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業慶安65年風雨逐夢路:作以至精 動以至準

2020-10-13 看航空

回首六十五年奮鬥徵程,一代代慶安人艱苦奮鬥、奮發圖強、薪火相傳、自強不息,伴隨著新中國的成長,伴隨著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慶安人用智慧用行動譜寫著「航空報國 航空強國」的絢麗篇章。

艱苦奮鬥 勇於奉獻

◆中央決定進行以重工業為主的工業化基本建設,確立了公司最大的飛機附件廠地位。

1955年,一批飛機、發動機工廠已經建成投產,航空工業開始由修理轉向試製和製造領域,部分飛機、發動機的試製工作已全面開展。但飛機輔機工廠才剛剛開始建設,輔機製造落後於主機的局面非常突出。114廠就是在這種形式下,進行基本建設的。

面對艱巨的任務,老一輩建設者們,迎難而上,積極推廣先進辦法,交叉作業爭取主動,基建、設備安裝、生產準備同時並進,一個在當時具有相當規模的現代化工廠逐漸形成。

● 1957年4月,在一個臨時試驗車間裡,試製成功了第一個航空附件產品 ——飛機萬能操縱杆。

●1957年11月18日,114廠通過國家建廠驗收,我國第一個飛機附件廠建成投產。

●1957年底,累計完成18項新品試製,轉入批產14項,滿足了國家需要。

●1960年以後,工廠逐步由仿製產品開始走上自行研製的新階段。工廠管理取得的飛速進步,得到了上級領導的高度讚揚和鼓勵,不少兄弟單位也紛紛派人來廠學習。1964年,工廠被評為陝西省先進企業,工廠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1964年5月,中央召開工作會議提出我國國防建設一、二、三線的戰略布局和建設大三線的方針。支援西北、西南地區三線新廠建設這是老廠義不容辭的責任。114廠黨委從「樹立整體觀念,大力支援新廠,方便送給別人,困難留給自己,體諒新廠平地起家的難處,保證新廠早日上馬」的指導思想出發,大力支援了三線建設。

●1966年,113廠和114廠合併組建為萬人大廠——慶安公司。期間,一場「文革」的爆發,極大地破壞了公司的科研、生產秩序。困難面前,慶安人仍堅持推動科研生產,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精神的鼓舞下,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技術難關,尤其是炮塔的研製成功,填補了我國航空工業的空白。

從1965年到1976年的11年中,慶安公司先後包建了河南的124廠和四川174廠,又重點支援了貴州的144廠、陝西的173廠和西安的345廠等十多個航空工廠,共輸送職工691名,轉產了百餘項產品。對包建和重點支援的新廠,從廠長、總工程師直到車間主任、科長、技術員、技術工人,更是成套輸送了各級領導幹部,技術人才,技術資料、工藝裝備和專用設備,為我國航空工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敢打硬仗 勇為人先

◆中央確立國企改革方向,航空工業探索市場化經營機制,公司順應改革開放,推進「調整和改革」探索踐行多元化發展之路

1977年12月,113、114兩廠分立,114廠恢復建制,但同時也給114廠帶來了新的挑戰,工廠軍品訂貨大幅度下降,加快企業調整、改革的步伐,儘快扭轉虧損的被動局面,成為114廠當時最突出的任務。

因循守舊沒有出路,改革創新才有希望。為了實現扭虧為盈,114廠經過近6年的 「調整和改革」的艱難歷程,終於在1984年實現了扭虧為盈,同年12月,工廠的第二廠名由慶安機器廠改為慶安宇航設備公司。

令人欣慰的是,即使身陷困境,114廠也並未忘記肩上承擔的「航空報國」使命,仍千方百計加速科研建設、壯大科研力量,堅持做好技術跟蹤和對新產品的研發。在「三個一代」目標的牽引下,先後承擔了10個機種的41項產品研製任務和10餘項預研任務。

公司不僅在技術上創新突破,在管理上同樣勇於創新,開創的「慶安模式」被推廣全國。

● 1993年4月,公司抓住國家關於建立規範化企業集團的機遇,成立了慶安集團,工廠更名為慶安集團有限公司,形成了以資產聯接為紐帶的母子公司體制。在轉換企業經營機制的大潮中,慶安牢記航空產品研製的安身立命之本,始終按照「保軍轉民」的方針,綜合經濟效益在我國航空工業系統名列前茅。

●1994年,航空工業總公司在慶安召開企業改革管理工作現場會,總公司、國家經貿委和航空工業總公司所屬企業等74個單位參加了會議。會議傳達了國家深化企業改革的會議精神,共同討論了強化企業管理等有關問題,肯定114新廠新線新機制的「慶安模式」。與此同時,董事長劉德馨帶領企業建立的《慶安管理模式》獲得了部一級管理成果獎,奠定了慶安在現代企業管理方面的基礎與地位。

在民品方面,公司按照「軍民結合,保軍轉民」的方針,以開放的姿態「外聯內合」,逐步形成了空調壓縮機、液化石油氣鋼瓶、摩託車三大支柱民品的格局,到1984年,民品產值佔到了54.6%,推動了工廠的管理體制、思想觀念、經營模式等方面的調整和轉變,慶安開始「轉軌超車」,1989年,工廠銷售收入突破億元。

為擺脫軍品任務大幅下降造成的困境,改變活塞式空調壓縮機技術落後、市場競爭力弱的被動局面,「七五」伊始,公司首開始對空調壓縮機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

自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共累計進行了5次經國家批准立項的大規模技術改造建設,並利用自有資金進行了5次內部挖潛改造,累計總投資7億多元。在最為關鍵的三期工程中,廠領導主動作為、勇於擔當,多次奔波於北京的各個相關部門,研討會之間,千方百計爭取投資。最終為公司爭取到了建廠以來規模最大2.05億元投資。大幅的提高了產能和技術水平。

到2002年,在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已建成了佔地130多畝的「慶安製冷工業園」,形成了年產400萬臺各型空調壓縮機的研製、生產基地,初步具備了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

戰略轉型 創新突破

◆ 公司抓住國家將航空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大飛機立項的機遇,按照「航空為本,航空與製冷並舉」的戰略方針,恢復發展航空產業,提出「兩個轉變」戰略目標的實現路徑。

在主業向著航空業務集中的同時,公司以「兩個轉變」為抓手,從研發組織變革、製造能力升級、管理體系變革、矩陣式組織結構、高層次人才引進、核心人才成長等各個方面,系統開展了企業的轉型升級,「十三五」中期,基本完成了傳統製造向數位化製造的轉變,基本實現了生產科研型向科研生產型的轉變。

●科研能力方面:實現了簡單產品向複雜產品,部件產品向系統產品的升級,確立了高升力系統、輔助飛行控制系統等為主的9個方面的系統級產品。

●製造能力方面:以320廠房建設為重點,規劃基於物聯網技術的航空柔性精益製造系統。

縱觀65年發展歷程,慶安公司走出了一條從測繪、仿製,到自行設計、自主研發,從單一產品到系統集成的創業、興業之路。

●公司業務從單一軍品生產,延伸作動、機載武器發射、貨運和製冷等系統及其關鍵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服務,以及民用製冷壓縮機等諸多業務領域。

●產品在各領域實現從零配件,到部件、產品級,再到系統級的逐步升級。

●企業具備了獨立承擔完整複雜系統產品的能力。

●研發從測繪、仿製發展到自行設計、自主研發,具備了與國外一級供應商開展聯合設計,並以系統供應商身份展開國際合作的能力。

●在非航空民品領域,擁有年產1200萬臺製冷壓縮機科研生產能力,為國民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艱苦奮鬥、吃苦耐勞、不怕犧牲、貢獻國防」到「艱苦奮鬥、奮發圖強、勇於拼搏、敢打硬仗」,再到 「主動作為,一次做好」、「作以至精,動以至準」、「以價值創造者為本」 。慶安人始終不忘「航空報國,航空強國」的使命,堅持弘揚「忠誠奉獻,逐夢藍天 」的精神,慶安在發展歷程中積澱的文化是凝聚我們的精神力量,成為植根在我們身上的歷史印記和優秀基因。

「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我們要持續打造「作以至精,動以至準」的精益科研、精密製造、精準管理的文化體系,傳承慶安文化優秀基因,發揚勇於擔當的精神,以價值創造者為本,堅定走改革創新之路,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全力以赴為推進一流航空機載企業建設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相關焦點

  • 新東方考研英語學員:不積矽步,無以至千裡
    新東方網>資訊>新聞動態>正文新東方考研英語學員:不積矽步,無以至千裡 2012-12-16 14:22 來源:成都新東方 作者
  • 主人翁 逐夢路|你知道新中國的第一臺龍門刨床,是怎麼製造出來的嗎?
    &nbsp&nbsp&nbsp&nbsp齊魯網10月3日訊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專題片《主人翁 逐夢路》9月30日起,每天晚間在山東衛視播出。通過一個個生動而深刻的感人故事,聚焦山東70年來的滄桑巨變、輝煌成就,獻給所有為新中國70年做出貢獻的奮鬥者。
  • 我的禮讚 為新中國航空工業創建69周年而作
    七律·航空人為新中國航空工業創建69周年而作王友來七律•為慶祝新中國航空工業創建69周年而歌麻乃晨詩吟天籟動風簫,讚頌航空業績驕。六十九年精創造,追逐超越靚青霄。豹族威猛巡疆域,龍系堅貞護舜堯。更有民機飛浩宇,輕歌曼舞慰英豪。
  • 航空工業慶安試驗團隊:在大山深處與冰天雪地進行較量
    「3、2、1發射」……在總指揮劉朋一個個熟練的指令下,航空工業慶安某產品外場試驗團隊正在秦嶺大山的深處與冰天雪地進行著較量。沒有工具機的轟鳴,但這裡有齊心協力披荊斬棘的動人畫面。周圍巍峨聳立的山峰見證著他們堅強剛毅的性格,同時也在考驗著這些航空人挑戰困難的勇氣和決心。時間回到幾天前,這段上山的經歷讓團隊的每個人都記憶猶新、終生難忘。
  • 航空工業慶安:旗幟下的誓言
    面對慶安公司歷史上最複雜、任務量最大的項目,這支黨員突擊隊鮮紅的旗幟就是他們的鋼鐵誓言。大情懷、大奉獻、大跨越、大協同是型號研製整個團隊在合力攻堅的過程中凝聚的一種精神,更是慶安人挑戰不可能,實現跨越發展的精神動力。
  • 【2020科達驕傲候選人】積跬步以至千裡,技術小白成專家——許立坤
    2013年的夏天,和所有的應屆畢業生一樣,許立坤懷著對未來工作的美好憧憬,在科達開啟了新的人生篇章,或許連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他會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數年如一日地努力拼搏。同時,為搶佔歐美、巴西、土耳其、沙特等高端客戶市場,面對來自義大利BMR、ANCORA等競爭對手的壓力,許立坤作為主設計,深刻認識到研發低吸瓷質磚幹法磨邊技術的迫切性,2017年,他在試驗工廠針對不同線速度、吸水率、厚度、磨邊量、種類的磚坯進行了數以千次萬次的磨邊試驗,從磨邊頭的設計、除塵風冷系統設計到磨輪的配方、裝配公差、動平衡、不同產量磨輪的配置等都做了詳細的試驗數據分析及記錄,並於2018年推出了低吸瓷質玻化磚幹法磨邊線
  • 四川省溫江中學開學典禮:青春飛揚逐夢路 勤學奮進攀高峰
    且歌且行走過溫中路,不負韶華逐夢攀高峰。9月1日,四川省溫江中學舉行了「青春飛揚逐夢路 勤學奮進攀高峰」——溫江中學2020-2021學年度秋季開學典禮。成都溫江興蓉西城市運營集團董事長黃貴奇先生,溫江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鄢亮也蒞臨了本次開學典禮。上午7:40分,溫江中學全體師生齊聚操場,溫中學子們心懷「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昂揚意氣,迎接新學期,踏上新徵程。
  • 中國的早期智人以至直立人化石也具有不少黃種人的形態
    資陽人化石是1951年修建成渝鐵路時在四川資陽的黃鰭西大柝橋墩工程中發現的一個老年婦人的頭骨。頭骨的顱項部分保存完整,頗底大部缺失,另外還有硬顎一塊。同時還發現一個骨頭骨比較小,但仍在現代中國人的變異範圍內,有一些原始性狀,如屬弓較發達,枕骨內面的大願離比小脳窩深而且廣等。
  • 航空工業機載GNC事業部創新中心在西安揭牌
    8月12日,航空工業機載GNC事業部創新中心在西安航空工業自控所正式揭牌,這標誌著航空工業機載落實集團公司專業化整合,深入推進事業部建設,邁出堅實一步。為提升航空機載系統能力與專業化能力,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避免重複投資,航空工業機載按照集團公司黨組的決策部署與有關要求,對系統內專業相同或相近的單位進行了專業化整合,於2018年12月和2019年8月相繼成立包括航空工業機載導航/
  • 航空工業洪都:紅色基因 藍色情懷
    中國航空報訊:在中國航空工業歷經的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奮鬥歷程中,航空工業洪都是最真切、最直接的見證者、參與者之一。作為中國航空工業發祥地之一,紅色基因的傳承者,洪都肩負使命,自強不息,在時光的積澱中不斷發展,在中國航空工業百年逐夢歷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
  • 航空工業航宇整合十五年紀行:乘風破浪 承夢遠航傲蒼穹
    國企裡的產業孵化器從2003年到2018年,整合重組的航宇通過將軍品核心技術拓展到民品,在汽車座椅調角器和商用飛機座椅專業成為了國內同行業的領軍者,並為中國航空工業培育並輸送了兩家優質的企業。2000年12月5日,航宇作為主發起人,聯合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新華光等四家企業共同發起成立了湖北中航精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航空工業直升機所3名同志榮立戰「疫」三等功
    4月15日,航空工業舉行戰「疫」立功頒獎儀式,向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貢獻突出的個人授予戰「疫」立功獎。航空工業黨組書記、董事長譚瑞松,黨組副書記、總經理羅榮懷等領導在北京出席了儀式,黨組副書記李本正主持頒獎儀式。
  • 亞翔航空《2019年亞太地區航空基礎設施報告》將在澳門公務航空展首度發佈
    亞翔團隊匯聚了區內最具經驗的航空專家,作為第三方機構,致力於為客戶提供獨立的公務航空及通用航空服務。其旗下亞翔傳媒作為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公務機業內期刊之一,今年首度成為澳門公務航空展的官方媒體合作夥伴!
  • 夢路Mingle Advisors的"FinChi"之行!
    唐明回到了夢路第二個「家」!就是位於上海的芬華創新中心,在那裡,唐明度過了有趣的兩天!
  • 【天氣預警】慶安交警溫馨提示惡劣天氣出行請注意交通安全!
    颱風「海神」對黑龍江省的風雨影響強於「巴威」,弱於「美莎克」。 慶安公安交警在此提示大家 風雨天氣安全出行防護措施 注意事項
  • 陝文投原創航空工業題材劇《中國製造》開拍
    8月9日上午,陝文投集團原創大型航空工業題材電視劇《中國製造》在漢中中航工業陝西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舉行開機儀式。該劇由工信部、陝西省委宣傳部聯合指導,陝文投集團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尚世影業等聯合出品,將於2021年播出,展現新中國航空工業70年光輝發展歷程,獻禮建黨100周年。「《中國製造》是我國首部解讀中國製造文化密碼,弘揚航空報國精神的電視劇。
  • 堅守初心 逐夢藍天——海航旗下首都航空奮鬥者周亮
    海航旗下首都航空運行控制部總經理,周亮,從業16年來,紮根一線,踏踏實實的工作作風和實實在在的工作態度完美詮釋了「精於工、匠於心、品於行」,民航局重要活動保障先進個人、管理精英、管理優才……這些榮譽都屬於他。
  • 航空工業沈飛:激情進取 開拓新局面
    69年奮進歲月,航空工業沈飛在黨的領導下誕生、成長和發展壯大。69年來,一代代沈飛人胸懷報國理想,追求航空事業,從修理仿製到自主創新,從國營112廠到沈飛集團公司,再到中航沈飛中國戰機第一股,沈飛人始終秉持潛心鑄利劍、默默守忠誠的品格,用實幹精神、創新精神、奉獻精神創造了祖國航空史上20多個第一,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和航空工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 研究揭示RNA甲基化修飾調控哺乳動物精原幹細胞微環境維持機制
    近期,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楊其恩課題組以小鼠為模型,揭示RNA甲基化修飾調控哺乳動物精原幹細胞微環境維持的新機制。精原幹細胞是一類經典的成體幹細胞,是哺乳動物精子發生的基礎。精原幹細胞自我更新和分化間的精準平衡依賴於體細胞信號,尤其是支持細胞分泌的生長因子,如GDNF、FGF2和CXCL12等。精原幹細胞命運決定異常引起的生殖細胞枯竭導致不育,而生殖細胞過度增殖導致腫瘤的出現。目前,支持細胞特異表達微環境因子的轉錄和轉錄後調控機制仍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