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教資生物學科知識: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教學設計

2021-01-08 北京華圖

  2018教資生物學科知識: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教學設計由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18教師資格考試,教師,教師資格考試,教師資格考試網的內容請關注教師資格考試網/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教師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一、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讓學生複習細胞膜的成分和結構,回憶初中物理紅墨水擴散現象,為本節課內容的學習做好鋪墊。

  利用「問題探討」,用多媒體展示,提出問題:

  (1)這個脂雙層膜模擬的是不是生物膜?

  (2)什麼樣的分子能夠通過?什麼樣的分子不能通過?

  (3)葡萄糖不能通過該膜,但是小腸上皮細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對此該如何解釋?

  (4)觀察此圖,聯繫已有知識,你還能其他問題嗎?能不能對所提出的問題作出嘗試性的回答,引導學生觀察,並歸納出答案。由此引出本節課的內容。

  環節二:新課教學

  (一)幾種物質運輸方式

  1.小分子和離子的跨膜運輸

  (1)多媒體展示擴散現象,引出物質運輸的兩種方式被動運輸和主動運輸的概念,讓學生分析水分子進入細胞的原因和方式,總結出自由擴散的概念。多媒體動畫展示自由擴散的過程,組織學生討論,得出自由擴散的特點。此時比較擴散和滲透兩概念的異同。

  教師總結:像水、二氧化碳、甘油等小分子能夠直接由高濃度到低濃度進行跨膜運輸類似於物理上的擴散現象,這種跨膜運輸的方式叫做自由擴散。由於自由擴散過程沒有藉助其他外界力量,僅僅簡單地通過脂雙層,根據相似相容的原理,能夠進行這種運輸的,應該是具有脂溶性的物質,或者是不帶電的小分子物質。

  (2)進一步提出問題:上課一開始大家也已經了解到,葡萄糖並不能通過沒有蛋白質的人工脂雙層,但對於細胞來說,葡萄糖又是必需的,它是怎樣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激情,讓學生嘗試作出解釋,再指出載體蛋白的作用,總結出協助擴散的概念,多媒體動畫展示協助擴散的過程,學生有了自由擴散知識的基礎,很容易得出協助擴散的特點。此時引導學生自主列表對比兩者異同,並提出問題:

  ①自由擴散與協助擴散需要消耗能量嗎?

  ②自由擴散與協助擴散有什麼相同點?有什麼不同點?

  ③自由擴散與協助擴散為什麼被稱為被動運輸?

  組織學生思考和討論,得出答案。

  老師總結:從高濃度向低濃度運輸,進出細胞的物質需要藉助載體蛋白質的擴散,叫做協助擴散。自由擴散不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而協助擴散需要載體蛋白;但這兩種方式都是順濃度梯度進行的,不需要消耗能量,也正是這個原因,我們將其稱為被動運輸。

  (3)更進一步提出問題:如果只有被動運輸能滿足細胞生命活動的需要嗎?多媒體展示相關資料,讓學生思考:以上資料說明了什麼?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為什麼這些物質可以逆濃度梯度運輸呢?老師就討論結果矯正,精講點撥,總結主動運輸的概念。多媒體動畫展示主動運輸的過程,引導學生得出主動運輸的特點並分析主動運輸對於生命現象有什麼重要意義。

  學生自我總結。

  教師總結:我們可以看到,某些離子的運輸,都是從低濃度向高濃度進行,因此他們在需要載體蛋白的輔助的同時,還接受了來自ATP的能量,從而順利地進行物質運輸。我們把這種方式稱為主動運輸。在生物體中,很多的物質運輸都是通過主動運輸進行的。比如各種離子,以及胺基酸等各種物質。主動運輸利用了能量,所以可以保證細胞根據自身的需要,主動地選擇吸收需要的營養物質,排出代謝廢物和對細胞有害的物質。這正是主動運輸的意義所在。

  (4)模擬現實生活中的三個常見現象,通過三個動畫的展示,運用類比的方法,使學生對三種運輸方式的認識更直觀化。接著組織學生分析三種運輸方式異同,並填表,反饋和糾正。

  (5)提出問題:影響自由擴散、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速度的主要因素各是什麼?畫出細胞對某物質的自由擴散、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速度隨細胞外濃度的改變而變化的曲線圖。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並作圖展示各組成果。

  2.大分子的運輸

  引導學生回憶分泌蛋白的分泌過程,得出胞吐現象,提出問題:大家知道白細胞是如何吞噬病菌的嗎?顯示有關圖片。

  強調:胞吞和胞吐作用都需要能量。

  提出問題:胞吞和胞吐體現了細胞膜結構的特點是什麼?與書本前面知識相聯繫。

  組織學生分析討論。

  教師總結。

  (二)與社會的聯繫

  簡單描述囊性纖維病的機理以及病毒感染中,藥物比較難殺滅病毒的原因。

  (三)技能訓練

  指導學生就《技能訓練》部分進行討論。

  環節三:評價與鞏固

  1.畫出三種運輸方式隨細胞外濃度的改變而變化的曲線圖。

  2.當堂檢測題

  針對物質跨膜運輸方式的特點和不同而設計,讓學生思考完成具有針對性的練習,進行知識鞏固和教學效果反饋,及時糾正錯誤的理解和片面的認識。

  3.學生在課後對理論知識進行概括與總結。

貼心微信客服 Q群福利小灶 微信號:華圖資老師(huatunuan) 教師招聘群:126302597 教師資格群:304093460 驗證信息「教師」 加群驗證信息「福利」 加群驗證信息「福利」 精品內容搶先看,專業客服答疑 刷題,資料,督學,答疑 刷題,資料,督學,答疑
貼心微信客服 華圖資老師(huatunuan) 驗證信息「教師」 資訊搶先看,客服答疑 Q群福利小灶 教師招聘群:126302597 教師資格群:304093460 加群驗證信息「福利」 加群驗證信息「福利」 刷題,資料,督學,答疑 刷題,資料,督學,答疑
(編輯:劉然)

相關焦點

  • 高一生物教案:《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教案一
    高一生物教案:《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教案一  一、教學理念  倡導探究性學習,力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逐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  3、列舉逆濃度梯度跨膜運輸現象,總結出主動運輸的概念。  (二)教學難點:主動運輸  解決方法:通過列舉逆濃度梯度跨膜運輸的現象,播放相關的多媒體動畫,講清主動運輸的概念及特點。
  • 《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說課稿
    一、說教材《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三節的內容,本模塊第3章已經介紹了細胞膜的化學組成和細胞膜結構以及大致的功能,本節著重介紹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這一重要功能,包括小分子或離子進出細胞的方式和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通過對幾種跨膜運輸方式的探究,並運用數學坐標圖來表達三種方式的規律和特徵,可以培養學生對圖表數據的解讀能力
  • 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
    但是,細胞在進行新陳代謝的過程中,需要不斷選擇性地攝入和排出多種多樣的物質,這些物質的交換是通過細胞膜有選擇性地進行的。物質通過細胞膜的運輸途徑大體是: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質,可通過物理擴散透過細胞膜;水溶性的小分子物質或離子,需要藉助相關蛋白質的介導才能完成跨膜運輸;大分子物質或顆粒性物質,則通過細胞膜的整裝轉運進出細胞。
  • 高一生物教案:《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教案二
    高一生物教案:《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教案二  一、教學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模塊教材是以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為主線展開的,依次講述細胞的物質組成本章重點介紹細胞膜作為細胞大門在控制物質進出中發揮的作用,介紹了兩方面的內容:水分子是順相對含量的梯度跨膜運輸的,一些離子的跨膜運輸並不是順著離子的相對含量進行的,最後總結出細胞膜是選擇透過性膜。其中,「水分的跨膜運輸」具有重要的教學價值,這是一個探究實驗,也是學生在高中階段第一次真正全面接觸探究實驗,通過對植物細胞失水和吸水的探究,培養學生學會探究問題的一般方法和步驟。
  • 第三節 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
    過程:大分子物質→(在細胞內形成囊泡,囊泡移動到細胞膜處,與細胞膜融合、外排)→大分子物質排到細胞外。實例: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漿細胞分泌抗體。特點:胞吞和胞吐過程中,物質通過形成囊泡轉移,不屬於跨膜運輸方式,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載體。
  • 胞吞和胞吐是不是跨膜運輸?
    :「當興奮傳到神經末梢時,圖中突觸小泡內A-C通過______這一跨膜運輸方式釋放到……」參考答案為胞吐。兩套高考試卷均認為胞吐(胞吞)是跨膜運輸。人教版教材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4章第3節標題為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教材正文(72頁楷體字)則以大分子物質胞吞胞吐作為了本節標題的具體例證。中圖版教材必修1《分子與細胞》相關章節則未出現「跨膜運輸」這一詞語。其描述為「有些大分子和顆粒物質不能以穿膜運輸的形式進出細胞,而是通過內吞和外排兩種膜泡運輸的方式完成。」
  • 《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說課稿
    一、說教材本節課選自人教版必修1第4章第1節的內容,是學生在學習第3章《細胞的基本結構》基礎上對細胞功能的認識,同時也為進一步學習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奠定了基礎。因此,本節內容在全章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胞吞、胞吐、主動運輸與跨膜運輸辨析
    ,而且不同物質進出細胞的數量和跨膜運輸的方式可能是不同的。,只不過內吞作用和外排作用以知識海洋的形式出現,雖沒有明確指出胞吞和胞吐作用是否屬於跨膜運輸,但將內吞作用和外排作用列在物質跨膜運輸一節,所以也默認胞吞和胞吐作用屬於跨膜運輸。
  • 胞吞與胞吐是跨膜運輸嗎?
    提示:點擊上方↑"生物天地"
  • 跨膜運輸,病毒是如何感染細胞的
    對於新冠病毒如何感染人類細胞,運用高中生物就可以解釋。病毒感染細胞,包括病毒的吸附——侵入——脫殼——大分子複製——組裝——釋放。其中吸附和侵入是感染的開始,這與病毒的結構和細胞膜的結構,以及細胞膜的物質跨膜運輸機制有關。因此,對於高三學生來說,不妨趁機複習一下高中生物知識。說不定新冠病毒疫情,會進入今年高考題喲。
  • 福建醫學基礎知識材料:物質的跨膜轉運知識點梳理
    福建醫學基礎知識材料:物質的跨膜轉運知識點梳理 【導讀】福建衛生人才網:提供2020福建醫療衛生閱讀資料,2020福建醫療衛生招聘醫學基礎知識複習資料,包括福建醫學類公共基礎知識考什麼,醫學基礎知識重點、答題技巧等
  • 每天一個知識點:胞吞和胞吐是不是跨膜運輸?
    (3)免疫細胞行使免疫功能時,會涉及胞吞和胞吐這兩種物質跨膜運輸方式,這兩種方式的共同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點即可)。據圖回答問題:(1)圖中A-C表示乙醯膽鹼,在其合成時,能循環利用的物質____(填「A」、「C」或「E」)。除乙醯膽鹼外,生物體內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___(填「能」或「不能」)作為神經遞質。(2)當興奮傳到神經末梢時,圖中突觸小泡內的A-C通過____   ___這一跨膜運輸方式釋放到_______,再到達突觸後膜。
  • 高考核心概念複習(二)細胞的結構與物質運輸
    細胞骨架是由蛋白質纖維組成的網架結構,與細胞運動、分裂、分化以及物質運輸、能量轉換、信息傳遞等生命活動密切相關。 第7講 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1.核心概念(1)P61 原生質層:細胞膜和液泡膜以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稱為原生質層。
  • 參與物質穿膜運輸的蛋白質稱為膜運輸蛋白
    細胞內部內膜系統各個部分之間的物質傳遞也要通過膜泡運輸方式進行:如內質網一一高爾基體, 高爾基體溶酶體, 高爾基體-質膜(分泌物的外排)等, 都要通過過渡性小泡進行轉運。胞內膜泡運輸是沿微管運行的,運動的動力來自馬達蛋白(驅動蛋白和動力蛋白)。
  • 【微信備考】全國教資統考:初中物理學科知識專項分析
    雙節巨優惠 教資圖書10元購!教資模考爭霸 輕鬆提高30分!物理學科知識在考試中佔40%的比例,在案例分析及教學設計中均有部分問題是針對學科知識進行考查的。建議各位考生,除了對高中物理學科知識進行複習外,不要忘記複習初中物理的相應學科知識;對於初中物理學科知識的複習,建議以初中教材為主,熟悉教材中的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熟悉教材中的實驗及演示實驗等。
  • 2020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醫學基礎知識:物質的跨膜轉運知識點梳理
    2020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醫學基礎知識:物質的跨膜轉運知識點梳理 2020甘肅事業單位醫療衛生崗招聘考試正在緊張備考中,甘肅事業單位E類考試主要考察醫學基礎知識和招聘崗位專業知識應用能力組成,部分事業單位還會考到
  • 第四章 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 第一節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
    1、滲透作用的原理:(1)半透膜可以是具有生物活性的選擇透過性膜,如膀胱膜。也可以是物理性質的過濾膜,如玻璃紙。(2)半透膜兩側的溶液具有濃度差。同時也降低了土壤溶液的濃度,有利於水分的吸收;鹽鹼地中的植物不易存活或一次施肥過多造成「燒苗」現象,都是因為土壤溶液濃度過高,甚至超過了根細胞液濃度,導致細胞不易吸水甚至失水造成的;糖漬、鹽漬食品不易變質的原因,是在食品外面和內部形成很高濃度的溶液,使微生物不能在其中生存和繁殖;3、物質跨膜運輸的其他實例
  • 物質通過細胞膜進行被動運輸有幾種方式?
    物質通過細胞膜進行被動運輸,有以下幾種可能方式。  1.  能通過人工脂雙層的物質,自然能通過細胞膜。
  • 科普來了 | 科學家實現跨膜孔蛋白的精確從頭設計
    通道蛋白,是膜蛋白的一種,相當於這間屋子其中一扇窗戶,作為物質跨膜轉運的通道,它在神經信號傳遞、細胞程序性死亡等複雜的生理活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很多重大人類疾病的藥物作用靶點,也作為蛋白質工具被廣泛應用於生物技術與研究。本次研究所設計的跨膜孔蛋白,就隸屬於通道蛋白。
  • 西湖大學科學家聯合多國學者精確從頭設計跨膜孔蛋白
    一支中美聯合研究團隊,在全球首次完成了跨膜孔蛋白的精確從頭設計,這些具有不同孔徑的跨膜孔蛋白,可以選擇性通透不同分子尺寸或帶電性質的溶質。這一研究成果,有助於人們更好地理解物質跨膜轉運的基本原理,也為人工設計具有重要功能的跨膜蛋白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們可以通過設計一些全新的蛋白,來獲得全新的功能,甚至超越自然界中現存的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