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于斌
出品 | 潮起網「於見專欄」
「漂亮的臉蛋太多,有趣的靈魂太少。」英國作家奧斯卡·王爾德曾經在作品《道林格雷的畫像》中這樣感嘆。
如果你對這個句子以及這個作家和他的作品表示陌生,那麼換一種翻譯你可能會立馬熟悉起來: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這句中文版的衍生曾經迅速火爆了網絡,被無數網友轉發評論。一夜之間,好像所有人都變成了但丁,瘋狂的在網際網路上尋找著屬於自己的貝雅特麗齊。
賈伯斯曾經說過「消費者並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直到我們拿出自己的產品,他們就發現,這是我要的東西。」大多數人其實並不清楚自己心裏面最理想的soulmate到底是什麼樣的,於是一些陌生人社交軟體紛紛打起了類似「跟隨靈魂找到你」的旗號,試圖通過收集用戶的興趣愛好等一系列基本內容,再運用智能匹配算法尋找到所謂的靈魂伴侶。
而在這些軟體中,曾有著被網信辦下架、合伙人被批捕等諸多黑歷史的Soul,算的上是這個領域的領頭羊。
靈魂匹配=拉郎配?
人生如戲。在現實中社交場合,每個人扮演的可能都不是自己喜歡的角色。一身疲憊回到家的你,迫不及待脫掉的不僅僅是穿著的外套,還有臉上時時刻刻粘著的那副面具。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蘇勒說:「我們需要一個公共的自我來引導家人,朋友,同伴和同事的社會世界。」「但是我們還需要一個私人自我的內部空間,在這裡我們可以反思自己的思想和感覺,而不受外界影響,而在這裡我們可以保持自己的心理。」
Soul的出現好像很快彌補了這一塊的空白。Soul聲稱推出的智能匹配算法能夠一鍵推薦用戶可能喜歡的人和內容。而匹配的根據則是在註冊成功後填寫的那份靈魂測試題。
筆者發現Soul的靈魂測試目前包括初階、進階、深層3套總共64道選擇題的人格測試題,每道題分別有兩個選項。可是選項的設置讓用戶產生了「選擇困難症」:有的題目,選項是兩個截然相反的答案,很多用戶覺得這是兩個完全相反的狀態,而自己似乎處於兩者中間的位置,不知道該選哪個;還有的題目,兩個選項並不是互斥關係,而這就導致用戶被迫只能隨便選擇一個草草了事。用戶糾結矛盾的情況頻頻發生,這種條件下獲取的最終測試結果並不能準確反應用戶的真實情況。
Soul的主要交友方式包括四種:瞬間廣場、靈魂匹配、語音匹配以及群聊派對,每個用戶都能看到其他用戶和自己的匹配度。如果忽略之前測試題不嚴謹的瑕疵,按照Soul的理論來說,兩個人的匹配度越高,也就意味著性格、三觀以及愛好相對一致,或者在性格上互補的部分。所以無論如何,高匹配度都意味著用戶被匹配到的對象是符合自己的期望值的,和自己能有一定靈魂上的共鳴,如此也才能對得起Soul打出來的「跟著靈魂找到你」的旗號。
可事實真的如Soul說的那樣,能夠輕易的找到自己的靈魂伴侶嗎?
筆者接觸的多位用戶朋友普遍反映匹配結果並不盡如人意。這種結果,既是Soul的測試題不嚴謹所造成的,也存在一定程度上更深層的社交現實因素。
一位男性朋友曾在Soul上使用了「靈魂匹配」功能,這個功能能夠自動給用戶配對匹配度高的異性用戶。可是這位朋友在進行一番接觸以後卻對匹配到的「靈魂伴侶」不甚滿意:「匹配的3個人愛好都是文學,可當我跟她們聊起《堂吉訶德》的時候她們卻大多都很不耐煩。一問才知道,3個女生中,只有1人是大專學歷,另外2人初中畢業就出來打工了。我承認這樣的聊天話題是有一些直男,但學歷水平差距很大的情況下,我也很難跟她們產生共同的想法,更別提所謂的靈魂伴侶了。」
學歷並不能代表什麼,但相同的受教育程度對於「靈魂」的匹配度來說還是有很大的幫助。不過筆者觀察過Soul的個人標籤,這裡面並沒有留給用戶展示學歷的空間。而一開始並不嚴謹的三套靈魂測試題,更只是基於性格和三觀的測試,和靈魂的有趣程度也毫無關係。幾個因素的疊加作用下,必然會導致不少用戶對匹配結果不甚滿意。
這位男性朋友的遭遇並不是個例,據多位Soul的用戶表示,自從2016年Soul上線以來,用戶規模就一直在不斷的擴大。而與之對應的是,Soul的匹配算法卻有退化之嫌,大家不禁產生了疑惑:難道自己的靈魂並不是萬裡挑一?為什麼隨便什麼人都能和自己有很高的匹配度呢?
根據筆者的觀察,Soul裡的匹配度大多都在90%左右徘徊,基本都沒有低於80%的用戶存在。而這麼看來,Soul所謂的「靈魂交友」更像是一場拉郎配遊戲。流量的裹挾下,Soul只想在最短的時間內將一對異性匹配在一起,而所謂的匹配度則基本只是一個沒有任何意義的數據而已。
尬聊的101種方式
即使很多人摘下面具進入Soul,一心一意的想要真心的遇到「soulmate」。可現實中都很少開口交流的人,到了Soul裡仍然很難有效的開啟一個聊天話題。
Soul一開始的想法是根據填寫的靈魂測試題內容來進行匹配,可由於匹配到的聊天對象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社交冰點並沒有如預想一般打破,反而因此變得越來越緊固。
為了打破這種社交冰點,增加用戶的留存率,Soul也做了不少新的嘗試。比如匹配成功後在聊天框頂部,會提示兩個人之間的共同點,還會或多或少的列出一些參考話題供兩人選擇,以此來開啟對話。此外,Soul還增加了PIA戲、擲骰子、你畫我猜、幫ta捏臉等破冰遊戲,希望通過遊戲來打破陌生感,增加溝通的可能。
當然,即使用戶在試過這一系列遊戲後仍不會開啟話題,還可以點擊小助手,從而獲得各種各樣的話術模板。這種「手把手教你聊天」的功能,雖然解決了一定程度上的陌生人社交問題,但也帶來了不少的爭議。
有不少男生對這種話術模板表達了不屑,「話術模板裡的句子都很生硬突兀,如果這樣說出來會顯得我自己很low。」一位男性用戶這樣說,「如果在Soul裡聊天徹底依賴了話術模板這種聊天方式,那面具就好像一直都沒有摘掉,你只不過是話術模板的代言人罷了。」
Soul,由於主打匿名社交和去中心化的社交方式,因此並不具備創造KOL的能力。沒有KOL作為核心持續散發吸引力,群聊派對這種語音直播間很難做出規模。
不僅在社交破冰上突破有限,Soul還要面臨由於用戶增多導致的社區內容質量下降的問題,而這也幾乎是每一個小眾產品在向大眾化過渡的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問題。
「全是一些無病呻吟的句子和尷尬的配圖,要不就是各種各樣的心靈雞湯,沒有一點有意思的內容。」
「不少人打著各種各樣的擦邊球,而Soul也視而不見。」
無數的釣魚帖、打擦邊球的圖片和段子、無病呻吟的文章,成了Soul的老用戶們控訴最多的廣場亂象。Soul在積極的擁抱流量,而這個曾經被老用戶們視作心靈樹洞的Soul,正在被老用戶們快速的拋棄。
脆弱的基本盤
陌生人社交解決的是社交問題,而如何吸引用戶則取決於軟體的自我定位。比如陌陌靠基於位置服務社交出圈,探探專注於顏值社交,Soul則是另闢蹊徑,成為靈魂社交的代表,三個軟體本是井水不犯河水,但由於陌生人社交領域的競爭日趨白熱化,各家都在想方設法做大做全,侵略對方的基本盤,把對方的用戶「挖」過到自己的陣營裡。
Soul早在兩年前就學到了陌陌基於位置服務社交的精髓。Soul於2018年上線的戀愛鈴功能,也是基於位置服務的社交模式。戀愛鈴基於地理位置對用戶進行匹配,正是這個改變讓不少用戶擔憂,Soul會變成像陌陌和探探一樣的「快餐式交友」平臺。
戀愛鈴的上線,讓Soul的同城交友大有進展,但這也讓用戶少了持續交流的耐心。「戀愛鈴一開,就有一群也不知道匹配不匹配的男人擁上來,開頭就問我要照片和聯繫方式,根本就聊不下去。」一位女性用戶這樣抱怨。
從一開始的「靈魂社交」軟體,慢慢演變成開頭就要照片,聊兩三句就急著線下見面的Soul,終究是把自己變成了陌陌那樣的軟體。可諷刺的是Soul不知道是吸引到了本來屬於陌陌和探探的用戶,還是將自己變成了陌陌和探探那樣的軟體。
需要洗滌的靈魂
2019年6月國家網信辦會同有關部門,依法打擊利用網際網路傳播淫穢色情和「軟色情」內容的行為,嚴肅查處一批違法違規網站平臺。Soul就包含在其中。
然而,被打擊查處的Soul並沒有對自己的產品進行反思和修改,反而將心思放在了如何打擊競爭對手的APP上面。
Soul的審核經理李某在網際網路上發現一款叫做「Uki」的產品於「Soul」的定位及其相似,其功能更是相差無幾。當時的Soul正處在增速最快的時候,而下架對於一款社交軟體來說打擊是巨大的。為了打擊Uki,不讓寶貴的市場被對方提前佔有,以達到「共同退步」的目的。李某授意下屬收集Uki上所有違規信息,可由於Uki監管嚴格,李某和下屬遲遲沒有收穫。
於是,李某開始授意下屬通過「釣魚」的方式收集:「如果在Uki上找不到違規內容,就用自己註冊的帳號在他們平臺上發布違規內容,然後再截圖。」
隨後的10月,範某分別用自己和同事的手機在Uki平臺上註冊了兩個帳號,並通過帳號發布涉黃有害言論和圖片,截圖後向有關部門舉報。
這種卑鄙的行為使Uki受到了用戶數、收入與品牌口碑三方面的損失,其公司在產品下架的三個月內錯過了至少500萬的新增用戶。更為諷刺的是,Soul官方號曾在知乎上對「接觸人性陰暗面較多的是哪些職業」進行的回答。
「可能是Soul運營吧,社交網絡鑑黃師、網絡暴力受害者、槓精關懷接線員、24小時脫髮選手了解一下?」
幸好的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社交應用Soul審核經理李某以及員工因涉嫌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被上海普陀區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不然還不知道會有多少個「Uki」倒在Soul的算計之下。
靈魂社交的平臺首先要做的是,洗滌乾淨自己的靈魂。
結語
老用戶心中的Soul是屬於自己的一小塊伊甸園,在那裡總能遇到心動的亞當或者夏娃。
可現在的Soul卻變成了一個流量至上的「血腥屠宰場」,他不再關心匹配的人是不是你想要的Ta,只關心能不能在這一秒鐘創造出最高的匹配效率。
而這,還是當初我們期待的「萬裡挑一的靈魂」探尋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