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前世行行長指川普搞壞中美關係影響全球經濟 危險類似八國...

2020-12-04 中國小康網

中國小康網9月7日訊 老馬 佐立克曾擔任美國高級官員,並在其職業生涯中服務六任美國總統。他對BBC亞洲商業事務記者沙蘭吉特·萊爾(Sharanjit Leyl)表示,合作是唯一一個方法,讓全球經濟走出衰退。

佐立克擔任過世行行長和美國國務卿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佐立克曾擔任美國副國務卿,他說,中美加劇緊張是一大憂慮。

他對BBC節目《亞洲商業報告》表示,「我認為(中美關係)今天就好像自由落體,我不認為我們知道最低點在哪裡,這是非常危險的情況。」

佐立克警告稱,「世界將會越來越似1900年強國相互競爭的時期」,各國或選擇離開全球化,追求自身民族主義利益。

從1899年到1900年,美國提出了有關中國的「門戶開放」政策,確保在中國通商的包括美國在內的強國: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日本、俄羅斯「利益均沾、機會平等」的同時,「保持中國的領土與行政完整」。

佐立克在2007年至2012年曾任世界銀行行長,那段時期經歷了全球金融危機,當年他領導世銀,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各國政府共同合作,面對金融崩潰。

他說,「2008至09年的金融危機是非常嚴重的事件,但我們有二十國集團峰會,各國央行合作。時任總統喬治布希、之後的歐巴馬總統與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又譯白高敦),都有在國際層面努力。」

「坦白說,就算是中國,當年也有非常強大的刺激計劃,及在多方面合作,但今天我們再沒有合作的意識。」

他呼籲美國與中國合作,尋找應對新冠疫情的解決方法,而不是「為此提出起訴」。

他把造成如此破壞的罪魁禍首指向美國總統川普。

佐立克亦曾服務過兩任共和黨總統布希父子,而他很明顯不喜歡現任的共和黨總統。

「我從一開始就反對川普……不單是因為他的政策立場,也是因為我認為他性格有缺陷。」

「我擔心他會對體制、憲法做什麼事,現在可證明這一點,而在疫情問題上,我們又見到另一個層面,就是才能的問題。」

他相信,川普對美國盟友的疑忌和保護主義加劇了亞洲國家的不安,因為目前中國的力量開始籠罩該區。

佐立克在他的新書《美國在世界:美國外交政策的歷史》中探討了這個話題。

相關焦點

  • 英媒:世界銀行新行長誓言發展對華關係
    參考消息網4月11日報導 英媒稱,新任世界銀行行長戴維·馬爾帕斯9日說,他不會改變世行關於遏制氣候變化的承諾。他還誓言要加大扶貧力度,發展與中國的關係。據路透社4月9日報導,馬爾帕斯獲得了美國總統川普提名,9日就任世行行長。有專業人士擔心,他將在世行推行川普提出的「美國優先」議程,包括重新為煤電項目提供資金並向中國施壓。
  • 世界銀行前行長:中美兩國應各自後退一步
    作者| 邊際實驗室世界銀行前行長表示,中美兩國當前的關係正面臨幾十年來最緊張的局面,雙方發生直接對抗的風險越來越大,並可能對全球秩序產生很大的影響。羅伯特佐利克周二在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舉辦的線上活動中發出了以上表態。它曾擔任世界銀行行長,目前在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貝爾弗科學與國際事務中心擔任高級研究員。他表示,「兩國關係目前處於自由落體狀態。這是相當危險的。人們需要認識到這一點。」
  • 美媒:多國展開博弈 世界銀行或迎首位女行長
    參考消息網1月26日報導 美媒稱,受國際社會強烈意願的影響,世界銀行或許將迎來歷史上首位女性行長。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月24日報導,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在本月早些時候出人意料地宣布辭職,這引發了華盛頓和其他國家之間的一場複雜博弈。
  • 英媒預測中國經濟:或在2028年超過美國
    目前,我國對於疫情所採取的強硬措施,也使得我國經濟在2020年不降反升,日前,英國對全球範圍內的經濟發展進行了預測,根據結果顯示中國有望在2028年超過美國,這比2019年的預測要整整提前5年。雖然中國經濟發展確實速度喜人,但是我們不可能每年都保持對於美國的增速領先。對於外國媒體的誇讚,我們要理性對待。
  • 歐央行迎首位女行長 拉加德如何掌控歐洲貨幣水龍頭?
    1995年,她成為該律所的執行委員會成員,四年後成為該律所史上第一位全球主席。2005年,受時任法國總理德維爾潘邀請,拉加德回到法國負責對外貿易事務。2007年薩科齊任法國總統後,拉加德出任農業部長,後又出任經濟、財政與就業部長,成為八國集團(G8)成員國中史上第一位女性財長。
  • 英媒:印度本月將超越中國成液化石油氣最大進口國
    參考消息網12月28日報導 英媒稱,印度本月料將超越中國,成為全球最大液化石油氣(LPG)進口國,因為印度在國內推動居民在做飯時採用液化石油氣替代柴火和牲畜糞便。美國公司Dorian旗下有22艘運輸船,是全球最大的液化石油氣運輸商之一。液化石油氣是丙烷和丁烷的混合物,用於烹飪、交通以及石油化工行業。液化石油氣的全球市場規模與液化天然氣(LNG)類似,一年交易3億噸左右。不過同原油每年超40億噸的市場規模相比,液化石油氣和液化天然氣都顯得相形見絀。
  • 飛越中美關係的新「駝峰」
    其中,威震敵膽的「飛虎隊」就是一個耀眼的名字,它的歷史功績至今給中美關係深刻啟示。  抗戰時,中美共同開闢的「駝峰航線」上,每位飛行員平均飛三次就會犧牲  美國素有孤立主義外交傳統,加之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美國以及整個西方世界只關心如何恢復本國經濟,對於東方發生的事,對於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的事實,從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到1937年的「七七」事變,都認為與己無關。
  • 【中美研究】何亞非:扭轉中美「自由落體」,需重新認識兩國關係
    川普7300萬得票說明,美國社會分裂已經固化,底層百姓與精英的對立、勞動與資本的對立會愈演愈烈,並將繼續影響美國的國內外政策,拜登新政府解決國內問題、調整對外政策將面臨重重困難,中美關係調整空間也會受到制約。兩國需要從戰略和行動兩個層面來重新認識、穩妥處理兩國關係,以創造兩國積極合作、和平競爭的新格局。
  • 李濱丨中美關係會走向全面對抗嗎?
    美國指望擊潰自己最危險的競爭者德國和日本,奪取國外市場、世界的原料資源,並取得世界霸權。」戰後社會主義的市場建立意味著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縮小,史達林由此得出結論,戰後「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美、英、法) 奪取世界資源的範圍,將不會擴大而會縮小,世界銷售市場的條件對於這些國家將會惡化,而這些國家的企業開工不足的現象將會增大。世界市場的瓦解所造成的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總危機的加深就表現在這裡。」
  • 英媒:世界銀行警告政治變數危及全球貿易
    參考消息網2月23日報導 英媒稱,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得出結論稱,政治不確定性正在減緩貿易增長,這說明唐納·川普的崛起可能已經在給全球經濟蒙上陰影。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2月22日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合組織和世行等主要國際機構最近上調了它們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主要是因為各方預期減稅、基礎設施支出增加和放鬆管制將提振新總統上任後的美國經濟。但世行經濟學家周二發布的報告凸顯出,貿易這個歷史上重要的全球增長引擎之一處於脆弱狀態。
  • 世界銀行副行長:中國經濟數據反映增長方式轉變
    世界銀行常務副行長兼營運長英卓華在會上表示,全球經濟復甦日趨脆弱,面臨重大風險。她呼籲,高收入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政策制定者需要通過採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和開展改革以改善基本面。 英卓華在講話中指出,2014年的全球經濟或令人失望。世界銀行下調了全球增長預測,目前預計今年增長2.6%,僅比2013年的2.4%略有回升。
  • 前國開行行長陳元:中國經濟正在日益債務化
    (前國開行董事長、行長陳元)下面是陳元在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新年論壇上的演講,從金融和貨幣的角度來談了一些他對中國經濟現狀的理解。供參考。陳元:改革開放40年我國發展取得了很多成就,我所感受最深的成就,還是在金融和貨幣方面。
  • 美媒文章:重啟中美關係並非易事
    參考消息網11月17日報導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李成11月13日在美國《外交》雙月刊網站發表文章稱,重啟中美關係並非易事。全文摘編如下: 中國領導人認識到,無論誰入主白宮,競爭都將定義中美關係。
  • 世界銀行宣布新行長遴選流程
    世界銀行10日宣布新行長遴選流程,計劃今年4月春季會議前選出下一任行長,以接替將於2月1日卸任的金墉。  世行當天發表聲明說,世行執行董事會9日開會討論了下一任行長的遴選流程,重申在行長選聘過程中遵循公開、擇優和開放的原則。
  • 中美策 | 美國學者激辯:中美關係進入「寒流」了嗎?
    6月底,最新一輪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將有望迎來最重大進展——雙方將就雙邊投資協定交換負面清單。中央軍委副主席範長龍時下正在美國訪問。中美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對話將在未來三個月迎來新一輪的高潮。       與此同時,美國國內一股對華焦慮感近來正在瀰漫,對中美關係保持樂觀態度的學者聲音有所減弱。
  • 英媒:全球變暖或致秋天提前落葉
    原標題:英媒:全球變暖或致秋天提前落葉參考消息網11月28日報導英媒稱,由於氣候變化,樹葉在秋天可能會更早掉落,而不是像人們之前認為的那樣會更晚。一項實驗對種植在接近目前大氣二氧化碳水平和兩倍於大氣二氧化碳水平的室內樹木進行了比較,另一項實驗則檢測了光照對樹木的影響。報導稱,人們原本預計秋季變暖將使樹木生長季延長,落葉時間比如今晚兩到三周,但研究小組發現,實際落葉時間可能比現在早三天到六天。
  • 中美關係,正「自由落體式下墜」?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生活百態,前行是常態。讓我們帶著快樂的心情開啟新生活吧!快樂生活今天十三要與大家悅讀今日要聞:中美關係,正「自由落體式下墜」?中方對此作出回應,強烈譴責、堅決反對這種破壞國與國之間友好關係的行為。針對美方不知悔改,繼續犯錯的行為,2020年7月24日上午,中國外交部通知美國駐華使館,中方決定撤銷對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的設立和運行許可,並對該總領事館停止一切業務和活動提出具體要求。
  • 展望2021:川普主義的影響和中美關係
    拜登上任為建制派帶來了難得的四年窗口期,但在社會分化空前加劇,全球政治經濟格局仍然十分脆弱、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拜登事實上是如履薄冰,能否避免民粹主義的捲土重來和新一輪分裂,實現拜登口中的「尋求團結」、「重塑美國的靈魂」將註定是非常艱難的。
  • 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將討論廣泛議題
    然而,中美經濟關係不僅僅停留在令人印象極為深刻的數字上,中國希望美國經濟能有更強勁的表現,美國也希望中國經濟能更加持續地發展,因為大家都認識到,中美之間緊密相連、密不可分。  中美經濟關係是中美整體關係的壓艙石和推進器。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中美兩國去年對全球經濟的新增貢獻率在40%以上。
  • 英媒分析2021年部分國際熱點議題走向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英媒分析2021年部分國際熱點議題走向參考消息網1月7日報導(記者 賈元熙)英國《觀察家報》1月3日發表題為《2021年的世界——全球政治今年將如何變化》的長篇綜述,分析2021年全球主要地區、重點國家及重要領域的形勢走向,文章由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