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國科大萬名研究生畢業 有一半論文被SCI收錄

2020-11-30 央廣網

國科大黨委書記張杰給畢業生點讚(國科大供圖)

國科大校長丁仲禮與畢業生合影並握手(國科大供圖)

張杰、丁仲禮為畢業生扶正流蘇(國科大供圖)

張杰書記的朋友圈(楊天鵬供圖)

人民網北京7月5日電(記者賀迎春) 「每所大學一年都會有兩個收穫季節。一個是開學季,收穫充滿求知慾的莘莘學子;另一個是畢業季,學子們收穫知識、理想、成長與愛情。這是大學的幸福所在。」今天上午,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丁仲禮院士在國科大2017年學位授予儀式上動情地說,「此時,我們就處在這樣的幸福時刻。」

據悉,本年度國科大共授予研究生學位10479人,其中授予5134名學生博士學位,授予5345名學生碩士學位。2016年,國科大校授予10288名研究生學位。

國科大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為主的高校,其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也是新中國第一所研究生院,於2012年6月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目前,國科大在學本科生1058名,在學研究生4.54萬名,其中博士生佔51%,約佔全國博士生7%。截至2016年,國科大已經累計授予139684名研究生碩士、博士學位,自1978年建校以來,已有91名畢業生當選為兩院院士。

每年的學位授予儀式,校長致辭都備受關注。去年,丁仲禮校長曾對畢業生提出「五點希望」,希望畢業生帶著一顆明淨、樂觀的心走出校門;而今年,他以師長和校友的身份,與即將成為國科大新一批校友的畢業生們談責任與擔當,希望校友們「以文化自信為人,以謙卑包容處世,以科學務實工作,以從容平和生活。」

丁仲禮希望同學們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從中華文明中汲取深沉的力量,恪守正道明德之理,「不僅要堅守做人的底線,更要抬高底線的高度,要做有勇氣改變潮水方向的人。」「不要追求權力的絕對掌控,不應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你們要擁有的是對真理的不懈追求。」

初入社會,如何面對眾多紛擾和誘惑?丁仲禮希望畢業生能保持內心的純粹與清淨,恪守心靈的從容和淡定。「風物長宜放眼量」,他提醒同學們要傳承科學院人求真務實的品格和氣質,以「科學務實工作」,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大戰略中找到自己的小定位,將個體融入人類命運共同體之中,以奉獻人類的情懷做好自己的工作。

國科大秉承「科教融合」的辦學方針,發揮高水平科學家的優勢,強調在高水平科研實踐中培養高級科技人才。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授予學位的學生中,有5169人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的學術論文被SCI(科學引文索引)收錄,其中分析化學專業博士生倪朋娟和張瑞中各自被收錄10篇;有1730人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的學術論文被EI(工程索引)收錄,其中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學博士生李忠文一人被收錄了7篇。神經生物學專業博士生朱嘉等十人,在讀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學術期刊《Science》、《Nature》發表了論文。

國科大每年超過60%的博士畢業生進入到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及高新技術企業,近20%進入機關事業單位,成為教育、科研戰線及社會其他領域的骨幹力量和領軍人才。2014—2016年,國科大共有29803人獲得博士和碩士學位,發表學術論文79259篇,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總數為57420篇,其中SCI收錄論文共28737篇,有31位學位獲得者在讀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學術期刊《Nature》、《Science》發表了論文,共申報專利15267項,出版或參與出版專著555部。

細胞生物學專業王童博士就是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Nature》發表學術論文的2017屆畢業生之一。她及她所在的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楊維才研究組,憑藉完美的團隊合作,使得中國科學家「搶」在原本在該領域處於絕對領先地位的日本科學家前,提出了植物雌雄識別的分子機制,實現了科學難題的最先突破。王童認為,科學就要不斷去開拓科研新領域,破陳立新去突破人類的知識範疇。

國科大是中國接收外國博士留學生最多的高校。在2017年國科大的學位授予名單中,有來自丹麥、韓國、肯亞、美國、烏茲別克斯坦、西班牙等28個國家、41個專業的102名留學生。其中,2013年啟動的中國科學院與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長獎學金計劃,首屆博士畢業生62人,也在7月5日喜獲國科大研究生學位,他們主要來自巴基斯坦、奈及利亞、尼泊爾等「一帶一路」參與國家。

相關焦點

  • 【人民網】厲害了!國科大萬名研究生畢業 有一半論文被SCI收錄
    「每所大學一年都會有兩個收穫季節。一個是開學季,收穫充滿求知慾的莘莘學子;另一個是畢業季,學子們收穫知識、理想、成長與愛情。這是大學的幸福所在。」7月5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丁仲禮院士在國科大2017年學位授予儀式上動情地說,「此時,我們就處在這樣的幸福時刻。」
  • 各大學發表SCI論文數量排名,清華第4北大第5,第一名是何方神聖
    《2018年中國高校發表SCI論文數量排名》近日發布,SCI全稱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獻檢索工具,SCI收錄全世界出版的自然科學各學科的核心期刊約3500種。
  • 核心和SCI一樣嗎?
    SCI收錄的是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期刊。SCI期刊目錄期刊很多,又分為1-4區,SCI中科院1區、sci2區上的期刊基本上都為世界頂尖期刊,比普通意義上的國內核心期刊要高出不少,即便是sci4區的期刊,一般情況下也是高於北大核心的。
  • sci收錄什麼時候開檢索證明
    作者發表的sci論文要被本單位認可,通常少不了要提供檢索證明這一材料。但開檢索證明是有前提的,並不是想要什麼時候開就開得出來。那麼,sci收錄什麼時候開檢索證明?開檢索證明,要建立在sci論文能檢索的基礎之上。
  • SCI論文屬於核心論文嗎?
    》(Science Citation Index,簡稱SCI),而核心期刊則是中國國內的一種期刊分類方法,雖說是兩種概念,但有時二者是可以共同存在的,比如一個刊物既是國內核心期刊,同時又被SCI檢索,成為SCI期刊,這種情況下,作者發表了該期刊論文,這篇文章既是SCI論文又是核心期刊論文,一本SCI期刊是否能算作核心期刊,這要看期刊的具體情況。
  • 研究生畢業論文怎麼上傳到知網?
    知網的資料庫收錄了絕大多數的論文,許多研究生在完成高質量的畢業論文之後想要在知網上發表。但是卻不知道具體的做法。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知網收錄的期刊上才會刊登發表成功的論文,只有先順利發表之後才可以成功上傳至知網。
  • 國科大首批本科生84%繼續深造
    南都訊 中國科學院大學近日公布首批本科生畢業情況。2014年共錄取的332名本科生中,有290人今年畢業。其中已明確有243名畢業生將繼續深造,佔畢業人數的83 .8%。    國科大公布的數據,截至5月31日,國科大首屆本科生畢業後直接就業僅7人。已明確有243名畢業生將繼續深造,攻讀碩士或直接攻讀博士學位,佔畢業人數的83.8%。其中84人到境外留學(56人出國深造,28人赴香港高校深造),佔畢業人數的28.9%;159人在國內讀研究生,佔畢業人數的54.8%。
  • 如何搜索sci一區論文
    發表一篇論文,哪怕是一篇普刊,對於選題的創新性也是有要求的,更別說檔次很高的sci一區論文。所以,在定sci一區論文選題或者日常閱讀研究領域發展狀態文獻時,免不了要搜索sci一區論文。那麼,如何搜索sci一區論文?
  • 5篇sci什麼水平值多少錢 李敏劈腿陸炎事件院長兒子為其買房
    5篇sci什麼水平,sci是什麼陸炎送李敏5篇sci值多少錢有多厲害,相信大家最近都被復旦女博士陸炎李敏事件刷屏了,而陸炎為愛還送復旦女博士李敏整整5篇sci,惹來不少網友羨慕,直言李敏就是科研界妖姬。陸炎送李敏5篇sci究竟有多厲害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 本科畢業論文和研究生畢業論文有哪些區別?你知道嗎?
    而與本科畢業論文相比研究生論文更難寫,在一些本科生看來研究生論文幾乎自己都看不懂。那麼本科論文和研究生畢業論文有什麼區別?本科畢業論文一般要求最少8000字,而研究生論文一般要求最少30000字,相對而言研究生畢業論文需要寫的內容更多。第二,創新程度不同。本科論文創新有限,而研究生畢業論文確實在理論與實證方面確實有一定的創新,而不是簡單地重複。本科論文更多的是對同一問題的研究,論文的質量不高,而研究生畢業論文對研究的創新要求要高一些,而且更有實際應用價值。
  • 研究生畢業論文查重檢測需要多少錢?
    【論文查重價格】 由於不同的論文查重系統所收錄的文獻資料都是有差距的,因此在價格方面也會有所不同。 在我國論文查重系統中要數文獻資料最為全面的應該就是知網了,在知網中對於不同的使用者給出的版本和價格也是不同的,例如本科生使用的PMLC系統價格方面一篇在150元左右,而研究生使用的VIP5.3系統價格方面一篇在300元左右。
  • 賣掉兩篇論文就是一輛車 副教授的生意經 背後是研究生的不景氣
    2018年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學官網公布於2017年8月啟動的學術評議及相關程序的結果,稱撤稿論文已不再具備重新發表的基礎,同時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而後,在該媒體在獲得的一份錄音資料中,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表示,博士畢業後,因為「沒錢掙」,他與人一起代寫論文,「一個博士論文收費7000元,一個碩士論文收費是4000-5000元」,直到到了高校工作後仍然「還有人找」。
  • 教育部要求博士學位不再與SCI論文掛鈎,畢業標準低還是高了?
    下面的這些條文,對於一些高校博士研究生來說,應該是滾瓜爛熟:在SCI(含SCI-E)、EI、SSCI收錄的期刊上發表論文至少1篇,同時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至少1篇。在SSCI收錄的期刊和JCR分區表1區或2區的期刊上發表(或已錄用)論文1篇。
  • SCI論文二作,對研究生有用嗎?
    不同的研究生,有的是一作,還有的是二作。一作在SCI論文中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但不少研究生擔心二作的含金量。那麼,SCI 論文二作對研究生有用嗎? 學校以承認 SCI 論文的一作和通訊為主,認可二作的情況不能說沒有,而是不常見。在解決 SCI 論文二作對於研究生有沒有用的過程中,我們也獲知了不同的答案,比如:「用處不大」、「可以加分拿獎學金」、「導師一作、學生二作可以作為研究生成果」、「在好的 SCI 期刊上發布有用,一般的期刊沒啥用」、「在校外,只承認一作或通訊」等等。
  • 碩士研究生發表SCI論文有什麼好處
    發表SCI論文,難度不是一般的高,錄用率低不說了,還得解決語言上的障礙。但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碩士研究生想要發表SCI論文,當然是因為好處多。那麼,碩士研究生發表SCI論文有什麼好處?碩士研究生發表SCI論文有什麼好處1、研究生發SCI論文讓保博更順利在研究生期間有突出的成績
  • 本科畢業也變難 多所高校嚴查本科生論文
    5月5日,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官網發布了《歷史文化學院2015級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專項檢查及優秀畢業論文收錄工作規範》(以下簡稱《規範》)。《規範》提到,今年起,學校進一步完善本科生畢業論文收錄製度,收錄範圍為已通過畢業論文答辯,並獲得畢業資格的全部本科生畢業論文。
  • 2019年研究生畢業難度加大,就連本科生論文都要求盲審,畢業延期
    導師責任制顯奇效2019年由於翟天臨和北京大學博士後的醜聞事件,教育部已經強令各大高校嚴把畢業生畢業關口,甚至在2019年專門劃撥800萬用來抽查6000篇博士畢業論文,而受到網絡輿論對碩士研究生論文的舉報,從湖南大學、天津大學、復旦大學碩士生畢業被曝光論文抄襲
  • 醫學研究生SCI論文的投稿體會分享
    國內許多醫學院校有明確規定,研究生必須在SCI收錄期刊中發表相關的論文後方可畢業,甚至對期刊的影響因子也有嚴格的要求。但是對於大多數醫學研究生來說,能成功地發表高質量的SCI論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為此,醫刊匯分享一篇醫學研究生SCI論文的投稿體會,從發表SCI論文投稿前的準備、投稿的具體步聚,以及修回後的處理等幾個方面,探討高效地發表SCI論文。一、周密的研究設計和創新性是一篇高質量論文必須具備的兩個前提。
  • 畢業論文標題目錄和圖表目錄自動生成方法
    SCI期刊中有兩個重要的作者,即第一作者和對應作者。通訊作者是論文的聯繫人或組織者,可以同時擁有多人。SCI期刊能有多少記者?SCI論文的內容要求很高,因此有必要進行實驗,這可能需要多個單位的支持,相當於SCI期刊中存在多個對應者。是否每個人都能在論文的相應作者上簽名,取決於被認可的SCI期刊的數量。可能是一個、兩個或更多。
  • 撰寫畢業論文需要的期刊資料庫
    【摘要】每年這個時候,各位研究生還有本科生都必須要忙碌起來了,著手進行畢業設計。【摘要】每年這個時候,各位研究生還有本科生都必須要忙碌起來了,著手進行畢業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