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胡初暉
2017-09-05 20:25 來源:澎湃新聞
走路步數越多,投保人要交的保險費用就能越少。
據澎湃新聞梳理,包括中國平安、中宏保險、眾安保險、友邦中國等在內的保險公司,都逐漸將健康險產品的定價與用戶的運動習慣相掛鈎。
以眾安保險2015年推出的「步步保」為例,該產品通過對於1000萬人的運動習慣分析,將每天運動5000步、10000步、15000步人群的保額分別定為10萬元、15萬元和20萬元。保單生效後,如果用戶能達到每天設定的目標步數,就能夠在下個月減免相應達標天數的保費。根據眾安保險公布的數據,目前「步步保」投保用戶數超過130萬個,總保額超過1700億元。眾安保險產品總監崔晨向澎湃新聞表示,目前每月通過步數達標而獲得免費續保的人數是付費續保人數的6倍,整體續保率則很大程度上與合作平臺(如華為手機、小米運動APP)的運營相關,整體續保率在50%上下。
既然步數可以「換」錢,那保險公司靠什麼賺錢?
崔晨表示,該款產品在公司內部的定位並不著重於理賠,二是一種普惠保障,據了解,目前該產品的保費收入可以覆蓋由於出險而發生的理賠,從而產品整體收支達到盈虧平衡。此外,對於智慧型手機或是可穿戴設備記步所可能帶來的「步數作假」之類的道德風險,眾安保險方面認為,由於此類健康險產品近五成的用戶是90後,近四成的用戶是80後,且可穿戴設備使用人群的素質相對較高,公司認為產品存在道德風險的可能性較小。
除了直接將步數與保費掛鈎,目前市面上更多採取將運動因子作為產品定價的補充因素。
以中國平安的「平安福」保險計劃為例,作為一款重疾險,其中加入了運動保障計劃。投保人在每日運動後上傳步數,可以獲得星巴克咖啡、肯德基早餐等獎勵;達成月度運動目標,可獲得現金獎勵;此外,前兩個保單年度內達成合同約定的運動目標(兩個保單年度內至少有600天每天運動步數不少於1萬步),從第三個保單年度開始,平安福主險及重疾險保障額度增長10%。
中宏保險則是通過一款名為「Move計劃」的保險產品,通過在用戶的智慧型手機上安裝一款名為「Move」的手機應用,當用戶在1個計步周期內達到不同級別的活動量,將可免費獲贈一款團體防癌疾病保險。用戶運動量越多,享有的保障額度越高。
根據保監會公布的最新數據,2017年上半年,健康險原保險保費收入約合2615.69億元,同比增長10.87%,低於上半年人身險保費26%的增速。1-7月,健康險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5.19%。而就在此前的三年間,健康險保費收入增速一直在20%以上。一位壽險從業人士向澎湃新聞表示,將運動因子與健康險掛鈎,有助於將過去低頻的購買保險行為變為高頻的用戶行為。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投資
我長期從事保險科技行業,保險科技如何改變行業生態,問我吧!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