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只知道「除卻巫山不是雲」卻不知道巫山的含義,其實是汙的

2021-01-19 小海裡的小麥

從古至今,在文字裡的愛情,是沒有比元稹和韋從更讓人感動和嚮往的了。

在公元802年,20歲的韋從嫁給了24的元稹,二人七年的時間生了六個孩子,可令人遺憾的是,韋從還沒來得及享受天倫之樂,便在公元809年病逝,那時的她才27歲。

韋從是大家閨秀,名門小姐,而元稹則無任何功名利祿,但韋從卻始終堅信自己嫁給了愛情。婚後二人相敬相愛,即使生活是貧窮的,韋從也從不抱怨,她認真努力的過著相夫教子、柴米油鹽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長,因為家中太落魄,韋從沒錢治病,越拖越嚴重,最終在元稹外出期間,韋從病逝了。

自此以後元稹悲痛欲絕,整日買醉,一連寫下多首思妻之作,而且都是感人至深的悲鬱篇章。

其中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就是元稹以水、山、雲、花等意象為載體,把自己對韋從的思念和眷戀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然而大家有沒有想過元稹為什麼要用「巫山」去寫這首詩,而不是泰山、峨眉、華山等更有名氣的?

這是因為巫山不僅僅是代表風景的,它的背後更有一個令人感慨不已的故事。

宋玉著的名篇《高唐賦》,描寫的就是巫山的山水人情,不過這篇文章最令人深刻的是關於楚襄王和巫山神女之間的風流佳話。

話說在楚襄王去巫山旅遊睡覺時,夢見了一位美女,她自稱是「巫山之女」並主動向人家楚襄王投懷送抱,然後在兩人纏綿悱惻了一會後,就要各奔東西了,臨走前,著名的神女說: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其實神女這話是比較玄乎的,她說自己早上是一團雲,晚上就會變成飄忽不定的雨,每天都如此,在那巫山高臺之下。所以後來人們便以「巫山雲雨」或「朝雲暮雨」來代指男女之歡了。

由此可見,巫山其實是一個很汙的典故。

所以在學生時代講到這首詩時,是很難聽到老師解釋其中緣故的,因為這種典故對於學生而言,的確是有點不雅的了。

相關焦點

  • "中國最早古人類"遭質疑:巫山標本是猿不是人
    -巫山龍骨坡古人類遺址驚現「古人」遺骨    1984年,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萬波帶領一個考察隊到長江三峽一帶尋找古人類遺址。當時,巫山文化局相關負責人帶領他們到一個叫龍洞的洞內去轉了轉。在龍洞內,他們揮動鋤頭,奮鬥數月,結果只發現了年代較晚的古生物化石。
  • 巫山龍骨坡發現204萬年前「巫山人」鏈條痕跡
    中國科學院黃萬波教授領銜的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專家學者一行數人,近日在巫山龍骨坡進行科考調研,發現了204萬年前「巫山人」鏈條痕跡。  記者從重慶市文化廣播電視局獲悉,本次科考調研是「巫山人」龍骨坡遺址第四次發掘的準備工作。近日,專家們在玉米洞試掘時,發現大量13萬年前動物化石,意外窺見了「巫山人」存在的鏈條痕跡。
  • 「巫山人」比「元謀人」大30萬歲
    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萬波帶領的中法考古隊,日前在重慶巫山廟宇鎮龍骨坡古人類遺址現場的考古工作中,發現了距今200多萬年前的古老石器,該結果顯示,「巫山人」距今200多萬年,比元謀人還早30多萬年。
  • 讓人不得不接受的拒絕方式,委婉而不失大體。還得古人來教你!
    其實最開始七夕並不是情人節,只是以前閨中女兒們祈求能讓自己聰慧靈巧的,後來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 重慶巫山將建龍骨坡遺址公園,復原30萬年前「巫山人」場景
    重慶巫山將建龍骨坡遺址公園,復原30萬年前「巫山人」場景 30萬年前生活在重慶巫山的古人類,已會用工具剔肉吸髓了!
  • 《巫山歷險記》,青春不無敵
    因為小時候看過《濟公全傳》,所以甫一看到這個標題,立刻就想到雲雨會巫山去了。事實上,片中的「巫山」是個的的確確的地名,與這個典故毫無關係。更可悲的是,「巫山」已經名不副實了,「歷險記」則更談不上,因為整部電影,根本沒有任何一個場景讓人覺得有「險」可言。
  • 轉載巫山機場
    重慶巫山機場特色詞條 | 本詞條按照特色詞條指南編輯並維護貢獻維護者 徐儒明Sunny 重慶巫山機場(Chongqing Wushan Airport,IATA:WSK,ICAO:ZUWS),位於中國重慶市巫山縣曲尺鄉金盆寺,東距巫山縣城16千米,為4C
  • 大馬林魚走了:退潮的可轉債海灘不只是狼藉
    一方面,為大馬林魚的離去心裡不是滋味。另一方面,又像個趕海的漁夫,看見沙灘上蹦蹦跳跳的魚蝦蟹貝螺一片驚喜。大馬林魚雖然跑了,但大退潮也留下了一地可以隨手撿拾的收穫,要知道平時想要撿到這麼多的好貨可不容易啊。中午1點01分,我注意到集思錄的凌總又開始建倉了,一口氣建了10個可轉債,三成倉。耐得住寂寞的人總是能掃到好貨。
  • 春季出遊,巫山長江三峽不容錯過,放空心情
    巫山根據疫情防控情況,在做好防控預案的前提下,提出旅遊景區和鄉村旅遊點陸續開放時間方案。其中,鄉村旅遊點開放時間為3月21日,所有景區開放時間為3月28日。巫山景點包括小三峽,十二峰,神女溪,古棧道遺蹟,三臺八景等。
  • 22年,他從巫山抵達冥王星
    只聽到發電廠開始發電的聲音。江對岸的船和城市離得很遠,但人說話的聲音可以傳到江的另一邊。人間的燈亮起來,天上的星在閃。童年的章明走在巫山縣城的老街道裡。章明1961年生於城口,一歲後隨父母回到父親老家巫山。1988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留校任教至今。
  • 巴蜀古文明--「巫山人」
    1984—1997年在四川盆地東緣長江南岸的巫山大廟龍骨坡地點,經數次發掘,發現了早更新世早期地層裡的直立人左側下頜骨、臼齒、上內側門齒以及大批哺乳動物化石和大量舊石器時代早期的石器。經研究,人骨化石代表一種直立人的新亞種——「直立人巫山亞種」,其生存年代距今200萬年左右。
  • 龍骨坡再次發掘 有望解開「巫山人」謎團
    近日,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巫山縣文管所聯合進行的龍骨坡遺址第4次發掘工作在巫山縣正式啟動,此次發掘有望徹底解開「巫山人」的謎團。這是記者當天從巫山縣文管所獲得的消息。有關學者的研究認為,上述遺物證實了一種直立人的新亞種存在,後被定名為「直立人巫山亞種」,即「巫山人」。巫山縣文管所負責人張潛告訴記者,學術界關於「巫山人」的爭論主要集中在「巫山人究竟是古猿還是人」上,龍骨坡第4次發掘期望能找到更多證據,證實「巫山人」這種古人類存在的事實,進而充實「東亞型」人起源於長江三峽的論點。
  • 重慶珍檔 | 龍骨坡巫山人 重慶歷史的最初記憶
    到底是人還是猿?年代判斷是否準確?為什麼龍骨坡遺址發現的石器那麼少?種種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科學家。由於化石材料的缺失,巫山人是人是猿尚有巨大的爭議,著名古生物學家吳新智就不同意其為人類的說法,國際古生物學界對巫山人也基本上持否定的態度。
  • 「古籍中的靈異故事012」巫山神女的一夜情緣
    看到這個題目,是不是以為要講巫山神女與楚王父子的故事?不是的,那個故事盡人皆知了,不用講。我們要講的故事可不是白日做夢,而是真實發生的。並且這段情緣很少有人知道,就連記載它的古籍《八朝窮怪錄》也早已散佚了,得虧《太平廣記》轉引過,得虧我看到了,得虧我在寫這系列故事。是的,你很幸運。
  • 巫山發現我國最早古人類化石(組圖)
    法國專家共7人,其中有世界權威的舊石器時代專家、巴黎第十大學舊石器考古專家博依達,還有一位專攻動物考古埋藏學的專家。  據黃教授介紹,1985年,他在巫山龍骨坡發掘到一枚距今約204萬年、與東非早更新世能人處於同一進化水平的「巫山人」化石,轟動了考古界,不僅動搖了國外考古界堅持認為直立人起源於非洲的說法,也證實了中國最早的人類生活在三峽地區。
  • 江風紅葉醉,巫山雲雨飛,它憑什麼擅奇天下
    雲從三峽起,天向數峰開漫步雲端航母,我們來到巫山這裡是巫山機場>巫山紅葉,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綻放最晚、觀賞期最長、景觀最立體巫山,國內唯一的峽谷紅葉景區既可乘車上山,204萬年前的龍骨坡「巫山人巫山,一片神奇靈秀的土地風景正好,等你來原標題:江風紅葉醉,巫山雲雨飛,它憑什麼擅奇天下
  • 盤點:2020巫山十大新聞事件
    明日天氣:陰天,氣溫:3~7℃ 記者 盧先慶 報導 不經歷寒冬,哪有春光明媚;不經歷風霜,怎見傲骨梅香。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如冰如霜,凝結住春天的激情。
  • 「巫山人」是人還是猿爭議30年 重慶學者首提三種可能
    華龍網2月5日17時50分訊(記者 黃軍) 約214萬年前,「巫山人」就開始在重慶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這一消息連日來引發了公眾廣泛關注,可是,自「巫山人」發現以來,國內外學術界關於「巫山人」的爭議始終未平息。爭論什麼?「巫山人」是人還是猿。
  • 巫山人是最早的人類嗎 中國最早人類是巫山人嗎
    「巫山人」化石是中國境內迄今發現最早的人類化石,這一發現揭示了人類發展的進程,填補了中國早期人類化石的空白,對於研究人類的起源和三峽河谷的發育史,具有極為重要的科學價值。1985年,考古工作者在重慶巫山縣發現了一種生活在距今200萬年前的能人頜骨化石,這種能人被定名為「直立人巫山亞種」。但由於化石材料的缺失,「巫山人」是人還是猿還有巨大的爭議,國際古生物學界對巫山人也基本上持否定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