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今年八月,香港研究團隊證實出現了新冠病毒「二次感染者」,這也是全球首例二次感染病例。事發後,很多研究開始跟蹤測量人體中的抗體水平,來了解天然免疫保護能夠持續的時間。
雖然目前還沒有針對新冠病毒自然免疫力持續時間的研究成果,但對其它冠狀病毒免疫力持續時間的研究或許可以提供參考。
最近,一項跨度為35年的研究表明,冠狀病毒的免疫力不會持久。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主任弗朗西斯·柯林斯博士(Francis Collins)在一份報告中寫道:「新的數據顯示,對其它冠狀病毒的免疫力往往是短暫的,再次感染通常發生在大約12個月後,有時甚至更早」。
研究人員還發現,在少數情況下,再次感染最早發生在首次感染後的6至9個月。
該研究已發表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雜誌上。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對10個人進行了超過35年的監測,以確定他們感染四種已知季節性冠狀病毒的頻率。這四種病毒分別為HCoV-NL63、HCoV-229E、HCoV-OC43和HCoV-HKU 1,這些病毒會導致普通感冒的輕微症狀,或者造成無症狀感染。
這一研究原本是針對愛滋病毒感染的流行率、發病率和風險因素的研究。在整個過程中,所有愛滋病毒陰性的參與者需要每三到六個月提供一次血液樣本,總共提供了513個樣本。
為了確認冠狀病毒免疫力的持續時間,研究人員重新篩選了這些樣本中的冠狀病毒感染情況,以發現新的感染病例。
分析發現,在研究期間,每個參與者都感染了3到17種冠狀病毒,再次感染發生的時間間隔從6個月到8年零9個月不等。平均來看,特定冠狀病毒的再次感染發生在先前感染後約一年。
研究人員表示,「上述四種季節性冠狀病毒都會發生再次感染(無任何人為因素),這表明這是所有人類冠狀病毒的共同特徵,包括導致新冠肺炎的SARS-CoV-2」。
需要指出,這項研究其實並沒有對SARS-CoV-2進行考察。但是研究人員認為在常見冠狀病毒中看到的這種趨勢可能擴展到新病毒。
作者在發表的論文中表示,「所有常見的冠狀病毒,儘管屬於同一個家族,但在遺傳和生物學上是不同的,因此它們之間共享的任何特徵都可能『代表所有人類冠狀病毒,包括SARS-CoV-2』。
除了發現冠狀病毒的免疫力持續特徵,研究人員還發現了其季節傳播特點。
研究表明,六月,七月,八月和九月期間,上述四種季節性冠狀病毒的感染率最低,這證實了溫帶國家冬季的感染率較高,而SARS-CoV-2在大流行後時代可能也會顯示出此特徵。
研究人員警告,目前北半球已經入秋,如果SARS-CoV-2也體現出季節性特徵,那將極其令人擔憂。其他專家此前也曾預測,大流行結束後,新冠肺炎可能會像季節性流感,每年都傳播。
不過,這項研究也有一些缺陷,研究人員判斷是否再次感染依靠的是抗體的峰值分布情況,但是卻無法證明每次峰值時都是再感染。此外,研究樣本僅有10人,也還需要進一步擴大。
不過從上述研究來看,人類必須提前做好準備,以應對可能即將到來的秋冬季感染,如果自然免疫真的不靠譜,那麼加緊研發疫苗就是重中之重。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
https://www.livescience.com/seasonal-coronavirus-immunity-reinfection.html
https://www.sciencealert.com/35-year-study-of-coronavirus-reinfections-suggests-human-immunity-is-short-lived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