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血尿消瘦肚子「鼓包」?警惕腎母細胞瘤

2020-12-05 瀟湘名醫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錢群華 記者 陸文杰)3 歲的毛毛(化名)童真可愛,活潑好動,父母怎麼也沒想到一向活潑好動的孩子竟會與惡性腫瘤沾邊。2020 年元旦,毛毛偶爾出現血尿和肚子不舒服,謹慎的父母將他帶到常州市兒童醫院就診。當天經過 B 超檢查,發現他的右側腎臟有個 10.4×9.0×7.2cm 腫塊。醫生立即安排毛毛做了腹部 CT,顯示右腹部巨大腫瘤,根據腫瘤的位置和特點,考慮為右腎惡性腫瘤。

雖然檢查未發現轉移病灶,但因孩子年齡小,腫瘤較大,手術風險及難度也隨之增加。醫生決定為毛毛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即先化療再手術。經過 4 周的化療,腫瘤明顯縮小。2 月 21 日,小兒外科醫生為毛毛進行手術,完整地切除腫瘤,並摘除腫大淋巴結,病理顯示:右側腎母細胞瘤,周圍沒有腫瘤浸潤。

術後經過醫生護士們的精心照料,毛毛恢復良好,轉入小兒血液腫瘤科進行為期 19 周的化療。目前化療將近尾聲,毛毛也在穩步恢復中。看到孩子小臉上又出現調皮可愛的笑容,家裡人的心也總算踏實點了。

常州市兒童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林雪峰介紹,腎母細胞瘤是一種胚胎性惡性腫瘤,好發於兒童,在兒童常見的腹部惡性腫瘤中排第二位(僅次於神經母細胞瘤),大多數的病例發生於 7 歲以下,尤其多見於 3 歲以下的兒童,成人罕見。

" 腎母細胞瘤可發生於腎實質的任何部位,增長迅速,並且可通過淋巴、血行轉移等。現在通過手術聯合化療、放療,總體生存率可以達到 80%-90%,約 70%-90% 可以治癒。如果病理類型為良好的組織型,總的生存率可以在 92% 以上,不良組織類型的腎母細胞瘤也可以達到 60%-70% 以上。治療的預後主要與腫瘤的分級、分期以及腫瘤的病理類型密切相關。" 林雪峰說。

林雪峰表示,腎母細胞瘤是一種治癒率很高的小兒腫瘤。家長應時刻關注孩子的身體狀況,學會合理科學的自我排查手法。萬一不幸 " 中招 ",家長不要深陷恐懼與悲傷,須沉著冷靜,抓緊時間到專科醫院就診,及時採取科學規範的治療手段,讓孩子早日重拾健康。

【來源:現代快報+ZAKER南京】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腎母細胞瘤專盯嬰幼兒!17科名專家聯袂挽救小生命
    在給他洗澡時,媽媽突然在他的肚子上摸到了一個「鼓包」。到醫院檢查的結果讓全家人如聞晴天霹靂:小良被診斷為腎母細胞瘤。 腎母細胞瘤是嬰兒與幼童常見的腹部惡性腫瘤之一,大部分患者在一歲前發病,同時也是一至三歲的幼兒最常見的惡性腫瘤。
  • 兒童神經母細胞瘤最惡性!
    核心提示:神經母細胞瘤之所以被稱為「兒童癌症之王」,是因為這種腫瘤在過去療效極差,而且神經母細胞瘤起源於交感神經系統,多發於腎上腺或腹膜後,位置很深,早期不易發現。而這種腫瘤惡性度高,進展快,易發生骨髓、骨及器官轉移。
  • 兒童腫瘤之「五最」 神經母細胞瘤罪惡性
    天津市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主任 閆傑   療效最佳—— 腎母細胞瘤  天天今年5歲。在一次洗澡中,奶奶無意中發現孩子的腹部鼓起來一小塊。爸爸忙帶著孩子到醫院檢查,醫生說,天天患的是腎母細胞瘤。不過,醫生還說,腎母細胞瘤的治療效果是所有兒童惡性腫瘤中最好的。  腎母細胞瘤是最常見兒童腹部腫瘤。腫瘤生長快,常見症狀為快速增大的向一側肋部突出的腹部包塊,有的患兒有血尿、高血壓等症狀。大部分患兒可首先進行手術治療,病理分型、分期和手術後的化療方案的選擇對治療和預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是晚期腎母細胞瘤治癒率也可以達到90%。
  • 【科普】小兒母細胞瘤 悄悄生長的痛
    「我孩子這麼小怎麼會得母細胞腫瘤」「母細胞瘤是什麼腫瘤」「能治好嗎」,這是很多被告知小孩已確診為惡性腫瘤的第一反應。 小兒母細胞瘤是一系列疾病,是常見的小兒惡性腫瘤,多為胚胎性腫瘤,包括神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肝母細胞瘤、髓母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等。
  • 腎母細胞瘤相關基因有望再生受損腎臟
    腎臟表達Lin28的轉基因小鼠會患上小兒腎母細胞瘤,當Lin28被沉默時小鼠復原,表明阻斷或抑制這個基因,可能為小兒腎母細胞瘤患者的治療帶來希望。在小鼠模型中的研究進一步表明,Lin28可促進腎臟的發育,從而可能為成人的損傷腎臟再生提供一些線索。
  • 神經母細胞瘤預後如何?能治癒嗎?張偉令主任告訴你答案!
    張偉令教授從事兒科血液腫瘤臨床與研究工作26年,臨床科研方向:兒童視網膜母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肝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及橫紋肌肉瘤等多種兒童實體腫瘤的化學治療,尤其是個體化藥物治療、生物免疫靶向治療。擅長難治性神經母細胞瘤、肝母細胞瘤、橫紋肌肉瘤及腎母細胞瘤等兒童常見實體瘤的化療,目前在中國兒童腫瘤學會的CCCG協作組中,參與制定肝母細胞瘤、橫紋肌肉瘤專家共識。
  • 爸媽以為孩子長得快 卻沒想是神經母細胞瘤
    結果,一些家長在小孩衣服穿少了之後才發現,孩子的肚子異常的鼓,誇張的甚至大得像個排球。  三月份以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腫瘤外科共接待了二十多例這樣的患兒。肚子鼓鼓的,裡面不是氣體,而是實打實的腫瘤。
  • 第六節 腎腫瘤
    第六節 腎腫瘤   一、腎細胞癌   腎細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是腎原發腫瘤中最多見的,約佔腎惡性腫瘤的80%~90%。多發生於60歲左右的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約為2:1。腎細胞癌來源於腎小管上皮細胞,故又稱為腎腺癌。
  • 孩子罹患髓母細胞瘤 只有死路一條嗎?
    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每一位家長最大的心願。但是,當孩子的身體突然有些不對勁兒的時候,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能夠細心察覺,進而科學合理地應對。舉個例子,當孩子突發頭疼、噁心、嘔吐、視物模糊、走路不穩等症狀時,不少家長會嘗試給孩子消食、測視力、補鈣……然而,事情或許「沒那麼簡單」,儘管我們不願想得太糟,但孩子確有可能不幸被腦腫瘤盯上了…… 髓母細胞瘤惡性程度高 預後差 髓母細胞瘤是最常見的兒童惡性腦腫瘤,佔所有兒童腦腫瘤的15%-20%
  • 放射治療病房順利為4歲腎母細胞瘤患兒肺寡轉移完成SBRT治療
    2020年9月,一對年輕夫婦焦急地來到醫院放射治療病房,他們4歲的兒子在1年半前因左腹部包塊在全麻下行左腎病變切除術,術後病理提示為左腎母細胞瘤,經過積極治療後病情穩定。家長帶孩子複查了胸部CT,提示右肺上葉尖段結節較前明顯減小,直徑約2mm。近日,這對年輕夫婦再次來到病房向張振勇教授表示感謝,對治療效果表示滿意。
  • 兒童母細胞瘤有哪些特徵,看專家怎麼說,未完待續
    兒童母細胞瘤是怎麼形成的 兒童母細胞瘤部分為先天性,出生時即可發生,染色體異常較為常見,且多集中分布在11~15號染色體。起源於臟器和神經組織的母細胞瘤幾乎均為惡性,70%的母細胞瘤發生在5歲以下,90%發生在10歲以下,只有10%的病例發生在青年和成年人,男性略多。
  • 肝母細胞瘤能活多久
    肝母細胞瘤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在常人看來,腫瘤往往侵害的是老人,但是有那麼幾種腫瘤的高發人群卻在兒童,例如肝母細胞瘤,自己家孩子得了這種病之後,家長肯定是非常的擔心和著急,那麼肝母細胞瘤能活多久呢?該類腫瘤應該怎樣治療呢?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下吧!
  • 中國發布丨5齡童長出第三個「腎」同濟醫院醫生為其成功切除「重複...
    5歲的小金,雲南省普洱市人,因為左腎巨大囊性病灶不遠千裡來武漢就診。門診醫生檢查時發現小金的左腎已經大到左邊肚子鼓起來了,趕緊收入院進行檢測和治療。小金的媽媽說,她在懷孕產檢時,就已查出小金左腎有囊性病灶,即「重複腎」。當時已是孕晚期,產科醫生說定期複查關注,必要時可手術切除。出生後,我們一直為孩子定期進行B超複查。
  • 突然消瘦是什麼原因 突然消瘦竟是這些病作怪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糖尿病、嗜鉻細胞瘤(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症候群)常有家族史。某些惡性腫瘤有家族發病史。經濟狀況和飲食習慣如熱量攝人是否充足,有無足夠的蛋白質,是否偏食或異食,是否有生吃魚蝦蟹、生吃蔬菜、生吃牛羊肉習慣,如生食水紅菱、李養、藕等水生植物可引起薑片蟲病,寄生於小腸,引起腹瀉、消化功能紊亂、營養不良;生食或食用未燒熟的魚、蝦、蟹等可感染華支睪吸蟲病、生食溪 蟹或煙始感染肺吸蟲病;生食或食用未燒熟的牛肉、豬肉會感染絛蟲病;食用帶有寄生蟲卵的蔬菜、瓜果,飲水不潔等可感染囊蟲病、包囊蟲病
  • 女嬰肚子像排球!爸媽以為娃長得快 檢查卻是腫瘤
    「這是近期接診的兩個孩子,肚子裡不是氣,而是實打實的腫瘤……真的一定要等到這個樣子才肯來醫院?可以早一點點嗎?哪怕是早一點點……」前不久,醫生在朋友圈裡發了這條既無奈又遺憾的文。兩三個月大的小寶寶,肚子卻鼓得像籃球那麼大。
  • 肝母細胞瘤是怎麼得的
    核心提示:  肝母細胞瘤相信大家並不陌生,這種疾病比較常見於新生兒,一旦發作以後,基本屬於不治之症,所以令很多家庭為之感到十分擔憂。很多家庭都非常想要了解肝母細胞瘤的發生因素,但是腫瘤的發病因素本身就較為複雜,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建議大家一定不要過分執著。