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腫瘤醫院副院長趙強談小兒神經母細胞瘤

2020-11-30 央視網

天津市腫瘤醫院副院長趙強談小兒神經母細胞瘤

健康臺 央視網 2014年12月05日 10:50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主持人:網友朋友大家好,這裡是央視網健康臺的《健康有約》。我是今天的主持人常婷。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下兒童神經母細胞瘤,這是兒童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因其惡性程度高,治療難度大,所以被稱為兒童腫瘤之王。今天我們為您請來的是天津市腫瘤醫院副院長、兒童腫瘤科主任醫師趙強,您好,趙院長。

趙強:你好。

主持人:跟我們網友打一個招呼吧。

趙強:大家好,網友朋友們好。

主持人:首先請您給大家介紹一下神經母細胞瘤它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

趙強:神經母細胞瘤其實是一種兒童常見的,跟先天因素有關係的一種惡性腫瘤,這是神經母細胞瘤基本的概念。

主持人:是跟兒童有關的,一般發病主要是集中在幾歲?

趙強:一般這個病的發病在3歲左右應該是比例最高的,有50%的孩子,應該在3歲左右發病,到了6歲有80%的孩子在6歲以下發病,到了9歲,90%病例就是在9歲以下發病,是這個疾病發病年齡的特點。

主持人:孩子越大,發病可能性也就慢慢降低,是在3歲到9歲之間都是有這個可能的。

趙強:是。

主持人:這個病的發病率高嗎?

趙強:發病率如果和所有的惡性腫瘤比,包括承認的惡性腫瘤比,發病率不是很高的,如果從數字上顯示,每一百萬個兒童裡邊有7個人發病,這是每年新發病例的數字,從這個數字上看並不是很多,但是這個病還確實是存在的,在兒童,尤其是3歲左右的兒童,因為集中在這個年齡段發病,相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講,發病率比其他年齡段要高一點,整個發病率應該在百萬分之十,剛才我說如果14歲以下的孩子的整體發病率在百萬分之七,3歲左右的孩子,他的發病率應該在百萬分之十。

主持人:相對於成人腫瘤來說,發病率還算低的,就兒童的惡性腫瘤來說發病率是比較高的。

趙強:是。

主持人:剛才我們介紹了很多大家對於神經母細胞瘤還不是特別清楚,它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瘤?長在哪個位置?會有哪些影響?

趙強:神經母細胞瘤剛才說了是一種惡性的腫瘤,跟先天因素有關係,但是具體非常明確的病因現在沒有把它研究出來。至於說發病是發生在人體交感神經鏈的腫瘤,交感神經鏈從頸部開始,一直到骶尾部都有可能發生,從頸部、胸、腹一直到盆腔,在這一片都有可能發生,甚至說我們顱內還有個別發生的病例,所以在這些部位都有可能發生神經母細胞瘤。

主持人:您剛才說是跟先天有關係,是不是遺傳的?

趙強:我們說的先天主要就是指孩子的先天,遺傳因素是佔了一定比例,但並不是非常高的比例。遺傳因素我們現在把它簡單地理解成父母的基因有問題,在孩子身上能夠發生了,體現出現腫瘤了,這種比例有,但是並不是最多的,也不是比例最高的。我說的先天的因素主要就是在母親懷孕過程當中,就是在胎兒整個發生、發展和胚胎發育和幾個胚層轉化過程中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出現了問題,這個就是現在認為腫瘤發病的原因。神經母細胞瘤其實也是跟這個有關係的。

主持人:這種疾病在母親孕中產檢是檢查不出來的嗎?

趙強:如果發生早一點,或者腫瘤能夠表現出來,現在的設備儀器能夠檢測出來,還是有可能發現的。

主持人:也就是說其實在母親懷孕當中應該在這方面引起一些重視。

趙強:是的。

主持人:如果孩子得了這些疾病,會出現哪些表現和症狀?

趙強:表現從醫療上來講有全身的表現和局部的表現,一開始是局部的表現,原發腫瘤發生在哪個部位,會有哪個部位相關的症狀,比如在頸部發現腫瘤甚至壓迫氣管,出現呼吸困難,另外在胸部出現壓迫神經,或者是壓迫了氣管,呼吸出現問題,出現肺的通氣障礙,如果說發生在腹部,可能有腹部相關的症狀,這是局部的症狀。為什麼說是兒童腫瘤之王,還有一部分病人很快就會出現全身的症狀,看病也是以全身的症狀來看病,有的時候貧血、發燒、腿疼,這些都是全身症狀,轉移灶症狀造成的情況。

主持人:像成人的腫瘤在發病的初期,大多數是不會有任何的表現,兒童的神經母細胞瘤在早期發病的時候,會有一些表現嗎?還是說一發現就是晚期的?

趙強:其實這跟腫瘤發生的規律是有關係的,我們叫腫瘤的生物學行為,有些腫瘤可能生長的會緩慢一點,出現症狀也好,出現症狀的形式可能跟發展很快的腫瘤會有區別。神經母細胞瘤它本身它的生物學特性,它的特點就是,在腫瘤很小的時候,就是早期的時候,可能就會出現轉移了,原發腫瘤沒有被發現,沒有出現症狀的情況下,它可能就會出現轉移腫瘤的表現。

主持人:發病特別快。

趙強:對,一個是快,發展的快,一個是轉移的快,這樣他首先表現出來的症狀可能就會不一樣。

主持人:一般孩子在3歲左右可能他的發病率是相對高一些的。

趙強:是這樣。

主持人:疾病又很快,發展的速度又非常快,所以可能在這之前也不會出現一些症狀,像其他的惡性腫瘤隱藏了很長一段時間,然後才體現出來。

趙強:是這樣。

相關焦點

  • 腎母細胞瘤專盯嬰幼兒!17科名專家聯袂挽救小生命
    到醫院檢查的結果讓全家人如聞晴天霹靂:小良被診斷為腎母細胞瘤。 腎母細胞瘤是嬰兒與幼童常見的腹部惡性腫瘤之一,大部分患者在一歲前發病,同時也是一至三歲的幼兒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小良爸媽帶著他慕名找到了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以下簡稱「中腫」)兒童腫瘤科創科主任、首席專家孫曉非教授,隨即接受了兒童腫瘤多學科診療(MDT)團隊的治療。
  • 3歲小兒患上神經母細胞瘤 杭州「湖一刀」神奇一刀去瘤保腎
    這篇文章講述了兒子患上神經母細胞瘤後的求醫之路。朱先生用文言文介紹了這個疾病,並歷數了全國治療該病的各大「門派」。其中,最重要的篇幅留給了為兒子做手術的醫生——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腫瘤外科副主任王金湖。  小兒患病,求醫北上廣  2017年6月,朱先生一家人從深圳回老家探親,3歲不到的兒子康康(化名)突發高燒,最後被省城的醫院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
  • 腎母細胞瘤相關基因有望再生受損腎臟
    腎臟表達Lin28的轉基因小鼠會患上小兒腎母細胞瘤,當Lin28被沉默時小鼠復原,表明阻斷或抑制這個基因,可能為小兒腎母細胞瘤患者的治療帶來希望。在小鼠模型中的研究進一步表明,Lin28可促進腎臟的發育,從而可能為成人的損傷腎臟再生提供一些線索。
  • 甘肅省年齡最小神經母細胞瘤患兒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獲成功
    原標題:我省年齡最小神經母細胞瘤患兒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獲成功  中國甘肅網8月31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記者 劉曉芳)  近日,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一名年僅3歲的神經母細胞瘤患兒。
  • 兒童腫瘤之「五最」 神經母細胞瘤罪惡性
    天津市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主任 閆傑   療效最佳—— 腎母細胞瘤  天天今年5歲。在一次洗澡中,奶奶無意中發現孩子的腹部鼓起來一小塊。爸爸忙帶著孩子到醫院檢查,醫生說,天天患的是腎母細胞瘤。不過,醫生還說,腎母細胞瘤的治療效果是所有兒童惡性腫瘤中最好的。  腎母細胞瘤是最常見兒童腹部腫瘤。腫瘤生長快,常見症狀為快速增大的向一側肋部突出的腹部包塊,有的患兒有血尿、高血壓等症狀。大部分患兒可首先進行手術治療,病理分型、分期和手術後的化療方案的選擇對治療和預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是晚期腎母細胞瘤治癒率也可以達到90%。
  • 警惕腎母細胞瘤
    2020 年元旦,毛毛偶爾出現血尿和肚子不舒服,謹慎的父母將他帶到常州市兒童醫院就診。當天經過 B 超檢查,發現他的右側腎臟有個 10.4×9.0×7.2cm 腫塊。醫生立即安排毛毛做了腹部 CT,顯示右腹部巨大腫瘤,根據腫瘤的位置和特點,考慮為右腎惡性腫瘤。雖然檢查未發現轉移病灶,但因孩子年齡小,腫瘤較大,手術風險及難度也隨之增加。
  • 南充4歲可愛女童患上神經母細胞瘤
    昨(27)日,家住蓬安縣平頭鄉的祝小軍打進本報新聞熱線2225777稱, 在自己四歲的兒女患上神經母細胞瘤後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鼓勵和幫助,他想對這些好心人表示感謝,同時也希望能夠尋找到更好的醫院為孩子進行治療。高燒不退 四歲小女孩突發重病「我爸爸媽媽和醫院的護士阿姨一定是弄錯了,我沒有生病,我想早點回家和哥哥一起去上幼兒園。」
  • 小兒神經外科專家葛明
    腫瘤的治療效果,不僅需要看病人自身的情況,比如患者的年齡、職業、性別,還涉及腫瘤的具體位置大小。同時,選擇的醫生專業能力也極為重要。那麼,小兒神經外科專家葛明在兒童腫瘤治療方面怎麼樣?
  • ...小兒膠質瘤|神經膠質瘤|星形細胞瘤|DIPG|策略|手術|兒童|腦幹|...
    神經膠質瘤是小兒患者中常見的腦癌類型,約佔所有兒童顱內腫瘤的50%。這是一個高度異質的人群,從良性的WHO組織病理學I級和II級到惡性的WHO III級和IV級,患者情況各有差異。病理組織學和位置是重要的預後因素,會影響手術幹預的決策以及可能切除腫瘤的程度。
  • 【科普】小兒母細胞瘤 悄悄生長的痛
    「我孩子這麼小怎麼會得母細胞腫瘤」「母細胞瘤是什麼腫瘤」「能治好嗎」,這是很多被告知小孩已確診為惡性腫瘤的第一反應。 小兒母細胞瘤是一系列疾病,是常見的小兒惡性腫瘤,多為胚胎性腫瘤,包括神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肝母細胞瘤、髓母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等。
  • 兒童母細胞瘤有哪些特徵,看專家怎麼說,未完待續
    兒童母細胞瘤是怎麼形成的 兒童母細胞瘤部分為先天性,出生時即可發生,染色體異常較為常見,且多集中分布在11~15號染色體。起源於臟器和神經組織的母細胞瘤幾乎均為惡性,70%的母細胞瘤發生在5歲以下,90%發生在10歲以下,只有10%的病例發生在青年和成年人,男性略多。
  • 新發現:激活Wnt蛋白可治療耐藥性髓母細胞瘤
    原創 轉網 轉化醫學網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Lauren導言:髓母細胞瘤是小兒較常見的顱內腫瘤,是中樞神經系統惡性程度最高的腫瘤之一。該病多見於兒童,髓母細胞瘤生長極為迅速、手術不易徹底切除、並沿腦脊液播散性種植,治療比較困難。近日,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有了新發現,有望治療髓母細胞瘤。對兒童來說,腦癌總是一個毀滅性的診斷,但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近日已經找到了一種方法,有望治療最嚴重的兒童腦癌。
  • 【臨床】原始神經外胚層腫瘤的臨床特點及診療
    年首次報導,它是一種較為罕見的高度惡性的神經系統腫瘤,為神經嵴衍生的較原始的腫瘤,主要由原始神經上皮產生,具有多向分化的潛能。組織形態學屬於惡性小圓細胞腫瘤,分為中樞性和外周性,外周性較常見,文章報導較多,中樞性原始神經外胚層腫瘤相對較少見,而幕上原始神經外胚層腫瘤更為罕見,僅佔整個腦腫瘤的 0.1%左右,且多見於兒童,成人非常罕見。
  • 3歲兒子患上神經母細胞瘤,請給他一份活下去的希望
    3歲兒子患上神經母細胞瘤,請給他一份活下去的希望 2019-12-04 2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出國看病熱門醫院-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神經腫瘤專家解讀膠質母細胞瘤
    膠質母細胞瘤是成人中最常見、最具侵襲性的原發性腦腫瘤。據國內專業出國看病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介紹,儘管作為一種罕見癌症,每年仍約有1.2萬例新確診。出國看病熱門醫院-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神經腫瘤專家為大家解讀這種罕見的癌症,以及人們對它的一些誤解。1. 對於 「無法手術」的膠質母細胞瘤,該怎麼治療?
  • 10歲男孩患上神經母細胞瘤 師生捐助十餘萬
    10歲男孩患上神經母細胞瘤 師生捐助十餘萬隨著年關臨近,大街小巷都充滿了年的味道。
  • 3歲女童患眼母細胞瘤離世 眼母細胞瘤能治癒嗎?
    原標題:3歲女童患眼母細胞瘤離世 眼母細胞瘤能治癒嗎? 近日,一篇名為「王鳳雅小朋友之死」的文章在網上熱傳,文中稱河南省太康縣一2歲半女童被診斷出患有視網膜母細胞瘤,其母在獲得15萬捐款後卻未救治眼球已脫出眼眶的女兒,反而去北京高端民營醫院為兒子治療兔唇。5月4日,不到3歲的女童離開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