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賓館將延伸到你想像不到的地方,在海底,在高空,在圍繞地球旋轉的軌道上……如同科幻小說中描寫的情景一樣,遊人們可以在特殊的客房中從奇異的角度觀賞從未見過的美景,感受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這一切都不再遙遠,明年年底,世界上第一座「水晶宮」——位於20米深海底的水下賓館「海德帕利斯」將正式開張營業,而其瑰麗和奢侈程度將超過目前世界上最豪華的「七星級」賓館「阿拉伯塔」。這就是至高無上的享樂主義,這就是21世紀的旅遊方式。
據《財富》雜誌報導,今年1月,英國旅遊業巨頭「湯姆森假日」公司舉辦了一個名為「未來假日論壇」的討論會,與會賓客包括旅遊業、科技業和設計業的巨頭。他們聯合發表了一份具有轟動性的報告:《2024:一個假日奧德賽》。這份報告為人類描述了未來豪華假日賓館的輪廓:
在鍍金的浴池中享受SPA之後,躺在歐洲宮廷式樣的睡床上,凝視著窗外遊弋的鯊魚和海豚;
沐浴著夏威夷的陽光享受一份晚餐,然後進入睡夢中,廣袤的太平洋和高聳的喜瑪拉雅山脈在身下掠過,早晨醒來後,窗外吹進阿爾卑斯山特有的清爽涼風;
乘坐專機或遊輪「登陸」漂浮的機器島,在太平洋召開電話會議,在印度洋遊覽主題公園,在這座移動的海上城市中,國界和時間已經失去意義;
窗外,蔚藍的地球緩緩轉動,太陽顯得從未如此光亮和熾熱,從遙遠的太空辨認著山川河流,試圖尋找著家園那熟悉的痕跡。
來自美國WATG公司的副總裁霍華德·J·沃爾夫稱:「任何要於明年開業的賓館都是5年前設計的,因此賓館業完全不存在超前的激進設計。」美國 WATG公司是世界最著名的專業賓館設計公司之一,它宣布要突破賓館設計的邊界,於近日推出了這些「天方夜譚」式的設計方案:太空賓館、海底賓館、海上城市、飛艇賓館等。而且,該公司目前已經開始積極著手建造世界上最大的豪華遊輪——「美國世界城市號」——一個擁有三座大廈的浮動城市。
用美國WATG公司自己的話說:「我們不追逐潮流,我們創造潮流!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滿足於僅僅在地面建造酒店的原因,我們要建造太空賓館、海底賓館、海上城市和飛艇賓館。對於WATG來說,它不是在設計建築物,而是創造難忘的經歷。」
除了美國WATG公司,佛羅裡達州自由船國際公司、英國的「湯姆森假日」公司、「M3建築師公司」和一些億萬富豪都已經行動起來,為了未來的廣闊市場和巨大利潤,為了個人的夢想和好奇心,他們要將奢華時尚生活延伸到任何能夠想像到的空間。
「海德帕利斯」酒店外形酷似一隻龐大的水母,從圖中可以看到其陸上部分的棕櫚灘、遊泳池和音樂廳等。
1、海神 巴哈馬群島的五星級海底酒店
地點:美國巴哈馬群島
星級:五星級
客房:20套
價位:1500美元/天
深度:海面下15米
設施:「海神」在水下擁有自己的旋轉餐廳,一間酒吧、一間圖書館和20間套房。在海岸上,「海神」還為遊客們建造了咖啡廳、網球場和遊泳池。
開業時間:2006年
投資方:美國潛艇有限公司總裁布魯斯·瓊斯
耗資:4000萬美元
前景:瓊斯堅信,「水晶宮」具有很大的市場。「去年在美國有超過1億人參觀水族館,因此我相信,人們對於探尋海底世界的興趣是非常巨大的,而且這種趨勢還在不停地上升。?
4印昂I瘛比景圖可以看出,酒店外觀設計簡單,如同一隻大海參,由兩排共20間拱頂客房構成,中間為公共通道,兩邊是旋轉餐廳、一間酒吧、一間圖書館等公共活動區和供給設備。
身處水晶宮,你可以盡情欣賞奇妙的海底世界:千奇百怪的熱帶魚,金槍魚以及海龜,也可以親身感受一下餵魚的樂趣;幸運的話,還可以透過那溫暖舒適的房間欣賞到鯊魚,甚至是躺在水流按摩浴缸裡;遊客可以利用房間裡的按鈕來調節溫度,甚至可以在晚上點亮外面的珊瑚園。
套房的牆是由特殊材料製成的透明牆壁,不論是坐在弧形的觀光區,還是躺在床上,都可以欣賞海底美景。
海底賓館「海德帕利斯」夜晚景觀
2、海德帕利斯 杜拜的超豪華海底酒店
地點:阿聯杜拜棕櫚島星級:八星級?九星級?十……
客房:220套
價位:500美元/天
深度:海面下20米
設施:酒店外形酷似一隻龐大的水母,由陸地部分、海底隧道和水下別墅三部分組成。每一間客房都將用超豪華高級材料進行裝修,內部的音樂和氣味可隨意調控;同時飯店還將建有SPA、夜總會、餐廳、名牌店和花園等各種各樣的配套附屬建築設施。另外,酒店還建有潛艇泊靠碼頭。據悉,它將主要採用特別加固的樹脂玻璃和鋼筋混凝土築成。另外,為了防止恐怖襲擊,酒店還將配備高精密度的雷達反飛彈系統;一旦發生險情,專門設計的防水閘門將及時把遭到破壞的設施同酒店其他部分隔開。
開業時間:2006年12月
投資方:阿聯政府
耗資:5億美元
前景:設計說明書這樣描述道:「海德帕利斯酒店是一個專為頂級經理們建造的豪華世外桃源,它使你遠離日復一日的工作壓力,是你恢復內在力量的地方。」據悉,海德帕利斯的豪華程度將超越世界上最豪華的「七星級」酒店「阿拉伯塔」。「阿拉伯塔」的最低房價也要900美元/天,最高的總統套房則要 18000美元/天。酒店內部觸目皆金,連門把、廁所的水管都是鍍金的,機場巴士居然是8輛勞斯萊斯。
這艘將在一年內竣工的龐然大物名叫「自由號」,可以滿載著數萬遊客、工作人員和船員不間斷地環遊世界。
3、自由號 美國富豪的海上城市夢
噸位:300萬噸
高度:25層樓
長度:1000米
寬度:230米
載客量:20000多名
警察:2000名
客房:從400萬美元的海景套房到13萬美元的小戶型共18000套
店鋪:3000家
設施:擁有可以起降普通商用飛機的機場、軌道交通、醫院、銀行、學校、警隊、監獄、便利店、影帶店和一個主題公園。這艘由鋼和玻璃構成的奇特建築尾部還擁有一個碼頭,可以用渡輪將觀光客運載到目的海岸。
建造地點:靠近宏都拉斯或貝里斯海岸的浮動造船廠
竣工時間:2006年
投資方:美國億萬富豪諾曼·尼克森
耗資:80億美元
行程:每次環繞世界計劃用時3年,其中30%的時間用來航行,剩下的時間將停靠在世界各地的海岸,造訪世界著名大城市,包括香港、東京、巴黎和倫敦等。
前景:雖然「自由號」落成還有一段時間,但大約有3000個家庭和商業機構已籤約上船,準備在這座全球最大海上城市生活。
4、世界城市號 新世紀的諾亞方舟
載客量:6000多名
設施:建有多幢設備齊全的高層住宅樓,還有可供船舶停泊的船塢以及商務大廈、會議中心、通訊中心、廣播電視站、圖書館等。
投資方:美國WATG公司
C攔WATG公司擬建的海上城市,其結構與船體結構相似。由於海上城市概念新穎,人們都會有很多疑問,如住在船上是否可以不向政府交稅?答案是海上城市雖不徵稅,但船上的人仍要向各自國家的政府交稅,不過預計有些國家可能會給予在船上居住或工作的人稅務優惠。
天空之城飛艇賓館掠過城市上空。
5、飛艇酒店 童話中的「天空之城」
飛翔,對於我們這些終日「黏」在地面上的生物來說,一直具有極大的誘惑力,美國WATG公司的未來派設計師們從這裡看到了酒店業未來的革新方向。
眼下流行「逃離之旅」,而最好的方式就是乘坐飛艇酒店在高空翱翔。
美國WATG公司的飛艇酒店方案集遊輪、熱氣球和飛機的優點於一身。同飛機不同,飛艇酒店飛得很慢,而且飛行高度不是太高,遊客們可以在享用美餐或躺在床上休息的同時觀賞地面的風景。它可以讓遊客在一次飛行旅途中觀賞多個地方的風景,而且免去了拖著行李不停登機、下飛艇、住宿、遊玩、再登機…… 的麻煩。飛艇中使用的不是慣常飛艇用的氫氣或熱蒸汽,而是相對安全的氦氣。
地點:可去任何地方
客房:根據需要拼裝
設施:客房的牆壁和天花板都是等離子電視屏幕,客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心情選擇不同的景色,海洋、沙漠或是叢林。
投資方:在等待
設計方:英國「M3建築師」公司
耗資:7200萬~1.04億美元
「豆莢」可以搭建在淺海中,而傳統酒店很難這麼做,因為環保部門不允許。
6、「豆莢」賓館 旅行者可以「背著房子走路」
《未來假日論壇》的賈恆吉瑞和休這樣報導:「我們計劃建造一個這樣的酒店——它是臨時性的、得到許可的、預製的、自給自足的、可運輸的建築,它能夠在地球上任何地點迅速搭建起來,而那些地方,不論是出於環境方面的考慮,還是政治上的原因,都是很難批准建造傳統假日酒店的。」
於是,「豆莢」賓館應運而生。所謂的「豆莢」賓館是一個由金屬和複合材料製造的巨大的「豆莢」形狀建築物,它固定在3隻巨大的金屬腳架上。更神奇的是,這麼巨大的「豆莢」還可以隨時拆卸和摺疊起來。它可以在一個地點一待15年,也可以在需要的時候迅速拆除,整個搬運到另一個目的地,不論是在澳大利亞還是北極,到達目的地後,遊客可以迅速地按照圖紙拼裝出一座豪華的未來派建築。每一隻大「豆莢」在能源供應上都可以實現自給自足,它們配備有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在拼裝的過程中,「豆莢」酒店內的房間可以根據旅遊者的預算,隨意調整大小。
而且,就目前的技術而言,「豆莢」酒店完全可以建造出來並投入使用。總部設在倫敦的「M3建築師」公司聲稱,「豆莢」酒店方案完全可行。公司股東納迪·賈恆吉瑞說:「只要有人投資就行了。」賈恆吉瑞估計整個工程需要耗資7200萬~1.04億美元,他聲稱已經有很多輪船製造商對方案感興趣,這些商人擁有足夠大的船塢去建造巨大的「豆莢」酒店。「M3建築師」公司是著名的建築設計公司,得意作品包括「倫敦眼」和德國國會大廈。
由於酒店是固定在3隻金屬腳架上,懸在半空中,而且產生的日常垃圾都被送到底部的容器內,因此幾乎不會對當地的環境造成任何影響。
「湯姆森假日」公司的雷切爾·奧瑞雷稱:「這一構想最大的優點是,它不會和周圍的環境發生衝突,不需要另建直通酒店的公路,客人們可以乘直升機過來。」
7、鸚鵡螺號 世界第一私人太空賓館
地點:太空中的既定軌道或者月球
星級:比目前的國際空間站優越
客房:像分成三層的大膠囊
價位:100萬美元/天(如果算上乘坐宇宙飛船的交通費、在太空賓館的住宿費以及其他的各種消費,每個旅客大約需要支付790萬美元)
設施:這個太空賓館的「客房部」外觀好像一枚感冒膠囊,直徑6.7米,體積330立方米,共分三層,配備有臥室、衛生間和會議廳,生活條件要比目前的國際空間站優越得多。不過,最令客人們激動的還是通過窗戶觀察地球和太空,體驗藍色地球以28163公裡/小時的速度飛過窗邊,並不斷變化著自己的面孔,感受到失重的狀態,並且更近一步地凝視閃爍著眾多繁星的銀河。
開業時間:2010年1月
投資方:美國酒店業巨頭、億萬富豪羅伯特·畢格羅
耗資:5億美元
研發:這個太空艙的基本構造是由NASA高級工程師威廉·施奈德1997年設計的,曾一度被認真地作為現役國際空間站的替代品。但是,2000 年,沒有作出任何解釋的情況下,負責設計建造這種太空站的TransHab計劃被取消了,畢格羅從NASA買下了開發權,並設法找到了當時已經退休的施奈德。當施奈德看到畢格羅所建造的太空艙模塊時,他被畢格羅的認真所感動了。現在,每隔幾周,施奈德和他之前在TransHab的同事都會去畢格羅的工廠視察,給他們提出建議。在畢格羅航空公司位於拉斯維加斯市郊的工廠A樓中,機械師和技術人員正在軋制鋁製部件,把它們組裝成用於測試的模塊。
交通:乘坐類似X-43的飛船
實際上,在幾年前,還幾乎沒有人相信羅伯特·畢格羅能實現自己的「白日夢」。不過,自從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研製的極超音速空天飛行器X-43試飛成功後,羅伯特·畢格羅的計劃一下子變得可行起來
前景:據策劃了2000萬太空飛行之旅的美國太空探險公司人員介紹,以這樣的價格(每人790萬美元),畢格羅每年可能擁有20到30位顧客。但是畢格羅說,他願意把他的太空賓館提供給任何感興趣的企業,讓希望能夠憑藉微重力獲得高效率的製藥公司和其他製造公司、研究人員和想要在太空上拍攝電影的好萊塢製片人在太空中拍攝電影、電視節目和廣告。
天馬行空的太空賓館
太空賓館的外形可以多種多樣——早期的設計比較硬朗,現在的越來越奢華。但很奇怪,在1997年以前,我們還很少看到各種太空賓館的設計圖。這可能因為,當時的設計師在設計時,很少考慮到它們被發射的可能性。
太空中的失重狀態讓設計師在創作時可以天馬行空,可以任何形狀、任意大小和任意方向。因此,我們目前可以看到的太空賓館設計圖都各不相同,甚至沒有一點點的相似之處。
其實不止富翁羅伯特·畢格羅,有很多國家機構(比如NASA)和公司(比如Wimberly Allison Tong && Goo)都正在進行太空賓館的建設。因為太空旅行一直是人類的夢想。目前已經有很少一部分人實現了這個夢想,但要把它變成普通人都可消費得起的旅行,是他們正在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