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民間發明家 — 陳宏暢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70年來,中國的科技實力伴隨著經濟發展同步壯大,實現了從難以望其項背到跟跑、並跑乃至領跑的歷史性跨越。中國已成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大國,並正向著世界科技強國闊步前進。中國的科技創新走過了一條極不平凡的發展之路,是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艱苦奮鬥、不懈努力 ,勇攀高峰。印證了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這一不破的真理。
陳宏暢,男,1972年6月4日出生於廣東省龍川縣車田鎮。現遷戶在廣東省中山市坦洲鎮。1994年6月畢業於中山大學物理系。
2016年5月在北京釣魚臺「全國勞動英模人物與先進工作者事跡」報告會上被評為「勞動英模人物與先進工作者」。
2016年6月在「社會各界愛國傑出人物隆重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型活動被授予「中華兩岸三地愛國傑出貢獻人物」。
2016年12月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聘請為「特約研究員」。
2018年12月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評委「科技以人為本」二等獎。
「只要你找到支點,我就能把地球撬起來」這支點找到了。因這支點,就能利用地球因慣性而存在的能。
全新概念新能源
始初發動機是用石油做能源來做功,後來用電、核變化、高水位的勢能和壓縮空氣。這些能源都已經是老調常談,「舊」的東西。利用上面這些能源,無非就是只一個目的,取得力乘以力的位移這數值。無論用上面說的哪種方式來達到目的,都受到鐵定的限制,尤其是利用水位的勢能。現在,「槓桿儀」發明人發現了全新概念新能源,這能源肉眼看不到,也摸不著,更沒有氣味,使人感覺是「空」的,什麼都沒有。因為並不需要藉助「外國」例如石油,而是直接是力乘以力的位移,是抽象的。這就是利用槓桿原理的擴展來達到目的。
把生活中條形槓桿演變成圓形環狀,圓形物有個特性,轉動時外物與圓形物接觸的點即支點,它會自主跟著圓形物與移動相同方向位移。汽車車輪與外物地面接觸處就是支點,車輪轉動時這支點不斷更新,是無數支點像接力賽那樣順序處在車輪與地面接觸處,這無數個支點是無「空隙」排列,不存在「空位」,可以看成一個支點,這支點自主跟著車輪整體移動方向位移。
汽車水平面上行駛時,汽車的重力在支點處與支點的位移不在同一線上,在這支點處雖有較大的重力與其反作用力,但是這些力並沒做功。
但是,運用機械,可以把力的方向改變為需要的方向,如果把負載的力如重力改變在支點處與支點處的位移同一線上且讓其反作用力方向與車輪方向相同,利用圓形物轉動時圓形物與其它物接觸點就自主跟著移動這一特性,其反作用力也跟著移動,支點處的反作用力就做功了。
利用圓環圓形物,讓負載的力如重力通過機械變為處在或靠近圓環的支點,圓環就相當日常生活的條形槓桿,這時,施加給圓環的力可小於負載,但是負載處在或靠近支點的力大於裝置外面施加力,也就是處在或靠近支點外的反作用力大於裝置外面施加力,反作用力可以取出部分加給裝置外面施加力,這樣就循環利用了,相當再不用裝置外面施加力,即做成發動機,讓人感覺是永動機,其實並不是永動機,而是運用支點處反作用力做功來補充能,就像利用裝置外面石油爆炸的能一樣,只是腦子還沒轉過來。
功就是能,也就是能源,因此這支點處所做的功就是能源。因為是抽象的, 一直沒有被人類發現和利用,所以這能源是新能源。因為能源在人的概念無非都是一些石油、電、核變化、高水位的勢能和壓縮空氣。所以支點處所做的功產生的能不是共識,是全新概念新能源。這新能源不存在「用完「現象,源源不斷可連續使用,因為並沒有受到例如要藉助石油爆炸產生的功,要設置讓石油爆炸這部分裝置的鐵定限制,並且沒地理空間等限制,因為是「直接」力乘以力的距離,所以省去了例如要讓石油爆炸這些笨拙的裝置,致使結構極其簡單,所以不同人類認知的能源。
因為這無法令人相信,所以拖了幾年時間。利用這能的發現者在其同村朋友曾碧虎先生和浙江朋友葉志農、廣西朋友黃柱梃親人親戚等幫助支持下,終於完成了結構極簡易的模,能眼見為實徹底體現天方夜譚現象,體現出來的表象讓人感到「超自然」,狠狠回擊了一直以來不可能省功的觀點,模出現了與日常生活中葫蘆吊的相反效果,輸入端重物位移小於輸出端重物位移,輸入端的重物重力也小於輸出端的重物重力,但也使輸出端的重物往上移動了,明顯省功了!
其實並不是真正含義上的省功,而是發明專利「槓桿儀」巧妙利用了物體因慣性而有的能加在輸入端,與輸入端的重物重力一起做功,至使輸出端的重物往上移動了,因此還是符合功守恆定律,並不是永動機。
模可用在任何角落,如直接把這樣的模安裝在機動車輛,能明顯節省油。有了這一步,就有第二步第三步……最終更回擊人類認為不可能的觀點:以為模結構極複雜,但相反是極簡易。以為成本極高,卻只是一組簡單齒輪組的成本。以為如此簡易的模沒多大作用,卻能完全代替現有的一切發動機,利用物體因慣性而有的能,代替任何能源例如石油、電、空氣等。將出現振奮人心的現象:用電不用錢、用車不用油或電或空氣等、航空航海不用愁能源問題、徹底解決國際之間因石油開發的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