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民間發明家--陳宏暢

2020-09-05 科技資訊主題

最美民間發明家 — 陳宏暢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70年來,中國的科技實力伴隨著經濟發展同步壯大,實現了從難以望其項背到跟跑、並跑乃至領跑的歷史性跨越。中國已成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大國,並正向著世界科技強國闊步前進。中國的科技創新走過了一條極不平凡的發展之路,是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艱苦奮鬥、不懈努力 ,勇攀高峰。印證了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這一不破的真理。

陳宏暢,男,1972年6月4日出生於廣東省龍川縣車田鎮。現遷戶在廣東省中山市坦洲鎮。1994年6月畢業於中山大學物理系。

2016年5月在北京釣魚臺「全國勞動英模人物與先進工作者事跡」報告會上被評為「勞動英模人物與先進工作者」。

2016年6月在「社會各界愛國傑出人物隆重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型活動被授予「中華兩岸三地愛國傑出貢獻人物」。

2016年12月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聘請為「特約研究員」。

2018年12月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評委「科技以人為本」二等獎。



「只要你找到支點,我就能把地球撬起來」這支點找到了。因這支點,就能利用地球因慣性而存在的能。

全新概念新能源

始初發動機是用石油做能源來做功,後來用電、核變化、高水位的勢能和壓縮空氣。這些能源都已經是老調常談,「舊」的東西。利用上面這些能源,無非就是只一個目的,取得力乘以力的位移這數值。無論用上面說的哪種方式來達到目的,都受到鐵定的限制,尤其是利用水位的勢能。現在,「槓桿儀」發明人發現了全新概念新能源,這能源肉眼看不到,也摸不著,更沒有氣味,使人感覺是「空」的,什麼都沒有。因為並不需要藉助「外國」例如石油,而是直接是力乘以力的位移,是抽象的。這就是利用槓桿原理的擴展來達到目的。


把生活中條形槓桿演變成圓形環狀,圓形物有個特性,轉動時外物與圓形物接觸的點即支點,它會自主跟著圓形物與移動相同方向位移。汽車車輪與外物地面接觸處就是支點,車輪轉動時這支點不斷更新,是無數支點像接力賽那樣順序處在車輪與地面接觸處,這無數個支點是無「空隙」排列,不存在「空位」,可以看成一個支點,這支點自主跟著車輪整體移動方向位移。

汽車水平面上行駛時,汽車的重力在支點處與支點的位移不在同一線上,在這支點處雖有較大的重力與其反作用力,但是這些力並沒做功。

但是,運用機械,可以把力的方向改變為需要的方向,如果把負載的力如重力改變在支點處與支點處的位移同一線上且讓其反作用力方向與車輪方向相同,利用圓形物轉動時圓形物與其它物接觸點就自主跟著移動這一特性,其反作用力也跟著移動,支點處的反作用力就做功了。


利用圓環圓形物,讓負載的力如重力通過機械變為處在或靠近圓環的支點,圓環就相當日常生活的條形槓桿,這時,施加給圓環的力可小於負載,但是負載處在或靠近支點的力大於裝置外面施加力,也就是處在或靠近支點外的反作用力大於裝置外面施加力,反作用力可以取出部分加給裝置外面施加力,這樣就循環利用了,相當再不用裝置外面施加力,即做成發動機,讓人感覺是永動機,其實並不是永動機,而是運用支點處反作用力做功來補充能,就像利用裝置外面石油爆炸的能一樣,只是腦子還沒轉過來。


功就是能,也就是能源,因此這支點處所做的功就是能源。因為是抽象的, 一直沒有被人類發現和利用,所以這能源是新能源。因為能源在人的概念無非都是一些石油、電、核變化、高水位的勢能和壓縮空氣。所以支點處所做的功產生的能不是共識,是全新概念新能源。這新能源不存在「用完「現象,源源不斷可連續使用,因為並沒有受到例如要藉助石油爆炸產生的功,要設置讓石油爆炸這部分裝置的鐵定限制,並且沒地理空間等限制,因為是「直接」力乘以力的距離,所以省去了例如要讓石油爆炸這些笨拙的裝置,致使結構極其簡單,所以不同人類認知的能源。

因為這無法令人相信,所以拖了幾年時間。利用這能的發現者在其同村朋友曾碧虎先生和浙江朋友葉志農、廣西朋友黃柱梃親人親戚等幫助支持下,終於完成了結構極簡易的模,能眼見為實徹底體現天方夜譚現象,體現出來的表象讓人感到「超自然」,狠狠回擊了一直以來不可能省功的觀點,模出現了與日常生活中葫蘆吊的相反效果,輸入端重物位移小於輸出端重物位移,輸入端的重物重力也小於輸出端的重物重力,但也使輸出端的重物往上移動了,明顯省功了!



其實並不是真正含義上的省功,而是發明專利「槓桿儀」巧妙利用了物體因慣性而有的能加在輸入端,與輸入端的重物重力一起做功,至使輸出端的重物往上移動了,因此還是符合功守恆定律,並不是永動機。



模可用在任何角落,如直接把這樣的模安裝在機動車輛,能明顯節省油。有了這一步,就有第二步第三步……最終更回擊人類認為不可能的觀點:以為模結構極複雜,但相反是極簡易。以為成本極高,卻只是一組簡單齒輪組的成本。以為如此簡易的模沒多大作用,卻能完全代替現有的一切發動機,利用物體因慣性而有的能,代替任何能源例如石油、電、空氣等。將出現振奮人心的現象:用電不用錢、用車不用油或電或空氣等、航空航海不用愁能源問題、徹底解決國際之間因石油開發的爭奪……。


相關焦點

  • 民間發明家有多野?
    原創|民間百科(ID:minjianbaike) 高手在民間,絕活出草莽。散養在民間的野生發明家,大都擁有最樸素的實用主義價值觀,他們的作品拒絕一切花裡胡哨,永遠洋溢著賽博朋克般的原始粗獷。為了省時省力打造整潔街道,年輕的民間發明家把12柄大掃把與拖拉機完美結合,每每行進開來都是天昏地暗、飛沙走石,宛如惡魔臨世。
  • 這些民間發明家的發明,讓我悟到了什麼叫沙雕
    眾所周知,藏在中國民間的各路發明家們,應該是眾多發明家中最野蠻粗獷的。你既能從他們的發明中看到腳踏實地的務實精神,又能看到他們思路清奇的民間智慧。而這民間發明家這個群體還在逐漸壯大,成為發明界一股不可忽視的泥石流。今天想和差友們聊聊的就是這群「 優秀 」的帶發明家們。
  • 揭露民間發明家科學家的一些騙局
    在長期的宣傳外星人科技中,我認識了不少民間發明家、民間科學家,也認識一些想投資新科技的企業家。和其他行當一樣,有真心實意的、在困難環境下長期堅持搞科學研究、發明創造的民間發明家、民間科學家,也有不少是騙子,純粹以騙錢為目的。揭露這些騙子的行為,有助於肅清市場,淨化科研風氣。現在民間科學家中,騙人最多是搞磁動機、自由能源,或者叫真空能量。
  • 齊魯最美職工|張金海:山東環衛系統的「發明家」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2日訊 由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總工會、大眾報業集團、山東廣播電視臺主辦,山東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資訊中心承辦的《齊魯最美人物發布廳——齊魯最美職工》發布儀式於今晚舉行,東營市市容環境衛生處職工張金海榮膺「齊魯最美職工」稱號。
  • 一個民間發明家的傳奇故事:專利生存
    民間發明家常給人懷才不遇、苦悶連連的印象,徐士龍是個例外。如今他在上海市中心擁有一棟高層辦公樓的整個頂層,座駕是奔馳350,沒有一分錢貸款。不過10年前,創業中的他曾長期蝸居在一個帳篷裡,出入要長時間地坐公交車,更被幾百萬債務壓得喘不過氣。為了5000元專利申請費,他和妻子商量了三天到底花不花這個錢。
  • 民間發明人搞創新如"飛蛾撲燈" 面臨發明致貧境遇
    看著一堆堆證書,叫民間發明家何昌盛沒法不激動。 記者金思柳攝53歲的黃谷,自嘲一輩子在「啃老」,生活至今靠年過九旬的父母貼補,女兒讀書的錢是爺爺奶奶掏的。黃谷曾在省財稅職業學院當老師,後來迷上發明,辦了病休,先後舉債七八十萬元,拿了一堆專利,發明的「遠紅外電熱滑鼠」,獲全國發明博覽會銅獎,生活卻從此窮困潦倒。不依賴任何企業、機構,在自生自滅狀態下獨立搞發明,俗稱民間發明人的非職務發明人,處境多與黃穀類似。武漢「農民發明家」李玉明,曾登上「世界發明名人錄」,多項專利獲獎,還到世博會搞展覽。
  • 中國民間奇葩發明家,被稱為「無用愛迪生」發明讓網友瞠目結舌
    無用發明家發明家這個名頭,相信很多人會覺得很嚴肅,很高大上,但是最近網上出現了奇葩發明家—耿帥,他的發明甚至火到了日本。他發明的菜刀,看著是一把菜刀,但其實他是一個手機殼,帶著這麼一個手機殼上街,絕對防盜。
  • 銀川有位愛搗鼓的民間發明家,這三件發明專利你來看看怎麼樣?
    小時候,家裡玩具不多,他總是自己動手製作玩具,比如用木頭削陀螺、用廢鐵絲和自行車鏈條製作手槍、用罐頭瓶做燈籠;成年後,他成為一名從事個體裝修的小老闆,平時總喜歡研究琢磨機械產品,並動手製作,還獲得三項發明專利——他的名字叫王建民,銀川人,今年45歲,他說:「在生活中遇到難題就去攻克它,這是發明創造最大的動力
  • 「農民發明家」變身歌曲創作者 陳埭64歲林常德的精彩人生
    1957年出生於晉江市陳埭鎮洋埭村的他,曾獲得過國際發明獎,被譽為「農民發明家」,並因此獲得「聯合國第十五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和平使者」稱號。他還是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福建省十大傑出能工巧匠、福建省晉江市第10至12屆政協委員、福建省晉江市偉陽精細化工研究所所長、中國國際藝術研究會名譽會長。
  • 一線故事:蒙古族「發明家」阿拉騰格日勒
    一線故事:蒙古族「發明家」阿拉騰格日勒 心懷責任,點滴奉獻創造巨大價值發明、創新使他的工作充滿激情,在他參加工作的30多年裡,兢兢業業、探索創新,發明了多項與工作密切相關的科技成果,4項成果在自治區QC成果評比中獲獎
  • 商丘發明家成功獲得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
    (原標題:豫東常見植物抗病毒效果好——商丘發明家獲發明專利申請號) 「貓耳眼」「傷力草」,是豫東常見的植物,但許多人沒有注意到它們的藥用價值。
  • 保定公交司機自製「到站提醒神器」 河北民間發明達人比拼
    都說「高手在民間」,其實咱河北也有不少民間發明達人,他們憑藉自己的勤奮與智慧,製作出了許多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泊頭農民自創多功能麵條機張志勇來自泊頭市郝村鎮綦莊村,他在當地是小有名氣的農民發明家。
  • 這個發明家有點意思!
    這個發明家有點意思! 原創 東勝發布 東勝發布提起發明創造
  • 徐礦發電趙強:從「發明家」到「帶頭人」
    徐礦發電趙強:從「發明家」到「帶頭人」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2-16
  • 他絕對可以當得起「世界第一發明家」的稱號
    我們現在一說到偉大的發明家,大家可能第一印象就會想到發明大王愛迪生。可是愛迪生不是中國人,在我們中國也有同樣出色的發明家。他的成就相比起愛迪生來,並沒有絲毫的遜色,而且他所處的時代,也遠比愛迪生要早出很多,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下這位來自東方的發明大王。
  • 愛迪生發明了電燈,我們發明·家
    這是因為愛迪生發明了電燈,我們不用湊到煤油燈下才有光;貝爾發明了電話,我們不用熬上半個月等回信;本茨發明了汽車,我們不用出門全靠腿;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我們不用被困在門前三分地……科技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的日常生活已經和它密不可分,洗衣服用洗衣機,做甜點用烤箱,保鮮食物用冰箱,冬天通暖氣
  • 史上最美的女科學家,一生只發明了一樣東西,現代人基本離不開它!
    文明的進步離不開科學家們的努力付出,他們發明出來各種產物,都有利於人類,在什麼都還沒有的年代,有人發明了飛機、汽車、電燈等產物,讓後世人類享受到了便利,可以說他們的貢獻是無法抹去的,但在印象中,科學家大多數都是男性,而且年紀比較老,女性科學家比較少,長得漂亮的都更少了。
  • 《我是發明家》音樂原聲帶上線 一起走進發明家的世界
    長篇動畫《我是發明家》圍繞著發明科技創新展開的一系列文明和諧、自由平等、誠信友善的故事。 《我是發明家》音樂原聲帶今日正式上線! 長篇動畫《我是發明家》主題曲《發明的故事》,由高源演唱,張潔作詞,Vittorio Giannelli作曲,歌曲曲風輕快愉悅,令聽眾置身於發明家的動畫世界。
  • 發明迷「袁胖」:架起發明人與粉絲的橋梁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31日電(記者 劉帥 張琦琪)「我叫袁方長,因為我長得很胖,大家也叫我袁胖,此前一直在央視工作,辭職以後開始做科技發明類的節目。」袁方長創辦《發明迷》已經有兩年,幫助近600位民間發明家在淘寶推廣產品。
  • 中國發明永動機汽車?民間牛人設計的才讓人笑而不語
    倘若能發明出永動機汽車,豈不是能稱霸世界車壇?剛好最近咱們中國企業號稱研發出了類似的汽車,漫哥感覺中國汽車快要走上世界巔峰了。而且不是什麼大企業做的,只是民間牛人的手藝,眼見為實:流弊不?於是有人發明了風力永動汽車:首先這車尾部裝有電池,靠電力驅動的。車子一跑,厲害了,車頭的風扇葉就會被風驅使轉動了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