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建成大型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 達國際先進水平

2020-11-26 儀器信息網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中心建成大型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該系統是亞太地區第一臺磁體強度為9.4T、磁體口徑為400mm的大型哺乳動物高場磁共振成像系統,各項技術指標都達國際先進水平。目前,該系統的一系列相關設備,包括譜儀、梯度水冷機組、射頻功放、梯度功放、作業系統軟體等全部到位。

  以該系統為核心建立的磁共振成像實驗室及配套的實驗動物室,是國內首個一體化的磁共振成像動物實驗研究平臺,同時也是國內首個達到萬級清潔標準的磁共振成像實驗室。在該平臺上將開展大型哺乳動物的高解析度組織結構磁共振成像、磁共振分子影像、高場下的磁共振成像技術、圍繞動物模型的病理學及臨床藥理學等綜合性研究。

  磁共振成像研究與強磁場中心其他生命科學研究方向,如蛋白質結構生物學、藥學等的研究組成了一系列交叉承接的關係,對臨床醫學和生命科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未來,實驗室將與來自於生物成像、認知神經科學、臨床醫學等重要科學領域的專家、學者開展廣泛的學術交流和學術合作。

  磁共振成像研究團隊人員在磁共振成像技術、臨床應用、磁共振成像造影劑、實驗動物病例模型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學術背景。實驗室負責人鍾凱研究員2009年獲得中科院「百人計劃」資助回國,具有豐富的高場磁共振成像研究的經驗,在磁共振成像技術、功能磁共振成像、系統軟硬體、磁共振臨床研究等方面具有紮實的背景和深入的工作。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美時 射頻線圈 超導線圈 我國醫療 技術 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儀...
    今年7月8日,美時醫療擊敗眾多跨國公司,獲得全球知名的品牌諮詢和市場調研公司Frost & Sullivan授予的「2010年亞太地區醫學影像產品年度創新產品獎」,標誌著我國在磁共振成像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我國高溫超導線圈技術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安徽核醫學分子影像水平達國際先進
    10月9日,安徽省首臺PET/MR(正電子發射型磁共振成像系統)獲批落戶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這也標誌著安徽省核醫學分子影像領域的整體水平達到了國際先進。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的甲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名單,安醫大一附院成為省內唯一一家獲得PET/MR配置許可的大型綜合性醫院。
  • 超導材料王國的探秘之旅
    「國際先進、國內空白、解決急需」,這是西部超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部超導)的產品定位。本著這樣的理念,西部超導屢創佳績,在超導材料研發和產業化方面取得卓越成績。西部超導「超導磁共振成像儀用高性能超導線材」產業化項目獲得2017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該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打破了發達國家在這一領域的壟斷。 底氣源自實力。「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系目前規模僅次於國際空間站的人類科技合作計劃。
  • 新一代高性能短磁體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 ASTA 1.5T
    企業全稱:奧泰醫療系統有限責任公司企業簡介:奧泰醫療系統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5年,是一家紮根中國、胸懷世界的高科技醫學影像技術公司,致力於研發、製造和銷售醫用超導磁共振醫學成像系統(MRI)、CT、DR、乳腺機、彩超等高端醫學影像診斷設備核心部件和整機。
  • 磁共振成像(MRI)系統
    概述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9806.htm  磁共振成像(MRI)系統能夠提供清晰的人體組織圖像
  • 中科院:成功研製國際熱核聚變工程大型超導磁體系統首個部件
    7月26日上午,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研究院等離子體所承擔研製的ITER大型超導磁體系統首個部件研製成功。磁體饋線系統是ITER部件中最為複雜的系統之一,包含31套不同的饋線,單套長度30~50米,總重超過1600噸,共計6萬餘個部件。作為ITER超導磁體系統供電、冷卻和提供診斷信號的關鍵集成通道,被稱之為ITER主機的生命線。
  • 2019年我國磁共振成像行業發展研究
    磁共振成像是一種較新的醫學成像技術,國際上從1982年才正式用於臨床。在近40年的時間裡,磁共振成像技術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已與X線成像、超聲成像、核醫學成像並列構成影像學四大檢查手段。
  • 2019年我國磁共振成像(MRI)行業發展研究
    磁共振成像是一種較新的醫學成像技術,國際上從1982年才正式用於臨床。在近40年的時間裡,磁共振成像技術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已與X線成像、超聲成像、核醫學成像並列構成影像學四大檢查手段。MRI設備由磁體系統、譜儀系統、計算機重建和圖像顯示系統組成,其中譜儀系統是MRI的核心控制中心。 隨著MRI技術日趨成熟,應用範圍日益廣泛,它已成為一項常規的醫學檢查手段,廣泛應用於帕金森氏症、多發性硬化症以及癌症的診斷。
  • 我國超導託卡馬克的現狀及發展
    未來商用堆必須是全超導,才能實現穩態運行。我國超導託卡馬克研究始於1991年,在將原蘇聯T7超導託卡馬克改成HT-7後並在其上做了許多有意義的工作。1997年開始全超導託卡馬克EAST計劃,2006年建成並投入運行。未來將在長脈衝條件下進行高參數等離子物理實驗,為未來穩態、先進聚變實驗反應堆奠定良好的工程技術和物理基礎。
  • 實現快速成像,深圳先進院成果應用在國產高端磁共振成像設備
    ,」11月15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梁棟博士在南山書城舉辦的「創新知行薈」上透露,這項研究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的經費支持。△梁棟博士在現場梁棟博士介紹,磁共振一個很重要的瓶頸問題,就是掃描速度慢,檢查一次需要半小時到40分鐘的檢查時間,嚴重製約其掃描流量及重大疾病相關的高級臨床應用。因此,快速成像技術是磁共振的重要共性核心技術,也是國產磁共振走向高端過程中必須解決的「卡脖子」技術。
  • 我國自主生產商用1.5T超導磁體實現產業化
    2月25日,商用1.5T超導磁體在南京豐盛超導技術有限公司正式下線。這是我國首次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掌握和生產超導磁體這一核心技術和核心部件,打破國外企業在該技術上的壟斷地位,從而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4個具備超導磁共振製造能力的國家。
  • 2020年全球磁共振成像(MRI)設備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三大巨頭...
    從上世紀50年代誕生以來,磁共振成像(MRI)技術經過了不同的發展階段。1984年,美國FDA批准醫用磁共振成像設備用於臨床,醫用磁共振設備市場開始迅速發展。目前,MRI技術已經成為醫學影像技術中一種不可或缺的重要診斷手段,全球市場規模約60億美元。
  • 2020年全國MRI設備保有量將達1.07萬臺,MRI成主流需求趨勢
    > 目前,超導型由於其磁場均勻性高、穩定性好、圖像質量好等優點,是我國磁共振成像系統市場的主流需求。2020年8月,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調整2018-2020年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的通知》,《規劃》調整後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1.5T及以上磁共振成像系統保有量將達到10713臺,其中2018-2020年間的規劃數量合計達5318臺。新增規劃量(5318臺)從地區分布來看,華東、中南地區分布的數量最多;分省市來看,廣東、山東和江蘇省的新增規劃量相對較多。
  • 行業|他們花了600萬,打算把「大塊頭」磁共振搬上麵包車!
    達馬迪安使用「敏感點」方法對MR信號進行空間定位。這是基於鞍形磁場,其中心處只有很小的體積與RF脈衝的諧振頻率匹配。患者的身體以矩形模式進行物理移動,直到獲得所有像素的信號為止。達馬迪安將他的成像方法稱為「場聚焦NMR」或FONAR,並成立了第一家生產臨床MR的公司。
  • 深圳先進院在磁共振快速三維成像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勞特伯生物醫學成像中心的王海峰副研究員和醫學人工智慧中心的梁棟研究員合作在磁共振快速三維成像領域取得新進展。研究團隊基於國際前沿的波浪雞尾酒(Wave-CAIPI)快速三維成像技術,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了一套快速有效的波浪(wave)梯度參數優化方案,並且針對波浪梯度所存在的梯度零階矩不為「零」這一關鍵問題,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一種新的截斷式波浪梯度,不僅完善了磁共振快速三維成像理論基礎,同時進一步推動了相關的高級磁共振快速三維成像技術走向臨床應用。
  • 我國綜合氣象觀測系統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本報北京12月4日訊 記者郭靜原從中國氣象局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觀測站網建設取得歷史性進步,全國氣象監測能力穩步提升,綜合氣象觀測系統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以智能網格預報為基礎的全國氣象預報業務格局構建基本完成,氣象預警信息公眾覆蓋率達到
  • 施耐德電氣護航中國首臺9.4T核磁共振成像系統穩定運行
    北京2018年8月13日電 /美通社/ -- 近日,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動化領域數位化轉型的領導者施耐德電氣宣布,成功為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9 .4T 核磁共振成像系統提供 UPS 電源、冷水機組,及中央空調等整體配套解決方案,以一體化的專業技術能力為中國首臺 9.4T 核磁共振成像系統的穩定運行提供堅實保障。
  • 我國超導單光子雷射雷達系統實現對數百公裡外小目標跟蹤探測
    從中國電科十四所某試驗外場傳來消息,超導單光子雷射雷達系統,實現了對低空大氣層中數百公裡外目標的實時跟蹤探測,展現了超導單光子探測器的強大應用潛力。 由於光子是光的最小能量單元,具備單光子靈敏度的雷達系統可將雷射雷達系統的性能發揮到極致。在單光子雷射雷達系統的研究上,團隊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攜手合作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