
    月球的背面究竟有什麼?二零一九年一月三號,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實現了全人類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讓全世界熱愛太空探索的朋友們為之激動。他還有哪些未解之謎呢?他真的很難探索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
  • 從地球上明明看不到月球的背面,為什麼還說它有自轉?
    月球是地球已知的質量最大的衛星,月球始終以同一面朝向著地球,那為什麼還說它有自轉?從地球上明明看不到月球的背面,為什麼雖然從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背面,但其實月球是有自轉的。以下做詳細說明。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在月球靠近地球的那面以及遠離地球的另一面會產生潮汐隆起。由於地球自轉速度更快,地球引力就會把月球上的潮汐隆起往月球自轉相反的方向拖拽,從而減慢月球的自轉速率。經過長時間的潮汐作用之後,最終月球的自轉周期延長至與公轉周期同步,而月球的潮汐隆起始終朝向地球,這就是我們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