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波火山噴發中斷?新巖漿在地殼內上升,已釋放530立方千米

2020-12-05 環球科學貓

作者:文/羅兆春(百家號獨家內容)在地球上,超級火山可以說是非常的多,可能大家一說到火山,只會想起富士山,還有就是黃石火山,其實並不是,還有個位於紐西蘭北島高度活躍的陶波火山,這個火山依然是最近自然災難中最為擔心的,根據科學報導,陶波火山已經在地球的表面釋放了約530立方千米的火山巖漿,如果它再次噴發的話,將會帶來同樣的災難性後果。

當然,在火山噴發的歷史上,美國最具有破壞性的火山就是1980年聖海倫火山噴發,也就僅產生約1立方公裡的火山巖漿,而陶波火山釋放的已經不是這麼一點了,根據紐西蘭的火山紀錄顯示,在35萬至24萬年前,陶波火山出現了7次非常強大的火山噴發。這是紐西蘭出現過的毀滅性災難,而科學家們在對陶波火山的研究發現,可能是出現了火山噴發的中斷。

範德比爾特大學和密西根理工大學集體研究表明,連續的噴發可能對該超級火山的巖漿活動做了一定的改變,火山學家Chad Deering稱,這種情況在巨大的火山巖漿流出來的時候,基本上會在短時間之中對該整個火山巖漿系統進行消耗,而這次出現的約530立方千米的火山巖漿釋放,是這麼多年來緩慢的一個過程,可能讓新的巖漿在地殼內迅速上升,淺層深處進行灌注,可能會出現大規模的噴發。

不過科學研究人員表示,在24萬年前的系列中,每次連續噴發出現的巖漿大約在50至150立方千米,新觀察到的巖漿沉積物實際上移近表面這種現象是屬於「地殼階梯」模式,地殼變得越來越暖和,因此巖漿可以在較淺的水平上停留。雖然每次的噴發都可以減少火山內部的巖漿壓力,但是超級火山的中斷可能性就會降低很多,因為這會激發較小的火山噴發過程。

科學專家Gualda稱,陶波火山內部熔巖差已經醞釀了幾十年了,預估可能會在100年後進行噴發,具體的爆發強度還需要進一步的分析,不過美國宇航局估對陶波火山的噴發感到很擔憂,他們覺得這座火山就是一個「噩夢」,雖然是屬於罕見的火山噴發,但是一旦噴發估計的「那種噩夢」可能比撞擊地球的巨型小行星更糟糕(原話)。

所以說,無論是科學界研究任何一個超級火山噴發,對人類不是一個好事情,就算是沒有大規模的影響,但是產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都會對局部的環境產生重大的問題,只不過最近幾年來,科學界研究的兩大超級火山最多,一個就是黃石超級火山,一個就是日本的富士山,當然這兩個活火山確實很危險,噴發都是不可估量的,這也是為什麼科學界研究最多的原因。謝謝大家閱讀!

相關焦點

  • 加利福尼亞的一座超級火山含有1000立方千米的巖漿!
    這實在是一個遺憾,因為LVC很吸引人,而由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加州火山觀測站(CalVO)領導的一項新的地質學研究為它傳奇的歷史增添了新的篇章。具體來說,它的管道系統中有大約1000立方千米(約240立方英裡)的巖漿。在這項研究中,我們使用了26年的尖端地震數據,建立了地下世界的三維圖像。
  • 火山要噴發,那得看巖漿房裡有多少貨—新聞—科學網
    確定什麼能使巖漿到達地表,什麼能控制火山產出的數量和速度,對評估火山災害具有深遠的意義。
  • 震撼的火山噴發圖片(10張)
    火山噴發(volcanic eruption),地質學專業術語,是一種奇特的地質現象,是地殼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是地球內部熱能在地表的一種最強烈的顯示
  • 火山噴發4000米!威力猶如核彈爆炸!灰塵遮天蔽日不見光明!
    火山噴發是一種奇特的地質現象,是地殼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是地球內部熱能在地表的一種最強烈的顯示。是巖漿等噴出物在短時間內從火山口 向地表的釋放。由於巖漿中含大量揮發分,加之上覆巖層的圍壓,使這些揮發分溶解在巖漿中無法溢出,當巖漿上升靠近地表時,壓力減小,揮發分急劇被釋放出來,於是形成火山噴發。
  • 2020年哪座火山可能爆發?5座位於太平洋「火環」上,噴發概率大
    總共有452座火山坐落在火環上,我們都知道,預測火山何時噴發是不可能的,但這裡擁有斷層線上的五個最危險的火山,它們將繼續對人類文明構成威脅,直到2020年甚至更久,那麼它們會在2020年噴發嗎?第一個是長谷火山,長谷破火山口是美國的一座超級火山,加利福尼亞的這座火山在地表下有如此多的巖漿,足以支持一次相當於76.7萬年前的大規模噴發,那次噴發向大氣中釋放了140立方英裡的物質。相比之下,1980年的聖海倫火山噴發釋放了0.29立方英裡。長谷破火山口是地球上最大的破火山口之一,長約20英裡,寬11英裡,深可達910米。
  • 人類腳下的定時炸彈 全球六大超級火山 為何人們只記得黃石公園?
    比起黃石火山的知名,它造成的破壞更加嚴重。上次7.4萬年前的大噴發,是在過去兩千五百萬年中最大的火山噴發,噴射出的2800立方千米的巖漿、火山灰等物質對全球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在這40萬年期間,這座火山的噴發量驚人,總計達到65萬立方千米。好在不是一次噴發,而是在數十萬年中斷斷續續進行,對全球生態傷害比不上多巴湖的一次噴發。自一千五百年前最後一次噴發後,這座火山一直比較穩定,地質學家也放下心來,當地美國人已經使用了近七十年的地熱資源。
  • 巖漿和地殼薄弱,哪一個因素對火山噴發更重要?
    巖漿和地殼薄弱,哪一個因素對火山噴發更重要?盧達晨 中學地理問答地理問答 有問必答答:巖漿和地殼薄弱都是火山噴發的必要條件,缺了誰都不行。從這個角度說,兩者都重要。巖漿屬於火山噴發的內因,地殼薄弱屬於火山噴發的外因。 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從這個角度說,巖漿對火山噴發更重要。
  • 熱點| 從紐西蘭火山噴發看巖漿活動與火山活動
    考點連結 一、巖漿活動 1、概念:從巖漿的產生、上升運動到巖漿冷凝固結成巖的全過程稱為巖漿活動或巖漿作用。 2、分類:噴出地表的巖漿活動叫做火山活動或火山作用。巖漿活動方式主要有兩種: 一種由於外部壓力大於巖漿內部壓力,使巖漿停留在地殼中,冷凝結晶成侵入型巖漿巖; 另一種則由於巖漿內部壓力大於外部壓力,致使巖漿噴出地表形成火山。
  • 美地質勘探局警告:黃石火山如果噴發,美1/3地區將無法居住
    坦博拉火山噴發的火山灰影響範圍黃石火山的歷史噴發記錄和規模黃石火山在最近200多萬年間已經噴發過3次,分別是210萬年前,130萬年前和64萬年前,按時間上算,現在大概就在黃石火山的第四個噴發周期內,假如它噴發的話,規模將是1980年噴發的聖海倫火山的2500倍!這是啥概念?
  • 美地質勘探局警告:黃石火山如果噴發,美1/3地區將無法居住
    坦博拉火山噴發的火山灰影響範圍黃石火山的歷史噴發記錄和規模黃石火山在最近200多萬年間已經噴發過3次,分別是210萬年前,130萬年前和64萬年前,按時間上算,現在大概就在黃石火山的第四個噴發周期內上圖那個綠色的小不點就是聖海倫火山噴發,皮納圖博火山噴發才噴出5立方千米,200多年前的坦博拉火山噴出物為150立方千米,黃石火山規模大概是多大?至少是1000立方裡千米!
  • 地球的內部結構之地幔:地球表面火山活動的巖漿來源地
    之前我們介紹了地球的內部結構之地殼,我們已經了解地球內部由外到內分別由地殼(qiao)、地幔和地核組成,而地殼是地球內部結構中最外面的一層,也是最薄的一層,但是確是和人類關係最密切的一層。今天我們繼續向地球的深處來進行研究,來聊聊地球的內部結構之地幔。
  • 表現最為激烈的自然災害,地震和火山噴發之間有沒有什麼關聯?
    自然災害根據成因可以分為地質地貌災害、氣象災害、海洋災害和生物災害等,其中地質地貌災害主要是指地球的各種地質作用比如地殼運動、巖漿活動等,從而造成的自然災害,具體來說包括地震、火山噴發、滑坡、泥石流、崩塌和地面塌陷等等。在地質地貌災害中地震和火山噴發是兩種災害的表現形式是最激烈的,那麼這兩種自然災害之間有沒有什麼關聯呢?
  • 超級火山上鑽孔:探索地殼下方蓄積大量的巖漿
    超級火山大概是地球上最具毀滅性的力量了。它們曾引發過物種的大規模滅絕、開啟冰川時代、甚至在五萬年之前還差點把人類從地球上清除一空。它們在地殼下方蓄積了大量的巖漿,可以把數萬億噸的物質拋入大氣中。如果有人想在超級火山上鑽孔,聽上去一定愚蠢之極。
  • 歷史上11次最強火山噴發
    【博科園-科學科普】火山噴發是地質學專業術語,也是一種奇特的地質現象,地殼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地球內部熱能在地表的一種最強烈的顯示。巖漿等噴出物在短時間內從火山口向地表的釋放。由於巖漿中含大量揮發分,加之上覆巖層的圍壓,使這些揮發分溶解在巖漿中無法溢出,當巖漿上升靠近地表時,壓力減小,揮發分急劇被釋放出來,於是形成火山噴發。
  • 美國黃石火山何時爆發?
    火山噴發指數爆發指數是8的已經爆表了,噴出物大於1000立方千米的為指數為8,黃石火山完全能滿足各位的想像。黃石火山噴發規模為什麼會那麼大?美國地質調查局在2014年時模擬過一次黃石火山噴發:噴出物超過330立方公裡(不足8級的1000立方公裡)的影響範圍!
  • 索普坦火山噴發現場最新圖片曝光 火山噴發的原因是什麼
    最近一次火山爆發在2008年6月6日,當時火山灰噴至2千米高空,火山碎屑沿著山坡流至4千米外。   據早前報導,9月28日,印尼蘇拉威西島遭遇7.4級地震並引發海嘯。印尼減災署署長稱,因地震及海嘯死亡人數目前升至1374人,失蹤人數為113人。目前救援行動仍在繼續,救援人員已到達了四個受影響嚴重的地區,這些地區共計140萬人口。
  • 世界上最大的超級火山:黃石公園超級火山,火山口直徑近百公裡
    我們一般認為在地球的巖石圈以下,也就是地表以下100至150千米的深處,有一個高溫且充滿熔融狀液態巖漿的不連續區域,稱為「軟流層」,目前認為軟流層是巖漿的發源地。軟流層中的巖漿,隨著地殼運動的碰撞擠壓,會順著巖石間的裂隙上升,如果巖漿最終衝破地表,則會形成火山噴發。
  • 科學家揭示火山與地震新關係
    近期一項研究認為,阿蘇火山下的巖漿房可能阻止了2016年日本熊本縣地震的傳播。該研究深入探討了地震和火山之間的相互作用,或能解釋阿蘇火山於10月發生大爆發的原因。 作為地殼構造板塊緩慢運動的產物,大地震和活火山是兩種密切相關的現象,其發生地點常常十分靠近。即使相隔甚遠,大地震也能夠觸發火山噴發。地下巖漿體能夠影響火山區地質斷層的模式及分段。
  • 距今7萬年前的多巴火山噴發,人類歷史上經歷的最大規模火山噴發
    火山活動是地球內力作用的一種表現形式,通常由於板塊之間的擠壓,使得來自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中的巖漿順著巖石間的裂隙上升,最終噴出地表形成火山噴發。多巴火山噴發雖然,我們絕大多數人生活的區域內是沒有火山的,但是我們對於火山噴發並不陌生,因為地球上有很多活火山現在就處在活躍狀態,經常會發生火山噴發現象。比如美國的夏威夷群島,就是位於一個固定的巖漿噴發點上,形成的眾多島嶼,島上也有很多火山,時常會發生噴發,火山噴發產生的巖漿有時還會吞沒房屋、道路等設施。
  • 火山噴發是怎麼形成的
    火山噴發就是突然一下子地殼中的熱流都湧到地面上。一般說來,這些巖漿是被地殼緊緊包圍的。但是,在大壓力的束縛下,巖漿沒辦法隨心所欲的活動。在地殼的結合部分,壓力相對較小。在那些地方巖漿會分離出水和氣體,巖漿變得異常活躍,最終噴出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