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礦發電趙強:從「發明家」到「帶頭人」

2021-01-15 中國電力新聞網
徐礦發電趙強:從「發明家」到「帶頭人」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2-16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李丁一 王梅 韓遺龍 報導 12月10日上午8點半,剛下班車的徐礦集團徐礦綜合利用發電公司技術支持部部長助理、汽機專工趙強匆忙趕往汽機房0米層,「昨天剛完成備用水環真空泵冷卻水節能調整,今天檢查一下效果。」他一邊說,一邊將進水閥門調整到15%開度的最優位置,「明年1月機組C級檢修期間,進行自動控制再改造,就可以『告別』人工調整,實現遠程控制了。」 

  搞發明趙強從來都是認真的,每次技術創新他都要仔細研究、反覆測算,力爭做到工藝最優、效率最高。

  冬季供暖期間,鍋爐必須始終保持高負荷運行狀態,以保證供熱需求,而供電則需要做到隨時調節。為破解這一難題,趙強決定自行設計解決方案。

  「你有多大把握?」「能否保證實驗安全?」

  面對該公司負責人的連續發問,趙強語氣堅定,「百分百保證,一定取得成功。」

  立下「軍令狀」的趙強開始緊鑼密鼓的籌備。2月,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高發時期,華東電力設計院、西安熱工研究院等各大技術中心都沒有復工,該公司相關技術部門也只有部分職工在崗,工作開展困難重重。面對壓力,趙強堅持自主研發。沒有外部技術支持,他利用現有設備進行技術改進;人員不足,他連續駐公司17天自行設計熱電解耦思路,進行方案比選。經過兩個月的奮戰,「中調閥調節供熱技術控制系統」設計完成。 

  這一項目的成功,不僅滿足了對外供熱需求,而且使機組供電負荷由220MW下降至170MW,徹底解決了發電和供熱相互對立的情況。自系統投運以來,連續三個月創效共計105.94萬元。該項目還獲得徐礦集團科技創新一等獎。

  「他每天都有新的想法,不是在創新的思考中,就是在技改的道路上。」趙強是同事眼中的「發明家」。」多年來,他攻克數十項技術難題,獲得了「江蘇省煤炭學會煤炭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徐州市五一勞動獎章」「徐州市五一創新能手」「徐礦集團勞動模範」等獎項和榮譽,今年被授予徐礦集團首屆「最美產業工人」榮譽稱號。

  去年12月, 該公司響應徐礦集團產改號召,制訂了《項目經理負責制管理辦法》,趙強成為首位擔任項目經理的產業工人,從方案設計到實施落地,從安全管控到驗收備案,他都要全權負責。趙強的身份也從專注創新的「發明家」變成了科研團隊的「帶頭人」。

  「汽輪機控制系統可靠性提升」是趙強擔任項目經理後負責的第一個項目,他決心要把該項目做成降本增效的樣板工程。今年初,趙強和他的項目小組就開始積極籌備。根據之前定下的設計方案,他深入現場開展隱患排查、制定應對措施、編寫技術方案、進行材料採購。每一個環節趙強都親歷親為、嚴格把關。

  5月14日,項目進入安裝和調試階段,「由於工期在2號機組A修期間,我們要趕在大修結束前完成所有工作。」趙強介紹說。為保證工程質量,他每天待在工地的時間都超過10個小時。磁力鑽頭口徑小,無法固定在鑽架上,他和同事輪流替換,堅持手工鑽孔2小時;為保證無損檢測準確性,凌晨2點,他用X射線再次檢測,發現一處焊口的微小裂縫,及時進行補救;靜態檢測時,EH油壓出現小於2Mpa的細微波動,他決定對模塊充分解體,深入查找問題根源……

  最終,該項目實驗測試成功,不僅解決了單信號源故障可能引起的非計劃停運問題,還優化了機組實驗流程,為公司節油節電38.4萬元,實現了安全生產和經濟效益的雙贏。該項目榮獲2020年煤炭行業協會質量管理競賽QC成果二等獎。

  作為一線成長起來的產業工人,趙強獲得榮譽的同時也收穫了實實在在的實惠:獲得五一勞動獎章後,在崗期間享受所屬部門副部長崗位工資係數;連續兩次獲得集團公司勞模榮譽,年金繳費比例提高1.5%;作為汽機工程師,享受每月500元技能津貼;作為勞模創新工作室帶頭人,享受每月1000元津貼……一系列產改政策紅利讓趙強在科技創效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堅實。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


相關焦點

  • 徐礦集團天山公司小創新激發大活力
    徐礦集團天山礦業公司以「一地三室五團隊」為載體,大力推進崗位創新、全員創新、自主創新,廣泛開展技術革新、技術攻關、發明創造活動,湧現出一批敢創新、會創新、能創新的「礦山小魯班」「礦山愛迪生」和礦山創新團隊,他們以小取大、以新轉強,為礦井安全、增效和可持續發展做出了貢獻。
  • 徐礦集團:資源枯竭型企業的轉型重生
    原標題:徐礦集團:資源枯竭型企業的轉型重生   徐礦集團作為江蘇省唯一一個省屬能源企業,歷史上曾為江蘇省能源保障做出過重要貢獻。
  • 徐礦集團打造智能化礦山 探索綜採智能化穩產高效「金鑰匙」
    6月16日上午,江蘇省煤礦首個智能化工作面正式開採啟動儀式在徐礦集團張雙樓礦舉行。張雙樓煤礦74104工作面於6月10日實現了地面「一鍵啟停」的智能化開採系列功能,通過近期的聯合試運轉,已具備正式智能開採的條件。
  • 天津市腫瘤醫院副院長趙強談小兒神經母細胞瘤
    今天我們為您請來的是天津市腫瘤醫院副院長、兒童腫瘤科主任醫師趙強,您好,趙院長。趙強:你好。主持人:跟我們網友打一個招呼吧。趙強:大家好,網友朋友們好。主持人:首先請您給大家介紹一下神經母細胞瘤它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趙強:神經母細胞瘤其實是一種兒童常見的,跟先天因素有關係的一種惡性腫瘤,這是神經母細胞瘤基本的概念。
  • 玉山一農民發明波浪能發電裝置
    玉山訊 利用波浪能發電是許多科研人員一直都無法破解的科學難題。如今,玉山縣36歲的農民魏羽松研製出利用水波浪能量發電的設備。9月26日,魏羽松收到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波浪能發電裝置」發明專利證書和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 日本發明家發明「發電地板」 用噪音和震動供電
    隨時隨地發電,飛機在飛行過程中發電,這些看似不可思議的事情在不久的將來也許成為現實。日本發明家速水浩平應用震動發電技術發明了「發電地板」,更奇妙的聲波發電機正在研製中。  速水浩平現年27歲,現為音力發電公司總裁。他的夢想就是使震動和噪音成為未來世界能源的主要來源。
  • 奇點汽車趙強:用軟體定義硬體 | Morketing汽車營銷①
    近日,Morketing採訪了奇點汽車戰略與品牌副總裁趙強,他分享了面對當前汽車營銷困境,奇點汽車正在「用軟體定義硬體」。奇點汽車戰略與品牌副總裁趙強汽車營銷需穿越3難點1.汽車營銷線索重複銷售線索是汽車營銷人員成單的關鍵線索,傳統的汽車廠商大部分都會選擇與汽車網際網路媒體合作,例如汽車之家、易車網等
  • 趙強:去奇點看全智能出行生態圖譜敬畏傳統大膽創新
    我只是追憶過往,感慨電動汽車的發展歷程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取得這麼大的成就,這一次上海國際車展裡面幾乎每一家都會有電動汽車,而且我注意到一個特點,我看到所有最近朋友圈,全是電動汽車為主角,它的話題性也足夠,基於電動化它的技術特點所能呈現的東西也更多。車市紅點&amp紅點新能源:像我們統計出來的發布新車有249款,你覺得有多少是新能源?
  • 從小發明家到企業家
    盧文超和他的小發明  今年23歲的盧文超是六石街道人。1999年,他的父親開了一家五金小作坊,專門做些五金小配件拿到集市上去賣。  已上初三的盧文超平時愛動腦筋愛觀察,他發現許多男生愛玩飛鏢,而這種玩具有很大的危險性,容易刺傷別人。
  • 這些民間發明家的發明,讓我悟到了什麼叫沙雕
    眾所周知,藏在中國民間的各路發明家們,應該是眾多發明家中最野蠻粗獷的。你既能從他們的發明中看到腳踏實地的務實精神,又能看到他們思路清奇的民間智慧。而這民間發明家這個群體還在逐漸壯大,成為發明界一股不可忽視的泥石流。今天想和差友們聊聊的就是這群「 優秀 」的帶發明家們。
  • 沒有落差也能發電 黎平肖玉環發明平水發電機
    沒有落差,它也能發電  黎平肖玉環發明平水發電機,在水深1米以上的河中即可工作  日前,從國家專利局傳來好消息,由黎平玉環機械製造修配廠廠長肖玉環,發明的平水發電機通過專利評審,獲得了專利證號。一小時後,發電機運送到了三什江邊的一座便橋旁側。便橋下的江面相對寬闊,江水平緩,且水位深度達1米,是理想的發電場所。  接著,老肖用吊車將笨重的發電機緩緩放入江中。記者看到,發電機由兩艘小鐵船和鐵葉片兩大部件組成,其中兩艘小船分列左右,它們的長均為3米,寬是1.2米,彼此之間靠著四根鋼筋固定。
  • 中國又一黑科技,發明發電玻璃,網友:一年都不要交電費
    文/玉濁清中國又一黑科技,發明發電玻璃,網友:一年都不要交電費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是一個科技時代,科技產品也是非常豐富的,這也驗證一個國家的進步和成長。隨著各國的不斷發展所需要的能源也越來越多,而電能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國所介紹的三峽水電站,雖然說能夠提供大量的電力,並且也產生很多的能量,但是耗費的資金也是非常大的,為此也有很多人想要建設出比較方便又節省金錢的發電資源。我國又造出了另外一種發電的黑科技,這種黑科技就是發電玻璃。
  • 中國一名中學生通過發明實現海浪發電夢想
    日前,北京一名中學生利用海浪發電的創意在企業的資金支持下變成現實。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高三學生秦臻發明的「浪泳發電平臺泳動機」今年8月獲得中國「國家級實用新型專利證書」。日前,這項發明獲得北京大秦旗艦科技有限公司的資金支持,已經變成渤海海面上的一座發電平臺。
  • 「無用發明家」王方,一位在不正經發明到路上越早越遠的發明家
    說起發明家,我們第一反應想到的就是愛迪生等著名發明家,他們的發明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這些腦洞獨特的發明家總是能夠跳出思維定勢,用想不到的方法去解決一件難題,因此才發明了一件件實用的東西。但其實,還有很多發明家發明了許多無用的東西。
  • 科學家發明新型透明材料可作太陽能發電(圖)
    導讀: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和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新型的透明材料來吸收太陽能,這一新的發明,有望在將來使整棟房子都可以利用太陽能發電。人們可能聽說過薄膜太陽能電池,但透明的材料做成的電池肯定沒聽過。
  • 一個民間發明家的傳奇故事:專利生存
    「嫩豆腐」「老豆腐」「豆腐乾」  徐士龍從童年到長大成人、開始工作,一直身處碼頭。1980年代末,他開始琢磨怎麼把江灘爛泥地弄結實,拓展建設用地。  軟地基處理是個世界性難題。經典方法是在軟土裡拌水泥每平方米要用300公斤,成本高,還造成汙染。
  • 英國發明海洋潮汐能發電裝置
    新華網倫敦3月23日電 英國《獨立報》網站23日報導,為開發海洋能源,英國的一位工程師發明出從海洋潮汐能量中獲取電力的裝置。  據報導,世界首臺潮汐能發電機24日將在英國斯特蘭福德灣安裝就位。
  • ...蘆永軍:從下崗職工到研髮帶頭人 他用匠心為中國冶煉鑄造添「智...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一名國企下崗職工一步步成長為國產鑄造冶煉輔助材料研髮帶頭人,12月3日,大河網記者走進河南豫中新材料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蘆永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一項項攻科技關成果展示躍然於眼前。
  • 尼古拉·特斯拉是一位發明家,在這12項發明中,他做出了卓越貢獻
    在當時,他的一些發明是無法理解和解釋的。今天,我們將討論這位發明家所創造出的那些令人驚奇的設備。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對我們來說,有一些存在的東西似乎是理所當然的或者是應有的。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在19-20世紀之交,一些發明已經成為了在科學和技術上的真正突破。
  • 張華明:煤礦行業的「發明家」
    在祖國北疆建設的眾多行家能手中,湧現出一名具有行業代表性的榜樣,他在轟鳴的機器和雄渾的號角中開闢了一條煤礦設備維修領域的「發明創造之路」,他就是—張華明。張華明是神華北電勝利能源有限公司礦用設備維修領域的技術帶頭人,他以刻苦鑽研各種礦用設備維修技術、攻克了眾多技術難題,取得了諸多創新成果和突出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